作者:香蕉大魔王
这么想着的苏坏,忽然回过头,注视着那双在寒夜里簌簌发亮的眼睛,忽而问道:“怎么样,你觉得拍戏感觉如何?”
“简单。”
也是,如果这样随便站站,念几句台词就能把钱给挣了,确实会让人觉得简单。
苏坏感觉自己问了一个蠢问题。
行。
“走吧。”他说。
就在他裹紧外面的大衣,准备迈开腿的时候,听到身后的声音:“不过跟苏坏你一起还蛮开心的。”
“是吗?”苏坏转过头。
看到楪祈点了点头,跟了上来。
今天就升个档次,再加个茶叶蛋好了。
第287章 导演的心思你别猜
人生的经验值,是不会因为等级的变化而封顶的。
哪怕再细微的工作,细细品味,也能从中得出有益的东西,同样,即使面对失败,不忘总结,就能成为后来之鉴。
苏坏今天一整天的工作绝对算不上顺利,但回家之后躺在床上面对着天花板,细细思索着,却发现今天这一天过得实际上非常的有意义。
在过去。
苏坏一直以来都很依赖于自我塑造的演员远景。
这也没办法,因为苏坏入门这个行当的时候,就没人指导,全靠一双眼睛观察着别人怎么演,然后自己摸索着如果换做是自己来演,该用什么表现形式,怎么去做的更好。这一点,在苏坏阅读了一定量的理论知识,然后去秋影大学习了相关的表演技巧之后,就更加的依赖于这种方式。
所以在表演之前,他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导致应变不足。
而今天,他又无形当中曝露出来一个问题。
那就是演员构建的角色形象,可能与导演心目中的角色形象不符。
这个问题很有趣。
仔细想想,这其实就是当你阅读一本小说的时候,会根据作者的描述对于作品当中的角色有着不同程度的想象。但是某一天,这本小说改变成了影视剧,当你带着自己的固有印象来到电影院或者打开电视,发现角色跟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时,你会大骂一句:“什么破烂玩意,真是毁原作。”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的理解方式产生出来不同的角色印象完全可以理解。
苏坏惊奇自己为何过去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回溯起来,他之前的几次运气都不错,碰到的都是比较开明的导演,比如说时雨这个角色,接着又是L,他都用自己塑造的角色,打动了导演,让他们接受了他。但反观苏坏的演员生涯,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不然他也不会一直默默无闻,演了那么多的龙套和无名角色,到最近才逐渐的崭露头角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
苏坏觉得大抵就是这样的意思。
但如果你学古时候的人那样装个闲散野人,自抬身价等待着别人来挖角,再现在这个影帝多如狗,明星遍地走的年代,想要天上掉馅饼,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苏坏当然不会没有这种先见之明,所以他认真地在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你要认定导演的地位。
刨除导演和投资方争权夺利的那点儿小破事,导演在片场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说是掌握着生杀大权也不为过,为什么每部影片漏了谁都可以,但是一定会再宣传海报的某处打上某某导演的作品,正是如此。
导演是一部作品的总设计师,所有人都是以此为基础,在这蓝图上一点点地添砖加瓦,无非有些材料看着雍容华贵,有些只是中看不中用,还有些干脆就是劣等品,但有一点怎么都不会错,那就是你用这些材料搭起来的建筑,绝对不会超过导演的框架,不会从一个茅草屋变成一个宫殿,也不会从一个游乐场变成一个厕所,如果真变成那样,那便是导演的责任。
从这点得出结论,演员需要听从导演的意思来确定角色。
这点苏坏没问题,他一直以来都是遵循着尽量和导演沟通的原则,来对角色做出调整的。
但是——这里必须有个转折。
并不是所有导演都会跟你婆婆妈妈,说的巨细无靡的。毕竟片场那么多演员,主角可能还稍微好一点,但谁管你T么一个配角甚至龙套的想法啊,能演就演,不能演就滚,就这么一回事。
现在想来,或许苏坏过去那么多次的失败经历,就是败在了这一点上。
那怎么办呢?
这人心隔着肚皮,你又没有读心的能力,怎么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
靠猜,那终究是个不靠谱的方法。
关于这点的破解之法,苏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了很久,但还是NO Idea。
从过去开始,苏坏就是一个认死理的人,就像他钻研角色,一本笔记不行,那就再来一本,一天不行,那就两天,十天,直到罗列出所有的方法,然后选择最优解。
但是现在,苏坏也逐渐有了些许的改变。
或许是因为身边有了一些可以信赖的伙伴,他不会再一个人钻牛角尖了,不过看看时间,已经12点多了,这个时间再打电话去叨唠对方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明天还有演戏的工作,干脆早点关灯睡觉了。
一夜无话。
苏坏并没有因为昨天想了那么多奇怪的问题,就影响了睡眠,虽然时间睡眠时间不算长,但架不了睡眠质量好,一觉醒来,神清气爽,出门之前,他还去公园跑了几圈,带了早饭回来,然后才和楪祈一起赶赴片场。
没错,今天也得继续拍。
拍完今天的内容,明天再补拍一些剩下的,差不多就可以完工了。
感觉上是不是很快。
但实际上也是这样。
苏坏昨天NG的算是多的了,而在楪祈和其他人的戏份,几乎都是一条就过,正因为这样,才显得他的问题严重,但你如果掐指去算算的话,补拍的戏还不上二位数,而如果换做是影城的那些导演,保一条的不算,估计光一个场景,都有可能重复拍个十几二十次的。
制约这个的因素倒是很简单,那就是钱的问题。
苏坏对于这种小作坊式的剧组了解还是挺深的,所以今天的课题就是,尽量减少NG的次数,然后先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来摸索一下昨天晚上他思索的答案。
幸运的是,这个片场的导演并不像是举例中的那样极端的导演,或许是看在白皮叔和楪祈的面子上,他对于苏坏的态度还算可以,回答问题也不像想象中的那般不耐烦。
今天的苏坏学聪明了。
趁着开始之前,先给导演和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先散个烟,然后趁着他们抽烟的时候,苏坏再试着就角色问一些问题。
果然,没有拍摄的时候,会被当做是闲谈,连带着导演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第288章 个性
苏坏从昨天的NG大抵估摸出了一些套路,比如说导演想要表达一些那个时代的人文气息,还有少年少女青春躁动的那种矛盾冲突。
相比于演技而言,把控总局的导演似乎更在乎这些东西。
可以说这既是导演的优点,也是导演不可回避的硬伤。
就这么说吧。
你看一部好莱坞那种大制作大场面的特效大片,为何明明演员大牌云集,观众也买账赚的钵满体满,但影评人和那些自认格调高的人就会有事没事地酸一句:爆米花电影,亦或者没有内涵。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除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打斗,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一部空洞的,依靠特效堆积起来的大片。”
有趣的是,拍摄这些所谓特效大片的都说一些成名已久的大导演,也只有他们,可以压得住大制片商和发行商,愿意将这么大的投资赌在他们的身上。
他们难道不懂电影?
不,显然不是。
这类电影的目标明确,就是奔着钱去的。
而作为最为极端的对比,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些反例。
他们大多集中在剧情片这一块,打上而标签就是小成本投资,文艺片。
既然挂着文艺二字,那就自然脱离不开一些弯弯绕绕,别扭的东西。
比如说故事的主题,蕴含的深意,还有那种欲拒还迎,百转千回的故事情节,都是拍这类片子的导演最喜欢的东西。因为投资小,找不到出名的演员来演,这种片子收益利润薄的几乎没有,通常都是拿去某个影展,如果能够得奖,就不愁片子卖不掉,大卖不可能,但至少能够回收成本,小赚一笔,同时导演和演员相当于是镀了个金。
如果没得奖,至少投资少也赔不了本。
这类题材的优势是剧情肯定有深意,可能深到你不看影评不知道,卧槽,那一个多小时冗余的剧情里面竟然塞了这么多思想,这么多的隐喻。
而关于它的评价,也非常的两极分化。
对上电波的人会将其奉为经典,而对不上电波的人会说:拍的是什么狗屎玩意,浪费老子的时间。
顺便一提,看不懂的是多数,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自认品位格调高的人会有一种迷之优越感,而文艺片怎么拍,收益都那么烂的原因。
所以业界有一个共识就是,想赚钱,拍大片,想博名声的,就靠这些文艺片。
但话要扯回来了。
并不是每个导演都能够划清这个界限,控制住他们体内磅礴浩瀚的洪荒之力的。
这个行当最忌讳的就是,当你明明要拍一个商业片的时候,却忍不住地想要搞点儿文青,想要靠文艺片博名声的时候,又忍不住地想要弄些个花里胡哨的东西,想要增加目标人群。
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直接拍成一部烂片。
毕竟那些花钱买票过来看大片的人,如果他事先知道这是一部文艺片他可能会避开,但你明明开启的是商业片的模式,却大部分时间都在“灌输理论”,那就不可以忍了。
老子花钱来是为了放松心情的,不是来听你说教的,一星差评收好不送。
而那些真正想要看纠结,想要剖析影片的那些人,会自然而然地将那些炫技的,花里胡哨的东西,归类于庸俗,其结局自然也就不难推论了。
综上所述,一部电影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更重要的是导演想要拍出一部怎样的电影。
这也是苏坏现在迫切想要搞清楚的一件事。
“这么跟你说吧。”导演夹着一根烟,小嘬一口说道:“20分钟的短片,你要想弄得跟个1个半钟头的电影那样绝无可能。大量的剧情需要删减,还要留出时间给那些广告,毕竟这些可都是咱们保命的玩意,再剩下来的,才是思考这片要拍的怎么好看一点。”
大概是已经从白皮叔那里知道了苏坏就是这边出去的,导演没遮没掩,干脆的说了实话。
在这通话说完之后,导演抛了一个问题过来:“所以如果这片要你来拍,你要怎么拍?”
“这……”
苏坏愣住了。
他所考虑关于演员的事已经竭尽全力了,压根就没想过要再去抢了导演的工作。
好在答不上来也没关系,导演看了他两眼之后,又继续说道:“你需要让你的东西出彩,就算不出彩,至少也不能沦为平庸,因为一旦淹没到那茫茫多的同类作品中之后,那你就完了,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对着一部明知是无聊庸俗的烂片花费时间的,哪怕是20分钟。”
忽然间,导演的眼神锐利了起来,只听他语速加快地说道:“所以我们要拍的好看,拍的精彩——这种事情连个小学生都知道,但是钱从哪里来,卡司,剧本,演员,在这些我们都没有的前提下,要想出彩,有的时候就不得不剑走偏锋。”
剑走偏锋。
上一篇:精灵:求求你了,让我输一次吧!
下一篇:我的美女公爵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