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52章

作者:半只青蛙

待董振堂的部队接收完装备后,朱老总走了过来,以异常严肃的表情地对董振堂道:

“董振堂同志,这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

任务,需要你和林虎三同志一起去承担!”

** **

而同一时间

陈昌浩:“那位喀秋莎同志还没有休息吗?”

报告的士兵激动地道:“没有,她还在给伤病员看病!而且她把我们送给她的饭菜全让给伤病员了,只肯吃普通士兵的饭菜。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才是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听说那个李德来到中央苏区后,各种摆架子装少爷,完全就是个太上皇,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才应当是这样的!”

张国焘恨恨地继续挑拔道,这段时间和中央红军高层闹矛盾,他也不是没有和那个曾经三人团之一,“李德”打过照面。

“不过,那个博古只是个被人玩弄的二十多岁的小年青,李德也只是替罪羊,中央红军损失这么大,真正该承担责任的人应当是......”

“不要再说了,这事我们都心里有数。”

陈昌浩打断了他,他现在也很忧虑。

就在几小时前,他和张国焘一起,联手向莫斯科那边告了一堆中央苏区的黑状。

原因是凌晨那几小时的长时间电报通讯,着实把二人也有些吓怕了。尤其是张国焘,他可以想象出,那个他最忌惮的人一定告了他一堆的状。

张国焘兵权在手,倒是不怕对方能怎么样。就算共产国际的人要他下台他也不怕——毕竟他经营了这么久,共产国际在红四的影响力已经被压制到最低。但是,对抗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无形的损失非常大。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莫斯科方面听了他的诉讼后,转变态度和看法。毕竟在此之前,莫斯科发来的指示,都是支持中央红军北上的意见而不是南下。(历史上也是如此,具体通讯方式应当是中央红军这边发给国内的电台,然后国内地再通过其他渠道转给苏联,中间会有不少的时间间隔)

陈昌浩和张国焘,发了一晚上的电报,除了告洋状外,另一件事,就是不停地向莫斯科解释“南下的必要性”,希望能得到那边的支持。

两人并不知道的是,斯大林同志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看他们发过来的关于南进的电报时,只是扫了一眼,然后就不屑地扔到了一边。

“利欲心熏,完全就是想当然!”

发出这段评价后,他却捧起了黄克托甫化人送来的那一堆中文资料俄译版又看了一眼。

那份几万字的中文资料里,有一部分是非常详细地叙述了四川、西藏周边地区的物产、人口、民族、气候等诸多情报,其中也包括了反动派兵力、各地土司、反动军阀对红军的态度,整个四川面前的政治形势分析还有常凯申势力的渗透。甚至还担心斯大林看不明白,还外附一份四川的地形图(民国版的)。

斯大林稍看了这份文件后,就将其扔给GBU(苏联军事情报局)的专家去解读,除了要其评测两支红军南下“成功”的可行性,还要其对情报的质量进行评估。

那些军事专家们都一致认为南下的必然失败,,而且极有可能被敌军前后包夹围歼。而对黄克交上来的这份情报的“质量”赞不绝口,称其分析得十分详细,。

当时斯大林拿着那份文件译本狠狠地摔到桌上,恨恨地对周围的人道:

“过去的十年里,那帮混蛋如果交上来的东西,有这份文件质量的十分之一,中国革命也不至于搞到现在一团槽!”

当天晚上,得知“斯大林同志心情很不好”后,内部人民委员部的同志,也让正在接受审讯的米夫与王明,开始“很不好过了”。

而斯大林在对黄克送过来文件质量“赞誉有加”的同时,却拿起张国焘前面的“告洋状”电报,端在手里反复地细读着,时不时地在心里发出阵阵冷笑。

其在黄克把材料送过来前,他就知道中央红军和红四军的高层,现在正在发生激烈政治矛盾斗争。

在他看来,张国焘的南下提案电报,多看两眼都是浪费时间。反而是这份告状的电报,大有价值。

“有反对的意见,很好!”

“很多谎言,就可以通过对比判断出真假!”

“就让我看看,过去的十年里,你们打着我旗号,到底都做了些什么烂 事!”

黄克发给他的那份文件里,最要人命的地方,就是国内的留苏派,披着共产国际的虎皮,假传圣旨干的那一件件龌龊事,而且事后还要把黑锅全甩到斯大林头上。

这才是真正会要了王明命的黑材料!

比无能更大的罪名是欺骗和隐瞒,而比前二者更致命的罪名,就是污蔑斯大林同志。

对斯大林来说,此时的中国在他心中不过是一个“革命的分基地”,要想让他重点观注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羞辱他”!

斯大林连着两天这么关注中国的事,就是因为他刚刚知道,自己被人长期地,一次又一次地“欺骗,诬蔑、背锅”.......

王明和米夫,这回是彻底死定了!

** **

7月23日 晨

千盼万盼的张国焘,在天亮后,接到了莫斯科发来的专门回电。

电文里声称,来电已经收到,斯大林同志正在考虑。

尽管只是短短的一条,但莫斯科方面语气松动的感觉已十分地明显。

“太好了,那部大电台来得真是及时啊!”

得到消息的张国焘自然是欣喜若狂。在他看来,一定是昨晚的“揭黑告状”电报发挥了作用。

“幸好电台是共产国际特派员押送过来的,否则那帮人一定会把电台扣了。”

他在心里庆幸地想着。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发电报的时候,一名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中国问题专家,正站在电报员身边,电报内容就是他指示发出的。

7月24日

更多让张国焘满意的电报从莫斯科发来,这份电报是同时发给张国焘和中央红军的。

电报的内容里,莫斯科方面不再坚持要求红军北上,而是反过来要求中央红军的人根据实际的情况,和红四方面军的同志“好好商量”。电报的末尾,还很委婉地加了一句:要尊重长期在川鄂地区作战的红四方面军同志的意见,毕竟他们更熟悉四川的情况。

拿到这份电报后,张国焘简直是狂喜。

而后,而后他决定全盘推翻原先的北进作战计划,事实上他从来就没打算北进过。

在和中央红军李润石又针尖对麦芒地大吵了一架后,出来和稀泥的伍豪同志,提意召开全体红军扩大会议,让中央、红四两个军团的红军团级以上的干部都参加。

“民主集中制嘛!”

伍豪当时说:“大家都上台演讲,上台发表对北进和南下的不同看法,让红军的高级干部们一起参谋判断!”

张国焘答应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中央红军的留苏派书呆子们”的最后挣扎。

时间被定在两天后,即7月26日,在沙窝红四军的总部举行。

而后也不出他所料,那个心有不甘的伍豪,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在红四军这儿大做活动,不停地找徐帅、余天云、何畏等一堆红四的干部谈话,甚至连许多团级干部都不放过。很显然是想说服他们,而这些被谈话的红四军将领,也很快把谈话的内容反馈到了他那里——他们都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支持“张政委”的意见。

一切尽在掌握!

只是,张国焘不知道的是,在7月23日上九点的时候,北平某个警察局里,一名资料室的值班警察,悄悄地从资料库里,找出一份封存了超过十年的旧案卷,走到外面某个街头拐角处,然后以一手拿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将其以一百个大洋的“高价”卖给了苏联驻北平大使馆特工人员。

这份资料袋被 拆开,在简单地看过资料的内容后,驻北平的苏联情报人员,在向莫斯科请示后,通过最快地渠道将其送回苏联——48个小时后到达莫斯科,而后早有准备的几位苏联笔迹专家,拿出张国焘在苏联中山大学时的笔录文件,开始鉴定......

一个小时后,拿到鉴定报告的斯大林同志,愤怒地吼了一声:“叛徒!”

-------------------- 第66章 嗅出并铲除叛徒 --------------------

7月26日 晨 松潘.毛尔盖.下八寨乡的沙窝寨

从昨天开始,红四军的战士就在寨子中央忙碌,主要是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木台,台上摆了一张桌子,而台下则放了几十长椅。会师后,两路红军的中高层干部大集结的扩大会议,将在这这儿举行。

站在木台上,遥看着东南方中央红军的驻地方向,张国焘在心里冷笑着。

“论枪,论人,论党员数量,我都比你多!就算是共产国际和莫斯科,目前也转变立场,化为中立不再支持你们!伍豪,你凭什么和我斗。”

艾琳娜走了过来,正色对张国焘道:“同样是战略转移,红四方面军过去半年里作得很好,主力部队的实力在艰苦的战斗过后,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实力增加。这一点回苏联后,我会详细地向斯大林同志报告。”

出现在张国焘和陈昌浩面前的“喀秋莎”,此时换了一套苏联的军服——军服是离开上海前找裁缝作的,仿制品。不过离开苏联多年,一时间张国焘也看不出假的来。今天的会议很重要,作为共产国际的“特派员”,穿着正式的苏联军服来到现场旁听,本身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这位“喀秋莎”同志称赞的话,让张国焘更是大喜。对方虽然没有明确地表明立场,可是背后的意思,却是非常认可红四方面军,认为他“指挥有方”。这样的特派员

回去后,只要她再在斯大林面前“美言”几句,张国焘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在未来“堂堂正正地入主中央”已指日可待。

“到时候,我会追究你们丢失中央苏区的责任,有几个家伙,更要把你们全都肃反了!”

艾琳娜道:“昨晚我和莫斯科那儿通过电报了,斯大林同志对今天的会议非常关注,要我在第一时间把结果向他详细报告。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领导的矛盾,这段时间我也有所耳闻。我担心今天会有意外发生,我希望把电台组也搬到现场,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向斯大林同志报告,另一方面,需要的时候也及时得到莫斯科方面的指示,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张国焘点头,表示非常赞同。艾琳娜昨晚和莫斯科通过电报,就是通过红四方面军的电台进行的,相关内容不说他也非常清楚。

天时地利人和,全在我!

他当然觉得自己占尽了优势,实在想不出对手有什么地方可以翻盘的。

中央红军那边,从上到下,人员损失惨重,装备大量遗失,服装破烂,弹药不足,整支队伍就象叫花子一样。

相比之下,红四军这边完全是另外一副军容。任何长眼睛的人看到了,肯定是更认可他而不是中央红军的那帮叫花子。

艾琳娜得到张国焘的同意后,立刻指挥红四军的电台小组在会台一角布好天线,架设大电台。这几天她都红四军的基层活动,比起中央红军,张国焘离开根据地时,是彻底地大搬家,连地方机关单位的人员、家属统统带走。其实力号称十万,实则八万,不过由于家属、机关非战斗人员较多,实际战力大约也就六万左右。(注:此时的红四军还包括了妇女师,红军学校,军医院等非战斗单位)

陈昌浩走过,小声告诉张国焘:“他们来了。”

“带了多少人过来?”

“总数是六百多人,其中一个加强的警卫营,大约四百多人,装备都很不错。”

“一个营而已。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这里我们是主场,叫警卫团加强戒备。”

张国焘也是从腥风血雨中走过来的,也曾是留苏派的一员,非常清楚留苏派那帮人的伎俩。事前同样考虑过中央红军的那帮人会不会趁这个机会,学古人玩一把“阵前斩将,兵变夺军”,对此更是十分防备。

张国焘努力再回想了一圈,感觉自己没有任何的破绽,于是和陈昌浩互相点头了一下,和红四军已经到达的高级军官一起,前往寨口迎接中央红军的同志。

作为共产国际的特派员,艾琳娜也和红四方军面的人混在一起。这几天的相处下来,这一带的红四方面军人员,上上下下都认识了这位苏联来的特派员。她待人亲切,医术高明,带来的特效药救活了无数正在死亡线上徘徊的重伤员。这个时期抗生素就是神药,一针下去,第二天伤口就不再化脓,几乎所有伤员的情况都在迅速好转。至于其他类疾病,她也带来了大量的针对性药物。更让红四军基层人员感动的动是,她带过来的奶粉与洋糖果,让许多人第一次尝到了“世上最甜美的食物”。

总之,在沙窝寨这儿的红四军,人人都认识这位共产国际特使,人人也都认同她是代表斯大林过来的,而且是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两支高层红军会面时,艾琳娜更是形像最为突出的核心人物,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

至于黄克,把装备物资送到红军后,他整个就直接低调起来——理由也很正常:他是执行秘密工作的,不能暴露得太多,也只有几位红四的高层和他见过面,握个手表示感谢。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所以这个时候,黄克是一身勤务人员杂兵的打扮,站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热闹。

假装客气地和前几天还在拍桌子对喷的中央那帮人寒喧几句后,两支红军队伍的军团们纷纷入组。为了哄托气场和“拉票”需要,红四军这边总共来了四百名军官,而中央红军这儿只来了二百多名军官,人数比例是二比一。

张国焘观察过中央红军的那些人,确实都是中高级军官,除了必须留守以防万一外,能来的都来了。

由于座位不够,许多红军军官缺少座位只能或分散地站在周围。为防红一的人“突然发难”,在张国焘的事先授意下,主场的红四军官让出了大量的座位,然后以二夹一的方式,将中央红军的军官位分散夹开。

“也许是我多心了吧,但小心总没有错的。”

会议开始前,张国焘又注意到,中央红军的这些参会军官,都主动地把配枪留在外面没有带入现场,摆出一副很坦然的姿态。不过为防万一,张国焘还是命人把对方带来的警卫营,安排在寨外,然后故作热情地好好接待。

会议开始前,中央红军的来人,带来了先进的麦克风和喇叭——这全是黄克带来的“未来设备”,一番调试试音后,整个沙窝寨都可以听到那个高分贝的声音。

完成了前期所有的准备,伍豪先上台讲话,客套话一番各种感激红四方军同志对红一的各种支持场面话过来后,伍豪话风一转,扯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援。

共产国际的支援,这几天整个红四方面军都感受到了,大量的人都吃过二人带来的糖果——数量有限,一人一个。所以现场的红四方面军军官,都对艾琳娜非常感激。

感谢话完后,红四的军官们热情地冲着站在台上一角的艾琳娜鼓掌着。

掌声停止后,伍豪同志话风突然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