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20章

作者:执笔见春秋

朱英也是无语,本来他对这些花草的兴趣不大,眼看着都快说完了,结果冯胜这么一提醒,估摸着还要再说一遍。

此刻经过交谈,都已经快亥时了,也就是晚上九点左右。

这个点就大明现在而言,若是不夜出游玩的话,已经到了要睡觉的时候。

不过看到朱橚那有些兴奋的目光,朱英终究还是没有开口打断,让朱橚接着往下说。

朱橚立即转化为白话文,开始讲述起自己对于花草的看法。

然而,朱英初听没有太多的感觉,听着听着,朱英整个人的身体,都不由坐直了。

朱橚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他现在所讲述的,便是他准备编撰的,于后世极为出名的《救荒本草》。

这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

那些植物叶可食、根可食、实可食。

其形态、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处理烹调方法等等。

甚至包括养殖的方法。

到最后,更是谈到了如何防治植物受到虫害,甚至除虫的一些方法。

这个时候的朱英,哪还有丝毫的不耐,两个眼睛就像是灯泡一样,紧紧的盯着朱橚。

好家伙,这完全就是一个植物学家啊。

这等丰厚植物知识,只需要稍加引导一下研究方向,转向农业上面去,那便是顶尖的农学家。

学问之所以难做,主要还是在于方向的问题,就是很多学者,都不知道自己研究是否正确。

但是朱英知道啊。

在刚才的交流中,朱橚甚至已经聊到了除草剂的概念,只是研究的深度,并不是很够。

这是人才,绝对是就大明目前来说,最为特殊的人才。

西方如今已经开始文艺复兴了,朱英虽然曾经九年义务教育学得不错,但说自己来整出全方面的基础学科来,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可指导一些特殊的人才的研究方向。

或者开办各种研究院的想法,是早就在朱英的计划之中的事情。

看着大侄子压迫性极强的目光,朱橚不由微微后仰,有些不习惯。

这样的目光,他主要还是在父皇那里感受得比较多。

朱英察觉到朱橚的动作,连忙控制了一下情绪,笑着说道:“我没想到五叔已经达到了这等境界,超乎了我的想法。”

“不过嘛。”朱英话锋一转,他当然知道在交流中,要占据主导地位才行。

“不过什么。”朱橚连忙问道。

“不过五叔去过的地方,还是少了些,我大明虽地广物博,但海外也是物产丰富。”

“五叔可曾听闻过,亩产能达千斤的作物。”朱英语气悠悠的说道。

朱橚闻言并没有质疑,深谙其道的他明白,亩产千斤听上去有些夸张,但真的有也属正常。

连忙问道:“好大侄子,这些亩产千斤的作物,是何等模样,大侄子可曾见过。”

朱英笑道:“我不仅是见过,我还吃过不少呢。”

朱橚语气急促道:“在哪里,这等作物大侄子这里可还有,快些拿出来给我看看。”

朱橚在云南待的那段时间,对他的感触很大。

毕竟那里的百姓,疾病无人治疗不说,经常都是食不果腹。

被父皇禁足在京师的时候,朱橚就编撰了《袖珍方》。

而后准备的《救荒本草》也是因为看到灾民饿殍遍野的情况,过于惨不忍睹,这才下定决心编撰。

现在突然听到大侄子手里竟是有如此高产的作物,顿时显得有些激动。

朱英回道:“五叔莫急,我来京师匆忙,那些作物并未携带,不过早些时候,已然通知人送过来。”

朱英说的,便是马铃薯,番薯,还有玉米了。

这些作物到了大明后,肯定会出现很多水土不服的问题,主要还是涉及到翻秧减产。

但朱英却是有一种感觉,那便是眼前的朱橚,极有可能给他带来惊喜。

在刚才的交谈中,朱橚谈到的植物,也是包括了水稻在内。

朱英心中不由想到。

如果,朱橚知道了杂交水稻的概念,有没有一定的可能,让大明的农业,进行腾飞呢?

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请

杂交水稻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主要是看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妄想达到后世那样的高度,自然是不可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进行改良,还是可以做到。

改良后的水稻,提高抗病性,高产性,是很有可能的。

朱英并没现在就将杂交水稻的概念,讲解给朱橚听。

因为如果真的要开始研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说是几年之内,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哪怕是后世拥有那么多高新尖的技术,在研究杂交水稻上,也花费了大几十年的时间。

当然,研究杂交水稻这种事情,是一个看不到尽头的事情,不过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好的水稻育种也会慢慢的推广开来。

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朱橚一个人可以搞定的。

朱英并不急躁,他才十八岁呢,还有大几十年的光阴,总会出成绩的。

不过朱橚还是给了他一种意外的惊喜,这已经基本的具备了学者的特质。

毕竟儒家文化当道的现在,多数是在研究诗词歌赋,其他基础的学科,对于诗词歌赋来说,都只能算是小道。

眼看已经很晚了,冯胜和朱橚也告别离开。

夜半时分,大明皇宫。

刚刚在书房批阅完奏章的朱元璋,正准备歇息。

“陛下,锦衣卫那里传来消息,今日晋王亲自邀请长孙殿下到秦王府邸晚膳,应是喝了不少酒。”

“宋国公和周王,在长孙断下府邸等了一个时辰,然后和长孙殿下聊至亥时,这才离开。”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出头,也就是说,半个时辰前冯胜和朱橚离开朱英院子,锦衣卫就迅速把这个消息汇报到了朱元璋这里。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头,道:“看来老二老三,应当对于大孙接受了。如此甚好。”

锦衣卫监视朱英,只是在外围监视,对于一些日常活动的范围,更多的保护。

至于具体的谈话内容,就不会偷听了。

“对了,老十七最近在干嘛呢。”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口中的老十七,便是日后九大塞王之一的宁王朱权。

去年,即洪武二十四年四月,朱权就已经被封为了宁王,不过现在的宁王只有十四岁,不宜就藩,还在皇宫里待着。

“回禀陛下,宁王殿下最近都在研读兵书呢。”刘和立即回道。对于各位皇子皇孙的动向了解清楚,这是刘和的基本职责。

朱元璋说道:“跟允熥,明月说上一声,他们年岁相仿,如若出去找他们大哥玩耍的时候,带上权儿一起。”

“臣遵旨。”刘和恭声回道。

宁王朱权,是杨妃所生,只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的一员。

之所以如此受到朱元璋的重视,话说回来,主要还是因为颜值的关系。

朱权十来岁的时候,朱元璋召集所有的皇子皇孙进膳。

当时一眼看到朱权,就惊为天人。

朱权在众多皇子皇孙中,真就是鹤立鸡群的感觉,眉清目秀不说,浑身都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皇家贵气。

这般长相,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景隆能够与之媲美。

便就在当时的宴席中,朱元璋特意让朱权坐到自己的身边,与之攀谈交流。

仅仅十岁的朱权,谈吐大方,举止得体,更难得所学知识相当渊博。

这就让朱元璋对其更加喜爱了。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大胜北元的那一年。

朱元璋觉得朱权的书卷气太浓厚了,作为他朱元璋的儿子,怎么能不善于带兵打仗呢。

于是就让朱权和其他几位兄弟,一起到临清练兵。

在练兵的过程中,朱权虽然不够勇猛,没有亲自上阵杀敌,但是他擅长排兵布阵,沉着冷静,哪怕是遇到险境也没有丝毫的胆怯。

运筹帷幄的神态,颇有一种韩信点兵的气质。

这让朱元璋更为欢喜,须知一味的砍杀,顶多只是将军之流,能够坐镇中军,指挥全军的才是主帅。

便是这般,在朱权回来的第二年,朱元璋就直接将朱权封为宁王,藩地大宁。

大宁,可是大明的边疆要塞,地处喜峰口外,和北元接壤,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将这里作为朱权的藩地,可见朱元璋对其抱有很高的期望,哪怕现在的朱权,也才仅仅十四岁。

能够这么放心的重用朱权,一方面是因为喜爱,另一方也因为朱权不是嫡子,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在朱元璋的心里,宁王朱权应当用尽一生的抵御外族对大明的入侵,镇守边疆。

并且其后代子嗣也会在大宁繁衍生息,世世代代为大明护卫边疆。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朱权将会作为九大塞王之首。

事实也是如此。

两年后朱权就藩的时候,朱元璋就给了甲兵八万,战车六千,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骑兵,更是作为朱权的直属。

这般配置,简直就是九大塞王之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