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198章

作者:爱开小差

晋王思来想去,大晟王朝现在可以说是把一个王朝覆灭的全部要素都齐活了。

内部派系分割严重,边境兵力不足,年久失修的边防,还有多年没有经历战争的将士经不起血与火的厮杀。

现在就差一个父皇在京城远程操控将领进行战斗,导致战事不利,屡战屡败,步步败退了。

还未等晋王担忧,画面开始推动。

【正英十五年一月,蒙古帝国以大晟王朝不遵守边境和平的规则,不愿意出使大臣与其邦交为由,悍然宣战。】

之前晋王已经催促父皇调动镇边军团回防蒙古帝国这片方向的进攻。

所以吴明率领着三万镇边大军是能在第一线战场和蒙古帝国交手的。

能不能打赢不清楚,但是拖住对方进攻的步伐不难,因为吴明在武臣卡上的天赋就是——固守。

在己方的防守区域内,吴明布置的防守策略和守城要略,都能让对方的攻坚举步维艰。

【“步步为营,阻敌难进。”】

【“毅守当下,绝不退后,蒙古人,你的攻城之战,到此为止了!”】

【正英十五年二月,吴明固守边防,阻击了蒙古人凶猛的攻势。】

总归还是跟着陆成安一起封狼居胥的将领。

又是自己的族人。

晋王对「吴明」这张武臣卡的研究还是比较了解的,「吴明」在防守战中的表现能力是很不俗的。

不要跟蒙古人打野战,在野外作战,「吴明」还是能抵挡蒙古大军的。

晋王还是清楚蒙古人最强的兵种是骑兵,骑兵这种兵种,想要攻城的难度还是太高了。

但真正想要给蒙古人予以强力的回击,还得让陆成安顶上来才行。

【正英十五年三月,吴明大军中的随行文臣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思维,意图效仿陆成安大破土人联军的兵法,趁夜出动,夜袭在野外扎营的蒙古军队。】

【吴明以「军情不明,不知蒙古营帐布阵」为由拒绝执行夜袭的战术。】

【正英十五年四月,蒙古再次攻城,他们两个时辰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战,佯装久攻不下,疲于奔命后,再次往后撤退驻扎在了城外。】

【大晟王朝的随行文臣再次提议,言「今日蒙古攻城疲倦,已显败像。

此时不攻,更待何时,将军若是踌躇不前,只会错失封王拜相的大好时机!」】

【吴明性格沉稳,仍然认为这不是一次很好的出击机会。】

晋王真是恨不得一刀把这个随行文臣给砍了。

她远在京城,看不到真实的情况,但是从文字内容可以看出来,蒙古人完全就是引诱大晟王朝主动出击。

固守的策略是正确的,蒙古人暂时没有找到最好的攻城办法。

但是你主动出击,那就是以卵击石了。

这个文臣不断地低语,怂恿吴明犯错,晋王都怀疑对方是不是蒙古派来的奸细了。

这还能不是内鬼啊?!

别说晋王了,其他亲王看完了,头都有些晕眩了,你一个文臣跑过来凑什么热闹啊,还指点起别人的老本行了?

之前她们看齐王的剧情模拟时,还在嘲笑人家大宋拿文人制约武臣,结果搞得败仗连连。

现在回首一看,咱大晟王朝也好不到哪里去。

「吴明」作为能协同陆成安一起封狼居胥的将领,能力显然是不差的,而且对于战机的把握很敏锐。

他这种战术风格,如同定海神针一样,再固守一段时间,蒙古人出动的将士损伤高了,伤不起人口的蒙古帝国,自然就会消退。

游牧民族因为人数少的缘故,每一个人都很精贵。

【正英十五年六月,固守许久的吴明粮道被蒙古人截断,大晟王朝的援兵在野战之中被蒙古人残杀殆尽。】

【蒙古施行了围点打援的策略。】

【效果显著。】

【大晟王朝前来援助的援军折损12304人。】

【随行文臣认为吴明不听他的策略,致使现在进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之下,愤而协同其他副将想要架空吴明的军权。】

【吴明率部军纪严明,这次兵乱内讧,以文臣方失败而告终,但导致军心涣散,士气下降。】

【城池中的粮食即将耗尽。】

【蒙古趁势发动了攻城战的总攻。】

【“将军,千万要留有可用之躯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等死在保家卫国的路上,也是对得起自己这满腔热血了!”】

【吴明的亲卫队不断开辟出一条生路,吴明单骑被迫带领剩下的将士进行突围。】

【仅仅剩下一百多人的吴明部众,撤离了前线战场。】

【城破。】

【蒙古方的将领穆呼里认为在此地折损了太多蒙古儿郎,深深痛恨着严防死守的大晟将士。】

【他决定执行屠城策略,以此来震慑那些不愿意投降的敌人。】

【成吉思汗的长女巴林·阿露娜制止了屠城这种残酷的行为,认为如此粗暴的做法,只会引起大晟人更加猛烈的反抗。】

【穆呼里认为巴林·阿露娜的劝说非常的愚蠢,简直就是妇人之仁,在面对阿露娜的劝言,穆呼里非但没有听从,反而继续实行了屠城的战略。】

【他认为对于大晟人的仁慈,不仅不会让大晟人对于他们感到感恩,还会认为他们是个好糊弄的部落,致使降而复叛的情况发生。】

【必须要打到大晟人吓破了胆,见到他们蒙古人望风而降!】

【随着血腥的屠城过后,大晟王朝的士气集体下降。】

【正英十五年七月,长孙明以吴明防守不力,没有守住边疆,甚至葬送了三万大晟将士,致使边疆惨遭蒙古屠城,要求正英帝严惩因为战败而退离战场的吴明。】

晋王看完这段内容,血压又上来了。

这一致对外都没有打完呢,就着急清算别人了?

疯了是吧?

能打的全杀了,让你们这帮软骨头上去打仗?

【你力劝父皇,现在乃是多事之秋,绝不能听信他人谗言,错杀朝中大将。】

【长孙明在朝会中当场攻讦你是为了维护自家族人,才出来辩护,指明了吴明乃是河北吴家的人,暗示你在袒护败军之将。】

晋王快要被这个老王八给气炸了。

你跟这长孙明讲道理,他跟你讲情义,你跟他讲情义,他就说律法无情,按律当斩。

【汉王在朝会中支持了你的看法,认为现在战事为重,万万不可处斩将领,寒了为国家捐躯的将士之心。】

【正英十五年八月,长孙明在京师中散播舆论,宣扬吴明不仅是个败军之将,还是致使战事溃败的罪魁祸首,他不仅没有守住大晟王朝的国土,还擅离职守,临阵脱逃导致边境的城池引来了屠城之祸,他是大晟王朝的千古罪人,而圣上却偏信他言,不予处置。】

【正英十五年九月,尽损三万川蜀镇边军团男儿的吴明听闻京师的舆论,万念俱灰,心存死志,希望陛下调遣他再去前线,此战,有死无退,以报国恩。】

【正英十五年十月,晋王邀请长孙明前往南苑围猎,在围猎中想要详谈最近在朝中发生的大事。】

【在围猎之中,晋王一时失手,将长孙明射杀当场,此事引起朝野震动。】

【正英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晋王是不小心射歪了箭,才导致长孙丞相的死,闭口不谈如何惩治晋王的事情。】

【而长孙明死后,以长孙家为首的世家集团又推出了以李姓为首的一众文臣,这一新派系再次把持官场。】

晋王想着一刀解决了长孙明,可能会降低朝野内部的争斗,就不再出现那种武臣在前面浴血奋战,文臣在后边疯狂捅冷刀子的事情。

哪里想到,一个长孙明倒下,世家还能推出下一个人前来搭台唱戏。

而秦王对于晋王的操作震惊了。

还能这样操作?

请人去围猎,然后一个不小心把人给射杀了,父皇还能当个没事人一样,无事发生?

而朝堂之中,也只是朝野震动了一番后,没人为长孙明讨回公道,长孙明死了就死了?

秦王觉得自己又看明白了。

长孙明只不过是代表着世家集团的代言人,他是掌控了长孙家这个世家势力,但背后也有其他世家的支持。

但是,在长孙明死后,其他长孙家的族人,不足以接住这个大旗,没办法发挥出长孙家作为世家的底蕴,自然没法和晋王相提并论。

因为晋王本身也是一个利益混合体,大家犯不着为了一个死人而死磕到底。

政治就是妥协。

世家集团在长孙明死后,重新有人接管,成了新的既得利益者,那么他有什么理由为了一个死人而去跟晋王这个既得父皇宠溺,又是勋贵派系一等一权贵的晋王殿下死磕呢?

没事得罪什么晋王。

她思维跟平常人不一样。

好嘛,这下白死了吧?

但晋王弄死了长孙明,也无济于事,死了一个人还会有下一个人接替,除非你把整个利益集团给打掉了。

可你要这么做,人家肯定就要跟你死磕到底了,世家集团跟你勋贵集团死磕,你还真不一定能吃下它。

而且现在还有一个蒙古帝国的入场。

万一这帮犊子不讲道理,你一直搞我,我跑去投敌,那该怎么办?

所以说这把京城内部的格局在晋王出手射杀长孙明开始,已经彻底乱套了。

有了晋王这个莽撞出手为前车之鉴,一旦皇室太过于偏向一方,这帮世家见机不妙,它投敌的理由就太充分了。

而且现在边境,连之前防守很管用的吴明都守不住了,如今边境兵力是完全丧失主动权的,大片土地空虚防备。

蒙古人一路打下来,只怕是畅通无阻。

这还想什么?

还不快去抬陆成安上来!

下一秒,一个炸裂的消息再次弹框。

【正英十五年十一月份,江西藩王魏王与贵州土司曹东成一同叛乱,大晟王朝失去了江西省和贵州地区的控制权。】

地图上,江西行省变得一片灰暗,贵州地区也同样黯淡下来。

而之前魏王造反的路线,是一路打到南方安徽、南京等等地方,牵扯地区极远,这就导致没办法从南方拉扯出兵力来抵抗蒙古人的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