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开小差
画面。
漫长的黑夜。
一盏烛火忽然闪烁微光。
陆成安那张英俊的面容上勾勒出不同寻常的笑意。
先前被撕裂开的阵线,在这支蒙古骑兵深入阵地之际,原有的防线,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缝合,被迫游散的蒙古突骑逐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况。
【“你已是瓮中之鳖。”】
【“在此局中的你,将退无可退。”】
【“开...始...挣扎吧!”】
【“在这漫无止境的黑暗中——”】
【清平七年五月十二日,四万之众的蒙古骑兵陷入了战争泥潭中,他们的阵线被分化,被迫分为不同几支骑兵编制进行作战,攻城陷入强悍的防守反击,撤离遭到了诸多防线的牵扯。】
【每时每刻,蒙古突骑都在承受着大量的伤亡。】
【术赤孤军深入后,意识到拖雷对局势判断的准确,逐渐后悔自己的莽进,从最初想要复仇血战的念头,逐渐转变成想尽办法撤退以保留实力,去寻求脱离战场的机会。】
【陆成安紧密的部署,层出不穷的部队,像是源源不断地涌现,将术赤撤退的路线一个接着一个封堵。】
【清平七年五月十七日,术赤近乎于全军覆没,仅仅只有一千骑找到了突围的机会,离开了包夹而来的围攻。】
【10839人被俘虏,两万多人被彻底全歼。】
【经此一战,孛儿只斤氏族逐渐脱离了蒙古权贵的阶级,蒙古帝国同时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损失,以至于陷入了衰败的状况。】
【花剌子模国境内掀起大量起义,蒙古人被迫镇压起义军,接二连三的情况,蒙古帝国进入了不可逆的败落局势。】
【成吉思汗巴林·纳拉不得不想办法重新巩固蒙古内部的争议与矛盾,选择再次向西进行扩展。
并且在此战之后,宣布大晟王朝成为他们蒙古帝国的《不征之国》,放弃了对大晟王朝的征战意图,向大晟王朝主动示好。】
【清平七年七月,陆成安草拟了《净州协约》,并派出谈判使者与蒙古帝国进行探讨。】
【协约第一项条款,蒙古帝国必须每年给大晟王朝上供十万两白银,牛羊马等牲畜分别为一万、两万、五千数。】
【第二项条款,成吉思汗巴林·纳拉需尊先帝正英苏颐明为父,自从大晟王朝与蒙古为父子之国。】
【第三项条款,双方划定界限,各守疆界互不侵犯,一切由陆成安规划的军线为主。】
【第四项条款,大晟王朝索要侵扰我方百姓的蒙古士兵,蒙古方不得拒绝。】
汉王看完这段陆成安草拟的协约内容,顿时有点绷不住了。
——
第210章 突出一个字! 狂 !晋王觉得自己是懂谈判的!
陆成安所草拟的协约,不说笑,这里面没有一项是不过分的,他就是故意这么做的。
第一项里提到的每年上供十万两白银,条约后面陆成安额外索取的牛羊马之类的牧场物资,就是不想给蒙古帝国活命了,给他们的经济狠狠地开了两刀口子。
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牛羊则是游牧民族的钱袋子。
中原地区的百姓要的是田,有土地就能养活自己,而游牧民族的财富便是牛羊。
就光说一头羊,就能给游牧民族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因为羊毛是可以制毡的,还可以拿来做衣服。
此外羊乳不仅可以做夏天的饮料,而且能制作出冬天食用的奶酪和奶油,羊肉的营养价值更不用说,就连羊粪都可以作为燃料和垒圈的材料。
在这其中,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奶酪是个舶来品,其实在很早以前的文明中,就有奶酪这种物品了。
不过那时候,这东西不叫奶酪,而是被称之为醍醐,成语「醍醐灌顶」中的「醍醐」便是奶酪。
越早的年代,这种奶酪就越稀有,一般都是游牧民族拿来当做朝贡的贡品。
由此可见,牲畜在游牧民族这边的重要性。
陆成安这一开口,这一刀,就砍到蒙古帝国的大动脉上了,何止是流血,这是喷血,血都要滋人脸上的那种。
这是经济效益上的残酷阉割,类似于战争赔款。
而另外三条,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父子之国这个就是公开性的侮辱了,主要是蒙古帝国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没有承认这次的失败,只是因为战败而将大晟王朝列为不征之国。
多少有点自尊心强了。
毕竟,朱元璋所确定的十五个国家为不征之国,原因是这些周边小国都是山海阻隔的穷乡僻壤之地,如果劳师远征,得不偿失。
还不如不打,所以列为不征之国。
这边的蒙古帝国,却不是朱元璋那套不征之国的意思,单纯是给自己找补了一个面子回来,隐晦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但不完全承认。
但真实的情况是——蒙古帝国现今的战事失利,已经影响到了综合国力,让双方失衡的战斗力,重新回到了一个起跑线上。
之前的蒙古帝国倾尽全力,大晟王朝是不敢拼到底的,双方谁没撑住这一口气,很有可能会有一方彻底灭亡。
这场重要的战役打完,主动权彻底回到大晟王朝的头上,蒙古帝国因为战事的失利,从而失去了大举起兵,入主中原的能力。
但大晟王朝养精蓄锐,在积累充分的经济后,未尝没有反攻草原的机会。
就这种情况下,陆成安岂能给蒙古人一个自己找补自己面子的机会?
你输了就是输了,别拿什么「不征之国」做什么修饰,既然你不承认你的失败,那我就得寸进尺,让你狠狠地面对自己失败的事实。
史书,由胜利者书写,我陆成安拿的就是事实来打你那个强装出来的自尊!
你不承认?
那我反手就是一个「父子之国」的条款,骑在你脸上。
这几乎是最耻辱的,最没有面子的了。
说是挑衅都不为过。
就是在疯狂试探对方的怒气值。
整个历史上,「父子之国」的条款都出现的比较少,像是「兄弟之国」、「叔侄之国」比较常见。
跟「父子之国」这种丧权辱国的条款能相提并论的,只有「君臣之国」,巧了,我大宋除了「父子之国」这个条款没签过以外,其他该签的,都签过了。
当时的大宋那是屈辱到无以复加了,所以,陆成安这个「父子之国」的条款那也是相当没有给面子。
另外两条,其实找事的程度也很高,但是在浓度上肯定跟前两条是没得比的。
所以,陆成安拿出这个战争赔款的条约协议时,汉王懵了。
主要是,她也没见过这么狠的条款。
这个「净州协约」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你们别投降,咱们继续打!什么?不打了?那不行,你想走的话,你今个儿必须得给我跪下。”
突出一个字——「狂」!
但,莫名地有种说不出来的爽。
汉王也知道陆成安这些条件很过分,几乎是不给人活路,没有考虑过会不会把蒙古人给逼疯。
可是,想想,汉王心里就一阵秋高气爽。
关键是——旁边这草原上的邻居太不老实了,一缺少过冬的粮食,就跑她这边来打秋风,白白掳走了百姓一年的辛苦劳作也就罢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要通过杀人来威慑。
这是实打实的威胁。
抢粮食杀人不说,他们甚至还有入主中原的野心。
光是这种外部的压迫感,就让汉王一直非常紧张地处理国内的各类政务,几乎是手上一有银子,就投入到陆成安这边。
国力方面,粮草的运输,每年的军饷,随时都在榨干汉王身上所剩无几的银两。
为了对付这些游牧民族,汉王每个月宫里的开销不超过一千两,如果不是宫里有两个孩子的话,汉王甚至能压缩自己的开销费用到三百两的程度。
如今,陆成安的边疆大胜,对于汉王而言,颇有一股苦尽甘来的味道。
而陆成安放肆地大开条件,训斥与教育蒙古一方的行为,更是让汉王彻底将自己的压抑给宣泄了出来。
强忍着给陆成安封为「异姓王」的冲动,汉王在京城之中,随时准备迎接属于她的英雄。
而晋王却从幽州赶到了陆成安的地盘,开始帮助陆成安出谋划策,洽谈与蒙古谈判的合约一事。
她觉得在谈判这件事情上,她是有天赋的。
肯定能把蒙古人谈判谈得是一个明明白白。
比如说,在牛羊马上面的条件,还得翻倍,晋王本人是比较喜欢吃羊肉的,其实牛肉也吃,但是一般情况,是不给这个条件吃牛肉的。
毕竟牛在耕种上很有帮助,吃牛肉在大晟王朝也是犯律法的。
像她这种亲王,每年就一次皇宴的时候,能吃一次牛肉,其他时间段,要想吃,只能偷偷吃。
所以战马得来几万匹,牛这种牲畜吧,也得来几万头,羊羔则来十几来万头吧,晋王还想着在军中办烤羊宴,她唯独可惜的就是蒙古不能一个季节送一次,而是一年送一次,那总感觉肉不是很够吃。
十个将士吃一头羊,这么多人呢,晋王比较担心论功封赏的时候,不够大家吃肉,从心理上而言,她还是想多伸手要点牛羊的。
蒙古人抢了那么多,吐出点东西,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总不能统一草原的大部落,这种手笔都拿不出来吧?
而陆成安胆敢开出这般天马行空的条件,跟他手上还握着蒙古帝国被俘虏的一万多青壮人口有很大的关系。
不得不说。
谈判桌上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在谈判桌上解决的。
没有足够的武力,蒙古帝国又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跟你谈条件!
能谈判,是建立在这场战役的胜利上。
有狂的机会,陆成安自然是要狂到底!
不一口气狠狠地唆对手一口国力,那还能是人吗?
【清平七年六月,蒙古帝国收到了你的协约,愤怒地想要砍杀前来出使的使臣,但最终强忍住怒火,认为你的条件太过分,希望你能谨慎考虑。】
【清平七年七月,陆成安跟晋王一番探讨过,对于《净州条约》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蒙古方必须对多地屠城的大晟百姓负责,蒙古方需要一次性赔偿牛羊各四万头换取被俘虏的蒙古士兵,有杀害过大晟朝百姓经历的蒙古士兵不予归还,就地处决。
此外,蒙古每年上供的牲畜数额基础不变并免除掉原有的白银赔偿,但每年需要额外上贡6000匹战马。】
【从《父子之国》降格至《君臣之国》,确保定期的朝贡后,从此蒙古帝国将被列为大晟王朝的不征之国。】
上一篇:万界垃圾场:拾荒震惊诸天
下一篇:到点了,该变邪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