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73章

作者:爱开小差

耳濡目染下,晋王对拉弓上马、提剑打仗的事情很感兴趣。

但大晟王朝的开国功臣立国故事,晋王早就听腻味了,翻来过去就那么几件事情。

三国历史之中的跌宕起伏和传奇故事,还有那些层出不穷、人物鲜明的谋臣武将是真正吸引到晋王的地方。

这些出众的角色,完全升华了整个三国的历史,无论输赢,每个人都有可歌可泣的地方。

有些人物的登场和退场,甚至都能让晋王感受到不舍,不希望他们就这样地草草收场。

晋王提笔,正欲继续创作的时候,忽然问道:“卖了多少卷?”

“您印了多少卷?”吕琯反问道。

这些细节,吕琯当然不知道,晋王党很多产业,他们都是出钱的人,晋王从来不让他们出力帮忙,顶多就是镇一镇场子什么的。

只知道书坊印的书,全都卖出去了。

“五百卷。”晋王一下子就听明白了吕琯的言下之意,“你是说全卖完了?”

“那应该就是卖了五百卷。”吕琯肯定道:“现在【三国演义】可谓是一书难求。”

晋王低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力。

她当时印五百卷的时候,晋王是多印了的。

就没想过能卖的那么多。

毕竟【三国演义】不是正经的‘经文’书籍,是那种能够帮助你在科举方面取胜的教学书。

五百卷一扫而空,只能用非常畅销这四个字来形容。

“你们觉得好看吗?”晋王首先还是要确定不是晋王党的人为了阿谀奉承自己,出大价钱把她印的书全买了。

以前这种事情,晋王党的人也没少做。

吕琯和朱咏面面相觑。

晋王这问题有些奇怪。

吕琯想了想开口道:“殿下,我说实话,您可千万不要生气。”

晋王点了点头,她模拟推演那么多次,早就没有当年那么易怒了。

承受能力极大增强。

“如果不好看的话,您认为我们俩会来天牢找您吗?”吕琯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陛下那么疼爱你,殿下你在这里顶多关个两三天就出来了。”

“我们何必大费周章地来找你,上上下下打点,那也是很费银子的。”

“我们俩就是为了想提前看到后续,所以特地跑来的。”

晋王目光凝滞,“原来你们来找本王,根本就不是赤胆忠心,而是想要看【三国演义】的后续?”

“我晋王党就养了你们这种酒囊饭袋?平日里不是招摇过市地提个鸟笼走街,就是跑去勾栏听曲,这次本王无端受苦,你们真是一点用都没有。”

晋王痛心疾首地怒斥道:“想个办法,让本王出去!”

“想不了办法啊。”吕琯无奈道:“大姐,您又不是不知道最近那个宁王风头正盛。”

“她接手北镇抚司以后,连着破获了几桩大案,现在街上指不定哪里就猫着一个锦麟卫。”吕琯又说道:“这次我们俩混进来,也是出了不少血的。”

晋王想过宁王在北镇抚司会得势,只是没想到这老四起势的速度那么快,这才多久,她宁王就在北镇抚司混得风生水起。

“不过有个好消息,宁王背后靠山之一的长孙丞相被陛下贬到了陪都应天府当吏部尚书。”

晋王迟疑了片刻,“长孙明这个狗贼被贬了?谁有那么能耐可以说动陛下?”

不会是我儿子的耳边风吧?

“没人说动陛下,是陛下自己贬了长孙明。”吕琯继续说道:“以平倭不力,举察不明,用人误事这几个理由把长孙明这狗贼放下去的。”

长孙明长期都负责压制勋贵派系的功臣,他下去,大家都是拍手称快的。

而他老吕家数代都吃皇粮,到了他这一代,吕琯的父亲死得早,还不是正英帝上位的从龙之臣。

所以吕家祖辈积累下来的家大业大是不假,可吕姓子弟已经不怎么得宠了,只有钱和地,如果不是跟晋王的母族吴家是世交,再有几年,他吕家就要成为朝里的边缘人了。

接着,吕琯又有些悻悻地说道:“长孙狗贼毕竟也是当过丞相的人,我们这样骂他,来日他起复了,要是报复咱们该怎么办?”

“他起复不了。”晋王冷笑一声,真是她儿子的耳边风,长孙明这次栽下去,就不可能有机会重新回到朝堂。

“我估计丞相这个位置,从他起,也该废除了。”晋王又道。

吕琯有些诧异,“殿下,您在北镇抚司也有人?”

“陛下把长孙明贬去陪都以后,群臣多次引荐新的丞相上来,也都被陛下所否决。”

“晋王殿下,你在天牢里是从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有人?

我有模拟推演!

这个流程肯定错不了,这是为内阁制的登场腾空间。

聊到这里,吕琯又想到了什么,很是起劲地说道:“要说,还是那个陆成安的折子,给长孙狗贼狠狠地背后来了一脚。”

“一个四品官员敢这样弹劾丞相的,我也是头一次见。”

“陛下看了这折子,可谓是在朝堂上怒斥群臣,把其他人骂的连话都不给接。”

“要是按照往常的惯例,长孙狗贼顶多被骂几句话,罚罚俸,这件事情就过去了,陆成安这个折子,让陛下都不敢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那可不!

吕琯无心之下的吹嘘,反而是让晋王无比的受用。

陆成安什么团不敢开?

什么团不敢接?

逢团必战!

我父皇的团,他都敢开,区区一个长孙明罢了。

晋王这时又想起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最近朝堂上职位的变动大不大?”

吕琯沉吟片刻,作答道。

“秦勤被正英帝复用,去了都察院,迁右都御史。”

“王阶被提拔为礼部侍郎。”

秦勤是泰熙年间的进士,苏州帮曾经在朝廷中的代表人物,受五皇女所重用,也是当年长孙明的政敌之一。

正英帝继位以后,秦勤为首的苏州帮彻底没落,而苏州一直都是南方派系之中的重点体系。

因为苏州帮支持的是五皇女,可正英帝才是正统继位人。

正英帝继位后,还用苏州帮的人,就是对功臣集团的不尊重,作为夺权失败的一方,苏州帮必须要承担起博弈失败的责任,不然会显得胜利的一方毫无意义。

而苏州帮的弃用,让南方集团大受打击,与其相对的,就是让北方派系的文臣崛起,这次南北榜案,看似是针对北方士人,其实是长孙明给南方集团再次下套,险些就把整个南方文臣集团给摧毁。

张跃这个蠢货起到了决定性的效果。

他间接导致正英七年这个皇榜弃置,陆成安、张珣、张瑞等人不幸卷入这个科举榜单的争议,可谓是断了南方能臣年轻一代的接替。

父皇起复秦勤,等于是复用苏州帮的意思,甭管秦勤后面能不能做大,态度是很明显的。

而王阶是苏灵然的老丈人,他忽然从皇家书库的一个‘图书管理员’、帮忙摘抄经文的官吏晋级实权官员,这种身份地位上的巨大转变,直接让晋王嗅到了味道。

好啊!

你这个‘与世无争’的燕王,居然也派遣自己的儿子去父皇那边吹耳边风。

真是小看你了。

晋王愤愤不平。

一个个的,都是怪招频出。

不过,父皇这个人事安排也不愧是他,主打一个权术卓越。

长孙明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被贬下去,最少也该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再加一个太子少师,这才是维持丞相尊荣体面的贬职。

结果是被父皇丢到陪都应天府,当‘二’朝廷的吏部尚书。

这南京的吏部尚书看似也是吏部尚书,品级上不变,实际上含金量差太多了,天京府的吏部尚书是有实权的,陪都应天府的吏部尚书是没有一点点实权的,只有象征意义。

父皇给了长孙明体面,但体面不多,而且最贱的是什么,是父皇在被拥立的时候,他就是在回南京祭拜先祖的路上,被长孙明、吴英、曹贤这几个人拥立。

于是父皇就在南京进位继承皇统,调兵遣将,誓师复位。

后面父皇一路入京,畅通无阻,作为先帝指定的实际继承人,没有人敢对抗真龙天子,一步一步登顶,成为大晟王朝的新君。

所以父皇把长孙明丢到南京当吏部尚书,很有政治暗示,既能安抚长孙明,又能做到削权的效果。

正英八年,就能把长孙明这个奸臣给干下去,晋王是感慨万分。

她最感慨的地方是——自己对历史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相公陆成安荡寇清海,平定倭乱,反手又是一封弹劾信大张旗鼓地斩断了长孙明的圣眷,配合上她晋王的爱子苏为英在父皇这边吹耳边风,干碎了长孙明的霸权。

按照原本的命运,如果长孙明不死,父皇暴毙,下场就是她晋王就藩被秦王狠狠削藩,又无力反抗。

现在的话,想办法把陆成安抬上去,再把为英搞出来,她晋王妥妥的是复兴大晟的关键人物。

相公治世能臣,儿子千古一帝。

晋王琢磨了一下,自己不能拖了四世三贤的后腿,怎么着也要硬一回。

现在关在牢里是个怎么事?

她开动大脑,看看还有什么地方方便混功绩。

这一定要抢点功劳给自己点缀点缀,再说了,当皇室子孙的,不欺男霸女,名声就能流传万世。

她晋王平定辽东,把高句丽打了,再把朝鲜半岛给打下来,估计也差不多了。

还有开海,不能忘了把那些个高产量的农作物带回大晟王朝,这也是大功一件。

对,更不能忘了封狼居胥,趁着游牧民族弱的时候,让陆成安捣鼓出一支鬼嵬军。

两万鬼嵬军,我晋王杀上狼居胥山,不是易如反掌?

这些全都是身处臣子时期,能给自己捞名望的事儿。

而晋王身前的吕琯并不知道晋王殿下的思绪已经飘荡到远方,他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最近朝廷里的诸多人事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