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开小差
“另外,我手上的活银也不多,只能分两批给,先给父皇您二十五万两,还有二十五万两,您看能不能分到明年再给。”
正英帝听完都愣了。
那么富啊?
真的假的啊?
听这口气,五十万两还不算太要命,还是那种虽然肉疼,但还是能拿出来的水准?
固然正英帝是抱有教训晋王的想法,可是这样的手笔,可谓是财帛动人心,一时之间正英帝立场直接崩塌了。
“好,给了这五十万两,你就不用去秦王府了。”正英帝闷哼一声,“往后你就入宫,出行在朕的身旁,由朕亲自来管教你。”
“这你总不能还说对不起你一字王尊贵的身份了吧?”
就在这时。
殿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陛下...应天府传来消息,说是大晟王朝多地出现了旱情...还...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而在说话既恐慌又紧张的小太监旁边,一个身着绯袍的官员气喘吁吁地拜会入内。
正英帝的瞳孔骤然一缩。
听到这消息,正英帝都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多事之秋,果真是多事之秋啊...
“不对,朕之前不是听你们说黄河水清,必是祥瑞之兆,而今是怎么闹出了旱情?难道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知情不报,欺君犯上?”正英帝听到灾情,他的面色再度变化,这次的震怒远胜之前。
忽然暴起的正英帝在殿中狠狠地拍了拍桌。
在殿外四周环视,随时等着伺候的太监与宫女皆是吓得跪在地上。
天子之怒,那是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
动了真火的正英帝,全然没有之前愠怒之下的和气,饶是晋王额上也冒出了汗珠。
盛怒下的正英帝,是一定敢动刀的。
“灾情到底如何?”
“百姓是何等情况?”
“当地的官员又在做什么?”
“怎么忽然就报到了朕的头上,他们难道没有第一时间处理灾情吗?”
“国库要出多少银子,受灾的地方又有多少,够不够赈灾,你们还愣在这里做什么。”
“有就说,没有就去找,木在这里,是等着朕给你们喂饭吃啊?”
.....
.....
.....
第488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代代版本有陆神!
正英帝实在是难掩心中的怒火。
灾情是上报了,手下的酒囊饭袋却连整个灾情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都说不上来。
这难道不是一种办事不力吗?
长孙明刚刚因为犯错下放就闹出来这种事情,折损的那可是皇室的威严。
但最滑稽的...不是长孙明被下放了就出事了,而是被下放的那个居然是为正英帝做事最得心应手的人。
如此一想,朝中诸多大臣还不如一个野心勃勃的长孙明。
这如何不让正英帝恼怒?
“父皇,先请息怒。”晋王却没有正英帝想得那么多。
她走到绯袍大臣和内官太监的身旁问道:“是何人上报的灾情,到底有没有确切的消息。”
大晟王朝的国库是很空虚的。
从模拟推演的数据就能看出来。
没有大灾大患的情况下,大晟王朝的国库正常开支最多只能维持五年的时间。
有大灾大患急需赈灾或者是动用兵力行军打仗,大晟王朝的国库恐怕连撑一年的时间都比较勉强。
所以,正英帝很多时候,自己能不用银子,那就不用银子。
但晋王很清楚,省钱是没有用的。
再怎么降低自身的开支,一个国家需要的钱,怎么可能是你一个小皇帝能节俭出来的呢?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给自己国库挣钱的能力。
只要挣得钱比花出去的钱多,那么许多问题不就全都迎刃而解了吗?
父皇就是单纯的皇帝没当明白。
再耿直点来说,父皇当皇帝只有一次经验,晋王当皇帝的经验已经很多次了,必要时刻该怎么弄钱,怎么敲诈有钱人的手法,她已经了如指掌了。
你堂堂一个天子,你没钱但是你有权啊!
你名声怕臭,你可以让不怕名声臭的人往前冲,随便找个太监,拿个名义替你捞钱有那么难吗?
太监抄别人的家,把别人定罪了,他无缘无故与人为敌,跟你天子有什么关系?
套路那么多!一个都不会用?
这还是晋王的歪点子,正经的挣钱方式也有很多种,只是有一定的时间周期,暂时不能适用。
就目前这个国库的情况,晋王感觉想带着父皇走上圣明天子之路,还是有很多麻烦的地方。
而晋王问话之际,绯袍的官员垂头半天,过了良久才回答道:“这...受灾的地方太多了,很难统计的过来,但臣等已经在竭尽全力,彻查旱情了。”
“不过,最先报灾的,臣听说是杭州的一位守备将军,名字叫陆成安。”
这个消息,让晋王稍稍有些意外,她不禁反问道:“杭州如此富庶,居然也会有旱情?”
“也不是杭州有旱情。”绯袍官员讪讪一笑道:“是此人恰好先察觉到了旱情的出现,提前报灾了。”
“那本王就想不明白了,一个杭州的官员,还是一个武臣,为什么会比你们这些官员更早地发觉到旱情。”
“你们文官又是在做什么呢?”晋王极不理解地问道。
绯袍官员被晋王追问,一时也不知道回答些什么好,“很多地方的百姓不上报,我们其实也很难知道发生了什么。”
无论出于何种情况,在事情发生了以后,责任的归属就已经分配完成,哪里出旱情,就让哪里的官员承接责任。
各地爆发旱情的官员都已经从自身的下属那里找到了替罪羊,因此,很多官员是想平息此事也罢,或是甩锅也成,都不太想掺和其中...在高涨的表演欲中被陛下打靶训练。
这反而是让京城报消息的官员饱受折磨。
他们当地的官府能找到替罪羊,可传达消息的工具人却也很难找替罪羊,陛下的愤怒,大多数也会落在他们这些上报的官员头上。
“别的不说,你们推卸责任倒是一把好手。”晋王向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
绯袍官员苦笑道:“作为京官,我们的消息也极为有限,何况各地有各地的情况,京官是不便参与地方上的执政,殿下再怎么生气,再怎么拿我们出气,我们还是无计可施的。”
“说到底,还是用一句没办法来搪塞父皇。”晋王嗤笑道。
“确实没办法。”绯袍官员硬着头皮说道。
正英帝却懒得听这些底下人互相推搡责任的破事,当时南方就一支百人不到的倭寇就在东南肆虐横行,出现了很多令人不禁啼笑的荒诞之事。
而在责任上,当地的官员也是这样互相的推来推去。
“你说是陆成安上报的灾情,那你可知道陆成安是怎么发现情况的?”正英帝切中正题,不想再听手下官员盘算糊涂账。
绯袍官员旋即就把陆成安当时在应天府说出来的一套理论再讲一遍。
重点围绕着的,还是黄河水清影响出来的一系列变动与后果。
听到这里,正英帝再次忍不住发起了脾气,“那你们这些成天什么事情都不干,什么事情都干不好的大清官们,怎么在黄河水清的问题上,一直来给朕报喜呢?”
这件事情,还是太抽象了。
但凡报喜的官员没那么多,但凡表露出对黄河水清喜庆的官员没那么多,正英帝都不想说什么。
可问题是,明明是一桩坏到不能再坏的事情,一群不会办事,只会拍马屁的犊子们却一直在报喜不报忧。
说句难听的,这些人就是在屏蔽上听,只把好的挑出来说,坏的就全部瞒下来,给正英帝制造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假象。
这转眼看下来,反而是被外放出去的陆成安更靠谱,至少他一发现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会立刻着手问题,而不是在那里装死。
自从听了【四世三贤】的事儿,正英帝对陆成安是有一种羞愧和怜爱之情的。
之前的正英帝对陆成安拐走女儿的事情,非常气愤,他觉得自己的女儿们是天底下最善良,最完美的,这陆成安不光要娶走一个,还想娶走许多个。
但现在正英帝看到晋王,再想到陆成安,立刻是满头大汗,陆成安对得起老苏家,老苏家却未必对得住人家。
而正英帝的一番话,顿时也问住了绯袍报忧的官员。
进皇城报忧本身就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差事,他也是被众人推举出来,光荣背锅的倒霉蛋。
一个回答不好,那就是当场革职,踢出京圈。
正英帝追问,他也不敢细细回答这个问题。
说他们这些报喜的官员没文化吧,那确实,但那么直白地说出来也实在是太打脸了。
看着已经陷入沉默,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回答的臣下。
正英帝摇了摇头感叹道:“京城的庸碌之辈实在是太多了,朕过去果真是太仁善了。”
“晋王,赈灾的事情,我觉得需要一个可靠的人选,你认为谁最合适?”正英帝将话题问到了点子上。
“儿臣以为,晋王性情温和,知人善用,从善如流,能说会道,体恤百姓,又有爱民怜民的心胸,由她来兼任赈灾钦差是再好不过的。”晋王张口就来,顺势跪拜在地上请命道:“若是再赐一把尚方宝剑,上斩庸碌之王,下斩贪官污吏,那就更好了。”
正英帝点了点头,“朕以为汉王确实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晋王一愣道:“父皇,您听错了,儿臣说的是我啊。”
“这件事情不派本王出马,还有谁能顶得住如此压力?”晋王继续举例让自己出马的好处,“而且儿臣一向是不怕事的性子,将这件事情交给儿臣。”
“儿臣斗胆,可让当地的官员献上钱财主动赈灾,此番旱情,国库支出非但分文不取,儿臣还能充盈国库。”
上一篇:万界垃圾场:拾荒震惊诸天
下一篇:到点了,该变邪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