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举报自己50w开始的企业娘生活 第103章

作者:Nagato Yuki

比如在军事战略领域,共和国在亚洲转入了战略防御,那别的战场将会可能面临战略压力的增大。

为了避免出现某个战场崩盘,也同时为了牵制这些地区的虫群,以达到和东南亚的战略防御遥相呼应、彼此协调的目的,共和国下个阶段,准备进行动员本阵营的国家参加正面战场的战略沟通。

这个“本阵营”,指的是UNSC联合条约框架下比较核心的圈层那一些国家,比如人民德国当然是铁定的,意呆利当然算一个,像11区这种没得选的当然也能算。将来假如黎塞留同志能成功,那法国大概能算,俄国也一样。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吧。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已经或者正在进行左翼运动、红色革命或改革,整个社会相对来说是不稳的,甚至于像德国,还有现在的法国,都是打的头破血流的,整个社会变革结束之后,可以说打的遍地都是废墟,血流漂橹。

因而在变革结束之后,这些国家都必然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因此共和国一直没有强求要他们立刻参战。当然像意呆利这种“抗线”的核心国家,或者积极的生怕没仗打的11区,这种属于特例。

只不过西方当然对他们是有意见的,一直在国际上营造舆论攻势,总结起来就是“窝里横”,“只搞革命不抗外敌”,“拒绝承担全人类义务是一种巨大的不负责行为”等等。甚至还学会了借力打力,用“革命者只把枪口对准内部,违背了共和国提倡的枪口一致对外的统一战线原则”之类的花语来搞事情。

共和国对这些国家的援助还是非常厚实的,特别是人民德国,作为新时代革命国家的先锋,在新国家建立之后,共和国首先承认了其合法存在,同时当月就签署了援助条约,给人民德国援建了117个22世纪初水平的工业项目,同时还提供了一百亿的贷款额度,让他们又自己上马了157个项目,战后的恢复速度非常快。

预计三至五年,人民德国的工业产能就会恢复并超过战前旧联邦的水平,两个五年计划之内,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就能全面恢复至战前水平甚至还能超过。

这对共和国也是好事,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青年党的新德国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和经济体系,在欧洲自给自足甚至承担起未来新欧洲的经济心脏的作用,那共和国的直接援助负担也能小很多,几千万上亿人口可不是个小包袱。

不过现在情况有变,在双方那次不知道有几分诚意的和谈破裂之后,虫族必然要加大力度发起进攻,趁着共和国轨道力量没回复的这个窗口取得一些优势。

如果虫族还是像往常一样,和米国在拉美眉来眼去、你侬我侬,那它们动手的最有可能的战场,要么是西亚--北非战场,要么就是南亚--东南亚战场,当然不排除在东欧、俄远东之类的地方开辟新战场的可能性就是了。

因此,意呆利在整个中东的压力必然会剧增,法国现在爆发了革命,处于内乱状态,米国入驻欧洲的GDI兵力,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状态,恐怕还期待着虫族能拿下北非,让欧洲对米国的依赖加深呢。

因此,在法国撤军,欧洲其他各国,为了巴结米国的和共和国脱钩的政策,对北非也有点不上心的当前情况下,北非这个欧洲盾牌的安全性是在快速降低的。

为此,人民德国有必要在国内建设的同时,也开始出兵北非。

这个出兵事宜,早在人民德国建国后,双方就在讨论,定下的基调就是“如果有必要,人民德国的人民武装,应该且必须在半个月内,跨过地中海,出现在北非战场。”

为此,青年党在建国之后,甚至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复员退役,依然维持着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并且还在填补很多缺编部队的员额与装备。

现在北非战场的客观形势,共和国大战略的转变需要配合,还有回击西方的舆论攻势,都需要人民德国出兵北非,那么出兵自然就成了一个必然结果。

当然,共和国会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进一步武装他们。第一批就有20个重装师的装备,已经在辽省的军列专线装运,准备跨越大陆桥前往中欧。

而同时,新德国的部队,也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前整训和士气动员,第一批南下的,是提尔皮茨当初起家的嫡系部队,如今已经扩编到25万人的柏林方面军,下辖14个机械化师,4个重型装甲师,3个重型炮兵师,还有配属160余架歼16M为主的主力空军,士兵的兵员素质和单兵战斗力也是非常强的。

指挥官当然是温彻斯特,提尔皮茨虽然很想去一线手撕猎人,但是她现在已经是德国的领导者了,当然没那个时间去一线。

PS:有一说一,我觉得致远星这个名字翻译的真好,reach音译成“瑞曲星”,还是少了点神韵。

第255章 柴郡有事要找提尔比茨书记!

7月14日,柏林街头花团锦簇,人山人海,但是并非是什么重大庆典,也不是迎接凯旋,而是送柏林方面军组成的南下先遣部队正式出发。

人们涌上街头,用鲜花、掌声、欢呼和泪水,送走自己这些陌生的亲人和战友。

这是提尔皮茨提出的,简朴而热烈的出发仪式。

这次出征并非秘密的,北非还没有到需要紧急救火,因此越隐蔽越突然越好的程度。这个南下行动是公开的,甚至最好排场还要大点,因此部队没有选择在某个凌晨的黑夜里,全体登车然后默然南下,而是组织了柏林盛大的欢送仪式。

从北郊军用机场起飞的机群呼啸着略过柏林上空,和人民的欢呼混杂在一起,同时还有不断抛送的鲜花,街道两侧楼房不断飘舞的彩带,共同证明了这支军队所受到的人民的爱戴程度之深。

同时这又不是凯旋,因此没有各种热烈的拥抱和缓慢的庆祝队伍,军车排成纵队,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快速穿行,向着南方进发。

某种程度上,也有点当年苏联红场阅兵的感觉,士兵们在祖国和亲人的感召下,离开欢呼的海洋,跨越地中海,去往遥远的北非战场,对士气的加成还是很明显的。

当然,这对于媒体来说,是个很好的宣传素材行动。

柏林方面军的士兵来源本地人居多,时不时就能看见家人挥泪送别的景象,泪如雨下在今天的柏林绝非夸张。

不过人们虽然很不舍,但是对于出兵北非却大都是支持拥护的。这个国家的人民,固然深受战争的摧残,却也因此在残酷的现实教育下,对右翼的那些白左思潮彻底抛弃,变得更成熟,同时也更加深刻的明白战争的内涵,明白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微妙关系——

对于正义的保卫家园的战争来说,战争捍卫和平,和平结束战争。

弗雷德再次如命运的召唤一般,在法兰克福战役结束之后,凭借着率先攻入复兴党议会大厦的功绩,他被升为上校团长,并且被调到新组建的精锐柏林方面军担任第一机械化步兵师的第一团团长,在到任没多久之后,他就再次赶上了时代洪流交付他的新任务,率部立刻南下前往北非沙漠作战。

在告别了尤利娅,并去墓碑前纪念了前妻和儿子之后,他就一身戎装直接出发了。由于尤利娅从事情报工作的特殊性,二人在只能在家里告别。当然,尤利娅随后也会在巴黎局,继续从事情报工作,不仅为新德国的对西方斗争提供支持,还会对接黎塞留率领的新法共的武装斗争,尽量提供一些情报支持。

在米国介入法国事务的“白色风暴”之后,整个新法共在全国各城市的党组织、分部、情报系统等等都遭受了全面摧残,最艰难的时期,能联系上的党员一度只剩下了不到2万人,因此不得不借助青年党的一部分支持,此外就是共和国轨道侦察卫星星座提供的一些情报支持了,否则连现在法国东南部这一小块根据地能不能站稳都不好说。

当然,这样的大规模公开行动,米国方面自然是不会不关注的。不过很尴尬的是,现在米国乃至整个GDI西方阵营,都不承认新成立的德国的合法性,因此严格意义上米国阵营内的国家,还真就在柏林一个使馆都没有。

大使馆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合法的通过公开渠道,收集所在国的情报,当然老美嘛,懂的都懂,大家的使馆情报工作也许都“合法”,但是老美“更合法”就是了。

不过米国也不是没办法,美英两国哦直接组成了一个“联合记者团”,在提尔皮茨宣布要进行这样一个公开的出征仪式的时候,就直接向德国方面要求入境采访拍摄的许可,16小时内连发四次要求,而且措辞还十分傲慢,不知道的还以为德国方面才是有求于人的那个呢。

当然这种事老美也不是第一天干了,最后柏林方面发了个措辞不卑不亢的通告之后,还是放他们进来了,本来德国参战出兵就有回击西方舆论攻击的考量在里面,这当然要大大方方地展示出来了。

弗雷德的车队在途径一处岔路口的时候,由于两条交汇道路的部队按次序依次通行,就暂时停下来休整一会儿,等待友军隔壁团的部队先行通过。

这里也不得不说,在欧洲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交通体系,相比起共和国以前以铁路骨架为核心的大交通动脉,两者属于是各有优劣,在进行超长距离的大兵团重装备调度的时候,还是铁路要香一点儿。

只不过欧洲地形平坦,加之国家普遍比较小,这方面的需求确实要弱很多。

如今当然没得比了,共和国现在日常集团军级的调动都是人装全体走空中运输通道,谁还和你走地上慢慢跑。

弗雷德在自己的指挥吉普车的副驾驶位置上坐着,研究后续的很多作战任务在沙漠地带如何开展,随即就听到了车队前面一阵喧闹。

他当场DNA差点儿动了,当初中欧战役的时候,虫族那套渗透操作属实是给人留下过于深刻的心理阴影了,好在一抬头通过前挡风玻璃,看到的是一帮米国记者在步行道上想靠过来,被交警拦在一边。

“你去问问怎么回事?”

弗雷德冲着司机副官下了个指示,很快便得知,这是一帮米国CNN(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记者,不知道发什么疯,非要靠近采访一下这辆明显坐着指挥官的吉普车,也就是冲着弗雷德来的。

弗雷德对此完全不想多BB,他生长在旧联邦时代,那是米国霸权横行天下,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都掌握世界的时代,但是却也是在战火中历练到新时代的人,完全走出了一条革命道路。同时,这个时代的舞台中心,虽然依然有米国的余晖,但是真正的核心,自然是东亚那个正宗仰望星空的左翼老大哥。

经历过两个时代,很多事孰是孰非,道路的孰对孰错,他心里自然有了明确的回答。这可不是当年米国时代那样的文化侵略,而是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靠自己实践出来的东西。

更何况,“三句剪一句”,“倒放”,“曲解画面”,“阴间滤镜”等等可是他们的老传统了,接受他们的采访,不仅违反部队的行军纪律,还十分有可能被颠倒黑白,泼点什么莫名其妙的脏水,完全没必要理会。

“让米国人。”

“滚。”

弗雷德打开耳麦,简单下了这么个命令,然后就继续埋头研究起了战斗任务。

不过就在这时,记者团末尾,一个戴着鸭舌帽、口罩和大墨镜,穿着厚衣服马甲的某个像是勤杂人员的家伙,已经在交警和他们的混乱中悄然消失了。

很快,副手直接用严厉的词句,配合交警赶走了那帮存心搞事情的米国记者,同时隔壁友军部队的通行也快结束了,弗雷德的团也开始启动发动机,准备接着出发了。

这时候,弗雷德突然感觉有点不对,他感觉后面好像有人?

果不其然,弗雷德团长一转身过去,就看见自己座位后面,不知何时,一个穿的严严实实,连性别都看不出来的人,看样子已经坐了好一阵了。

“你是谁?什么时候上来的?!”

弗雷德立刻警惕起来,已经伸手开始摸军官配的手枪了。

属实是邪门,这军车这家伙想上就上,后面车队的士兵竟然都没看见,而且自己连开关车门的声音都没听到?这恐怕不是一般人类能做到的事吧。

果不其然,眼看弗雷德都要掏枪了,这家伙立刻有反应了,闷闷的少女音从厚实的口罩后面传来,一口不是很熟练的德语。

“等...等等!团长,别开枪!”

“柴郡有事要找提尔比茨小姐...不对,提尔比茨书记!”

PS:老欧洲的革命,也该加速了_(:з」∠)_

第256章 美英舰娘们的道路抉择

“柴郡已成功取得联系,一切顺利。”

E小姐面前是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加密通讯,不仅传输本身是用了加密算法,传输过来的信息本身只是一篇日常的普通问候,在加密规则下,每个句子的某个单词才是真正要传递信息的那个词,最后将之抽出来再拼接才是最重要表达的意思。

这是E小姐和皇家海军的旗舰胡德小姐,互相之间确立的某种加密联络方式,这是她上一次去往欧洲的时候,和思想动摇的胡德,定下的“共襄大计”的一环。

不过有一说一,虽然合众国海军内部,确实有很多人看不惯她一副对海军方面爱答不理的态度,但是对她本身的立场还是没什么怀疑的。胡德那边也一样,要是有怀疑,她这个旗舰早就当不成了。

联合王国可是标准的“防共甚于防虫”,对左翼运动可是“双倍零容忍”。别说,还真有点某清那种“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那味道了。

因此,她们这套加密虽然不算什么高技术,和共和国那样用高技术的量子加密不是一回事,但是也足够用了。

况且真要是东窗事发,她们跑还是来得及的。胡德那边过了海就是提尔比茨的大门口,游过去就安全了。E小姐麻烦点,不过本身操作过硬,跑到欧洲还是问题不大的。当然要直接游过太平洋那就有点麻烦了,沿途还有澳洲的拦截。

E小姐关掉通讯终端,虽然好消息来了,但是心里并不是很轻松。

她现在也算是走上了提尔比茨、阿芙乐尔、黎塞留等舰娘的道路,不过她现阶段才算是真正迈出实践的第一步,在北美尝试组建新的组织,并且尝试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摸点米国的情报出去。

米国现在简直就像是个“巨型岛国”,对旧大陆发生的事有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形势变化自由干涉的主动权,而旧大陆想要干涉这里却很难。特别是米国靠着GDI框架吃下了整个南北美洲之后,简直就是个孤悬于世界之外的巨人,一旦情况有变就可以重新介入,也就是现在欧洲正在发生的。

而相反,即使是共和国,强龙想压地头蛇,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对美情报工作,更是进展艰难,在米国国内“新麦卡锡主义”泛滥的情况下,他们对运动的镇压比英国只强不弱,民间基层自我想形成有组织的新政党,简直就是不可能。

而且老美的策略可比英国精明多了,不仅有“大棒”,还有“甜枣”,对一些有雏形的新组织,当场直接收买加内部腐化,金钱攻势搞不定的话,还有兢兢业业的FBI特工潜入玩自爆,进去搅乱整个组织。

还有什么打压其生存空间,然后收买黑帮贩毒组织去接触,一旦对方产生动摇有了接触,那就有的是合法借口收拾你。

如此种种,反正玩法花样繁多,FBI的业绩这些年可是年年都不低的。至于纯粹的暴力镇压,那是最后的手段。

国外的话,GDI的美洲底盘,CIA也是十分敬业的,而且每年国会的经费在这方面批得特别痛快。军费都可以口水仗打来打去,但是这方面的钱用起来可丝毫不省,动辄十几亿美元的经费,不够就加,阔绰得很。

因此,最后给人的感觉,反而是英国好像白色恐怖最严重,但实际上却不然。

E小姐现在的行为也算是走钢丝,无法确保在新麦卡锡主义大行其道的米国当前,自己逐渐培养起来的这个组织,到底能不能安全度过最危险的幼年期,逐渐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组织,静待时局变化。

应该说,挺难的。

胡德在英国也是同样的处境,只不过她从思想动摇到逐渐走到开始采取行动,这个过程比起E小姐可慢多了,直到之前干涉青年党革命的前夕,她对联合王国,曾经的帝国的荣耀,依然深信不疑,但是不断发生的悲剧,还是让她产生了动摇和怀疑,这才让E小姐在欧洲期间和她有了实质性进展。

不仅仅是胡德,应该是联合王国的一众舰娘,其实都对现状或多或少有点不满、怀疑或者动摇,只不过程度有深有浅,目前除了胡德作为多年的期间,接触的、承担的更多,因此最为怀疑之外,别的大多还没有走到要否定现在道路的地步。

至于E小姐建议的,利用自己的身份,在英伦三岛,培养新的左翼政党,还有和现有的哪些零星的小规模地下左翼政党接触等等,胡德暂时都还没采纳,她还在犹豫。

因为有些路,一旦走上了就无法回头了。

派柴郡去和提尔比茨接触,这是她们共同决定的重要一步。现阶段胡德手上没有什么组织,E小姐远在北美,要说提尔比茨能提供什么“业务上的帮助”,那多半是不太行的。她们的主要目的,还是去和提尔比茨,乃至她背后的东方巨人取得联系。

她们想要了解,提尔比茨的心路历程,想要知道她的道路是怎样的,想要避开西方媒体的宣传,用柴郡的眼睛去亲眼看看现在的柏林,是怎样的,是不是像西方宣传的那样,都快退化回石器时代了。

某种程度上,提尔比茨领导的德国革命,影响之重大,不仅仅在人类社会这个层面上,意味着苏联解体之后最大规模的新世纪革命的成功和新政权的建立,其武装革命的道路提供了新的参考。在舰娘的这个小小社会里,也引起了很大的冲击。

提尔比茨的道路是否正确,能否为自己的祖国提供参考,这是在当前这个全球大逆风的时代里,有志舰娘们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阿芙乐尔属于是必然要走这条道路,黎塞留现在也走上了这条道路,这不得不让剩下的舰娘们越来越对这条未曾设想的道路产生了好奇,或多或少都想了解,而很多人,了解完了就想实践一下试试。

某种意义上,“太聪明容易被赤化”,倒说得也不算错就是了。

PS:已经是除夕日了,大家该“除旧迎新”了,把没投的票票都清个仓呀_(:з」∠)_

第257章 我们需要一个反省过的苏维埃!

北半球盛夏季节的莫斯科,和亚欧大陆的南方相比,倒算不上特别炎热,不过由于地处内陆还是有些干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