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学宫……您是说,和我一起在这庐江开设学宫,就像当初齐国的稷下学宫那样?”
瞳孔微微颤抖着看向了面前的张彦,庞德公只觉得自己的手指微微有些发凉。
“对,就是稷下学宫,庐江的稷下学宫。”
张彦无比坚定的说道。
第二十三章 没有皇帝的命
“庞德公,或许教书育人这方面我确实不如你,但若是说起如何开设学宫,那我还算是有些心得的。”
“我打算在庐江批设一块专门的场所用来修建学宫,这学宫不仅仅是用来教育所谓的“君子六艺”或是儒教思想,而是包含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会的所有东西,除了儒学经典以外医学、科算、律法甚至农林技艺都会包含在其中,分门别类的供给所有想要学习的人。”
“换句话说,就像是当初的百家争鸣一般,每个人在通过了入学考试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喜好,选择自己进修的方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对除了儒学经典以外的所有知识避之若浼。”
“当然了,毕竟儒学是我们大汉的立国之本,因此我上述的这些都是后话,都是在我们已经将学宫的名声塑造起来之后的事情。”
“在此之前,儒学教派有关修身齐家、治国经世的知识依旧还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这点上,还要靠庞德公你和你的那些朋友多多出力才行。”
“至于我……”
张彦微微一顿,随后便接着说道:
“至于我,我没那个教书育人的能耐。所以在建设学宫的过程中,我会负责给你们提供地皮和资金,让这所学宫能够长期的操办下去。”
简单地说,有人出钱,就有人出力。
张彦给出的蓝图对于庞德公而言并不难以理解或者接受,甚至可以说,这种条件已经非常优厚了,优厚到庞德公都有些不敢相信的地步。
愿意花大价钱去普及教育、开启民智的人往往都是一国之君,或是像丞相、司空那样,至少可以站在国家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张彦这种一郡太守愿意倾力相助的,不说古今罕见,最起码庞德公只听说过这一个。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在其位,谋其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在数百年前,有着齐威王、齐宣王二人“越俎代庖”在前,张彦如今的这一番话虽然让庞德公感到激动,却也让他不得不去考虑,对方的举动,会不会有着效仿当年齐王吸纳天下才子入齐的打算。
若张彦只是想要建设庐江那也就算了。
可万一呢?
万一张彦的打算是……那他岂不成了让整个大汉覆灭的罪人之一?
这可是要被挂在耻辱柱上的呀!
轻微的凉意从庞德公的手指尖传来,面对着如此重要的抉择,他又忍不住仔细的观望了一番面前之人的面相。
而这一看不要紧,却让庞德公的冷汗都从额角处流了下来。
他刚刚没有告诉张彦的是,虽然水镜司马徽的观人之法天下一绝,可那观人之法,却是庞德公自己当初教给对方的,后来才被司马徽发扬光大,还顺带着闯出了名声。
就庞德公自己而言,虽然做不到对方那种识人断命的能耐,但看一看张彦的命数,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而现在的张彦胃口如此之大,他的命数又如何呢?
庞德公仔仔细细的看了半天,却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般,整个人都变得有些萎靡了下来。
“这……这不对啊?”
“天庭饱满,眉尾飞扬,这明明是典型的奇雄之貌,就算说是天地共主都不过分。”
“可偏偏就是这一副圣主的长相,居然没有当皇帝的命?”
“这真的合理吗?”
一种信念崩塌一般的感觉,开始在他的内心激荡起来。
……
是张彦的面像不好吗?
其实不是的。
从简单的相术上来看,张彦的命数尊贵几近天下无二,庞德公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贵不可言之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贵到了极点的命数,却根本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帝王之气,这简直就好像二十一世纪的人发现了万有引力并不存在一样,让庞德公内心的荒诞感觉瞬间便蔓延到了全身。
要知道在华夏,不管一个人的命数有多尊贵或是多卑贱,他都是拥有当皇帝的可能性的。
自打当年陈涉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口之后,华夏大地上的任何一个百姓,不论出身如何,总归在命中有着那么一丝机会,最多有些人多,有些人少罢了。
或许命数尊贵者当皇帝的可能性大些,但卑贱者即便如同蝼蚁,他的可能性也不会完全断绝,最多机会小一些,磨难多一些。
可如今的张彦……他是命中注定不会当皇帝的人。
就算整个华夏能当皇帝的全都死绝了,排队也排不到他身上的那一种。
这种诡异的发现让庞德公不由得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就连张彦后边的那些话,他都没有听进去太多。
……
“额……你还在听吗?”
有些奇怪的看了对方一眼,张彦本来说的好好的,却突然发现对方如同触电了一般一个哆嗦,随后就看着自己的眼睛愣在了那里,就连自己后面收声,庞德公都没有注意到。
他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直到这时,庞德公才晃了一晃,之后咽了口唾沫,眼睛逐渐变得有神起来。
“抱歉,刚刚想到了一些事情。”
“使君,咱们说到哪儿了?”
只见庞德公仿佛掩饰一般擦了擦汗,随后才如同做出什么决定一般,轻声向着张彦问了一句。
“真是奇怪……”
见这老爷子没什么问题,张彦也只能心中嘀咕了一番,便再次将刚刚说的那些话又重新重复了一遍。
“庞德公,我是说,我会以庐江太守的名义出一笔钱,专门用来成立一个助学基金,让所有人都能够读得起书,不至于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就学。”
“只要对方的能力到了,那富人家的孩子暂且不论,穷人家的那些人,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家境向庐江申请生活补助。”
“钱不多,但每日吃饭喝水、买些廉价的笔墨纸砚什么的,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之前咱们说的图书馆……”
张彦微微停顿了一下,又转身看了看门外大图书馆的方向,这才接着道:
“至于那大图书馆的使用权,咱们也别那么麻烦了。”
“我在庐江有一处规模不小的造纸坊,还有专门的印刷工厂,自打当初来到庐江之后,生产书籍的工作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生产效率已经变得非常高了。”
“那大图书馆之中的书籍极为杂乱,上到如何治理城邦,下到一道家常菜的做法都有,若是用来教书育人的话,其实不大方便。”
“我想了一下,反正庐江也要修建一处规模庞大的学宫,那到时候干脆在学宫之中修建一个专用的图书馆,修的小一些,专门放些士子们会用到的书,岂不比起将二者混为一谈要方便得多?”
第二十四章 雏形……与未曾设想的道路 bushi
没错,就如同张彦刚刚所说的那样。在当初修建大图书馆之时,他为了凑数,将不少从民间搜集上来的书籍也一股脑塞了进去。
虽然这些书籍称不上是什么文学典籍,但好歹也算是那些“大师”们记载的某种技法,也有一定的传承价值。
只是可惜,当初这样做虽然增加了不少系统对于奇观的评价,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过于庞大的藏书量其实也会带来一些细微的麻烦。
为了解决这一点,背后有着一整个省份作为靠山的张彦,自然是选择了最朴实无华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再建一个。
不仅仅是这处学宫,就连未来的舒县、襄安县,以及那些地方侯国,只要他们愿意归附,那他都会一个一个的将图书馆作为基础建设铺设过去。
可能这些新修建的图书馆的规模没有庐江大图书馆那么大,影响力也没那么夸张,更不是什么奇观建筑,但作为最基本的基建设施,对于各地的百姓而言,这种东西还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的。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皖城的发展陷入到了瓶颈之时,这些庐江下辖的其他城市,也能为皖城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就好像当初广省的惠州之于鹏城一样。
直到这时候,庞德公才终于从先前的犹豫之中缓过神来了。
只见他无声的张了张嘴,却没有问出什么话来。心中那千万句想说的话,最终还是化作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
“唉,好。”
“好、好、好……”
“如此以来,就当做是在下与太守您合作创办学宫,倒是老头子我占了您的便宜。”
“我和我那一众老友,不过是在这风烛残年之际多添了一把柴火,让自己烧的更旺一些。太守您确实实实在在的付出,让老夫我感到有些汗颜啊……”
“以郡县之名义出钱资助求学者,恐怕自打当初暴秦诛灭述士之后,为了避嫌,这华夏大地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行径了。”
“若是这事情真的办成的话,就算重现当年百家争鸣时期的景象,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您这庐江新一任文士之都的名声,怕是要做实咯……”
轻轻捻动了一下自己为数不多的胡须,庞德公在心中做出了决定之后,看向张彦的眼神都有些不大一样了。
也是,管你是神仙还是皇帝,愿意为了子民做出这种事情的,不管放在历朝历代,那都是要被裱起来歌颂的圣主。自己今天这番行径,想来再怎么说,也不至于沦落到助纣为虐的地步。
至于这样做的后果……庞德公其实也能想到一些,但他已经不在乎那么多了。
无外乎是被原本就敌视他们的守旧派世家继续排挤罢了。
这么些年了,他在荆州不靠着那些家伙都能混到如今的名堂,被排挤一番,也不至于就因此而活不下去。
相反,等到了张彦这边的学宫真的运转起来,他大小也是个数千门徒的为人师表者,就连孔圣当年,也就是这样的成就吧……
等到他有了数千门徒,谁排挤谁,还说不定呢……
就这样,在庞德公的内心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之后,他的思考方式就彻底从原本的世家阶级独立了出来,开始作为一种单独的群体去考虑张彦的计划。
他暂时还不知道自己这种靠着教育而非血脉去传递思想的派系应该叫做什么,不过当事情的思考方式从能不能做变成了怎么做,做什么的时候,先前一些没有被他注意到的信息,也就出现在了庞德公的视野之中。
他微微抿了抿嘴唇,不由得主动出声向着张彦问道:
“那么张使君,您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很伟大的构想,可是还有一点,我却拿捏不准。”
“您刚刚也说了,咱们大汉的立国之本是当初董公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这是自打孝武皇帝时候就传下来的祖训,贸然更改的话,会不会不打妥当?”
“这,这若是将历史的进程比作滚滚向前的车轮的话,您这样的行为就是在开倒车了吧?”
有些出神的望着张彦,庞德公倒是想要知道,为什么自己面前之人对于“学术的多样性”——或者说“学子们对于自身派系选择的自由性”看的如此重要。
只是不想,他这一句“开倒车”的说法,倒是将张彦引得笑了起来。
“开倒车?”
“哈哈,真是没想到啊,有生之年,我居然还能再听到这样的说法!”
上一篇:综漫:从截胡阿克娅开始
下一篇:影视:从狂飙开始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