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273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简单的复盘了一下先前的过程,如今不光是胡才对法正另眼相看,就连法正看向胡才的眼神之中,也多出了一丝不一样的东西。

虽说他之前并没有表现出来太多,但毕竟是读书人嘛……在这个年代,哪怕你嘴上一口一个将军叫的亲近,但读书人大多还是有些看不起军人的,即便你是个领兵作战的将领,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先前的法正便是这样,对于李乐、胡才两人的地位虽说有些羡慕,但作为名家出身的他,始终有些看不起两人的出身。

不过是地主豪强罢了,只会一些舞刀弄棒的功夫,又能有什么出息……

然而事实却狠狠的打醒了法正。

就算是他先前看不起的,一举一动都将“粗鲁”、“急躁”几个字写在脸上的胡才,也差点在他擅长的兵推方面车翻了他。

若是刚刚不是行军推演而是双方实际带兵交战的话,谁输谁赢,还真是一件说不准的事情。

……

20陆捌5⑥05З

第三十七章 父辈们的“交情”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就不要在这儿互相吹捧了。”

“大家都是自己人,搞这种事情没意思的。”

最终,两人之间的客套还是被李乐所打断。

只见李乐面带一丝惊喜的从主位上下来走到两人的面前,目光之中已经从最初的质疑转变成好奇,又从好奇转变为了一丝和蔼。

可以看的出来,经过刚刚两人的推演,李乐已经完全发现了面前这位年轻人的优秀之处。能够单纯的靠脑子将胡才这种实际战场上下来的将领戏耍的,他不说未曾一见,但最多也不过一掌之数。

在这庐江郡内的,他主公张彦算一个,新来的那个什么鲁肃、鲁子敬也算一个。

再加上刚刚遇到的法正法孝直,这便是李乐所知晓的全部了。

不得不说,无论是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的战斗之中,这样的人能够对军队起到的作用都是极其巨大的。

正是因此,在刚刚李乐的话中,已经用上了“自己人”的说法,显然是默认了法正即将加入他们军中的事实。

……

“呵呵,李指挥说的也是,那便不多言了。”

“方才法某有幸,已经领教了胡指挥的实力。那趁着现在时间还早,我们再继续?”

彬彬有礼的向着李乐的方向作了一揖,法正现在已经完全不像最开始那样有些紧张了。

在赢得了一场胜利之后,法正几乎已经可以确定,自己已经在对方的面前证明了自己的作用,那接下来只需要等待李乐和胡才向张彦禀报自己的存在就可以了。

之所以和李乐说出什么,还要再领教一番的话,也不过就是法正想要做做场面意思。实际上现在的法正,早就已经兴奋的双手都都有些颤抖,甚至想要找个没人的地方鬼哭狼嚎上一阵子。

至于李乐,闻言微微一滞,随后摇着头笑了笑,看向法正的目光之中也带上了一丝无奈的神色。

“这……这就大可不必了。”

“我和幺弟的水平差不多,你既然能够在不熟悉规则的情况下战胜他,那估计想要赢我的话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用担心,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到。等明天一早我就和幺弟联名上书主公,保举你做我们庐江第三兵马司的行军知事一位。”

“至于你的这位朋友……”

转身看向了一旁默不作声的孟达,李乐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被一阵有些焦急的声音所打断了。

……

“我……我和子敬是一同来这庐江的,除了我意外,你们也得给子敬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啊……”

“我也知道这样的要求有些过分了,但是子敬他也是名门出身,自身能力丝毫不逊于我,你们可不能将他仍在这不管,不然吃亏的就是你们了!”

“实在不行的话,我……”

……

有些焦急的看向了面前的男人,法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也没等李乐说完,就如同连珠炮一般的向着他絮叨了起来。

甚至就连孟达在他身旁悄悄的拉了他两下,都没有能够制止住他。

在他的对面,李乐闻言则是轻轻的皱了皱眉,似乎想说什么,却又碍于法正的性子太急,因此没有直接开口。

直到孟达在一旁重重的咳了两声,又使劲儿的拽了一下法正的胳膊之后,趁着法正有些愣神回头的功夫,李乐这才找到机会,插上了话。

“行了行了,别在这‘你们’、‘我们’的,成什么样子!”

“我可把话事先说在前头,等到你到了主公的门下,得了这行军知事的位置之后,最忌讳的便是在这其中搞什么小团体。”

“没有你们,也没有我们,都是‘咱们’!明白吗!”

“你那小兄弟的事情我们自然知道。能和你一同过来了,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庸才。只是像刚才这样的话,你说一次也就罢了,莫要再主公的面前去提!”

“主公他最忌讳,也最不喜的就是手底下的文臣武将拉帮结派,互相之间谋取利益。你没看我大哥还是庐江兵马司的指挥呢,手底下两万余精兵,为了避嫌,我和幺弟还不是单独出来领兵,连个合格的参谋都找不到?”

“他的名字是叫孟达是吧?我们知道的。等到我们上书主公的时候也会如实将这些事情全部都告知与他,至于具体是安排在什么位置上,那还要主公他自己去做定夺,就不是我们这些武官能够掺和的了。”

……

“切记,就算是进了这庐江的兵马司中,你也不过是军队体系中的一员,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千万不要去掺和一些人事调动上的事情!”

“至于我们,也就仅仅能够保证,你的这个小兄弟不会被轻易弃用。至于安排到什么地方,我们就不知道了。”

“现在的庐江发展的很快,很多地方都很缺人。想来按照主公对待世家的态度,应该是不会拒绝一位有能力的士子的帮助的。”

语重心长的对着法正劝说了一番,李乐先是敲打了一下对方,随后眼神转了转,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后,这才勉强给了法正一个保障,让他能够放下心来。

至于孟达那边……

虽然说法正很焦急,但是孟达其实对于这件事情并不是太在意。

李乐、胡才这两人都不知道,其实孟达是认识张彦的……也不能说认识吧,准确的说两家之间,多少也还算有些渊源。

孟达的父亲名为孟佗孟伯郎,曾经最高担任过凉州刺史这样的高位,在扶风一带也算是非常有名的豪族了,比起传承悠久的法家都是不逞多让。

只是无论是孟达,还是孟达的父亲孟佗,其实都很少在外人的面前提起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这父子两个的性格有些类似,都不喜欢太过显摆,另一方面则是孟佗的官位来历不正,他们担心自己若是太过张扬,恐怕会遭到外人的妒恨,甚至是报复也说不定。

没错,就连法正都不知道的是,孟佗的官位其实是张彦的义父张让赐予的。虽然这官位很快就收回去了,但是即便到了现在,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孟佗还会极其懂事的奉上各类供奉以及“冰炭敬”,以此来讨好张让。

至于两家为什么认识……这事其实还得从孟佗年轻的时候说起。

……

想当年,孟佗年轻的时候曾经因为追名逐利而想尽一切办法去讨好张彦的义父张让,可张让是谁?那可是皇帝面前的顶流,又岂是他孟佗一个失意的士子说舔就舔的?

在孟佗散尽了家财之后,也没有成功见到张让一面,却因祸得福,因为自己大方的手笔而结识了当时张让府上的一位“监奴”,连带着这个关系,和那位监奴手底下的一众奴仆,关系都还处的蛮好。

在那个时候,正是整个东汉卖官鬻爵的巅峰时期,一般只要在张府上花了钱,那不管大小官职,花钱的人总归是有些收获的。

当时的监奴看到孟佗因为他们散尽家财却一无所得,就生了一丝愧疚的心思,因此带着一众奴仆问他,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能替他做的。

瞧瞧!就是一个太监府上的奴隶头子,都知道拿了钱就得办事儿,这种格局可比那些吃了上家吃下家的所谓世家名流好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

不提这些题外话,在那监奴向着孟佗表示要有所回报之后,孟佗也不知道怎么,就如同天马行空一般没有直接索要权利或是地位,而是向着当时的监奴许下了一个愿望。

正是这个现在看来如同神来一笔的操作,让原本已经快要家破人亡的孟佗迅速的从一个普通的落魄士子扶摇直上,一举成为了整个凉州的监察使,权力几乎达到地方官员的巅峰。

他没有要别的,只是和那监奴许愿,希望在自己死前能够体会一次被这些张让府上的奴隶“尊重”的感觉。

……

“尊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那监奴自己很少体验到,因此也不是很懂。

但是你要说让一个人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那可太简单了。

他们这些给别人当奴隶的,最会的就是这一手。你可以说他办事能力不行,但是作为一个奴隶,他舔人的业务水平,绝对是整个东汉的巅峰。

就这样,在两人达成了一致之后,孟佗再次拜访张让的府邸,随后因为地位、时间等种种原因,就排在了那前来送礼的队伍的最末尾。

而那些奴隶们也是极有信用,见到孟佗来了,便在监奴的指挥下一拥而上,用最高的礼节接待了当时的孟佗,不但一众人等去孟佗的身边迎接,还让他插队,直接越过众人第一个进入到了张让的府里。

在那个时候,像是这样的行为几乎就代表了孟佗是张让的客人,是他的座上宾,这几乎能够传达出来很多的讯息了。

正是因此,被那些奴仆们演了一手的拜访者,就纷纷将孟佗当成了一个大佬,将原本要送给张让的礼物钱财,全都一股脑的送给了孟佗。

……

再后来的事情,其实就很简单了。

就和苏东坡当年那一句“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斛得凉州”所描绘的一样,孟佗在得到了大量的财物收益之后,没有想着去过富家翁的生活,而是转身就将这些财物打包,又一股脑儿的全都送回到了张让的府上。

这一次,由于财物的数额实在是太过庞大,就连张让都亲自接待了他,最后给他安排了一个凉州刺史的位置,也让孟家一举从一个落魄的寒门,跃升到了整个扶风地区都首屈一指的超高地位。

这次跟着法正一起过来,孟达就连他的好友都没有告诉的是,他除了携带了正常的行李之外,还携带的他父亲孟佗的信件。

在那封信上细致的说明了孟家和张彦的父亲张让的渊源,想来只要不止张彦这人太过分,凭借这封信,孟达有自信能够带着他的好友,在庐江寻得一个不错的位置。

这就好像是官场有人好办事一样,之前“老客户”家的孩子,再怎么说也比外人更亲近一点。

按照孟达原本的想法,在事情发展的不顺利的情况下,这封信就是他们兄弟两个最后的保底,让他们两个不至于真的沦落街头,连一份正经的工作都找不到。

幸运的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庐江的官场似乎还是要比他原本的预期稍微干净一些的。

若是如此的话,自那己手上的这封信,或许不送出去、让它就这样烂在手里,也未必不是一个孟达不能接受的选择。

第三十八章 退兵

就这样,第二天一大早,一封有关第三兵马司行军知事举荐的公文就送到了张彦的办公桌上。

只是可惜的是,由于张彦刚刚和庞德公在教育领域达成一致,因此现在并没有什么时间去处理这些东西,这些标注着军方信息的信件也就和其他信件一起说转送到了鲁肃的手里。

和张彦不同,鲁肃可是不认得什么法正不法正的,这位蜀汉未来的谋主,当下在鲁肃的眼里不过就是一个还算有些才能的孩子。

因此他只是大概的过了一下信件的内容,又找人了解了一下昨晚的情况,便在那公文上写下了批复,将法正调进了庐江的军队序列里面。

至于那名叫做孟达的年轻人,则是因为李乐等人对其性格还算沉稳之类的描述,被鲁肃当成了一个后备的政治领域人才,并没有让他和法正一起进入到庐江的军队里面。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法正和庞德公的归附就如同是一个转折点一般,标志着张彦的名声开始逐渐的在大汉的官场上传播开来。

借着自身不菲的政绩以及大图书馆在中低层文士之中的影响力,现在的张彦也不再像是最开始那样,但凡是个世家出身的家伙,都要去骂上一句“阉宦之子、不足与谋”了。

对于那些地位不是很高的世家而言,现在还算有些缺人的庐江,便是他们家族中那些小辈的一个相当好的试炼之地。

无论是在这里做出了些许成绩,还是单纯的搭上了张彦这一根线,那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而言,似乎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至于那些家中男丁稀少,特别是年轻一代多为女性的世家,就难免会因此而有些发愁了。

当初他们笑话桥家的时候笑话的有多厉害,现在的他们就有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