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43章

作者:今令冷泠

“王将军,你要记住,你欠我一个人情。”杨明强调道。

听杨明如此说,王翦就已经知道,杨明已经看出了自己的意图,自己若是再装下去,那就真的不上道了,于是说道:“护军大人此次的人情,王翦铭记在心,他日,必有厚报。”

“这九百多人可是真正的军中精锐,以他们为骨架,可以很轻松的掌控一支大军,王将军,这个人情可不小。”杨明提醒道。

“拾人牙慧而已,若无护军大人的龙虎禁军在前,末将又如何能够想到这件事情。”王翦谦恭地说道。

“你找了一个好老板。”杨明意味深长道。

此时的杨明差不多已经可以肯定,王翦已经搭上了秦王政的关系,这位深居咸阳宫的秦王政,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在秦国内部伸出了自己的触手,直到有一天,他会给秦国,甚至是天下,一个大大的惊喜。

百战穿甲兵,要始于这屯留城了。

秦王政七年的攻赵之战,因为成蟜的反叛之事,只能以虎头蛇尾的方式结束,此次事件,在六国看来是秦国的无可奈何。

但在秦国掌权的几人看来,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反正,这是一场只有成蟜亏了血本,各方都觉得自己赚了的事情。

而当杨明准备返回咸阳时,一道来自咸阳的诏令出现在杨明的手中。

龙虎禁军一部入驻荥阳,以威慑在成蟜反叛一事中蠢蠢欲动的韩国。

看着诏令中盖着的咸阳宫、甘泉宫与相国府的大印,杨明不由笑了,龙虎禁军这样的强军驻扎在上林苑,还真是让许多人食不甘味啊,毕竟,上林苑距离咸阳城实在是太近了。

但谁又知道,将龙虎禁军一部从上林苑调往荥阳,不是杨明正想看到的事情呢?

韩国,在紫女在洛邑与杨明分开时,杨明就已经在注视着它了,从与吕不韦以魏国罗网分部换取韩国罗网分部,再到今日的这道调兵诏令,看似是杨明亏了,但哪一个不是他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

“看来这一次我是要失约了,五年,我可等不了了,希望这一次见到你时,你还会与我说起那句话,那时候,我也就却之不恭了。”杨明收起诏令,脸上已经多出了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的笑意。

当杨明返回咸阳时,时间已经是秦王政七年的九月中了,秦王政七年即将结束,而秦王政也在这一年,过了二十岁的年龄,因为成蟜之乱,秦国内部的气氛愈发的微妙了。

“你应该将成蟜的人头带回来才是,那样哀家帮你运作一番,你的功勋就可再进一步了。”甘泉宫中,赵姬对空手而回的杨明说道。

“血糊糊的,懒得自己动手,而且,成蟜毕竟是大王唯一的弟弟,谁知道大王在心中是怎么想的。”杨明解释道。

“大王当然想着成蟜去死了,哀家还能不了解自己的王儿,他可是哀家亲手养大的。”赵姬自信满满地说道。

看着赵姬脸上自信的笑容,杨明很想回上一句:不,你并不了解他。

赵姬这虚假的自信,可是她将自己坑的不轻。

不过,这话杨明却是没有说出来,实在没有那个必要,有着自己小心就是了,至于其它的,赵姬的脑袋还是简单一点好,要不然,不仅是秦王政会多出许多麻烦,自己的麻烦同样也少不了。

“成蟜当然要死,但死在什么人手中却是一个问题,那毕竟是王室之人,我将他的人头带回来,那血淋淋的东西,不免会让人联想到许多东西。”杨明沉吟道。

杀成蟜,在自己得势之时,还不算什么,但若是自己失势了,这样的行为不免就多出了其它的意味,成蟜这样的秦王政亲弟,杨明尚能杀,还有什么人是他不能杀的?

“你这个小滑头,看来还真没人能坑的了你。”在杨明的提醒中,赵姬也反应过来了。

“太后这话可不对,能不能是小滑头,还要看太后才是。”在赵姬面前,心情极度放松的杨明说道。

“什么?“赵姬愕然道,随即露出犹疑之色,在杨明玩味的目光中,赵姬反应稍许,才回过神来,两抹红霞爬上脸颊,嗔道:“这些混账话,你都是从什么地方学的?”

“天赋,天赋。”杨明得意道,能够让赵姬这般的大妖精面红耳赤的人,放眼天下,也就杨明一人了。

“不要脸的天赋。”赵姬嗤笑道。

“不过,说回来,因为这件事情,宗室的那些人倒是有不少人求起了哀家来,因为成蟜,他们现在可都是瑟瑟发抖,生怕被牵连到。”赵姬说起正事道。

“不用理会他们,在秦国,只有一人能够毫无顾忌的与宗室之人打交道,我们还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杨明提醒道。

赵姬这样的性子,完全不可能在权力一途上走多远,与其在上边撞的头破血流,还不如安安心心地关上甘泉宫的大门,享受着自己的小天地。

“哀家才懒得理会他们,哀家可还记得,当年哀家与大王回到咸阳后,那些自视甚高的宗室可是没给哀家母子什么好脸色,让哀家帮他们?那怎么可能,让哀家在后边推他们一把,推他们走上死路,哀家倒是很有兴趣。”赵姬冷笑道,她可是很记仇的。

“所以,不理会他们就是。”杨明道。

“还有一事,吕不韦那老家伙将内史一职的人选交给了哀家,你觉得哀家要怎么作才合适?”赵姬问道。

利用成蟜一事,秦国的朝堂上可以空出了不少职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史之职。

秦国实行郡县制,但在咸阳以及周边诸县,却是划入内史府,以内史之职,统筹以咸阳为核心的方圆数百里之地,可以说,内史一职,在咸阳的权力格局中,是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

吕不韦将这个职位的任命权交到赵姬手中,他这是要做什么?

吕不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他从来不会作亏本的买卖,能够他将内史这般重要的职位交出来的动机会是什么?

他想在这件事情中得到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杨明并不想去思考,赵姬反正无论如何要成不了宣太后那样的人,倒不如干脆一点,直接促成秦王政亲政这件事情,让秦王政和吕不韦去斗去。

第242章赵姬的抉择

看着面前的甘泉宫,秦王政的神色间有着意外与不解,但他还是走上了前去,在上午,他的母后赵姬将内史的任命诏令送到了咸阳宫,那上边有着来自相国府与甘泉宫的印玺。

如果只是这些的话,当然算不得什么,秦国如今政令出于相国府,秦王印玺掌握在赵姬手中,一份诏令想要生效,需要相国府首肯,甘泉宫最终裁定,这本就是先王驾崩之前,构建出的秦国权力格局。

但真正让秦王政意外的是,在内史的任命诏令之上,什么都不缺,唯独在内史的人选之处缺了一个名字。

母后她到底是什么意思?秦王政思索间,已经走进了大殿。

看着视线中有些陌生的陈设,秦王政走进了内殿之中,而在进入内殿后,秦王政看到,赵姬竟然破天荒地在浏览着一卷竹简,手指间更是时不时的挑动着,似乎正在比照着竹简的内容,在练习着什么一般。

“母后。”秦王政走上前去问候道。

“大王来了啊。”赵姬放下手中的竹简道,神色间并无意外之色,似乎对秦王政的出现,早就有所预料。

秦王政斟酌少许,还是决定开门见山,于是从王袍的大袖中掏出那道内史的任命诏令,放在了赵姬面前的书案上,问道:“这道诏令,母后是不是忘记写了什么?”

“大王是说少了一个名字吗?”赵姬反问道,手却是未曾接过诏书。

“难道母后是故意如此吗?”秦王政意外道。

“大王,你何必猜来猜去,哀家不曾写下名字,自然是希望由你去写。”赵姬似笑非笑地看着面前的儿子秦王政道。

“寡人?”秦王政两道剑眉微微挑,虽然他早已想到了这种可能,但当得到赵姬的肯定之时,他依旧感觉到了意外。

母后这是要做什么?秦王政想着,如果他是一个平庸,甚至是愚蠢之人的话,他一定会看出赵姬的意思,那只是一个来自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但秦王政是一个聪明人,而且还是世间少有的聪明人,所以,他将明明十分简单的事情,却看得无比复杂,一个母亲可以做的事情,但太后却未必会做。

“大王,你已经二十岁了,差不多该亲政了。”赵姬直截了当地说道。

闻言,哪怕是以秦王政的城府,瞳孔也是不由一缩:母后这是要做什么?

对于亲政,秦王政从来都不着急,他很清楚,亲政只是一种象征意义,若是不能将权力拿到手中,他即使加冠亲政,也行使不了秦王的权力。

当年曾祖昭襄王在加冠亲政后,不是照样被宣太后等人把持秦***政大权,知道多年后才真正掌握了将秦国大权掌控在手中。

现在的秦国虽然没有宣太后,但却有赵姬,有吕不韦,有着华阳太后。

若是不能清除赵姬、吕不韦这些人的势力,哪怕他亲政了,所面对的情况,恐怕也是王令难出咸阳宫,那样的话,不仅不能掌权,反而会因为亲政这件事情,让吕不韦这样的权臣将更多的视线放在自己的身上,到那时,想要做些什么,只会更麻烦。

秦王政的本意是蛰伏咸阳宫,让各方势力无视自己的存在,而相互争斗,如此,才能让各方势力两败俱伤,从而空出大量的位置,如此,他才能任用忠于自己的人,彻底掌控秦国。

但赵姬似乎并没有打算照着秦王政的预测走。

“秦国有母后和仲父在,寡人还不用那么着急着亲政。”不明白赵姬为什么会突然间提起亲政一事的秦王政保守地说道。

“哀家是什么人,大王你应该很清楚,哀家可管不了那些人,至于吕相国,大王你真的对他放心吗?说到底,他还是外人。”赵姬意味深长地说道。

曾经只以为稀松平常的事情,此时在赵姬看来,却是多出了其它的意味。

政儿他,到底还是对我这个当娘亲的不放心啊。想到秦王政的迟疑之下是对自己的怀疑,赵姬的心中多出了几分凉意。

也许,哀家真的应该放权才是,要不然,到了最后,说不定也要像当年在赵都,看到的那些因为分家产而闹的父不慈、子不孝的事情。

“寡人绝无此意。”秦王政严肃地说道。

“或许吧,这个盒子里的秦王印玺,这个小盒子里的,则是秦国各处大营的调兵虎符,都是应该交给你的东西。”赵姬说话间看向了书案上的一大一小的两个盒子。

“母后?”秦王政看着书案上的两个盒子,神色间多出了迟疑之色,难道真的只是寡人自己想多了,母后真的是想要促成寡人亲政一事吗?

“这本就是大王的权力,也是大王你的责任。”赵姬道。

“哀家对于权力这样的东西,不了解,也不会用,也不怎么喜欢,哀家生平喜欢的东西,唯有享乐二字,这些年来,看着这两件东西,可是让哀家费了不少的心神,若是再这样过上几年,哀家的鬓角都要多出白发了。”赵姬撩起一缕垂落的长发,将其挽向了耳边道。

秦王政顺着赵姬的动作,看向赵姬的鬓角,那里哪有什么白发的影子,不仅没有白发,甚至连一丝细纹都没有,要知道,秦王政已经二十岁了,赵姬也已经过了三十五岁的年龄,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年龄了。

但在此时赵姬的身上,却丝毫看不到时间的痕迹,相反,秦王政恍惚间甚至有着一种错觉,现在的母后赵姬与当年在赵都时的那个母亲同样的年轻,甚至因为身份的转变,比当时的赵姬更加的艳丽。

“一晃眼大王都已经要亲政了,去年扶苏出生时,哀家还没什么感觉,只是,原来赵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了。”赵姬自言自语道。

“赵都吗?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去的。”被赵姬的言语引出回忆的秦王政道。

当年在赵都的记忆可不怎么美好,但在那些不美好之中,却也有着美好的回忆。

“哀家等着那一天,那个时候,你还只有这么大,就说要为哀家踏平赵国呢!”赵姬笑着比划出一个小小的人道。

“母后你还记得?”因为赵姬的突然转变而心绪难宁的秦王政动容道。

“当然记得。”

“母后,这亲政一事,还需从长计议才是。”此时,心中怀疑已经渐渐消除的秦王政说道。

“哀家已经让杨明去找昌平君了,明日哀家再将华阳太后请来,有着我们出手,大王你也确实到了亲政的年龄,无论是理,又或是力,还有谁能够阻拦?”赵姬信心十足地说道。

在赵姬与秦王政谈论着亲政之时,杨明也趁着夜色来到了昌平君府。

已经两三个月的小芈涟倒是越发的敦实了,被杨明抱在怀中,小有分量。

“大王亲政一事?恐怕并不会太过容易。”当杨明说明来意之时,熊启直接陷入了震惊之中,秦王政亲政,虽然一直是楚系谋划的事情,但其中的难度却是极大,为此,哪怕楚系早已经倒向了秦王政,却依旧不敢表现地太过。

毕竟,现在的相国府可是如日中天。

吕不韦历仕两朝,掌握秦国国政十余年,在此期间,更是两次挫败合纵大军,攻灭东周国,无论是政绩,还是军功,具是不俗,其权势威望,在秦国上下非同小可。

最起码,眼下的楚系并没有与吕不韦与相国府对抗的本钱。

“事在人为,终归是要走这么一遭的,难道吕相国对大王亲政一事有意见,大王还能一直不亲政吗?”杨明反问道。

“这是赵太后的意思?“熊启追问道。

“不错,正是太后授意我来此与昌平君你商议,明日,太后会宴请华阳太后,邀请华阳太后共同促成此事。”杨明道。

“赵太后怎么……”熊启看了杨明一眼,后边的半句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赵太后与秦王政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常人看起来似乎很正常,但在熊启与华阳太后这般与秦王政接触最多的人看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赵姬一直将秦王政只看作是自己的儿子,是那个还像在赵都时,需要她保护的儿子,为此,她虽然不曾过分的扩张自己的权力,但却一直都将手中的摄政之权拿捏的死死的,生怕被别人夺了去。

当秦王政还年幼之时,这本不算什么,但随着秦王政的长大,赵姬还是这样的心思,未免就会让秦王政想到很多东西了,毕竟,赵姬的摄政之权,在本质上是秦国的王权,她是以母后的身份,执掌了秦王政因为年幼,而不曾执掌的王权。

因此,如果说秦王政最想收回哪一人手中的权力的话,那必然是赵姬这个赵太后手中的权力。

也正是看到了秦王政这样的心思,华阳太后与楚系才会在暗中将所有的筹码压在了秦王政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