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府崛起 第227章

作者:刀笔一小吏

林云瞅着手里的小荷包,一脸嫌弃地道:“这梅花绣得真难看!”

第两百七十三章:使团

大楚翰林院承袭明制,被称为小内阁,其主要职能有五点。

第一,编修国史、实录大楚地理、水文等书籍。

第二,协助六部制定法令、礼乐等制度。

第三,给天子和储君讲解经史等传统典籍。

第四,帮助皇帝草拟敕令、诏书。

第五,协助主持全国乡试、会试、殿试等。

林云进入翰林院后,被掌院学士卫瑄打发去待诏厅打杂。不过,他的职责不是帮天子起草诏书,而是誊写内庭发出的圣旨。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卫瑄此人,林云在进翰林院之前,也有所了解。这人和林如海是同科进士,殿试的排名是榜眼,居于林如海之上。

听戴权说,此人在会试阅卷的时候,曾极力反对点他为会元。若不是萧敬安,他別说拿会元,只怕排名前十都进不了。

四月二日上午,天降小雨。空气里透着一股清新、凉爽的味道。

东城翰林院的待诏厅内,林云坐在案几后,一边喝茶,一边翻看面前的书册。

书册是他从翰林院的藏书阁里借的,里面的内容是介绍大楚四周的友好盟邦内部的风俗人情。

大厅内还摆放着五张桌案,几名年长的官员正在誊写着文书。他们都不是翰林出身,官职也只有从七品,比林云这个新人低多了。

就连待诏厅的掌事胡仲渺也只有正七品,不过,那家伙这几天正忙着四处跑官。

六部衙门正在经历一场人事大变动,胡仲渺也是进士及第,翰林出身,自然不满足于每天只干些誊誊写写的工作。

跑官是华夏官场的特色,不管是哪个朝代,都少不了。

林云正看得入神,就见一名小吏走进来,冲他喊道:“林待诏,彭侍讲请你过去。”

彭侍讲名叫彭漾,就是在会试力荐他为会元的人,也算是林云半个恩师。

彭漾虽说是翰林院侍讲,可他的正职却是吏部右侍郎。除非是为天子侍讲,他很少来翰林院坐堂。

听说彭漾找他,林云赶紧放下手里的书籍,跟随那名小吏向门外走去。

小吏领着林云出门往右拐,就是侍讲厅。

林云走进彭漾的公事房内,瞅见至德帝端坐在案几后,正在同侍立在一旁的彭漾说话。旁边还站着戴权和两名小内侍。

他忙上前朝至德帝躬身施礼道:“小臣林云拜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至德帝手里拿着一本奏折冲林云道:“宝定府巡抚卢孝章递来奏章,说大不列颠国派来一支使团到了天津卫,卢巡抚向朝庭请示,要不要放使团进京?朕听说你对西洋人深有研究,那你来告诉朕,这支使团为何而来?”

林云闻言心里一动,大不列颠国就是英国,据他所知,此前还没有英国政府派使团来大楚访问,现在这支使团还是第一次。

他忙道:“回禀陛下,有道是无利不起早,他们远道而来,想必是为了劝说陛下答应两国通商。”

至德帝:“那依你之见,朕是见还是不见?”

林云想了想,道:“这是外交大事,臣本不该妄议。只是陛下既然问起,小臣就斗胆直言,若是陛下不想扩建海军,那就不见。若是陛下有信心对外开放,那就该见。”

至德帝冲彭漾笑道:“你听出来没有?他这是在激将朕呢。”

彭漾笑道:“林侍诏言之有理,陛下若是见过大不列颠使团后,又不同意两国通商,岂非让外邦使者小觑我天朝大国。”

至德帝点点头,随即又冲林云问道:“你在翰林院可还习惯?”

林云:“回禀陛下,翰林院这边藏书很多,小臣借阅了一些书籍,增长了不少见识,”

“哦,说来听听。”

林云:“小臣觉得天下之大,超乎我的想象。外邦小国虽有落后我大楚的地方,却也有领先我大楚的科学技术,还有许多粮食、蔬菜作物,都是我大楚稀缺的。为国朝计,为百姓计,小臣恳请陛下加强海军建设,解除海禁,同外邦互通有无,为我大楚打造一个太平盛事。”

至德帝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就黑了,他站起身道:“海禁乃是国策,你一个小小的翰林,不可轻言此事。”

“小臣知错。”

至德帝又道:“戴权,摆驾回宫。”

“老奴尊旨。”

翰林院大门外,将至德帝送走之后,彭漾抬手在林云肩膀上轻拍了一下,道:“海禁牵一发而动全身,陛下有诸多的顾虑,你身为臣子,应该体谅陛下的难处才是。”

林云苦笑道:“弟子何尝不知开海禁阻力重重,只是相比于内部改革,我到是认为对外施行海洋扩张,反而更容易化解内部矛盾。”

彭漾闻言来了兴趣,他忙问:“穷兵黩武不是亡国之兆吗?又如何能化解内部的矛盾?”

林云解释道:“我大楚目前的困境是土地被权贵阶级大量侵占,自耕农日渐减少,朝庭的赋日渐萎缩,常此以往,我大楚的财政必将崩溃。如果能施行对外海贸,就能将权贵的注意力引向海外,从而减轻内部的改革压力。”

彭漾微微颔首道:“你这话好像有点道理,走,咱们回屋坐下来详谈。”

“弟子尊命。”

两人正要回去,却见戴权又骑着马返回来。

彭漾忙拱手冲戴权问道:“老内相,可是陛下有事吩咐?”

戴权在马上点头道:“陛下口谕,着林云明日会同鸿胪寺少卿周坊一起前往天津卫,迎接大不列颠使团进京见驾。”

林云闻言大喜,他忙拱手道:“小臣尊旨。”

中午,林云回到府里不久,林园上下都知晓了三爷要去天津卫接西洋人来京朝见天子。

黛玉听到消息后,立刻跑过来向林云询问,西洋人是不是红头发绿眼睛?会不会说中国话?

贾敏闻讯赶来向林云询问,天子接见西洋人,是不是存了解除海禁的心思?

老神医也跑过来,请林云帮他问一下西洋人的医术到了何种地步,是不是比咱们大楚先进。

最后,林老爷子也来向林云打听,能不能借此机会,将他们林家的香水卖一批给西洋人,赚些银子。

林云被众人吵得头大,只得借口中午有人请他吃酒,躲了出去。

第两百七十四章:礼仪冲突

大明建文二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三年后改元永乐,天津这个名字称出现于永乐初年。

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后三卫合称天津卫。

四月三号,林云同鸿胪寺少卿周坊以及几名官员和翻译一起坐船前往天津卫,迎接大不列颠使团。

说起来也是尴尬,鸿胪寺里竟然没有一名合格的英文翻译。也许是大不列颠离大楚太过遥远,所以无法引起鸿胪寺官员的注意。周坊找遍鸿胪寺里的翻译,竟然只有一名葡萄牙语翻译略懂英语。

周坊是个中年官员,容貌俊朗,风度翩翩。他是三甲同进士出身,花钱在鸿胪寺谋到个主事。

他有个妹妹叫周慧,去年刚被至德帝纳为皇妃。

借自家妹子的光,周坊从鸿胪寺一个六品主事,一跃成为从四品鸿胪寺少卿,也算是连升三级。

尽管自己的官职比林云大着好几级,可周坊在林云面前可不敢拿大,同进士在探花郎面前天然就矮了一头,更何况对方还是天子指定前来协助他办差的。

六号中午,林云等人乘坐的官船驶抵天津卫西岸码头。

站在船头的甲板上,林云手扶船舷,瞅着停靠在码头的十几艘军舰,仔细地打量着。

停靠在右边码头的四膄的军舰上悬挂着大不列颠国旗,右边则有八膄大楚的军舰,看上去破旧许多,吨位也不足,上面的火炮数量自然是比不了的。

唯一让林云感觉庆幸的是,此时的英国军舰还不是蒸汽船。只要大楚海军全力追赶,还是有机会摆脱挨打的命运。

船只靠岸之后,有几名大楚的军官从一艘战船上走上来,前来迎接他们。

一名方面大耳的军官冲走在前面的周坊施礼道:“末将是粤海水军副将邬铭远,奉总都周大人之命,护送大不列颠使团进京面圣,请问大人尊姓大名?”

周坊:“本官乃是鸿胪寺少卿周坊,今封天子之命,前来迎接大不列颠使团。”

周坊说完,示意手下的官员将公文交给对方查看。

邬铭远看完公文后,立刻陪笑道:“周大人,末将这就陪您去见大不列颠使者。”

周坊皱眉问道:“大不列颠主使是何身份?你可清楚?”

邬铭远尴尬地道:“听说大不列颠主使的名字叫乔治,马什么伯爵,洋人的名字实在太难记了,末将未能记全。”

周坊冲林云问道:“林待诏,洋人的伯爵和咱们的伯爵一样吗?”

林云:“差不多。洋人那边没有侯爵,王爵也很少。”

周坊点头道:“那就去他们的船上见面吧。”

众人簇拥着周坊一起向那艘最大的炮舰走去。林云正在打量着那艘军舰,就见邬铭远靠近他笑问:“请问大人您尊姓大名?”

林云微笑道:“我叫林云,在翰林院待诏厅打杂。”

邬铭远笑道:“大人谦虚了,谁不知晓翰林院就是小内阁,你们都是天子近臣。”

顿了顿,邬铭远又压低声音道:“末将从粤海稍来一点土特产,稍后给您和周大人送上船去。”

林云微笑道:“多谢将军。”

“不必客气。”

说话间,众人来到那艘最大的炮舰前面,就见一群洋人从跳板上迎出来,其间还有一名中国人,想必是洋人请的翻译。

周坊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等着洋人过来见礼。

林云见了暗自发笑,这家伙生怕在洋人面前失了礼数,回去后被御使弹劾。

想了想,林云快走几步,来到那几个洋人面前,用英语问道:“请问哪位是乔治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