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灵乌路穹
眼看建立黑人社区已成定局,且新闻时效性过后,媒体也把注意力转到了其他方面,这让期待看到一场黑白大战的人们非常失望。
对极端人士来说,同意曾经的奴隶和自己平起平坐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激进分子将其视为莫大的侮辱,尤其以白人至上主义的3K党反应最为激烈。他们开始大肆宣扬白人至上和激化种族矛盾,在社区建立期间就曾多次煽D暴乱,但都在外围被水枪数度驱散。
而在几个月的K议期间,不只是他们在酝酿着什么,神盾局的智脑奥创同样没闲着,它记录下了这些种族主义者的个人信息。当这些信息C联起来时,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在运算下以惊人的速度铺开,很快就囊括了康涅狄格州大部分3K党成员。
他们的活动轨迹,在超大电脑显示屏下被观测得清清楚楚。
抗Y示威失败之后,疯狂的种族主义者们又想到了另一个方式,他们趁着夜色,带着枪械和火把摸进工地,决心重演1921年发生在塔尔萨的大屠杀。
但他们的行动被早已掌握其行踪的格里芬提前掌握,当大量被标记的红点出现在纽黑文周边的时候,等在此地的是早就严阵以待的公司安保武装。
比起这群民间暴徒,退伍后就加入斯塔克集团的军人要显得更为干练。对美国军人来说,退伍即失业的他们如果不想让身无所长的自己失去曾经军人特殊待遇和荣誉,就只能继续在这行干下去,或是成为佣兵,或是成为大集团财阀下的私人部曲。
而无论是斯塔克集团又或是神盾局,其展现的现代军事实力和薪水都让他们无法拒绝。在这个有钱就能为所欲为的国度,这群亡命之徒甚至愿意接下刺杀上帝的工作,杀几个疯子在枪战每一天的自由美利坚更是家常便饭。
作为佣兵,他们不需要考虑对面的靶子是什么身份,这些是雇主该考虑的问题,而他们只需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扣动扳机来回应高额薪水。
更别提他们的雇主连他们家庭的困难都帮忙解决了,现在许多人都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于是惨烈的一幕就出现了。
当天夜里,期待复刻大屠杀的极端种族主义者没能执行他们心目中的圣战,而是在突然降临的枪林弹雨面前,呈现出割麦子一样的齐整。
轻重机枪组成的漏风管弦乐曲只响了一首歌的瞬间便戛然而止。接下来,就是如老头子上厕所时,偶尔发生尿不尽的零星补枪声。
用事后打扫战场的安保人员的话来描述,那是一场血腥之夜,看到成片头戴白色尖角头巾的暴徒倒在地上,就像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击退了一场日本人组织的偷袭。
第一卷 : 282.2灯塔就应该干灯塔该干的活
他们原本该作为向弱者挥舞屠刀的刽子手大开杀戒,现在却被更厉害的刽子手们成片收割。
对此参战老兵毫无波澜,因为就行为上两者是如此的相似,一样喜欢偷偷摸摸,一样蜂拥而至,以至于他们情不自禁地就产生了PTSD,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弹仓里的子弹都消耗一空。
但这次流淌的不再是无辜者的鲜血,而是作为施暴者的浓疮。
事后他们连夜打扫了现场,并在金属探测器下清理掉了所有弹壳。
远在纽约曼哈顿的格里芬在得知消息后,心情复杂地对一直跟在身边的斯卡蒂说了一句:“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消失了几个人就停止运转。”
她本可以用更无情的方式来描述这场未成功的暴乱,不过她还是忍住了。肉体消灭只是最终办法,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甚至会激化矛盾,只要歧视还存在,这样的暴动就不会停止。
今天她可以在纽黑文阻止一次恐怖袭击,之后呢?无限能源公司总不能在每一个黑人社区都来这么一出吧?
无论好坏的“思想”一旦出现,它都是杀不绝的。它们会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中,像水熊虫一样陷入暂时的冬眠,等待被发掘的一天。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它就会重见天日。
由于当地警局早就得到通知不要参与此事,因而直到第二天上午工地复工时都没有来过问情况,等到他们自己发现不对劲,并派警车以巡逻名义前来观察的时候才惊愕地看到这里一派秩序井然。
那几百人竟然就这么人间蒸发了,无论通过什么办法都无法联系上他们,地方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还没有等他们有什么动作,来自胡佛的助攻接踵而至。
掌握联邦调查局半个世纪的傀儡王对大人物的秘密如数家珍,明白此时风头正盛的女人招惹不得,干脆便投其所好,当时就以贪污和渎职等多项罪名揭发了纽黑文政坛,随后一场自上而下的整风运动接踵而至。
一时间,全州上下人人自危,自顾不暇的当地官员也无力再追查那些莫名消失的人了。
本着熟悉没有找到尸体,哪怕有各种怀疑和其他证据,但只要我手段处理得够快够干净,你也不能定我罪的美国法律。格里芬虽然在事后受到了多方怀疑和指控,但依然在联邦调查局介入调查之后被宣布无罪。
也因为这件事,她的名声因此受损,本人一直以来的形象也受到了质疑,这对于她的反对者来说,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将其拉下神坛的契机。
“只希望少数族裔能自己争气一些吧。”在事后她是这么对斯卡蒂说的。
如果他们能抓住机遇起来,也不枉自己通过自污的方式送上助攻。
对她来说名声无足轻重,留着其实也没什么用,荣誉更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过分追求荣誉,就容易反被其所束缚,而她也并非恋栈之人。
而且,人也不可能只有伟光正的一面。
无论是被他人所不喜,还是源于自身人格的缺陷,判断好坏的标准全看普世三观,全看心中存在的光与暗的比例有多少。即便好的一面只超出了一点,那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格里芬不想被人们当做神来膜拜,她只想做个正常点的人。
因为人还有光照不透的地方,那地方叫影子。
其实她也不用太过焦虑,这个时代的黑人同样是整个群体的巅峰时刻,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有明确的目标,内部还有从亚洲某大国传来的先进革命纲领,经常组织学习红色精神,内部已然相当团结。
虽然是舶来品,但经过美国本地化之后,已然出现了极具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现在的世界也处在对社会主义的摸索阶段,即使从原教旨中诞生出任何稀奇古怪的红色精神并付诸于实践也不足为奇。
虽然黑人们在明面上还用黑豹党来称呼自己,但是在私底下,接受红色思潮洗礼的他们决定制作能代表自己鲜明特征的标志。
一面用红黑等比配色绘制的旗帜已经在群体中逐渐流传。
这起事件过后,之前还不怎么愿意出死力的州政府一改态度,宣布开始考虑提高地方少数族裔的待遇,作为全美第一个,或者说世界第一个建立在文明国度里的少数族裔聚集地,纽黑文的黑人社区将成为日后少数族裔的试点社区和标准。
这一天,有着诸多光环加持的格里芬终于来到了她忠实的纽黑文。
在经过政坛动荡,大清洗之后,距离该城只有半小时车程的郊外,拔地而起一座带有非洲风情,几乎等同于一座小城市的庞大社区。
得知无限能源公司要为黑人请命,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社区的时候,在黑人运动中声名鹊起的精神领袖之一的马丁·路德·金的游说和鼓舞下,同时也受到格里芬这一无私行为的感召,大量的年轻人聚集到此地,甘愿担当劳动力,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居住的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位父亲在信件中这样对妻子描述道:“我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想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为你,和为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孩子的后代所建立起来的社区。我们在她的指挥下工作,看着原本只属于上流人士和城市才配备的资源就在我们身边聚集起来,让我们也置身到了和他们同等的地位中。这是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另一个年轻人在给他远在它州的朋友的信件中同样兴奋地提到:“当我从我的母亲口中得知这个世界没有超人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悲伤,那不仅仅只是一个梦的破灭,也意味着没有愿意打破世俗和阶级的人会来拯救我们。”
“但这样的人终归还是来了。尽管她的身份可以让她一直高高在上,但是她依然愿意俯下身,伸出她的手拉我们一把。这个世界可能没有我熟悉的超人,但我们正在被另一个超人拯救。”
PS:心情不好,掉收藏了,六点多要出门办事,晚上应该还有更
PS2:心情丢差
第一卷 : 282.3为入港的船舶指引方向
甚至当地不少人纷纷表示:“如果她要竞选总统,我一定会说服我的家人和朋友投她一票;如果她想要推翻这个国家,哪怕只给我发一把锯肉刀,我也愿意自带干粮跟随。”
不过还好,格里芬并不打算推翻这个国家,虽然那很好玩,但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别看她现在摊子铺得很开,好像黑白两道都吃香,但比起真正的政客老阴比还差得远。若强行为之,多半也只是昙花一现。
她的能力最多也就只能管一个州,再多就超纲了。
在原定计划中,她打算一个州最少建造一个纯黑社区,这些社区应该具备一座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并且能培养出和国际接轨的人才。
其实能存活到现在的智人在智商上都没什么区别,真正的差异是阶级带来的资源倾斜。想要改变命运就只有开启民智,通过一代代的平等教育提高。
除了黑人族裔,格里芬还打算以此为模板,创建其他被美国主流人种排斥的社区。
想让这些少数族裔承认自己其实被排斥并不容易,让他们放弃融入主流群体的渺茫机会,选择报团取暖就能不容易了。
但是呢,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唤起政府的重视,至少是立法,或是在明面上减少对少数族裔的排斥,让这部分人过得稍微好上哪怕一点,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在美国的绝大多数黑人是没有选择的权力的,在权贵阶层的统治下,被迫一盘散沙在主流社会的打压和排斥下过几百年了,本就一无所有的他们对格里芬开出的条件自然心动。
但亚裔不同,亚裔中的华人又不同,这是最能吃苦的人群,他们不太容易被说服。
而且他们也不需要格里芬来拯救,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那里就是他们的小中国。格里芬曾经接触过华人群体中比较具标志性人物的傅东北,他对于白人的警惕存在于大多数人的记忆里。
除了这部分,其实在白人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离奇的鄙视链,包括但不限于宗教、国籍、民族、文化水平甚至是地区口音。格里芬不想按照美国那么搞,这只会把一个拳头强行拆分成几个手指关节,导致在必要的时候永远无法握紧。
在她眼里,这些处于鄙视链底端的人都是被压迫者,都是应该被联合起来的自己人。让他们认清现实,了解谁才是朋友,谁才是敌人更关键。
可想而知这会是一项大工程。现在,她需要拿特点最明显的黑人族裔试试水,尝试把有着各自文化信仰和习俗,但又同为黑人群体的人们联合起来。
这里虽然地处东北,但南方就是作为全美经济心脏的纽约州长岛,北靠马萨诸塞州,这里的首府波士顿曾发生过一场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倾茶事件。顺便一说,虫群之妻的列克星敦也来自该州。
作为夹在两大知名州中间的康涅狄格或许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耳熟能详的故事,但也有着身为美国创始十三州之一的老资历。属于哥伦比亚女神十三子中没有那么优秀,但也足够优秀的一员。
如果非要列出一个优点,也只有得益于良好的地理环境,居住在此地的人都非常有钱了。
“作为曾经属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成员之一,康涅狄格州对现在的美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将其选为第一个建立黑人社区的试点州,不仅只是考虑到它的地位置靠近长岛,同时也考虑到了美国的建国史。”
“即使你们心里再如何排斥,你们也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你们所厌恶,所憎恨,甚至不愿与其为伍的少数族裔,他们的祖先和你们的祖先一起,构建了这个国家最初的版图。当初无论主动还是被迫在一起生活,到如今也已经几百年了。在美利坚这片土地上繁衍至今,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有着共同的历史和记忆,如果你们仍觉得这样的人不配和你们一起生活,那不妨先问问自己配不配在美利坚生活。”
“他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文化习俗,是殖民者将他们掳掠而来,让黑人这个少数族裔从此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在你们的先人为了自己的不公待遇选择向海港倾茶的时候;在列克星敦城外,英勇无畏的民兵,面对数十倍的敌人死战不退的时候;在独立运动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中击溃本土远征军,并迫使他们投降的时候,你们是正义的,光辉的,带着崇高人文精神的。那为什么曾经被你们掳掠至此的少数族裔,和你们一起参加过独立战争的少数族裔,同样为这个国家奉献牺牲的少数族裔,却无法和你们一起享受独立带来的荣光?难道他们不是你们的战友吗?难道他们不是美国的一份子吗?难道独立宣言中提到的人人平等,只是一部分人享有的特权吗?”
“在南北战争时期,北方为什么最终能获胜?除了占据工业、地理、人数等多方优势,还有个原因来自于北军的口号就是解放南方黑人奴隶。这本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一场文明战胜愚昧的战争,然而当南方种植园里的黑人相信你们,并加入你们的队伍,一起取得战争胜利之后,你们又做了什么呢?”
“你们什么都没有做,依然不愿意接纳这些曾经和你们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你们对他们被更变本加厉地压榨不闻不问,甚至主动参与其中。他们的待遇,也不过是从农场转移到了工厂,一切还是和从前一样,奴隶依然是奴隶,不同的只是换了一个新主人。”
“你们是如此敬重林肯,以至于为他铸造了雕像,为什么不一并继承他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精神?难道你们想说,这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吗?你们如此欺骗曾经的战友和同胞,就不怕当压迫到极限时,有反噬的一天吗?”
第一卷 : 282.4她在步步紧逼
“在马里亚纳号上,当黑人酒保问我今天想喝什么的时候,我至今忘不了他谨慎卑微的眼神。在走访旧城区的时候,我也没想过如今还有人居住在桥洞、下水道和钢铁丛林的夹缝中,他们活得是如此艰辛,让我每当回忆起他们的眼神就寝食难安。在他们的眼中,已经看不到对未来的希望,只剩下了求生的本能。”
“别忘了在太平洋战场上,和日本法西斯战斗的海军和陆军里,有少数族裔的战友。在后方的工厂里,有包括黑人、亚裔和原住民的一份力。在拯救美国的英雄史蒂夫·罗杰斯的北极圈行动中,同样有少数族裔船员。他们和我们,没有区别。”
“正如独立宣言中提倡的,人人生而平等,本不该有门户之见,只是因为分工需要才分出了阶级。你们之所以能站在高处,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优秀,也不是有什么高贵的血统,只是大多数人需要一个领袖。你们所肩负的,是底下大多数人的期盼。如果不能回应他们的期待,你们就只有被大众抛弃。”
“如果你们不愿意接纳曾经的战友和伙伴,就请大方的拿出一块自给自足的土地,以彰显美利坚合众国这一曾经源自于一群向往自由的移民,冒着葬身大海的风险远渡而来所建立的应许之地的包容性。”
“别让那些带着希望和向往未来才来到此地的人落泪,也请给生活在下水道、贫民窟里的底层人一点关心,让他们看见头顶还有一轮太阳始终不曾远离,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灯塔就应该承担起灯塔该承担的责任,为入港的船舶指引方向。”
“也有如此,美利坚合众国才能无愧地说出‘我是指引人类迷航船只正确方向的明灯’这句话。”
“不要觉得我的话带有强烈的暗示和煽动性,请时刻牢记,人民才是你们的基本盘,如果你们能各尽其责,为民请命,即使再出现像希特勒那样的人也决定不了他们的意志。”
无论是出于礼貌还是真心,她的这番演讲收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不少人流着热泪为自己鼓掌,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当掌声渐息之时,站在讲台上的女人用严厉的表情对底下的听众们呐喊道:“我不需要你们的掌声,收起它,我需要的是你们的行动!”
本该消失的掌声未能消失,反而再次如海浪般袭来,其中还带着欢呼和尖叫。
然而站在台上的格里芬,却已经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不管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想法,是幡然悔悟将今天作为改变人生的转折点,还是继续沿着老路走到黑,希望他们都能有更清晰的认知。以后她也不想再说这些千篇一律的话了。
这场极具争议的演讲除了施工团队、政界名流,以及最大受益者到场观礼外,刚满十二岁的恩乔布同样到现场观看并全程听完了格里芬的演讲。
她用极具煽动性和诱惑力的语调和情绪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其中就包括了这位瓦坎达的王子。
在认识她之前,他从未想过在西方掌握主流话语权的世界竟然还能有这样一位看待世人完全平等的人,而她竟然就出自曾经最是种族主义的德国。
这就究竟是她本性如此,还是触底反弹后的反思都已经不重要了,在恩乔布眼中,这个女人周身仿佛都套上了一层神性的光环,让他情绪激动莫名。
年轻的王子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当时的感觉,只能用浑身的颤抖和融入周围人群的尖叫来显示身体最本能的感触。
在与找寻自己的随从汇合的时候,他用符合这个年纪该有的纯粹滔滔不绝地向他们讲述了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并表示格里芬是他见过最完美的女性,她符合了一个神该有的一切美德。
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大其词,但这却是这个男孩简陋的词汇量里能找到的最优美动听的句子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的激动并产生共情。
在听完他的描述后,他的导师用严肃的语气说道:“以后,殿下您应该少和她来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