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灵乌路穹
第一卷 : 287.1访问北非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她又要发起一场对九头蛇可能对全美其他领域渗透而进行又一轮调查和清洗时,一则消息随后传出。
格里芬·齐柏林将于五月访问北非。
这让一些惴惴不安之人放下了心,尽管有些不太明白在这个时候本该趁胜追击的女人为什么突然宣布要跑到旧大陆做访问,但只要能远离这个女人的压迫,哪怕只有几个月都是好的。
不断遭遇失败以后,这些人的要求已经很低了。
虽然格里芬决定以无限能源创始人的身份前往北非,但她还是开走了作为神盾局门面之一的马里亚纳号航母。这艘军舰如今都快成为她出行访问他国的私人座驾了,不知道的人看到自家门口停了一艘航母,还以为对方是代表国家进行的正式访问。
除了她,敢问这个世界还有谁外出能有这般排场?
早在上一次联合国会议上,格里芬就已经表态过要在今年访问北非,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对有关新能源建设项目展开谈判。更早的2月,以埃及为主导的阿联就成立了,新的邦联对她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称这是近中东的一场外交胜利。
要知道,年初正是纳赛尔宣布就任埃及总统,春风得意的时候。
在他的领导下,埃及叙利亚组建了邦联,作为绿教的精神领袖,阿拉伯人对他寄予厚望。此时联合国派出航母,甚至很有可能还带来了新能源项目,意图将埃及作为第一个被纳入新能源体系的非洲国家,很难不被理解为是对他执政生涯的肯定。
为了应对风头正盛的以色列,邦联需要一场胜利来刺激本阵营的凝聚力。或者,他们也未尝不抱着寄希望于魔方的守护者能调停中东的矛盾。
但后者显然过于高看她的能力了。
身为美国的共轨父子,以色列正宣扬自己回到了阔别数千年的精神故乡,在宗教加持下对世居此地的巴勒斯坦人发动战争和迫害,以争取本民族的生存空间,根本不可能听她的。
格里芬来这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解决不该她管的事情。
五月底,一艘和中途岛级航母相差无几的二战航母缓缓驶入塞得港。
在埃及不甚整齐,但极尽庄严隆重的仪仗队的迎接下,一身熟悉工作装的格里芬从船梯处出现,在乐声中踏上陆地,与前来迎接的埃及外长握手致意。
将一艘军舰停靠在非军港的塞得港显然有些刻意为之了,但联想到这里正是苏伊士运河的北部出入口,运河对岸就是西奈半岛。此时距离第二次中东战争才过去一年多时间,在靠近西奈半岛的城市外,还能看到上一次战争留下的痕迹。
把代表联合国的航母停在这个敏感位置,很难说不是抱着某些隐喻在内。
在总统府内,纳赛尔对格里芬的到来表示了诚挚欢迎。
现在的埃及人并非古埃及人的后裔,而是外来的阿拉伯民族。格里芬在来时就对当地的历史进行了一番恶补,在避免了闹出笑话的同时,又没有忘记对现在居住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新埃及人表达了自己的赞誉。并称如今的领袖纳赛尔是推翻旧时代暴政,开创新时代的领导者。
有关纳赛尔的事迹自不必再多做赘述,正是鉴于在任期间对埃及的一系列正面举措,让格里芬相信和这样的人合作有益于新能源建设的稳定。如果他能不被时局和猪队友拖累的话,或许双方还能维持更长时间的合作。
作为在非洲第一个接受正式访问的国家,格里芬的行为对新能源在此地的建设和投资,甚至能改变当地生态格局同样意义巨大。
鉴于无限能源建筑公司在西方世界几乎移山填海般的神迹工程,纳赛尔非常相信该公司在埃及站稳脚跟之后,对整个埃及的地理环境的开发和运用都会起到正面作用。如果能学到这些技术,埃及就能在西奈半岛上构筑坚固的防御阵线以抵御以色列的再度入侵。
第二次中东战争时期埃及的西奈地区被以军如入无人之境,纳赛尔也正是凭借此次战争奠定了他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场战争暴露了埃及很多问题。
纳赛尔接手的埃及谈不上富裕,可以用一贫如洗、百废待兴来形容,如果他想让自己得到民众支持和统治长久,就必须进行改革,此时格里芬带着联合国和无限能源公司前来,这无疑是瞌睡送枕头。
尽管无限能源公司是一家美国注册的公司,全盘接受容易引起另一个超级大国的不满,纳赛尔只想发展自己的国家,但如果因此让埃及置身于两大阵营的博弈中间,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对此格里芬非常贴心的表示,如果你们愿意接受新能源的帮助,公司可以无偿提供包括人力和技术在内的任何支持。
听到如此大方的表态,纳赛尔几乎惊呆了。和西方世界打交道那么久,他就没接见过世界上还有这种不求回报的好人。就算是北边的那个超级大国,他们支持埃及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能在地中海建立军事基地。
如今的埃及是开明的伊斯兰国家,纳赛尔允许女性接受教育,对格里芬的性别并无过多歧视。再三确认格里芬的诚意之后,他有些激动地表示,如果不是注重礼法,自己就会当场拥抱她作为表现自己最诚挚的感谢方式。
对此,格里芬则说出了“你可以用埃及的富强,和埃及人民的支持率来回报我”这种高情商的话。
也许国际主义精神就是体现在她这样不求回报的态度上吧。
另外针对与埃及矛盾不断的邻居可能的袭扰问题,格里芬则表示虽然无法为其提供军事力量的保护,但会在建设新能源项目期间,尽可能选择具有天然防护的地区,以确保这些民用工厂不会遭到除自然老化以外的非自然损坏。
第一卷 : 287.2在中东
具体她将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这点,她没有明说。
随后的细节中,格里芬对纳赛尔重申的,要“建立民族主义的阿拉伯联合阵营”的倾向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并带着真诚的心情告诉他“民族主义是一柄双刃剑,德国人已经为此付出代价了”,并希望对方“不要被虚名所连累,时刻记得你是埃及人的总统”。
这让纳赛尔稍稍感到了一些不愉快,每个阿拉伯领导人都有一个重铸过往阿拉伯帝国荣光的梦,更别说不费一兵一卒就整合了三个国家组建联盟的纳赛尔。但除了这个小插曲,格里芬在埃及访问期间总体上还是非常愉快的。
在一次电视演讲中,她就提到了埃及不会是她此行的终点。她带着为中东和非洲谋福祉的意愿而来,结束完埃及的访问,下一站还可能前往北边的叙利亚,那里也是阿拉伯联盟的一员。
且无论是否是为了给埃及提供帮助而来,她的出现又进一步提高了纳赛尔本人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无论是接下来的叙利亚还是也门,又或是其他由封建王室统治的阿拉伯国家,都对她的巡访表示了期待。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为她的到来感到高兴,就在美国为格里芬在中东地区的巡访与有荣焉的时候,作为共轨父子的以色列则要警惕得多。
他们不认为格里芬的到来会是什么好事,因为在前不久他们才刚和埃及为首的阿拉伯联军打过一架,更何况她现在要访问的还是自己的敌人。埃及和叙利亚,一个在西边一个在北边,正好把以色列夹在中间。如果让这两个国家得到了新能源建设的好处,反过来成为对付以色列的工业基础怎么办?
虽然,阿拉伯人在联合方面向来不足为惧,但看着这群人强大起来,以色列只感到浑身难受。
另一个为此感到不满的,就是北边的苏联了。
本来苏联人趁着第二次中东战争好不容易得到了埃及松口,接受了一批军事顾问和苏械装备。
正准备继续向建立地中海军事基地迈进呢,这会儿这个女人突然带着她的无限能源公司跑了过来,说是要建设工厂和基础设施。但谁不知道她的背后就是美国,她的到来会不会也是美国暗中指使,想要染指苏伊士运河的阴谋?
本着这样的心思,苏联人一边游说英法警惕埃及倒向美国,一边又告诉埃及政府警惕美国打能源牌。
前者中的英联邦除了埃及在收回运河使用权上手段暴力了些,导致两国偶有龃龉,这两年来都比较安分。只要格里芬不心血来潮跑去南非这些成员国给自己的联邦制添堵,它都无所谓。
比起江河日下的大英,非洲的格局对于法国才是切身利益。失去了越南,法国对非洲的控制力进一步将加强,它当然不允许与自己有一海之隔的北非出现能W胁到自己的存在。
不过它也不想和格里芬动粗,只是表示别把新能源铺设到它的势力范围内,这些地区将由法国控制下的能源公司进行处理。
格里芬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让两者不愉快,顺势同意了法国派来的人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她也在未来的北非计划中预留了新能源的接口,这样只要将来这些国家摆脱了新殖民统治,就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对此,这些北非国家的评价是“纳赛尔为统合北非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提供了历史机遇,而格里芬则用新能源为联合整个阿拉伯提供了可能”。
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北非的发展前景,纳赛尔对苏联人的警告嗤之以鼻。他本就是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深知不能完全依赖一方的道理,就算新能源建设对美国也有利,也不可能完全轻信苏联。
对埃及的国策他有清楚的认知,坐拥苏伊士运河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埃及是可以做到外交独立左右逢源的,之前选择苏联完全是因为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让他别无选择。如果格里芬是带着美国与埃及暗中交好的使命来的,那就是他再次开展灵活外交的机会。即使她不是,她的能源公司也可以为改变埃及全国做出有益于人民的举动。
须知道,她在新能源的熟悉程度上,可比二道贩子苏联人清楚得多。
但纳赛尔也不会因此完全冷落了苏联人。无限能源公司只负责民用不负责军工,在军备上,他还指望苏联的帮助呢。
何况,无限能源公司的入驻对苏联不也有好处吗?得益于埃及,你们还能看到真正运用新概念的基建是怎么无中生有的,也帮助你们了解美国是如何在短短七年时间把州际公路遍布全国的,这对你们本国内的计划经济建设不也有参考作用么?
在纳赛尔依依不舍的眼神中,格里芬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埃及访问,留下了无限能源公司的顾问团队继续考察当地环境,她乘船前往叙利亚。
在这里,她同样得到了隆重的会见。
有埃及的成功范例,格里芬在这里的考察同样顺利,她自信满满地向总理萨布里·阿萨利表示,只要让公司入驻当地,她将用一代人的时间把这片严重沙漠化的土地建设成处处是绿洲的仙境。
鉴于无限能源建筑公司曾经将不毛之地的内华达沙漠改造成森林的先例,萨布里对她的话深以为然。双方又在随后的交流中愉快地谈到了其他基建内容,总体来说,除了维持原则,不建筑军用设施,格里芬基本上同意了大部分有益于当地人民生活的建设计划。
在这之后,她又搭乘齐柏林往返于苏伊士运河,先后在约旦和也门等地走访。无论是出于本国人民的利益还是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这些阿拉伯国家都对她的到访表现出热情的欢迎。
一个女人,在一个男权至上的地区得到了超越规格的待遇,就连英国女王也不可能做到这点。
第一卷 : 287.3返航
中东的格局,似乎随着她的到来被打开了。
整个1958年,是忙碌的一年,神盾局取得了对抗超级恶棍的巨大胜利,无限能源公司将触角终于伸进了非洲,甚至在中东地区也有所扩张。
深知因地制宜的格里芬没有选择和掌握着中东石油的势力硬碰硬,而是提出了以旧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使用计划,以遏制苏联这一旧能源的典型大国。
对中东的土豪们来说,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收益是他们乐意看到的事,之前因为无限能源没把手伸到这里,或是想占据主导而被拒绝,现在有新能源之母的格里芬都同意让他们维持自己超然的地位,那自然也没有理由反对了。
阿拉伯民族本也是个因为商业利益联合到一起的民族,能得到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长期项目无疑是双赢局面。
苏联对此非常不高兴,原本在旧能源中因为有新能源的加持,让寡头们得到了远超于过去的利益和优势,现在中东得到了新能源的介入,未来的中东石油将不存在竞争劣势,这让国际市场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但事已至此,即便心有不甘也别无他法,除了保留使用军事手段物理说服外,双方就能源贸易上展开了新一轮的谈判。
即使她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美国的利益,但是在不知不觉中还是间接让美国的影响力又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其中得益最大的,或许就是埃及了。短短一周时间,又让这个国家拥有了可以左右逢源的空间。
纳赛尔对此欣喜若狂,当马里亚纳号再次从苏伊士运河中驶过时,他特地放下手里的工作,登上该船与格里芬一起度过了几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交换了很多意见和看法,不过在对待埃及要用民族主义成为阿拉伯世界领袖这个问题上,双方并未能达成一致。
但纳赛尔随后也退一步地表示,自己会在这个问题上更加慎重地做出每一项选择。
其实他并不需要对格里芬保证什么,纯粹是被她的无私精神所感动,所作出的一个不符合成熟政治家的允诺。
在格里芬离开埃及时,这位刚满四十岁的年轻领袖站在港口上亲自送别。在他的身后,是更多自发赶来陪同Z统的埃及人民。
【看来这个男人相当受欢迎。】回看远方的港口,齐柏林如此感慨道。
格里芬则说道:【做人能到他这个地步,已经不仅仅是民心所向几个字就能解释得清了。】
【其实我一直挺好奇的,如果在事后这么说倒也罢了,来之前你与他素未蒙面,为什么就对他如此看好?】就在他们经过运河的时候,齐柏林作为船全程陪同收听了两人在甲板上的交流。对格里芬表现出来的“一见如故”,她非常好奇。
说起来,这样的自来熟场面,她也曾在格里芬出访其他地区的时候见过。
明明在那之前都没有见过一次,却总能准确地说出对方最为得意的过往经历。如果强行解释成是空间原石无所不知齐柏林是不相信的。
【这个嘛……算是暂时不能公开的秘密呢。】被问及这类问题,格里芬居然开始对太太藏着掖着了。【强行解释的话,你可以理解成是未卜先知的超能力。】
【真的吗?我不信。】齐柏林又不傻。格里芬一定有秘密瞒着她,既然不想说,那就不说好了。
【说起来,享受惯了新能源的味道,掺杂了更多比例的旧能源燃油还吃得习惯吗?】在阿拉伯半岛逛了大半圈,格里芬有幸品尝到了当地的沙漠美食,顺带着连齐柏林也一并享受了来自中东的原味重油的味道。
【讲真,有点膈应。最近打嗝出的烟都变黑了。】
这可是没有添加任何新能源配比的旧食,让齐柏林不禁回想起了过去在德国作为运木船的苦力时光。
格里芬下意识地往烟囱处瞧了一眼,确实发现好像要比平常黑了许多。
【我还是喜欢口吐仙气的你。】女人对着铁质栏杆轻嗅了一口说道。入口尽是充满铁元素的锈味,这大概就是战舰的体香吧。
如果能混合上来自烟囱的烟熏味,那就相当于是人类的唾液流到了身上混合起来的气味。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在睡着时的无意识状态下,光是想想那种场面,就很让人欲罢不能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是说……从烟囱里冒出来的,其实并不全是我的口气?】
毕竟烟道连接的是船的锅炉舱,能从那里出来的,都是交换过的废气。虽然很不想打击她,但齐柏林觉得自己有必要提出另一种假设供对方参考。
很少人会觉得重油燃烧起来的味道是香的,如果能让格里芬的变态行径收敛一下的话……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格里芬想也不想地否定了太太。【答应我,亲爱的,不要破坏你在我心中完美的形象。】
你这一本正经的样子让我还怎么接……
抠了抠眼圈,齐柏林不说话了。
直布罗陀海峡近在眼前,出了这里,另一边就是大西洋了。
【看,是皇家海军。】指了指远处军港里停泊的几艘小船,它们在太太巨大的航母舰体面前简直就是刚入学的小朋友。【几年没见,都这么拉了啊。】
作为英国封锁地中海出入口的重要海军基地,这里的海面防备力量着实薄弱了些。
谁能想到再过两年,曾经纵横四海的皇家海军就连前卫都养不起了呢?曾经驱逐舰只能充当皇家海军的一支分舰队,现在却成了一个地区舰队的主力。而在未来,它们甚至成为了整个皇家海军的全部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