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123章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奈何现在天光大亮,周围还有陈妈妈崔妈妈这些碍事的,实在是多有不便。

卫辰也只能攥过两只柔若无骨的小手放在手里摩挲,过一过干瘾。

而后,他又十分殷勤地给如兰和明兰盛粥夹菜,浑如给两只小白兔投食的大灰狼一般。

只等两只小白兔吃饱喝足长了肉,就要将它们洗干净囫囵吞下。

两只小白兔却是浑然不觉。

她们昨夜消耗了太多体力,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正是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

此刻面对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她们根本没有半点抵抗之力,吃得十分香甜,两颊都撑得鼓鼓的,时不时还向大灰狼递去一个感激的笑容。

大灰狼眉开眼笑地继续给小白兔们添菜:“别急,慢慢吃,没人跟你们抢。”

第277章 托付

按照正常情况,新婚第一天的流程,应该是先给直系的亲长磕头,然后认旁系亲戚,接着开宗祠入族谱,中间有空才吃饭。

卫辰父母早亡,家中人口简单,自然也就没那么多规矩。

哪怕一早上的时间用来给妻子们补觉,只要卫辰觉得无妨,那便是无妨。

用过午饭,卫辰才带着如兰和明兰去了家中祠堂,上香磕头,拜见列祖列宗,并将如兰与明兰的名字列于族谱之上。

论祖上的风光,盛家自然是要远胜过卫家的。

若算上盛长柏、盛长枫这一代,盛家三代间便出了四位进士。

即便是在公卿满地走的汴京,这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而卫家,除了卫辰,往上数五六代也就卫明昭这么一个秀才相公值得称道。

比起已经称得上清流世家的盛家,卫家的祖宗们确实显得有些寒酸。

不过即便如此,如兰与明兰站在卫家祠堂中时,依旧不敢有丝毫轻慢之心。

二兰恭恭敬敬的在蒲团上跪下,然后焚香祷告,最后将线香放入鼎炉,方才礼毕。

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们今生既入了卫家门,便是卫家妇。

不管这供桌祭台上供奉的神位生前是贩夫走卒,还是雇农长工,都是她们夫君的祖宗先人,也是卫家血脉之源,她们作为卫家新妇,理应诚心祭拜。

卫辰带着如兰和明兰拜过祖宗,从祠堂中出来,便听得元安来报,说是卫如意和张明到了,正在前厅候着。

以卫如意和张明的身份,便是天不亮就到卫宅来,摆出长辈的款,要如兰和明兰敬茶侍奉,卫辰也不能说什么,顶多就是心里不太舒服罢了。

而今卫如意和张明选在午后才过来,明显就是不愿大清早地上门打扰,想要给卫辰夫妻三人留出独处的空间。

如此平易近人、体恤晚辈的长辈,实在是太难得了。

想到这里,卫辰不由地心中一暖,当即便与如兰和明兰说了声,带着她们一道去前厅拜见姑母姑丈。

前厅中,坐在上首的卫如意和张明吃过小夫妻三人敬的茶,脸上都是笑眯眯的。

他们都是过来人了,自然知道夫妻新婚第一日和谐与否,只需看新妇的气色便能看出来。

如兰和明兰由少女到少妇的气质变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脸上受到滋润的笑容更是瞒不过人。

看到他们夫妻生活和谐美满,卫如意和张明作为长辈自是十分欣慰。

卫如意尤其多看了明兰几眼。

作为明兰的亲小姨,她虽然表面上对两个侄媳妇一视同仁,但心里面总归还是更偏向明兰一点,这也是人之常情。

今日午后才来卫宅,也是卫如意的主意。

在卫如意想来,明兰作为妹妹,多半只能轮到后半夜侍奉夫君,要是再要早起,那就实在是太难为她了。

自己若是能晚些上门,也能让明兰多

一会儿休息的时间。

这点小小的偏心,于明兰有益,却又无伤大雅,即便卫辰事后知道了,多半也就是一笑了之。

这便是卫如意的聪慧之处了。

闲话寒暄过后,卫如意终于说起了他们夫妻俩今日来卫宅的目的,他们是来辞行的。

他们来汴京本就是为了卫辰的婚事,而今卫辰婚事已定,他们便也没再留在汴京的必要了。

听到姑母姑丈要回去,卫辰心中自是颇为遗憾。

不过他也知道,这么多年下来,张家已是江宁城中有数的富商了,除了邬泉酒坊外,又拓展出许多生意。

这么大的产业,在千里之外遥控指挥,实在是多有不便,几个月里就积攒下了一大堆事务,全都等着卫如意和张明回江宁处理。

因此卫辰并没有执意挽留,只是许诺姑母姑丈,等到他们临行之际,自己会带着家卷亲自出城相送。

这也是卫辰一番心意,卫如意和张明自然不会拒绝,当下点头应了。

这时,卫如意忽的环顾左右,朝卫辰递去一个眼神,卫辰当即会意,挥手让厅内一众下人退下。

卫如意笑着对卫辰点了点头,而后从张明手中接过一个足有膝盖高的紫檀木箱,有些吃力地搬到了如兰面前的桌桉上。

如兰好奇地看向那箱子,见这箱子戗金朱漆,铜皮包角,上面还挂着一个厚重铜锁,顿时明白里面的东西必是贵重非常。

“姑母姑丈,这是?”

“打开看看就知道了。”卫如意笑眯眯道,说着又递给如兰一把钥匙了,想来便是箱子上那把铜锁的原配了。

在卫如意的鼓励和催促下,如兰终于还是接过钥匙,将钥匙插进铜锁中,用力一拧,打开了紫檀木箱。

掀开箱盖,映入如兰眼帘的,是一摞厚厚的账册,如兰有些不明所以,随手拿起几本翻开看了看。

“汴京西郊,安化庄,房舍三百零七十八间,良田六千三百五十二亩,山岚一万二千九百三十一亩,牲畜一千二百余,去岁净入纹银二千九百八十三两……”

如兰看到这里,不禁心头一颤,手上也跟着一抖,手里的账册险些就掉到了地上。

卫如意在一旁解释道:“辰哥儿的产业大多在江宁,我和他姑丈就把那些产业置换到了汴京附近,也方便你们打理。主要就是宅院、田庄、山林、铺面这些,都在这箱子里了。”

“官……,官人,这都是咱们家的产业?”如兰转头望向卫辰,脑袋里都是懵懵的。

她刚刚只看了一个庄子的账册,一年就有将近三千两的进项,那这一箱子的田产铺面簿册,又是代表了多少白花花的银子……

如兰不敢想了。

“哪止这些?”

卫辰似笑非笑道:“还有十几万两的银票、陛下御赐的几处上等庄子、仲怀送的几间盐庄、元若送的几处京中房产、禹州赵团练送的几十件珍品钧瓷、翰林院送的百来幅字画……

都在后院库房里,回头我就带着如儿你去,为夫这些家当,挣得可不容易,以后就统统托付给你这个当家主母了。”

第278章 及时

如兰小嘴微张,一双俏目瞪得熘圆,只觉得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

出嫁之前,如兰在盛家也是锦衣玉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母亲王若弗怕她到夫家吃苦,更是替她备了一份厚厚的嫁妆压箱底,盛老太太也随了一份。

据如兰所知,明兰那边的情况也和她差不了多少。

可就算姐妹俩的嫁妆加起来摞一起,也不过就值个一万多两的白银,比起卫辰的家业,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虽然如兰许多年前就以卫家当家主母为目标,努力做着准备,可她怎么都没有想到,今天卫辰交给她的,居然是这么重的一副担子,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待卫如意夫妇告辞离开后,厅中便只剩下了小夫妻三个,如兰便用哀求的小眼神看向卫辰,模样煞是可爱。

“官人,这么大的家业,要我一个人管,非得累死我不可,要不是你还是拿回去自己管着吧。”

卫辰根本不吃她这一套,板起脸来神情严肃道:“男主外,女主内。你如今是卫家的当家主母,家中中馈自然是应当由你来执掌,不用再说了,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见如兰瘪着小嘴一脸垂头丧气的样子,卫辰又语气一缓:“实在不行,就让明儿帮你好了。”

如兰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

六妹妹虽然在算学上的造诣不及自己,可她从小养在祖母膝下,学了一身管家的本事,可不就是自己现成的帮手么?

想到这里,如兰先是凶巴巴地瞪了卫辰一眼,而后便如乳燕投林般扑进明兰怀里撒起了娇:“六妹妹,你得帮我!”

“可是我……”

明兰脸上却是生出几分纠结犹豫之色,抬头看向卫辰。

卫辰微笑着缓缓说道:“你和你姐姐一样,都是我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娶进门的妻子。”

明兰眨了眨眼,有些发愣。

如兰趁机忙用脑袋往妹妹怀里又拱了拱,可怜兮兮地抹起了眼泪。

“这里里外外一大摊子事都要我一个人操持,我哪里顾得过来?只怕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了。六妹妹,咱们姐妹同心,你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坏蛋欺负你姐姐啊!”

明兰哭笑不得,好像哄哭闹时的弟弟长瑾一样,轻柔地抚摸着姐姐的脑袋。

主持中馈是当家主母的责任,亦是权柄,想当初王若弗为了夺回管家之权,与林噙霜斗得不可开交,可见其有多么重要。

而今姐姐居然主动将权柄分与自己……

姐姐能把那么多复杂多变的算学题算明白,难道就算不明白这笔账么?

明兰了解自己的姐姐,清楚她从来都不是傻瓜,只是性子天真率直而已。

姐姐之所以这样做,唯一的理由,就是她对自己这个妹妹给予了无限的信任,从来不曾有所防备。

想到这里,明兰心中无比感动,在心里立下誓言,决不会辜负姐姐这份

信任,今生今世,姐妹同心。

明兰深吸一口气,握住姐姐如兰的手,认真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推辞了,日后若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还望夫君和姐姐能多多提点。”

“太好了!”

如兰高兴得一下子从明兰怀里蹦了起来,兴奋地拍着手。

姐妹俩相视一笑,当下也不再耽搁,脑袋并脑袋地凑在一起,就在这厅中盘起箱子里的账目来。

时不时还回头看卫辰几眼,露出同仇敌忾的眼神,然后再贴着耳朵低语几句,也不知她俩究竟在聊些什么女儿家的悄悄话,晶莹的耳垂都透出诱人的浅粉色。

那架势,不像是在商量怎么清算账目,倒像是在商量怎么对付卫辰这个大反派。

卫辰看着眼前这一幕,却只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