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135章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齐衡皱眉道:“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竟有如此穷凶极恶的大盗横行,开封府尹难辞其咎,我定要狠狠参他一本!”

卫辰当然

知道今日汴京城中发生的大事,但他隐约猜到此事背后有邕王和兖王的影子,并不想深谈。

当下放下茶盏,看向齐衡,笑着问道:“元若,听说你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听卫辰突然说起此事,盛长柏和盛长枫皆是笑吟吟地转头看向齐衡,齐衡则是俊脸微红,低下头小声道:“日前刚定下来,是礼部申侍郎家的女儿。”

卫辰微笑着点了点头,大周礼部只有一位申侍郎,那就是礼部左侍郎申正彝。

礼部左侍郎可不是什么小官,这个位置是有资格直接入阁为大学士的,齐衡这是攀了门好亲事啊!

说起来,原本剧情中,这申正彝本就是齐衡的岳父,只不过那是在历经叛乱之后才发生的事。

按照原本的剧情,齐衡是先娶了嘉成县主,在嘉成县主死后,才续弦了申家女。

而如今汴京城中闹得沸沸扬扬的荣飞燕被掳之事,在原本的剧情中,与齐衡也是脱不了关系。

不过,这一世却是出现了一些偏差,荣飞燕被掳没有发生在上元节,而是中秋节,看起来似乎也未必是邕王所为,并且齐衡也越过了娶嘉成县主这一步,直接与申家定了亲。

归根结底,这一切的改变,其实都是因为齐衡提前考中了进士。

原本剧情中,齐衡只是一个勋爵之家的纨绔子弟,而如今,他却不仅身负进士功名,更是掌有纠劾百司之权的风纪之臣,连开封府尹这样的朝廷重臣,也是说弹劾就弹劾。

其间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据卫辰所知,嘉成县主和荣飞燕依然和原本的剧情一样,倾心于齐衡,但却没有发生邕王扣住齐国公,逼齐衡娶嘉成县主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

邕王可以轻易揉搓有名无实的齐国公府,却不能强逼一名御史就范。

别说他现在连太子都还没当上,就算他日后真的做了皇帝,这么干也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齐衡考中进士功名后,齐国公托尽人情,都要将儿子送进都察院。

齐衡御史的身份,对于现在的齐国公府而言,就是一道护身符。

而当平宁郡主不需要面对太多外部压力,拥有自由挑选亲家的权力时,邕王府自然而然就会被排除在外。

就算邕王日后做了天子,嘉成县主贵为公主之尊,可那又如何?

在平民百姓看来,公主驸马已经是高得不能再高的贵人了,可对于一名有着大好前程的进士来说,当驸马绝对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因此,平宁郡主只是稍加考虑,就婉拒了邕王妃抛来的橄榄枝,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礼部左侍郎申正彝做亲家。

邕王妃母女对于这个结果自然是不甘心的,但她们也改变不了什么。

只是,即便如今已经没有了齐衡这个导火索,荣飞燕还是被人掳走了,这就让卫辰有些不解了。

齐衡已经与申家定了亲,邕王还有对付荣飞燕的必要吗?

好像没有。

难道真就和一些人猜测的那样,因为荣飞燕在宴会上与邕王妃发生了几句口角,邕王和邕王妃就要干掉她?

虽然这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卫辰总觉得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不是邕王,又会是谁干的呢?

总不会真就那么巧,正好出现一伙穷凶极恶的盗贼吧?

卫辰不相信有这么巧的事。

必须有充足的动机,缜密的计划,以及足够的实力……

思忖片刻后,一个隐隐约约的猜想,逐渐在卫辰脑海中浮现。

一念及此,卫辰脸上的神色不由有些凝重,看来这有资格参与最终储位之争的人,还真是没有一个好相与的啊……

第299章 暗潮汹涌

中秋节过后大半个月,汴京都是秋雨连绵,整座汴京城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细雨中,雨势不大,但却丝丝如愁绪,旖旎缱绻。

荣显走出宣德门时,已是傍晚时分,天空阴沉沉一片,荣显的脸色也是一样阴沉。

汴京城内外对于荣飞燕的搜寻已经持续了五日,但还是一无所获。

汴京终归是天子脚下,不可能长时间封锁盘查。

五日来,开封府衙来倾尽全力搜寻查问,连皇城司都出动了,这已经够给荣家面子了,对于官家也算是有了交代。

今日过后,汴京城内外临时布置的道卡就将会全部撤去,开封府衙也将撤回大部分人手。

所有人,包括荣家自己,其实都明白,失踪了这么多天,荣飞燕只怕早已遇害,能找到尸首都算是幸运了。

但荣显还是不甘心,开封府一日找不到他妹妹,他就一日不会与之善罢干休。

其实荣显心里很清楚,荣飞燕的失踪多半和邕王一家脱不了关系。

毕竟曾当着众人的面,给了邕王妃和嘉成县主那么大的难堪。

而就在此事发生后不久,荣飞燕,连带她身边的十几号人,就全都消失在了从玉津园到汴京城的路上。

这会不会是邕王一家挟恨报复?

荣显隐隐有所猜测,但却压根不敢往里深想。

那可是未来的官家!

即便真是他做的,荣显又能如何?赵真会为了他荣家一个女儿,就绝了立邕王为储的心思吗?

根本不可能。

在定策建储这样的国家大事面前,区区一条人命,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所以荣显压根不敢将矛头对准邕王,只能将满腔愤恨发泄在缉盗不力的开封府身上,在朝堂上不停地和开封府的官员打着嘴仗。

但每当午夜梦回之际,回想起自家小妹生前的音容笑貌,荣显心底埋藏的恨意便愈发深入骨髓。

荣显心烦意乱间,忽然想到昨夜到访的那个神秘人。

或许那人说的对。

荣飞燕的死,就像一根扎心的刺,横亘在荣家与邕王之间。

即便自己不计较小妹的仇,对邕王谄媚逢迎,以邕王的性子,多半也不会把荣家当回事,甚至还可能反过来猜忌疏远荣家。

等到邕王正式即位之后,荣家没了赵真撑腰,又得不到新君的欢心,会落得什么下场,荣显想都不敢想。

或许,自己真该另寻出路了。

为了小妹,也为了荣家……

秋雨打在脸上,有些冰凉,荣显心事重重地走出宣德门,早已等候在广场上的随从上前替他撑开了油纸伞。

一名随从牵来马儿,给荣显递过缰绳,荣显正欲翻身上马,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不远处闪过一个熟悉的人影。

荣显见到那人,上马动作不由一滞,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回头吩咐身后随从,让他们先回宅邸,自己想一个人走一走。

打发走随从后,荣显在原地

踌躇片刻,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快步朝着先前那人消失的方向走去。

约莫一刻钟后,南薰门大街左近的某条不知名的暗巷内。

荣显挺身站在巷子中间,巷子尽头还站着另一个人。

那人的身躯和脸庞隐藏在看不见的阴暗处,彷若鬼魅,连说话都带着阵阵阴风。

正是兖王身边那位白面文士。

……

天佑九年,十月初九。

骁勐军都指挥使李俨,于家宅内召见麾下三名营都指挥使议事,至夜方散。

十一月十二,骁雄军第三营与第四营麾下禁军械斗,死六人,重伤十四人。

事后龙图阁震怒,首辅韩章急禀崇政殿,得赵真首肯后,罢骁雄军第三营、第四营都指挥使,由骁雄军都指挥使常远暂辖其部。

十二月十八,兖王出汴京城,夜宿城外青云观。

当夜,骁勐军都指挥使李俨、骁雄军都指挥使常远,各自带着数名心腹将领乔装入观,与兖王相见秘谈,两个多时辰后,众将方才悄然离去。

在成功拉拢到荣家作为盟友后,兖王有如吃了一颗定心丸,筹备谋反的节奏陡然加快了。

汴京城风平浪静的表象下,透着一股黑云压城般的压抑气氛,看似无风无浪,实则暗潮汹涌,即将喷薄爆发。

天佑十年,正旦,赵真龙体欠佳,特命邕王代行祭天大典,朝野为之震动。

正旦过后没多久,齐衡与申君、顾廷烨与沉灵淑先后完婚,卫辰皆具厚礼相赠。

新婚后,顾廷烨带着妻子回门,在禹州住了好一段时间,顺道与赵策英、沉从兴等旧友喝酒畅聊。

在此期间,禹州团练使赵宗全收到了一份来自汴京的密诏。

赵真在诏书中先是褒奖了赵宗全父子,而后叮嘱赵宗全,待到新君即位后,定要尽力辅左。

赵宗全收到密诏后,几天几夜都没有睡着。

三日后,赵宗全在密县的自留地里照料庄稼时,突遭刺客袭杀,幸而顾廷烨与赵策英及时飞身赶到,救下了赵宗全,还抓了一个活口。

刑讯过后方才得知,原来这些刺客竟是汴京的兖王所派。

顾廷烨和赵策英闻言不禁有些疑惑,如今邕王代天子祭天,成为太子已是早晚的事,就算兖王有意争储,也应该想方设法去对付邕王才是,何必多此一举刺杀远在禹州的赵宗全呢?

难道兖王已有了取代邕王的十足把握,所以才能分出心力来解决赵宗全这个次要的对手?

可这场储位之争发展到如今,邕王做太子已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而兖王则是前途暗澹,近乎出局。

这种情况下,兖王若还想翻身,唯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整个棋盘都给掀翻了!

一念及此,顾廷烨不禁心头一颤,全身汗毛根根倒竖。

顾廷烨赶紧找到赵策英,将自己的猜想悉数与赵策英说了。

赵策英本就是个心有抱负之人,听完顾廷烨的话后,顿时料想到了汴京如今的景况,不由蠢蠢欲动起来。

回到家后,赵策英就不停地鼓动赵宗全上京面见官家,将兖王的罪状公布天下。

见赵宗全拖拖拉拉,犹豫不决,还想去城外庄子躲几天,赵策英无奈之下,只好和顾廷烨商量着派人假扮刺客,再行刺了赵宗全一回。

双方打斗之时,顾廷烨还故意与刺客斗得旗鼓相当,许久方才将之擒获,营造出刺客越来越厉害的假象,赵宗全若不上京彻底解决此事,早晚会遭其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