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142章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正当姐妹留互相宽慰之时,厅外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如兰和明兰对视一眼,皆是心头一紧。

“莫不是有贼人杀进来了?”

姐妹俩赶紧起身,带人出去查探情况,刚走出厅外,就听见一声惊喜忘形的大喊:“老爷回来啦!”

如兰和明兰一恍神的功夫,便见看起来有些狼狈的卫辰在众人的簇拥下缓步向她们走来,正笑吟吟地看着她们。

“如儿,明儿,我回来了。”

如兰和明兰痴痴地望着卫辰,眸子睁得大大的,眼眶蓦地就泛起了一圈红。下一刻,两道倩影便齐齐飞扑过去。

“相公!”

卫辰笑着张开双臂,将如兰和明兰柔软的身子揽入怀中,紧紧拥住了她们的纤腰。

看到两张宜喜宜嗔的俏脸上还挂着盈盈泪珠,卫辰顿觉心疼不已,自己这么多天没回家,如兰和明兰不明内情,这些日子一定很牵挂自己。

卫辰歉然地握住如兰和明兰的手,柔声宽慰道:“好了,我这不是回来了么?不用再担心了。”

如兰和明兰两双秋水般的眸子里满是喜悦的泪水,乖巧地点着头。

前厅人多眼杂,夫妻三人也没有温存太久,只是小声说着体己话,一路回到后院。

进了屋,卫辰带上屋门,返身便向如兰花瓣般的红唇上深深吻了下去。

一个缠绵悱恻的长吻过后,卫辰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如兰柔软饱满的嘴唇,转头又将明兰揽在怀里,结结实实地香了个嘴。

加上先前在翰林院筹备典礼的日子,卫辰这次在皇城里拢共待了有五六日,与如兰和明兰也有好些天没见了。

常言道,小别胜新婚,自从成亲后,卫辰和妻子们还是第一次分开这么久,所有的相思和依恋全都融入到了这长长的一吻中。

可怜的如兰和明兰被卫辰一通狂吻,差点喘不过气来,稚嫩可爱的唇瓣都微微肿了起来,杏眼迷离,满脸红晕。

不过如兰和明兰心间早已被卫辰终于回家的喜悦填满,压根也没在乎这些,还大胆地在卫辰脸颊上回啄了一口。

卫辰抱紧了明兰和如兰,轻声道:“忙活了一夜,身上难受得紧,二位娘子,陪你家夫君一同沐浴可好?”

如兰和明兰闻言皆是脸上发烧,结结巴巴道:“辰哥哥,我们只给你搓背好不好,等晚上,晚上再……”

卫辰假意不悦,在如兰和明兰丰盈而富有弹性的圆臀上各拍了一记,这才附耳笑道:“好,那就等晚上的。我今晚就将这几日来的相思全还给二位娘子,但愿二位娘子消受得了才好。”

卫辰本以为如兰和明兰定然受不了自己这般调笑,羞嗔地低下头去,不敢与自己对视。

谁知如兰和明兰互相看了一眼,竟是十分默契地咬着唇点了头,一瞬间,两双眸子迷离得如丝如线,充满了轻熟少妇的风情。

看到卫辰呆愣愣的模样,如兰和明兰噗嗤一笑,一道掩面跑开:“我们去厨房让人把热水烧上,顺便做两道小菜,还请夫君稍候。”

卫辰回过神来时,如兰和明兰已经快步出了屋子。望着她们慌慌张张的背影,卫辰忽然觉得颇为有趣。

这俩小妮子,胆儿真是越来越大了,居然还敢反过来撩拨我了!

第311章 大胆!

浴室就在里间隔壁的小屋,是卫辰特意命人改建出来的,一丈见方,干净平整。

一扇宽大的屏风当中拦着,香杉木制成的大浴桶就放在屏风之后,另有几张小凳,一面小几。

卫辰脱掉衣服,直接坐进浴桶中,温热的水顿时漫了上来。

昨夜一整夜都是奔忙不休,还经历了好几场杀伐,卫辰也不是铁打的,身心早已疲惫不堪。

此时被热水浸泡着全身,方觉一天的劳累都舒缓了许多。

卫辰闭着眼睛,舒服地仰靠在浴桶边缘,黑暗中,还能听到屏风对面传来的细细碎碎的脱衣声,紧接着木屐声响起,幽幽的兰麝香又传入鼻中。

卫辰睁开眼睛,便见如兰和明兰已将外面的褶裙都脱了去,各自只留了一件藕色薄纱罗衫,俏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

若是平日里看见妻子们这般诱人的模样,卫辰早就两眼放光,如饿狼般扑了上去。

可此刻他正当疲乏困倦之时,实在兴不起什么欲念,也只得白白浪费了这良辰美景。

任凭如兰和明兰替卫辰擦洗身子时如何捉弄调戏,卫辰也只能忍辱负重,闭上眼睛当作没看见,心里暗自给这两个不知死的小妮子记上一笔,等晚上再找回场子来。

也不知在浴桶里泡了多久,卫辰睁开眼睛时,身后的如兰和明兰都不见了踪影,他这才打了个呵欠,晃晃荡荡地跨出了浴桶。

擦干净身子,随意将乌黑的长发挽了挽披在肩后,卫辰穿上搭在架子上的洁白小衣,走出浴室来到里间,重重地躺到了那张紫檀千工床上。

身下的被褥温暖柔软,还带着股熟悉的澹香,卫辰早就困得不行,抓起被子蒙在脸上,倒头便睡了过去。

没过多久,屋门吱呀一声打开,卫辰迷迷湖湖地睁开眼望过去,见如兰端着盘子进来,不由苦苦地皱起了脸。

如兰轻轻将盘子放在桌上,又走回去掩好门,这才回来俯下身子看向床上的卫辰。

卫辰原本就俊朗不凡,此刻沐浴过后,更显得鼻挺眸清,唇红齿白,俨然一个翩翩佳公子。

只是此刻卫辰双眼紧闭,浑身都弥散着起床气,在如兰眼中,倒是显得难得的憨傻可爱。

如兰捂着嘴嫣然一笑,小手拍了拍卫辰,轻声唤道:“辰哥哥,辰哥哥,起来换药啦!”

卫辰呻吟一声,眼睛还是不肯睁开:“好如儿,你就放过我吧,我现在又晕又困,只想赶紧睡会儿,有什么事,还是等我睡醒了再说吧……”

听卫辰温言软语这么一求,如兰的心顿时就软了几分。

她虽不曾亲眼目睹昨夜宫中的变故,但看到卫辰回家时满眼的血丝,也能猜的出来卫辰昨夜过得定是十分辛苦。

可是一想到卫辰脱下衣服时肩膀上那道触目惊心的伤口,如兰又立马硬下心肠,板起俏脸道:“不行,郎中说了,你身

上的伤,必须勤换药才成,一刻不能耽搁!”

如兰板着脸讲了一通大道理,却没什么效果,只好又细声细气地哄起了卫辰:“辰哥哥,你就快些起来嘛……”

卫辰听得无奈,想要爬起来,可身子却是不怎么听使唤,一根指头也不想动弹。

如兰看卫辰这懒懒的样子,便知他恐怕是真的累坏了,只得叹息一声,坐到床边,吃力地替卫辰翻起了身子。

“好了好了,我起来还不行么?”

卫辰看见如兰咬牙使劲的模样,心里不禁一酸,忙挣扎着坐了起来,脱下小衣乖乖地往床上一趴。

如兰白了卫辰一眼,寻到卫辰肩膀上的伤口,见伤口还在往外渗着血,不禁又是心疼又是气恼。

昔日盛家嫡女的脾气发作,抡圆了玉手,啪地一巴掌狠狠拍在了卫辰屁股上,嘴里娇声喝道:“一点儿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万一生出个什么好歹来,我和妹妹往后可怎么办!”

卫辰本没觉得那伤口有多痛,只觉得隐隐有些发凉,顺手在肩膀抹了一把,手上满是鲜血,这才把他吓了一跳。

见如兰瘪着小嘴儿快要哭出来的模样,卫辰赶忙陪笑道:“是为夫不好,为夫知错了,还请娘子快些替为夫包扎吧。”

如兰本意只是想让卫辰长个记性,叫他以后好好爱惜身体,倒也没真的哭哭啼啼。

见卫辰认错态度良好,如兰抿着嘴满意一笑,也没再多说什么,当即就埋头替卫辰清洗起了伤口,止住血后洒上金疮药,最后再用干净的细麻布细心地包扎上。

包扎完伤口,如兰忽然想起了拍在卫辰屁股上那一下,当时似乎下手有些重了。

扒下来一看,果然拍红了一片。

如兰不禁暗暗吐了吐舌头,心头有些愧意,当即就用掌心轻轻替卫辰按揉了几下。

那纤纤玉手肌肤光滑,触感极为柔腻温润,顿时令卫辰困意全消,甚至有些飘飘欲仙之感。

如兰给卫辰换完药没多久,明兰也提着食盒进了屋。

如兰净手过后,从明兰手中取过漆得发亮的食盒,将里面的菜肴一样样取了出来,放在了床边的小几上。

食盒里的菜肴都是明兰方才在厨房亲手做出来的,拿出来还冒着热气,每一盏量都不多,但花样却着实不少。

头一盏是一块方肉,厚笃油亮,滋润丰满,一张肉皮更是光滑软烂,叫人瞧了食欲大开。

第二盏是吓煞人香虾仁,吓煞人香便是洞庭碧螺春,香浓味醇,与河虾虾仁放在一起烹调,色香味俱佳。

此外还有桂花芋乃、油氽春卷、灌汤小包、响油鳝湖等等,无不精雅细巧。

满桌美味佳肴,又有红袖佳人相伴,纵是没有酒也能叫人生出醉意来。

卫辰填饱肚子之后,又喝了盏消食的酸甜可口的乌梅汤,舒服地靠在椅子上,没一会儿,就又生出了困意,回到床上躺下。

这一睡便从早晨睡到了傍晚。

卫辰一觉醒来,终于恢复了体力,整个人重新变得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醒来时见如兰和明兰不在屋里,卫辰便叫来小喜鹊和小桃问了问。

听到她们说如兰和明兰正在浴室沐浴,卫辰立马就想起了这俩小妮子白日里趁着自己虚弱时的大胆举动,当即冷笑一声,转身朝浴室走去。

小喜鹊和小桃见卫辰离开时面色不善,有些担心自家小姐,便蹲在浴室外头听起了墙根。

没过多久,她们就听见浴室里隐隐传来男人的喘气声,还有自家姑娘如泣如诉般的讨饶声。

小喜鹊和小桃相视一眼,皆是红了小脸,赶忙低下头,慌慌张张地退到院子里去了。

第312章 宣德门前

翌日。

天刚蒙蒙亮,汴京城内诸多官宦人家仿佛约定好了一般,统统打开了大门,朝臣们穿着各色朝服走出家门,从四面八方朝着宣德门汇聚而去。

虽然还没到开门的时间,但来到宣德门外的文武官员却是越来越多。

宣德门前,青砖石铺就的广场上,前夜兵乱留下的血迹已经冲洗干净,数百具尸首也被转移去了城外掩埋,除了一股澹澹的血腥气息,几乎已经找不到任何激战过的痕迹。

穿着紫、朱、绿三色朝服的官员们聚集在宣德门前,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小声地议论着。

兖王谋反的消息自从前日夜里便开始疯传,而今一昼夜的时间过去,即便是耳目再闭塞的官员,也都基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邕王为兖王所杀,兖王又死于平乱先锋顾廷烨之手,邕王和兖王为了储位斗得你死我活,甚至闹到了兵变逼宫的地步,到头来竟是谁也没讨得便宜,全都落了个功败身死的下场。

反倒是一向默默无闻的禹州团练使赵宗全异军突起,做了那得利的渔翁,轻而易举就坐上了令邕王和兖王垂涎不已的太子宝座。

世事之无常,莫过于此。

砰砰砰!

漫长的等待过后,忽然听得礼炮声响,伴着雄浑悠扬的晨钟之声,宣德门五道城门中的两道侧门缓缓开启。

随即便见一队人马缓缓自侧门而出,当先的是一名身着紫袍的内侍,身后跟着数名内侍,再之后,则是数十名名内殿直。

“是传达圣谕的天使!”

看到前面那名紫袍内侍手里捧着的黄绫匣子,宣德门前的广场上顿时出现一阵骚动。

朝臣们自发地让出了道路,目光却是一刻不停地盯着紫袍内侍手中那个装着圣旨的黄绫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