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76章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可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不能老是去依靠别人,咱们得自己学本事,才能在这世上安身立命。我是个没用的,你却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不能在我身边耽误了,由你祖母来教导你,我才能真正放心。这道理,你懂不懂?”

明兰伏在卫恕意怀里,小脑袋紧紧贴着卫恕意的胸膛,低声啜泣着。

良久之后,她才渐渐止住了哭声,用力地点了头头。

……

年初的时候,华兰嫁去了忠勤伯府,老太太身边没了人,寿安堂那里就放出消息,说老太太年老孤寂,想在身边养个女孩,聊解冷清。

消息传出,几家欢喜几家愁。

老太太出身勇毅侯府,幼时又在宫中受过教养,品行高洁,阅历丰富,女孩能养在她膝下,日后定是好处多多,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有数。

王若弗的大女儿华兰就曾养在老太太身边,对老太太教养子女的能耐,她体会最深,但有一样,却是她难以接受的,那就是与亲生骨肉长久分离之苦。

华兰已经让她体会过一次,到了如兰,王若弗实在是不想再来这么一遭了。

尽管华兰出嫁前曾屡次向王若弗痛陈利害,劝她把如兰送去寿安堂补自己的缺,但王若弗每次都是应付了事,没有真正放在心上。

反倒是林噙霜,比王若弗更豁的出去,为了日后的体面,舍得让女儿吃苦。

自从寿安堂传出消息,林噙霜便将墨兰派去日日服侍在老太太身旁,端茶递水,低声下气,可着心儿地陪着小意,只为哄老太太开心,讨老太太欢喜。

林噙霜自己这边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每晚把盛纮伺候得舒舒服服,给盛纮吹起了枕边风。

如兰和墨兰之中,盛纮本就更属意墨兰。墨兰是庶女,若能养在老太太膝下,日后议亲时也能让婆家高看一眼,不至于比如兰这个嫡女差了太多。

至于和墨兰一样都是庶女的明兰,则压根没有在盛纮考虑范围之内。

这也难怪。

在盛纮看来,他和林噙霜之间是冲破封建礼教的真挚爱情,长枫和墨兰则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而对于卫恕意,盛纮只是见色起意,并没有几分爱意,明兰和浩哥儿顶多也就是激情造就的意外罢了。

虽然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盛纮还是会不自觉地有所偏心。

不过,饶是墨兰表现得小心温顺,还有盛纮在旁边帮忙敲边鼓,老太太那边也始终没有松口。

说到底,这是老太太自己在挑人,得她自己愿意才行,盛纮虽是一家之主,也不可能硬塞一个女儿过去。

连日的努力不见成效,墨兰不禁有些气馁,林噙霜却比女儿看得更透彻。

林噙霜心里清楚,老太太这是憎恨她当年做下的丑事,连带着对她的女儿也喜欢不起来。

她在老太太身边伺候过,对老太太的性情颇为了解,知道老太太秉性高洁,看起来傲慢难近,内里却是个怜悯弱小之人。

林噙霜坚信,眼下老太太虽是恨屋及乌,但只要墨兰持之以恒地去寿安堂服侍,再做出一副歉意内疚的模样,老太太总有一天会心软收下她。

墨兰受了林噙霜一番开导,也是重整旗鼓,回到老太太跟前继续装起了乖乖女,忙前忙后地伺候着。

就这样一直拖了几个月,老太太终于发话,把刚到寿安堂服侍了三天的明兰要了过去。

第122章 如兰的斗争

听说林栖阁那里又摔碎了许多瓶瓶罐罐,墨兰和林噙霜母女也大吵了一架,王若弗接连好几天都是神清气爽,浑身舒泰。

既没让林噙霜那个狐狸精得逞,宝贝女儿如兰也不用离开自己,这就是王若弗心里最满意的结果。

虽然最后便宜了六丫头,但只要看到林噙霜吃瘪,王若弗就打心眼里高兴。

不过,王若弗最近也多了一桩烦心事。女儿如兰不知中了什么邪,竟迷上了算学题。

按说女儿勤奋向学本是好事,王若弗也该欣慰,可问题是如兰老拿着那些题目追着她刨根问底,这就让王若弗有些头大了。

王若弗小时候其实和如兰差不多,也是个上课打瞌睡的主儿,真论起学习成绩来,不比如兰好多少。

刚开始的时候,王若弗还能靠着以往的积累给如兰讲解讲解。

可随着如兰问的题目越来越难,王若弗很快就黔驴技穷,只能一本正经地告诉女儿,这题目超纲了,答了也没用。

如兰皱了皱鼻子,一脸疑惑:“可先生说了,这都是当家主母必学的知识啊!”

王若弗顿时有一种被女儿揭穿老底的羞耻感,当时就闹了个大红脸。

她下意识地以为如兰口中的先生是庄钧,要是知道如兰是在说卫辰这个小先生的话,恐怕就不会这么慌张失措了。

为了在女儿面前维持住母亲的尊严,王若弗赶紧借口尿遁,偷偷去找精通算学的刘妈妈请教,回来再原模原样地讲给如兰听,这才勉强蒙混过关。

又过了两日,如兰拿来的题目王若弗已经彻底看不懂了,连刘妈妈也被榨干了。

王若弗被逼无奈,只好跟女儿摊牌:你娘都快被你逼疯了,你还是赶紧另请高明吧!

晚自习回到学堂时,如兰瞅了瞅桌上的题目,又抬头瞄了眼堂上正在专心临帖的卫辰,心情很是纠结。

如兰之所以突然痴迷于算学题,单纯就是那天被卫辰的一番话给气的,一想到当时卫辰摆出一副先生模样教训自己的场景,如兰就恨得牙痒痒。

“不就是几道算学题吗,卫兴云,你给我等着,我非得全部做出来,然后把题册狠狠地拍在你脸上,告诉你我盛如兰日后一定能做好当家主母!”

如兰立下了豪情壮志,并且很快开始了行动,就从庄钧每日布置的三道算学题开始。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如兰的“打脸计划”实施仅仅五天,就彻底卡壳了。

这道题她昨晚想了一夜,也没有头绪,除了母亲王若弗,她还专门去请教了二哥盛长柏。

盛长柏经义文章确实是一把好手,但在算学上的造诣却只是一般般,一番计算后,盛长柏遗憾地表示,这道题他也不会。

今日,到了学堂上,如兰又对着题目冥思苦想了半天,依然想不出解题思路。

犹豫许久后,如兰终于还

是决定暂且放下颜面,找卫辰请教。

换个思路想一想,这就叫做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大周没有这句话,但如兰此时的心情却与喊出这句口号的人差不了多少。

先隐忍学习,再狠狠打脸!

定下基本的斗争路线后,如兰不再犹豫,挺起胸膛大步上前:“小先生,我来请教!”

望见如兰一副好似要康慨就义的模样,卫辰只觉一头雾水,这小丫头这是犯了什么癔症?

不过答疑解惑本就是卫辰这个小先生的分内之事,卫辰还是伸出手道:“题目拿来我看看……”

“多谢小先生。”

如兰眉开眼笑地奉上了稿纸。

卫辰接过一看,原来是盈不足术,具体的题目如下:

“今有共买牛,七家共出一百九十,不足三百三十,九家共出二百七十,盈三十,问家数、牛价各几何?”

卫辰看第一眼时还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又读了一遍题,很快就反应过来,这题目表述得有些故弄玄虚,容易理解错题意,实际上就是一道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小学生都会!

不过说起来,如兰的年纪好像也确实比卫辰前世的小学生大不了多少。

想到这里,卫辰抬头看了眼面前如兰,如兰连忙垂着头作恭敬听讲状,卫辰摇了摇头,把注意力放回了题目上。

首先,卫辰变换了一下题目的表述方式,方便如兰理解。

现在有许多户人家商量着一起买牛,如果每家出七分之一百九十钱,那么久还差三百三十钱,如果每家出九分之二百七十钱,那么就多了三十钱,问一共有多少家,牛价是多少?

这样一来,题目就很清晰明了了,卫辰提笔刷刷在稿纸上写下了解题思路。

“牛价等于七分之一百九十乘家数加三百三十,又等于九分之二百七乘家数减三十。故而七分之一百九十乘家数加三百三十等于九分之二百七乘家数减三十。”

卫辰写到这里,长长地打了个呵欠,如兰连忙捧着自己的算筹递上:“小先生,算筹。”

“不用了。”卫辰摆了摆手,飞快地心算了一下,片刻后提笔继续写道:“答,家数一百二十六,牛价三千七百五十。”

如兰按照卫辰列出的式子,在底下用算筹又算了一遍,吭哧吭哧摆弄了半天,终于算出了答桉。

结果和卫辰心算的答桉一比对,一模一样,如兰目瞪口呆:“小先生,你只是看了一眼就会了?”

“那倒不至于,我应该是看了两眼。”卫辰一本正经地答道。

一眼两眼有什么差别吗?

如兰暗自腹诽。

不过,这人虽然说话有些讨厌,但至少看起来还蛮顺眼,教导学生也很有耐心……

想到这里,如兰不禁小脸微红,晃了晃脑袋才止住了胡思乱想,坚定“打脸卫辰”基本路线不动摇。

不过,在此之前,迷惑一下对手,让对手放松警惕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如兰心念一动,回到座位上,从书囊中取出一块手帕,打开后递给卫辰:“这是用糯米炖酥的蜜枣,请小先生赏脸。”

望着如兰一脸不舍的神色,卫辰不由心中好笑:“这是你自己爱吃的吧?”

“我平日里吃得多,都快吃腻了。”如兰死鸭子嘴硬,又有些期待道:“这是我的心意,小先生快尝尝。”

卫辰也不客气,接过蜜枣就扔进了嘴里,顿时蜜枣的甜香溢满了整个口腔。

“真甜!”

如兰得到卫辰的称赞,很是高兴:“小先生,以后可否常向你请教算经。”

“那是自然。”

卫辰砸吧着嘴,回味无穷。

不过,怎么总感觉除了食物本身的甜香,还有一股少女身上特有的清香?

第123章 寿安堂

这日早晨,盛老太太正在屋里用早饭,房妈妈突然进来禀报:“老爷带着四姑娘来给您请安了。”

“四姑娘?”

老太太嘴角略微扬了扬,而后不紧不慢地将碗里的燕窝粥喝完,丫鬟撤下碗碟,这才澹澹道:“请他们进来吧。”

盛纮带着墨兰一进门,就恭恭敬敬地给老太太行礼请安,老太太点点头,叫丫鬟端来两个圆墩子,让他们父女俩坐下。

三人正嘘寒问暖间,忽见门帘一翻,进来一个端着盘的丫鬟,身边跟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盛纮与墨兰一眼看去,竟是明兰,二人都吃了一惊,盛纮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了一半,墨兰更是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

只见明兰缓步上前,从小蝶捧着的托盘里端下一个莲花瓷碗,恭谨道:“祖母,这是小厨房刚熬好的汤药,可以清心宁神,您趁热喝了吧。”

老太太接过喝了一口,不由面露讶然:“这汤药怎么是甜的?”

明兰嫣然一笑:“房妈妈说祖母素来最不爱喝苦药,孙女就着人掺了些杏花蜜进去。”

“难为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孝心。”老太太点头微笑,甚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