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177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好强的力量,这股力量不停息,不断绝,仿佛没有尽头。要想模仿的话,必须在命上有很强的修为,如此,骨骼和肌肉才能顶住雷音的震动。”

  “若是修为不够,强行模仿,会骨折,经脉也会断。”

  “虎豹雷音是强化身体的,按道理来说,应该不会伤到自己才对,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应该是观察角度的原因。”

  “正常修行虎豹雷音,是从经脉和骨髓中迸发的极细微的声音开始的,那种雷音,才是强身健体,增强‘命’上修为的雷音,这种雷音没办法演练。”

  

  “所以张师兄现在演练的雷音,是雷音修行到高处后,诞生出的杀敌的雷音。”

  “我若学的话,就相当于从繁入简,先从最难的开始,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一开始接触的就是高深手段,只要我弄明白了,后面的那些简单的,便可无师自通,不再有难关,一切都水到渠成。”

  “坏处是,这对自身要求很高,不仅仅考验领悟能力,还考验‘命’上的修为,若是修为不达标,强练只会废了自己。”

  “我未学走路,先学内功,这十几年的内家功夫可没白练,‘命’上的修为是够了的。”

  “接下来,考验我的就是悟性了,我必须全神贯注,捕捉住雷霆炸响的瞬间!”

  吕慈心里这样嘱咐着自己,他紧紧盯着张之维。

  提劲之后,张之维动了起来,因为是特地演练的缘故,他的动作很缓慢,足以让人看清每一个细节。

  在缓慢的一呼一吸间,一道青炁围绕在他的全身,渐渐的,那道青炁在越来越快,快到划破空气,带起呼啸。

  吕慈紧紧地盯着张之维的身影,他明白,这是在酝酿,在积蓄气势,一点点的积蓄,一点点的拔高,然后再突然迸发出去。

  浪涛下,无数银色闪电,从张之维的身体里溢出、闪灭,伴随着闪电,凛冽的气息开闸般涌出。

  紧接着,一阵滚雷般闷响,从张之维的体内迸发出来,这时候的张之维,就好像一尊天神,头发都扬起来。

  雷声过后,张之维体内,又爆发出了更大的一声雷声,就如千军万马在奔腾一般,周围的空气在雷声下接连猛烈拍击,瞬间就涌起一道道的海浪,四面奔涌。

  这种雷声,根本就不像是从人的身体内发出来的,就好像张之维的背后,站着一头太古的雷龙。

  观看的人全都呆住了,他们觉得迎面吹来了一阵狂风,风里如有刀子剜着他们的脸。

  张之维一步向前踏出,海面立刻塌陷,凹下去一大块,但是他本身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紧接着,他开始施展吕慈梦寐以求的震劲。

  恐怖的劲力在他体内涌动,一掌拍出,紊乱气流四溢。

  雄浑的劲道,掀起强劲的冲击波,裹挟着澎湃的海潮,涌向四面八方。

  吕慈浑身如意劲激荡,竭力在海啸般的浪涛上站定,眼睛目不转定盯着张之维。

  张之维的每一个动作,都不多余,都蕴含着深奥的道与理,一般人看不懂,只会觉得这个人好猛,像雷神一样,一举一动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一掌能打出海啸。

  但修为到了吕慈这般境界,对修行和劲力都有较为完整的理解,能看出其中的一些奥妙。

  张之维收招的时候吸气,吸气的时候雷声渐歇,等雷声乍起的时候,再呼气出招,让浑身的气势攀至顶点。

  如此一来,不存在一而再再而歇的情况,可保证自身的每一招都在巅峰。

  吕慈不仅用眼睛去观察着张之维的身体发劲,还通过如意劲去感受了一番,渐渐的,他似乎是明白了虎豹雷音的诀窍。

第215章 众人的所悟所感

  吕慈修行如意劲,本就擅长劲力的搬运,又修炼了浪涛般的叠劲,如今感悟起震劲和虎豹雷音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更何况,张之维有心演练,以很缓慢的方式,把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出来。

  甚至一呼一吸之间的劲力的吞吐,都被他用炁模拟了出来,

  要是正常出招,他体内雷音一炸,抬手就打出去了,根本没这档子事,这一套操作,可谓是深入浅出的教学。

  所以,不仅仅是吕慈,就算陆瑾都受益匪浅。

  虽然虎豹雷音,他还需要沉淀,还有些不明白,但震劲却是懂了。

  不过,陆瑾的震劲,和吕慈所追求的震劲不一样。

  陆瑾施展震劲,是直接施展就行了。

  而吕慈追求的,却是要把震劲,融入到如意劲之中。

  相当于把两个能力,融合为一,这其中的难度,自是不必多说。

  至于王蔼嘛,收获很小,他本就不是个练武的人,家传的丹青之术神涂,更多的也只是“性”上的手段,对“命”上的修行不多。

  所以,对于张之维的一番操作,王蔼能得出的结论,只有张师兄猛哦,张师兄牛逼。

  自己要不要扩展一下手段,不然越来越跟不上小伙伴们的节奏了……王蔼不由动了要去练武的想法。

  而另外两个观众嘛……

  刘渭抿着酒,似乎对这一切并不上心。

  作为情报组织的头子,他一身手段大多在身法和潜伏上,对打打杀杀并不在行。

  就算是必要的制敌手段,也是以诡谲莫测为主。

  张之维这种硬桥硬马的战斗方式,实在不适合他。

  李书文倒是看的啧啧称奇,即便他作为武门大宗师,却也收获不浅。

  这个收获,不是说他从中学到了什么手段,或者对他自身的修为有什么进步。

  而是他学到了一些教学理论。

  李书文的名字里,虽然有“书”有“文”的,但其实读书不多,练武他在行,教徒弟,就不是很在行了。

  很多东西,他都懂,但要把这些东西传给徒弟,却是一件很难的事。

  道家有一句话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是,能阐述出来的,解释的清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修行越到后面,涉及的东西越是玄而又玄,要教会徒弟的难度,也就越高。

  就好像唐门的丹噬,创造丹噬的人,绝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也许在他眼里,丹噬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不然他怎么可能堂而皇之的,把丹噬的行炁轨迹图留在后山,供所有唐门弟子参悟?

  但有句话叫,彼之蜜糖汝之砒霜,这位先贤可能未曾想到,他认为所有人都参悟的手段,却是一头致命的拦路虎,让众多唐门弟子身陨在了这一关。

  这也是李书文烦恼的事。

  但今天张之维向吕慈阐述虎豹雷音的方式,却是让他受益匪浅,以后教徒弟的时候,可作参考。

  张之维演练了几遍后,停了下来,扭头看向吕慈陆瑾等人:“领悟的如何?”

  吕慈脸上有些压抑不住的兴奋:“大恩不言谢,张师兄,这次我真是受益匪浅啊,我感觉自己已经摸到门道了,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掌握虎豹雷音,把震劲融入到如意劲之中了!”

  “我也一样!”陆瑾也是一脸高兴道:“虽然虎豹雷音我还有些一知半解,但震劲我已经大致掌握了!”

  他一脸挑衅的看向吕慈:“刺猬,要不,我们练练?”

  “练你个头!”吕慈没好气道,“等我把虎豹雷音学会,再把震劲融入如意劲之后,我好好陪你练练,到时候,你可别躲着!”

  “就许你有进步?”陆瑾不服气道,“那时候,我说不定也有大进步,到时候,把你另一只眼也给你打青了!”

  “嗯?你不是说那是不小心吗?”吕慈怒道:“假正经,你终于说实话了是吧,你就是故意打人眼睛的!”

  “嗯?”陆瑾一脸无辜,“我说什么?”

  “你……”

  吕慈一看陆瑾脚下,这小子踩着一只王蔼画的小舟,他心知陆瑾在劲力的运用上不如自己,在水上无法如履平地,立马道:

  “来来来,我如你所愿,现在就跟你大战三百回合!”

  “你不要跟我哇哇叫,你吓得了我?来就来!”

  陆瑾刚学了震劲,自诩就算吕慈占据地利,他也不输对方,说动手就动手,掌劲撕扯空气带起尖啸,劈向吕慈。

  吕慈也不示弱,单掌硬推,硬接下了陆瑾这凶猛无俦,足可以碎裂钢板的震劲。

  他用的正是从刚才张之维的演练中学会的震劲。

  虽然他还没把虎豹雷音练出来,把这震劲融入到如意劲之中。

  但单独使用震劲,却是没有问题了。

  “轰隆!”

  拳掌相撞,紊乱气流四溢,两人各自震撼,皆飞出十来米远。

  一击之下,两人平分秋色,毕竟震劲都是一个师父教的,破不了招啊。

  

  “这俩小家伙倒是活力十足啊!”

  李书文笑了笑,看着张之维,盯了好一会,摇头叹息道:

  “修行一道渺茫啊,这几百年来,高手出了不少,但真正修行到至道,修行到圣人境界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说到底还是修行不易啊,要想有所成,不仅要有天才之资,还要勤奋刻苦,更重要的,得有大气运在身。”

  “这世界上,天才从来都不缺,勤奋专心的也不少,既又是天才,又勤奋专心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既是绝世天才,又勤奋专心的人,还有大气运傍身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老头子我看人一向很准,小天师,你们几个都是三者皆具的人,日后不可限量啊!”

  这话倒真不假,他们真还是三者都具备的人,在未来,不仅都挺过了战乱,活到了下个世纪,还都是异人界的十佬,实力高强,位高权重。

  “在我看来,老爷子你就差了一丝气运,这次我前往长白山,欲要让那困龙升天,这个过程中,必然能截一丝龙脉气运,老爷子,要不,咱们同往?”张之维邀请道。

  李书文作为武道大宗师,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战力,若是去了长白山,绝对能起大作用。

  闻言,李书文摇头道:“我这一把年纪了,在这里也有自己的产业,也有家庭,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武道不再纯粹了,也失去了某些进取之心,思考了良久,决定不再去冒险了。”

  此去长白山,肯定要和倭寇正面对垒,那种情况下,绝无隐藏自身的可能。

  无论事成与否,都会遭到倭寇的清算。

  各派异人联盟家大业大,又是一起行动,能抗得起倭寇的反噬。

  但他不一样,他就在这东北一带,所以不想为了自己那点渺小的希望,就拿全家老小,徒子徒孙去冒险。

  “我已经老了!”李书文叹了口气,看向张之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