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560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张之维:“…………”

  “师父,您没听怀义讲述咱们天师府百年前的风格吗?”长他小声嘀咕:“依我看,咱们龙虎山风气的源头,还在您身上啊!”

  “附议!”张异深以为然的点头。

  “附议!”就连一向严肃的易潜也点头道。

  张怀义看了看张之维和两位师叔,又看了看沉着脸的师父,脖子一缩,终究没说出声,只是在心底附议了一声。

  “一个二个,胡说八道什么?”

  张静清瞪了一眼张之维,心里腹诽,这事先记着,以后再收拾你,到时候一飞剑给你送上天。

  飞剑已经被他改良过了,再不会出现被张之维踩着在空中冲浪的场景,定能好好炮制他一顿。

  张静清轻咳一声,道:“重振龙虎山风气一事,以后再议,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把青云观的人救出来,再把那个叛徒给处理掉。”

  张之维说道:“既然知道了青云观众人的下落,我们直接过去,我去把那个叛徒给灭了,你们去把青云观的同门给救了不就行了吗!”

  “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张静清摇头道:“那个叛徒不难对付,难的是救人。”

  “根据怀义所说,对方有一个长满眼睛的纸人,能洞察极其细微的动静,即便是飞蛾振翅都逃不过它的法眼,这种纸扎的东西,不像法器,她能有一个,就可能有两个,三个……”

  

  “即便怀义此行,已经消除了些许她的警惕心,但被发现的几率还是很高。”

  “一旦被她发现,以青云观众人现在的状态,只怕是十死无生,咱们想要去救人,首先得考虑怎么屏蔽掉这东西!”

  张之维目光闪烁了一下,没有说话,虽然他手段颇多,但没亲眼见过的东西,他也无法百分百确定。

  若是他一个人,那自然是随便怎么样都无所谓,但这涉及到青云观十几个同门的安危,他没办法拿他们的生命做赌注,还是听师父和师叔们的意见吧。

  “师兄说的这确实是个问题,”易潜看向张异:“老匹夫,你在符箓一道的本领比我高,能不能用个什么手段,把那纸人脑袋的监视给屏蔽了!?”

  张异一脸凝重的摇头:“我没有办法,事实上,别说屏蔽对方的手段,现在的情况是,她把我们的手段给屏蔽了。”

  “譬如怀义刚才说的混沌元命赤箓无用一事,扎纸人这东西,不管是谁扎,都应该归于旁门左道。”

  “按理来说,混沌元命赤箓是能起作用的,但却偏偏没起作用,混沌元命赤箓这种高品符箓都难起作用,其他符箓就更不好说了。”

  话到最后,他给出总结:“这说明对方的符箓手段还在我之上,想靠符箓出奇制胜,只怕是班门弄斧,咱们得换个方式。”

  易潜想了想说道:“我倒是想到一个方式,纸人这东西,再怎么邪乎,也是以炁运行,长的是法眼,不是肉眼。”

  “既然如此,我们不用法,直接乔装打扮一番,以烧香拜神为由进入青云观,然后突然发难,你们觉得怎么样?”

  张静清听完摇头道:“你忘了么?怀义说过,那军阀对青云观的人很客气,你们不会真以为他是对青云观客气吧?”

  “他只怕早就被控制了,以对方所表现出来的谨慎,咱们的人只怕还没进城,就会被盘查,诸位不会相信自己的演技能瞒过守城的那些士兵吧?”

  “论演技,我没有问题!”张异一脸笃定道。

  张之维看了一眼张异:“如果师叔都没问题的话,那我也没问题。”

  “我反正是不行!”易潜还是很有逼数的。

  “你俩闭嘴!”张静清呵斥道,这两人什么德行,他这个做师兄的,做师父的,还能不知道?

  张怀义也在暗暗的发出嘘声,张异师叔他不评价,但师兄的演技,那真是一言难尽,那天他就差点被气死。

  “既然不行,师兄有何应对之策?”易潜说道。

  张静清说道:“乔装打扮是下策,江湖事,江湖了,异人的事,自然也得用异人的手段来解决,既然符箓手段不好使,咱们换个手段便是。”

  “据我所知,那个叛徒被废法箓之后,去学了法教的手段,她那个纸人头颅,只怕也是出自法教。”

  “她精通咱们这边的手段,所以防备极深,我们却不精通她的法教手段,这是在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实非明智之举。”

  “何不请个法教高手过来,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说完,张静清看向张异。

  “论法教高手的话……”易潜呢喃了一句,也看向了张异。

  师父和易潜师叔都看向张异师叔。

  张之维和张怀义虽不明白情况,却也紧跟队形,跟着看了过去。

  张异:“…………”

  “都看我作甚,我又不会法教手段?”张异没好气道。

  “我知道你不会,但兰姑会啊。”张静清道。

  “对啊,你的老相好兰姑,可是元皇派这一代的门长,论法教手段,这天底下,有几个比她高的?何不请她出手?”易潜也说道。

  元皇派……张之维心中一动,这个门派他没见过,但听过。

  这是一个法教,所谓法教,其实就是巫道结合的门派,以巫教为根基,以道教为脉络而形成的宗教,这种法教又被称之为师教。

  像张之维搞出的这个天通堂口,发展至今,便已超脱了普通堂口的范畴。

  要说它是个堂口,已经不太对了,但要说它是道教,那也不对。

  严格来说,它应该算是法教,一个极小型的法教。

  这种法教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当属梅山教、闾山教,元皇派这三门。

  像那茅山叛徒蝙蝠法师,后来转修的便是梅山法术,至于这位天师府叛徒,修的是哪一教的法术,那就不太清楚了。

  对于这些,张之维也不分在意,他在意的是易潜师叔口中,张异师叔的那个元皇派相好。

  这里面有故事啊,要知道,正一教可是不禁婚嫁的,张异师叔虽然秉持着龙虎山的画风,长的不咋的,但也不像是取不上老婆的人。

  此时,张异瞪着张静清:“我懂了,师兄,你是故意的对吧?以你的手段,你根本就不是没有办法对付那魔头,你单纯想拿我的事开涮!!”

  张静清说道:“师弟,你误会了,是,我是有办法救出青云观的人,但我不能保证,绝对的万无一失,如果能请兰姑来出手,那便可万无一失了。”

  “我不请,要请你自己请。”张异没好气道。

  “我这天师可管不到法教,没这么大的面子请她过来,这事啊,依我看,还得你出马。”张静清说道。

  “啊对对对,师兄说的对,”易潜一桶张异的胳膊:“师弟,这种情况下,你那点儿女私情就放一边吧,涉及分观十几条人命,你当大局为重啊!”

  几人谈话间,张之维不发一言,他竖起耳朵,不放过一个细节。

  张怀义更是如此,一双本来就大的耳朵,甚至都快竖到头顶了,看起来颇为滑稽,只不过此刻却无人关注。

第565章 长辈八卦,元皇门长,借道阴间

  龙虎山,大上清宫。

  张静清和易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加一番大道理说辞下,张异总算是答应了下来。

  “请,请!我去请!”

  言语之中充斥着无奈。

  张之维看了眼耳朵竖起老高,眉毛挑起,一脸好奇,活脱脱一个老鼠模样的张怀义,用手肘捅了捅他,小声道:

  “白给弟,你有没有觉得,张异师叔的话,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表面很无奈,暗地又期待!”张怀义言简意赅,精准说出张异师叔的心态。

  说完,他龇牙咧嘴的揉了揉下肋处,师兄这个莽夫,没轻没重的,打个招呼而已,这么用力干嘛?

  但紧接着,他感觉到了一股不怀好意的注视,如芒在背,扭头一看,正好对视上张异师叔不善的眼神。

  糟糕,刚才的话被听到了,师叔这眼神,怕是要秋后算账,哎哟,我这破嘴,怎么能和师兄瞎学呢?……

  张怀义脖子一缩,不敢再八卦长辈了。

  张之维倒是无所畏惧,无视师叔警告的眼神,乐呵呵的去问师父和易潜师叔细节。

  师父咳嗽了两声,没说开口,倒是易潜跃跃欲试,欲言又止,想说,但又担心刺激到张异。

  “得了,瞧你那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有什么说不得?”

  这事被张之维盯上,还能瞒得住?再加上待会儿要见人,为避免张之维说错话,张异也就说开了,而且,都过了这么多年了,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这事儿,还得从元皇派和我们正一说起。”张异面露回忆之色。

  元皇派虽是法教,但和正一教的关系颇深。

  法教是脱胎于巫教,巫教往往有着很浓的远古祭祀巫傩痕迹,手段也多血腥残忍,一部分巫教异人为了摆脱巫教的桎梏,去融合了道教的东西,至此,巫道合流的法教便诞生了。

  然而,法教之中亦有差别,毕竟巫道结合,不可能百分百的平衡,总要有一个侧重,因为法教根基是巫教,所以绝大多数法教还是偏向巫教的。

  但也有少数偏道教的法教,为了区分这种门派,在法教中,他们还有一個称谓,那就是师教。

  其中,元皇派便是法教中的师教,它的诞生还要从几百年前说起。

  那时候梅山法脉异军突起,气势如虹,梅山师傅、梅山水师、梅山师公……多个派系发现壮大,隐隐有汉末五斗米道之势。

  道法之争,可没有阴不阴险这个说法,那时候的天师,不可能坐视一个庞然大物的诞生,便派了一批高功前往梅山,分化和整理梅山法脉。

  说白了,就是拉拢一批,分化一批,打压一批。

  至此,秉持着正一宗旨的元皇派就诞生了,同时诞生的还有梅山教,梅山师公教……等几十个小型门派。

  这些门派里,就属元皇派和梅山教最大,其中,梅山教更偏向巫教,元皇派偏向道教,甚至元皇派所供奉的主神,都是道家法脉中的二郎神。

  不仅如此,元皇派内部还分文武二坛,文坛是正一道派,武坛是巫派,一文一武,共掌门派,两派虽内部纷争不断,但大方向上,还是统一的。

  所以,先前张静清说自己这个天师管不到法教,其实是谦辞,别的法教不好说,元皇派还是好使的。

  元皇派虽出自梅山一脉,但经历过一系列发展之后,总坛搬迁至了灌江口,也就是他们的祖师爷——二郎显圣真君的道场。

  灌江口在都江堰,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元皇派可谓是毗邻青城派。

  青城派又是正一一脉,乃祖天师张道陵所开创,元皇派巫道合流,双方自然也是有交流的,甚至元皇派里的文坛道派,便是青城派在支持,不然他们是争不过武坛巫派的。

  而与龙虎山天师府同宗同源,关系自然不一般。

  张异年轻的时候,曾去青城派拜访学艺,学艺过程中,自然少不得斩妖除魔。

  都江堰是水脉汇聚之地,这地方,自古都少不了巫觋一脉。

  其中有些原始巫觋,擅长驱使水虎,也就是水猴子,他们会驱使水虎抓童男童女去祭祀。

  当时的张异,作为道门的年轻翘楚,自然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当即就开始追查此事。

  那兰姑是元皇派的人,都江堰又是元皇派的道场,也不允许活人祭,当即也在追查。

  追查过程中,两人就认识了,又志同道合,便一起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