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638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全性只学了前半段,所以是邪道,个个迷茫。

  三一只学了后半段,虽是正道,但也个个迷茫。

  那何不一起修行?或者本该一起修行。

  “性”修逆行方得会元功。

  “命”修顺势堪避纪算祸。

  

  一方能让自己独立出去。

  一方能让自己在这个家有个根,有个房间。

  或许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但张之维觉得这是可行的,是正确的,请法脉里的护法神将,直接降临和附身降临,所发挥的力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用别人的身体尚且如此,若用的是自己那千锤百炼的身躯呢?

  一念支持,张之维心境中的间隙缓缓愈合,彻底消失不见。

  他从静默中结束,天地万物的声音重回耳中,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心前所谓的空明。

  他睁开眼,天光渐亮,时间已过黎明,道路上来往的行人多了起来,他们汇聚在张之维的周边,围成一个小圈。

  “之维小道长,您这是有什么事吗?怎么一动不动的?”一个经常听闻张之维故事的卖菜大婶一脸担忧道。

  “是啊,您这是有什么事吗?说出来,别搁着发呆啊!”一个大叔说道。

  他们大多是些小商小贩,为了生计起早贪黑,忙活的时候,发现张之维站在街角,一动不动,叫也叫不醒。

  对于张之维,他们可熟悉的很,这个年头,大家对外界的认知,除了报纸之外,就只有口口相传了。

  他们这些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唯一的方式就只能听人说了。

  而张之维,无疑是龙虎山见识极广的一人,什么事情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关键是他还爱说,不摆架子,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

  见他闭着眼睛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乡亲们担心他出事,已经派人去龙虎山汇报去了,没想到他突然就醒了。

  张之维得知事情始末,对着父老乡亲们做了个稽首,说他这是在悟道,让大家不必担心。

  他和乡亲们客套了几句,乡亲们就散了,倒不是张之维不想说了,而是乡亲们要去忙生计了,若是换个空闲时候,听到听听之维老师的“课堂”。

  告别了乡亲们,张之维也没在上清镇多待,迎着初升的朝阳,返回天师府。

  张之维念头通达,再看那朝阳,只觉得灿烂无比,带着一股磅礴的朝气。

  金色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体上,让他的身体仿佛被染上了一层金光,再加上周围树林里偶尔的鸟鸣,竟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之感。

  “天之三宝日,月,星,昨晚采集了月华和星辉,今早正好采集一下日菁!”

  张之维身材高大,脚步却极轻,走在铺上阳光的山道上,宁静祥和。

  这个时候,山上的道士大多参加早课去了,所以没有人打扰他。

  张之维吸收着日菁,口鼻间吞吐着金灿灿的光,随后,他整个身体都被金光所笼罩,绚烂发光。

  若是天师府的道士看到了,恐怕还以为在修炼金光咒呢。

  在金色的阳光下,迎着朝阳,张之维心静如止水,他来到天师府正对面的天门山之巅。

  这里是他经常来的练功之地,上次他曾在这里试验雷法逆生,结果跟个避雷针一样,引得天打五雷轰,山巅的一切都化为了焦炭。

  但没想到,其中一颗被雷轰得漆黑的树桩上,竟然长出了新枝,而且很茁壮。

  张之维站在高处,吞吐着日菁,日菁之炁汇聚成金色的雾状,环绕在他周身,让他宛若被一道神环笼罩。

  不远处的雷击小树,分得了一抹日菁,轻轻的摇摆,变得更加的鲜翠欲滴。

  日菁的效果也比月华强一些,张之维感觉全身都暖洋洋的,周身的毛孔都在吞吐着日光。

  “天,地,人之三宝齐全,三才之炁在滋养我的性命,让我的气血更加的凝练,肉身更加的紧实……”张之维自语。

  他从清晨一直吸收到了正午,这个时候的日菁之炁相当的猛烈,吸收它有一种淡淡灼烧感。

  他停下吸收,倒不是不能承受,而是过犹不及,酒虽好,可不能贪杯,这天地之炁也是一样,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可不好。

  他需要保持体内三才之炁的一个平衡。

  人的身体其实就是一个小天地,张之维所谓的顺天而行,便是在基础的锤炼性命的同时,采集天地本源之炁,来强化自己的人体小天地。

  “呼!”

  张之维运转自身,把刚才多余采集的日菁之炁排出体外。

  他张口吐出一口金光灿灿的炁,落到旁边的雷击小树上。

  霎时间,歪脖树剧烈颤动,而后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起来,从一截新枝,长成了一棵歪脖树,且表面一点金光经久不散。

  张之维伸手抚摸了一下这棵歪脖树。

  树似乎有灵性一般,树叶收拢,贴在他的手掌,轻轻摇晃。

  张之维感觉到了一股极其细微的情绪,欣喜中带着依赖。

  “要得炁了吗?”

  “是因为在天门山顶受了香火,还是因为我多年在此地练功,受了我的炁的蕴养,亦或是天雷的洗礼,日菁的滋润……”

  张之维心里微微有些吃惊,他这一路过来,受到日菁滋润的草木可不在少数。

  “或许是多种原因的混合产物,不管如何,你与我有缘,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带着你吞吐一段时间的天地精华,以后就靠你自己了。”

  张之维用手摩挲了一下树叶,而后把手抽出,转身下了天门山之巅。

  或许是身体吸收了三才之炁,他整个人都给人一种神佛般的空明之感,肉身发着光,带着祥和的气息。

  他徒步下山,踩在虚空上,每步下去,脚下便有一片云朵如莲花般绽放。

  而他身后的山巅,歪脖树拧转树枝,对着他的背影使劲摇晃着,似乎在对他摆手告别。

第635章 再获奇遇,掌握天尊大帝神通

  张之维飞出天门山,脚下云朵绽放,一步一莲花,步步生莲。

  龙虎山香火旺盛,路上不时有信徒登山,却看不到张之维下山而来,世间真人,近在咫尺,却不得见。

  张之维走下山,落入人群中,身上的神光和异像收敛,就像个普通人一样登山。

  上香的游客来自五湖四海,并不认得他这个龙虎山名人,但见他一身道袍,便知这是龙虎山的道士。

  或许是张之维的气质,或许是他的“仙风道骨”,或许是他的魁梧身材……

  他走在路上,无论人多人少,都没有遇到过不敬仙师的情况,大多都是一口一个大师的叫着。

  张之维也没什么架子,和蔼的和香客们打着招呼,指引着香客们如何上香,去哪些地方拜神。

  他发现去财神殿的人最多,紧接着是福禄寿三星和灶王爷,至于其他的神,大多是沾这几位的光,顺道去拜一下。

  张之维也不觉有什么意外,自古如此罢了,他跟着香客们一起来到了财神殿。

  张之维虽然是龙虎山的道士,但财神殿这个地方却不常来。

  一进财神殿,首先看到的是正财神赵公明的神像,两旁分别是文财神范蠡,武财神关羽。

  这里的香火很旺,去拜神的话要排队。

  “之维师兄,您怎么来这里呢?”负责接待香客的师弟赶紧过来拜见。

  “我随便看看,你继续忙。”张之维摆了摆手说道。

  师弟做了个稽首退去。

  张之维在神殿驻足了片刻,他的神格面具已到了第三层,能直观的看到,三尊神像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一层信仰之力。

  这些信仰之力让泥塑的神像变得如七彩琉璃一般璀璨,显得很神圣。

  这些信仰之力对修行神格面具的倡优来说,可是不可多得的宝物,但张之维却无半点要取的意思。

  一是这是财神们的信仰,是有主之物。

  二是他有些看不上,这些信仰之力实在太斑驳杂乱了,里面充斥着肮脏的欲望。

  他取了还得花费功夫祛除掉,一旦把这些去除,剩下的估计就没什么了。

  在门口驻足了一会儿,张之维退出财神殿。

  他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想起了上次师父敕令关元帅的场景,所以到神殿来看看。

  不过,他并没有感受到关元帅的真灵,说明他们的真灵不是长驻神像的。

  这倒也不让人意外,毕竟全国那么多财神像,若都有真灵,也驻扎不过来啊。

  退出财神殿,便是玄坛大殿了。

  玄坛大殿里,除了财神殿这个正殿以外,还有两个配殿,一左一右,分别是文昌殿和救苦殿。

  文昌殿在右,里面供奉着文昌帝君神像,灵宝派的祖师葛玄神像,还有四大天师中,那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许逊许天师神像。

  文昌帝君是掌管知识,文化,还有考试的神。

  即便是一生要强,不敬鬼神的神州人,又有几个没在高考等重大考试的前夕,去拜一拜这位神呢?

  所以,他的香火自古以来都非常的旺盛,只在财神之下,特别是他就在财神殿的旁边。

  托文昌帝君的福,葛玄和许逊的香火也挺旺盛的。

  虽然绝大多数香客并不知道这两位的底细,但来都来了,那就跟着拜一下吧。

  张之维到文昌殿看了一眼,他还记得法职考核时,师叔给他说过,上一次主持考核的神明就是文昌帝君,考核内容是考试。

  他有些庆幸没遇到这位,不然考起一些晦涩的道门仪轨知识,他可能会翻车。

  文昌帝君的神像上,同样没有灵性存在,旁边两位天师的神像也是如此。

  张之维退出文昌殿,来到救苦殿,救苦殿在财神殿的左边,里面供奉着太乙救苦天尊,吕洞玄和黄大仙。

  吕洞玄便是吕洞宾,全真北五祖之一,全真创始人王重阳的师父。

  黄大仙叫赤松子,是四大天师之一葛洪的弟子,在港岛等地区香火很旺。

  此殿的主神是太乙救苦天尊,东方长乐世界的主人,又名东极青华大帝,坐骑是九灵元圣,也就是西游记里出现过的最强妖怪,一个照面,便把猴子和沙僧拿下。

  原文中,甚至特地用轻轻来形容它拿下猴子的简单,那姿态,甚至比如来都轻松。

  一个坐骑便有如此实力,天尊本人的实力自不必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