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恒林大师鼓掌:“老牛鼻子的这一句话,抵得过老衲一天一夜啊!”
张静清摇头:“夸张了,我这一句话,对诸位来说,意义不大,抵不了方丈讲佛的半分。”
果然,下一刻,就有人提问:
“天师,您说的这些,都太深奥了,远超我们这些人的境界,您不妨直说一下,这一点,要怎样应用到修行呢?”
张静清闭目不答,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没有答案。
恒林大师也是笑而不语。
这时,一直认真听讲不说话的武当周圣突然说道:
“小道倒是有几分理解,天师和方丈的意思大概是,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在用功修行方面,应该秉持着一种不用功即用功的心态,你加一个功去用,就是着相了。”
他一直以来便是这样,太阳高照,树荫之下,武当山上倒骑驴,他靠在驴背上,翘着二郎腿,手捧道藏,抑扬顿挫的朗读着,笑看师兄弟们刻苦修行。
师父们一直说他懒,他其实他也是真的懒,但他偏说这是道法自然。
没想到听天师一说,他才发现,自己好像还真误打误撞碰上了。
这个时候的周圣,万万没想到,几十年之后,自己竟会遇到一个比自己还懒的传人。
周圣的话,很快就有人反驳。
反驳人是龙虎山新晋卷王张怀义,只听得他说道:
“何为道法自然,我不知道,但周圣道兄说不用功即用功,太用功就是着相这句话,肯定是错的。”
他指向张之维:“据我所知,我师兄的修行是最用功的,若按你所言,他岂不是着相很深!”
“这……”
周圣不知该如何作答,若张怀义用其他人举例,他肯定要和他掰扯掰扯,但他用张之维举例,他就无法可说了。
其他人纷纷看向张之维,想知道小天师有何见解。
张之维脑子里在思索事情,只当没听到。
恒林大师也看了过去,对于这个老友的弟子,他在讲佛的时候,其实是给予了偏爱的。
之前张怀义的提问,他明面上是在为张怀义解惑,但明里暗里是对张之维说的。
现在看来,他似乎有所获,也不妨自己一番口舌。
所有人看着张之维,等着他的回答,就连恒林大师也是一样,但张之维半点不做理会,这让张静清坐不住了。
“方丈问你话呢。”张静清眯眼瞅着他。
张之维回过神来,找田晋中询问了一下缘由后,笑道:
“什么着相不着相,自然不自然的,你刻意追求自然,那就是不自然,你刻意追求不着相,那本身就是一种着相。”
“所以,不要被佛经和道藏中的文字给骗过去了,所谓的不生法相,道法自然什么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境界。”
“至于到底是什么境界?就是你现在这样子,不去想那么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心里平平静静的样子。”
“总之,不要把佛和仙的境界假想得那么高远,也许他们非常的平凡,就和咱们这些凡夫俗子一样。”
张之维一直都是这个心态,他没有对手,那些仙佛也不是他的对手。
他卷王也好,其他也罢,他都是在卷自己。
心里无相,何来着相?
倒是张怀义,一门心思的想在手段方面超越他,这才是真着相。
张之维的话,让人更不解了,仙和佛,不是天底下的修行人人敬仰,人人追求的存在吗?
就算有些人不追求,那也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怎么从小天师的话里说出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众人想反驳张之维,告诉他不对,仙和佛的境界很高,高不见顶,凡夫俗子不可触摸。
但又因为那是张之维说的话,他们又不敢反驳。
“小天师的境界,真是高不可言啊!”恒林大师赞叹了一句。
随后,他看向天台宗的和尚,说了一遍金刚经,这些和尚也都收获不浅,其中最开始质问枯荣的德云和尚,更是一脸慈悲。
“善战善战,还有一位当得起重任!”恒林大师松了口气道。
他双手捧起枯荣大师的头颅,把德云叫到自己身前,要为他传度。
“需要我们回避一下吗?”张静清询问道。
“不必,一瞬间的事情而已!”
恒林大师摆手说道,他一手放在枯荣大师的头颅顶部,另一只手抚在德云和尚的头顶。
“德云,接下来,我要为你灌顶传度,灌顶虽是密宗之法,但此法不来自密宗,而是来自你们天台宗五祖,灌顶法师!”
天台宗五祖,便叫灌顶大师。
德云和尚面色动容,双手合十,佛唱一声:
“阿弥陀佛,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小僧自当引以为戒。”
“善哉善哉,身心垢恰似琉璃瓶,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
恒林大师念诵灌顶咒,抚在德云法师头顶的手掌,忽然握紧成拳,一锤砸下。
霎时间,锤散金光,整个法会当场遍放光明,好像一轮烈阳骤然升起。
众人想看清楚具体细节,却只感觉仿若大日横空,感受到了无量光,无量热。
他们双目流出泪水,不禁闭上双眼,不敢再看。
只有张之维,一双眼睛瞪的像铜铃,里面金焰沸腾,倒映出了一个巨大的身影。
第663章 窥探传度之秘,见大日如来
时值正午,天台宗的法会当场,金光浮焰,光辉璀璨,甚至有梵音唱响,诵经琅琅。
即便这个地方因先前的激战,变得一片狼藉,就连大雄宝殿都塌了。
但在这佛光普照和梵音颂唱的映衬之下,依然显得巍峨无比,宝相庄严。
金光和焰火都是从恒林大师和德云和尚身上散发出来的。
因为太炽烈,周围人几乎不敢直视。
张之维的妄破神眼不惧光和热,目睹了整个传度的过程。
他看到随着恒林大师一锤下去,好似有一轮大日升起,光芒万丈。
那不是真正的大日,那是佛光炁机变化造就出的景象。
而在大日的周围,有唵,嘛,呢,叭,咪,吽六个梵文同时亮起,绽放净光,沉浮着诸多金色的卐字符。
诸多字符如音符般跳跃在传度的两人周围,而他们头顶的那轮大日,堂皇灼热,似乎蕴藏着极为恐怖的力量。
张之维注视着那轮大日,他只觉得一股热浪袭来,眼球间竟有一种灼烧之感。
这股热浪,并非是真实的温度,炙烤的也不是肉身,而是直指精神。
张之维对这种灼烧感很熟悉,在内景的时候,若触及一些禁忌事项,出现的大火球便是这种灼烧感。
只不过这轮大日所带来的温度,似乎要比那种火球还要炽烈几分。
它在迫使自己闭眼……张之维瞬间反应过来。
旋即,他的眼睛中金色火焰沸腾,从中透出炽烈的光,抵御着可怕的高温。
他的妄破神眼是在构建神格面具之后,从众生信仰之中诞生出的能力。
能够看破虚妄,目光所及之处,还能像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燃纸张一样点燃目标。
因为后者需要一点聚焦时间,使用起来远不如金光如臂使指,所以他使用的次数不多。
倒是看破虚妄这个能力,他经常用到。
而且,随着他的性命修为,特别是“性”上的修为变强后,这个能力也在跟着提升。
此刻,恒林大师和德云和尚头顶显化出的那轮大日所散发的光和热,已经无法阻止张之维的目光了。
他的目光看透了那轮大日,看到了内部的场景,里面充斥着一片金黄色。
他的视角在大日内部不断拉远,那金黄色仿佛无穷无尽一般。
终于,在无尽的佛光之中,他看到了一个实体。
那是一个端坐在那里的人影,身上披着袈裟,但面容和身形有些模糊,像是一副用铅笔勾勒出的简笔画,然后又被人用橡皮擦抹去了大半,很模糊,很潦草。
“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见到过。”
张之维略作思考,猛地想了起来,这就是枯荣大师,虽然人影很糊,但其中某些神韵却是骗不得人。
简笔画一样的枯荣大师,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张之维的到来,嘴巴里无意识的念诵着佛号。
“这种情况……”
张之维脑中莫名想起了纳森岛剧情里的黑魔法师怀特。
怀特想去毁灭纳森神树,却意外折断金枝,成为了王的候选者。
而在他被杀掉之后,他进入到了树的内部,与树同化,后来贝希摩斯挖掘神树的时候,还能看到他变成的半人半树的身影。
“枯荣的情况,与黑魔法师怀特有些类似,所以现在我现在的所处之地,是佛门传承的内部,相当于纳森岛神树根部的圣林里。”
张之维心里暗道。
旋即,他把目光从枯荣身上挪开,他看向自己,便发现自己也是由一团宛如乱麻般的线条构成。
线条有些呈黑白色,有些则是闪烁着金光。
金光最为炽亮的部位是头部,恍若黄金锻铸,几乎看不到任何线条。
而头部里,又以两只眼睛最亮,简直就好像两盏高瓦数的灯泡。
张之维对这个状态并不陌生。
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进入这个状态了,这才发现,较之先前,他的变化很大。
在最开始的时候,他是一团黑白线条构成,只不过普通人的线条是火柴小人,而他的线条复杂很多,是一个由无数线条构成的黑白色简笔画人影。
上一篇:入学第一年,我把辅导员抱回了家
下一篇:大人,坏女人不是这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