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87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张之维在旁边摸了摸鼻子,心里暗道,不愧是自己的宣传部长啊,这些话,让他自己来说,他是绝对说不出来的。

  而紫云观的众人,听了田晋中的话,看张之维的目光,从质疑慢慢变成了崇敬。

  没错,就是崇敬,虽然他们常年驻守在外,很少回龙虎山总坛,但不代表他们就消息闭塞。

  张之维在陆家大院一人单挑所有年轻一辈这件事,江湖上那是传的沸沸扬扬,即便他们离总坛几百公里,却还是有所耳闻。

  当时,他们还在想,等过些日子,在每年一度的授箓大会,去见一见这位龙虎山的真龙,传说中的年轻一辈第一人。

  却没想到,这次求援,竟把这位给指派来了。

  虽然旁边的那个小道士说的有些夸张,但在场的道士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张之维在龙虎山的地位。

  

  说是宝贝疙瘩,那是一点也不为过,是绝不可能让他涉足险地的,既然他敢来,那一定是有万全的把握。

  “原来是之维小高功,陆家大院一事,我等是久仰大名,此次降魔,我等全听从你的号令!”紫云观主连忙说道。

  “是啊是啊,一切听小高功号令!”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冒姓弟子,在龙虎山是会被赐予五雷正法的,雷法傍身,降妖除魔,无往不利,他们有什么好怕的。

  随后,几人寒暄了几句,好好认识了一下,同时,张之维也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前几日,黄石镇的镇长,突然派人来紫云观,说黄石镇闹鬼,请法师前往除鬼。

  当时,紫云观主他们还以为只是一件平平无奇的闹鬼事件,就派了几个年轻好手前往,却不曾想,这一去,就没能回来,全部折损在了黄石镇。

  痛失好几个弟子,紫云观震怒,观里的几个修为高深的老道士,便带上各种法器,去黄石镇大摆法坛,想要除灭恶鬼。

  当天晚上,厉鬼出没,双方便在镇上的祖宗祠堂前斗了一场。

  这斗法结果嘛,无外乎是法坛炸裂,紫云观又折损了几个好手,最后惨淡而归。

  甚至要不是关键时候,那女鬼被镇上的人吸引了目光,转头杀他们去了,紫云观里的几个老道士,说不定都要折损在那里。

  狼狈逃回观里后,紫云观众人发现情况不对了,一个刚诞生的鬼物,怎么能这么凶啊?

  便着手调查了一番,这才发现,厉鬼本名叫夏柳红,是省城里一个修行神格面具的老倡优开办的戏院里的名角,尤其擅长扮演戏曲中的魂子,最拿手的戏是《李慧娘》。

  魂子,传统剧目中的那些已经死去人物的角色,也就是演鬼魂的,《李慧娘》这戏,就是以鬼作为主角。

  戏里,李慧娘是一个被奸人拆散爱情,并且杀死的可怜人,在她死后,地府判官念她死的凄惨,赠其阴阳宝扇,让她去报仇雪恨。

  而这李慧娘,就是夏柳红最擅长扮演的角色,扮演程度极高,只不过这个角色本身不像孙悟空二郎神这种神话角色那般厉害,所以扮演的倡优,也是平平无奇。

  不过倡优嘛,唱戏谋生,又不打打杀杀,倒也无伤大雅,而且,这种弱的,扮演起来更加容易。

  夏柳红靠着这般手段,一直做到了戏院里的台柱,作为台柱,自然会有很多人追捧,夏柳红便与其中一人相爱了。

  那人是黄石镇镇长家的公子,一镇之长,地位不低,自然不允许儿媳从事唱戏这种下九流的行当。

  所以,夏柳红就便离开了戏院,嫁到了黄石镇相夫教子,这些年,也没再碰戏曲。

  但前些天,不知怎么回事,说是她与人私通,偷汉子被丈夫逮了个显现,镇里便执行家法,将她给浸猪笼,沉江淹死了。

  此后,相安无事了一周,但等到头七的时候,这夏柳红突然化作厉鬼回归,在黄石镇大杀四方,每晚都有一家人暴毙。

  后来,才有了请紫云观去除鬼这件事。

  听完事情经过,张之维沉吟,在思考事情。

  而一旁的田晋中,捏着下巴说道:“这事只怕是另有隐情啊,既然那夏柳红是一个异人,为何会这么容易就中招啊,还被浸猪笼?!”

  张之维看了小迷弟一眼,解释道:“修行神格面具的倡优,性命上偏科很严重,若无防备,一包老鼠药就能撂倒。”

  “这样啊!”田晋中下意识对比了自家天师府的本领,感叹道:“那这神格面具,听起来也不是什么好手段啊!”

  “其实倒也有些可取之处,手段这种东西,不得看在谁手上啊!”张之维说道。

  张之维对神格面具还是有些兴趣的,陆家大院时,他见到那位演钟馗的倡优,心里就起了自己演自己,打造神话的念头。

  只不过当时顾着逆生状态和人体格局去了,对此并没有太重视。

  但自从上次起坛作法,沟通法脉,与冥冥之中的那位真武大帝对视了一眼,这个念头就又冒了出来。

  或许,他也可以像那真武大帝那样。

第123章 神格面具第三阶段,在世鬼神

  “对了,观主,现在黄石镇里怎么样了?”

  张之维暂时压下以身化神的心思,询问道。

  紫云观主道:“情况很不好,那个叫夏柳红的鬼物,每晚都会杀掉其中一家,而且手段极其残忍,昨晚就有一家十三口被害!”

  “这么凶啊,知道那里闹鬼,镇上的人不知道跑吗?”田晋中不解道。

  “小高功说笑了,现在兵荒马乱的,能跑哪里去。而且一个镇上好几千人,都有侥幸心理,认为祸事降临不到自己头上!”紫云观主说道。

  张之维也点头道:“是这个道理不错,鬼物秉持着怨念而生,最为记仇,真盯上了你,跑出这个镇也没用。既然情况危急,那我们也不拖沓了,现在就前往黄石镇。”

  “一切都听小高功的,对了,小高功,我们这次去的话,要摆什么法坛?”紫云观主询问道。

  “不需要,我本人就是一座移动的神霄五雷法坛,带路,直接去镇里!”张之维淡淡道。

  “这……”

  紫云观的几个老道对视一眼,一咬牙,干了,冒姓弟子,天师候选人带路,怕个鸟。

  “不过,两位小高功稍等,待我等准备一番!”

  “行,没问题!”

  张之维点头道,他知道,主修符箓一道的道士,出发前确实比较墨迹,毕竟得备好手段。

  在观里等了片刻,紫云观主等几个老道士全副武装的走了出来。

  张之维看的是眼皮一跳。

  只见几人手里还拿着浮尘,腰间的兜里面装着符箓,都身穿杏黄道袍,胸前挂着八卦镜。

  背后背着两把剑,一把桃木剑,一把铜钱剑,肩膀上还插着六丁六甲令旗,看着就跟唱大戏的一样。

  看来黄石镇那鬼物,上次是把紫云观的人吓得够呛啊,这身行头都安排上了……张之维心里暗道。

  田晋中也被惊的目瞪口呆,默默看了眼自己背上的五柄桃木剑,自己这个背剑师弟,还是太收敛点。

  “小高功见笑了,连续折损了好几个弟子,不敢准备的不充分啊!”

  紫云观主注意到张之维和田晋中的眼神,苦笑着解释了一句。

  “理解理解,那咱们就出发吧!”

  …………

  …………

  随后,一行人直奔黄石镇而去。

  这次前往,因为去的人多,张之维就没变化出仙鹤赶路,也没火急火燎的用神形甲马,就带着紫云观的十来号人,浩浩荡荡的过去了。

  走了大约有大半个时辰,黄石镇映入眼帘。

  现在已是半晚时分,虽天还未全黑,不过黄石镇上的家家户户都已经灯火通明了。

  哪怕是那些最穷苦的家庭,此刻也顾不得节省了,煤油灯都多点了几盏,好把屋子照亮些。

  “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那夏柳红是镇长家的儿媳妇,也是被镇长下令浸猪笼的,她有仇怨,必然第一个找镇长,镇长在哪里?”张之维问。

  紫云观主说道:“应该在镇上的宗祠里,自从镇里闹鬼后,镇长就躲了进去不敢出来,就连来请我们去除鬼,都是派人来的!”

  张之维道:“宗祠积年累月受后人供奉,如果香火鼎盛,确实能挡邪祟,保佑子孙后代,但那叫夏柳红的鬼,都能掀翻法坛了,这宗祠怕是也挡不住吧!”

  “这……”

  紫云观主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道:“按理来说,是这样,不过我们上次前来做法,他还活的好好的!”

  这时,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田晋中,突然脑洞大开道:“难道是那镇上的宗祠里有什么不得了的宝贝,能镇的住厉鬼?”

  “你这个想法不错,下次别想了!”

  张之维说了一句,拿出了一张天地视听符箓。

  这是他之前做的,虽然天地视听法坛也很简单,可以随时使用,但总归不如制成符箓来的方便。

  心念一动,使用天地视听符箓后,张之维意识拔高,纵观全局,俯瞰天地,整个黄石镇都尽收眼底。

  在他的目光中,镇子最中心的祖宗祠堂的位置,盘踞着一团晦暗邪异的妖氛,怨煞冲天,像是罩着一团灰雾,烟笼雾绕,雾气里隐约可见一张张扭曲挣扎的模糊面孔,时隐时现,哀嚎惨叫冲天。

  张之维顿时了然:“宗祠早已被鬼给占据,走吧,进去,灭了她!”

  旋即,张之维带着众人往镇中心的宗祠而去。

  刚进小镇,不时有民众张望,投来期盼的目光,而且还有人送来些几枚大洋,恳请众人能把那鬼给降服了。

  不过,随着深入镇中心,出来的人就少了,就连打望的都没有,家家门窗紧闭,气氛骤然变的阴森诡谲了起来。

  整个黄石镇的中心位置,死寂般的安静,所有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浓郁的煞气几乎是涌过来,张之维一行人走在其中,感觉空气有些粘稠。

  隐隐约约,风中传来了唱曲儿的声音和唢呐声。

  阴气森森的,不像是给人唱的,倒像是给鬼听的,也不知道是从哪一个方向传来,转过头去看的时候,声音又会从背后传来,听起来极为渗人。

  “阴缩缩的,好像是从房子里传出来的!”

  田晋中嘟囔了一句,掀开了几户人家的窗户,一一向内看去,便发现这些屋内的居民,全都处于一种煞气缠身,浑浑噩噩。

  有的在睡觉,面目狰狞,像做了噩梦。

  有的一脸无神的在砍菜,菜都没了,却还是木然的一刀一刀的砍着。

  有的面目呆滞,在屋子里如行尸走肉般转圈。

  有的一脸惊恐的喃喃自语,说自己不该昧着良心做事。

  

  “师兄,这些人的情况有些不对啊!”田晋中说道。

  “是不太对!”张之维道:“这是外界的炁,影响了身体的炁,所以产生了幻觉。有些类似风水炁局,通俗点讲,就是鬼打墙了,你们不想被影响,就开启金光咒!”

  闻言,众人纷纷运起金光,把涌动而来的煞气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