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238章

作者:冰霜恋舞曲

  赵兴对于如兰的说辞是李云初刚来大宋,人生地不熟,如兰就住在旁边,平常没事可以多去找李云初说说话。

  对于明兰他没有隐瞒,直接告诉她,让她想办法从李云初口中套一些关于西夏的情报。

  明兰一开始只是带着目的去的,心里也没觉得有什么负担。

  但是时间久了,李云初又不对她设防,让她有种负罪感。

  每次来跟赵兴讲述她从李云初那打听到的消息,那种负罪感就更深了,赵兴自然能够差觉的到。

  赵兴闻言在她额头上吻了一口,叹气道:“有没有觉得孤利用女人,对孤有些失望?”

  “奴婢没有。”明兰闻言一急,撑着身子看着赵兴,说道:“奴婢虽然只是女子,却也不愚昧。只是侧妃她那么相信奴婢,奴婢这么做心里有些不好受。”

  明兰因为激动,半个身子都露出了被外,春色撩人。

  赵兴强忍着冲动,帮她提了提被子盖好,把她揽在怀里,叹了一口气道:“两国是世仇,虽说这些年一直保持和平,但是这种和平能保持多久?你也听她说了,她那弟弟虽然年纪不大,却很有抱负。

  自西夏小皇帝掌权后励精图治,重用汉人,如今西夏内部欣欣向荣。

  西夏国力增强,会愿意一直偏安一偶么?

  孤是大宋太子,将来万民的官家。边疆动荡,会有无数将士战死边疆。孤也觉得这种手段不光彩,但是这样能够减少无数死伤。”

  “奴婢都明白的,也没有怪殿下的意思。”明兰柔声道:“奴婢就是觉着李侧妃太可怜了。”

  赵兴对李云初所做之事,明兰并不知道。

  她以为刚开始李云初心情不好,是因为和亲的缘故。

  明兰也读过几年书,什么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吐蕃和亲的故事她都听过。

  和那些人大书特书,称赞有加不同,她觉得王昭君和文成公主都非常可怜。

  李云初也是和亲来的大宋,等将来大宋和西夏交战,李云初该何等为难。

  甚至李云初知道,一些情报都是她泄露给大宋的,能接受的了么?

  “别想那么多了,孤以后会好好待她的。”赵兴说道。

  “嗯。”明兰点了点头。

  “你弟弟也不小了,如今进学没有?”赵兴转移话题道。

  因为他的蝴蝶效应,卫小娘比原剧中更早怀孕。

  如今已经七八岁了。

  “长林去年就进学了,上次奴婢回家,小娘说长林学习很认真,夫子对他称赞有加。”提起弟弟,明兰心情好了很多。

  赵兴看着明兰笑容明媚,有些心猿意马,手不老实的游走了起来。

  “殿下。”明兰察觉到赵兴的动作,脸色羞红,欲拒还迎,嘴里发出呢喃之声。

  …………

  “拜见殿下!”王安石行礼道。

  “免礼。”赵兴摆了摆手,让人给王安石赐了坐。

  王安石谢恩后,坐了下来,说道:“殿下,各县青苗法借贷出去的钱财数目,已经统计了出来。”

  “你详细说说。”赵兴说道。

  “各县一共借贷出去十三万五千余两,大多数都是用来添置农具和耕牛。如今租种官府田地的百姓,农具耕牛已经够用了。来年只要不出现大的天灾,这些百姓就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官府多费心了。”王安石说道。

  “嗯。”赵兴闻言笑道:“做的很好,各县的钱财还够用吧?”

  “够的,那些田亩交的的租子,都没有用完。”王安石说道。

  “那就好,剩下的你让各县统计出来,到时候上交国库吧。”赵兴想了想说道。

  若是留在各县,以那些官员的尿性,说不定就用各种借口给用掉了。

  交到国库,虽说也不一定能用到实处,却也能堵住一些人的口。

  “是!”王安石应了一声,说道:“殿下,臣觉得田税很不合理。现下良田和劣田每亩所纳之税一样,即便将来殿下实行摊丁入亩,如此纳税方式也不合理。”

  “介甫有什么话直说便是。”赵兴说道。

  “臣觉得应该将田地根据优劣划分出不同的等级,良田多纳税,劣田少纳,如此方显公平。”王安石说道。

  赵兴闻言手指无意识的轻敲桌面,陷入了沉思。

  他记得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好像就有这一条来着,具体的他也记不太清了。

  百姓交纳田税,是按所拥有田亩的数量来的。

  但是良田劣田所产粮的数量不同,按照每亩来纳税,确实有些不公。

  而且地主豪强兼并的土地都是良田,那些劣等的,他们还看不上。

  这样做,看似是针对那些地主乡绅,百姓不仅不会吃亏,还能得到便宜。

  毕竟百姓所拥有的土地,大多都是次一等,或者是劣田。

  按照王安石的办法来,很多百姓都要少纳税。

  即便有些百姓有一点良田,但综合下来,所纳之税也不会增加。

  但是赵兴仔细思考后,摇了摇头,说道:“介甫,你可曾考虑过田亩优劣如何定级?又如何能够保证不会有人把优定劣,把劣定为优?而且田地优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个办法看似很好,却有个极大的弊端。

  若是地主乡绅联合地方官员,把百姓的劣田定为良田,把地主乡绅的良田定位劣田,那么这个政策就成了害民之策了。

  这种情况必然会发生的,而且还很难防范。

  “介甫,很多时候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只能做到相对的公平。若是一味的追求绝对的公平,反而会留下更多空子,反而不是好事。”赵兴说道。

  “殿下,只需要设定详细的分级标准,不留下空子…”

  “介甫!”

  赵兴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朝廷明明有律法,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人犯罪?有人说百姓目不识丁,哪里懂什么律法。事实真是如此么?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道理百姓总该懂吧?但是每年各地发生杀人的案件并不少。

  任何事情,只要复杂了,不管制定的多完善,总有空子可钻。反倒是简单一点,所有田亩所纳粮数量一致,就没有空子可钻了。

  看似对普通百姓不公平,但若是被人钻了空子,最终吃亏的还是百姓。你明白吗?”

  “臣明白了。”王安石说道。

  赵兴见王安石神色还有几分不甘,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的那些变法政策孤都看了,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把简单的事情便的复杂了。”

第264章 封桩库

  “介甫,你要记住一点,凡事涉及到百姓的事,越简单越好。因为百姓大多大字不识,政策太复杂了,地方官员想蒙蔽百姓,就太容易了。

  孤想出摊丁入亩之策,为的就是把税制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你说的给田亩分级,和摊丁入亩有些背道而驰了。”赵兴说道。

  为什么赵兴一直觉得王安石此人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呢。

  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的政策,不管怎么看,都是好的。

  可是实行起来的结果,大多都成了害民之策。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大宋官员腐朽,并不能怪王安石。

  但不怪王安石吗?

  赵兴觉得应该怪。

  首先这是一套伪命题,推行任何新法,主要原因就是原法弊端太多,需要用新法来解决这些弊端。

  而新法的弊端哪里来的?

  说到底还是那些官员。

  在实行新法前,就要考虑到新法有没有空子可钻,又存在着哪些弊端。

  但是王安石却没有想这些,或者对自己的新法太过自信了。

  但是王安石的出发点却没有错,这也是赵兴用王安石的原因。

  不过他对王安石的定位是一个执行者,而不是变法的制定者。

  但是古代有能力的文人大多都有个通病。

  不随他们心意,就不伺候了。

  大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意思。

  历史上王安石几次上书变法,没有被采纳,直接辞职不干了。

  司马光也是,神宗皇帝坚持变法,他直接辞职修起了他的书。

  大宋文人把君子六艺那些丢的差不多了,但是文人的那种傲气却比别的朝代更浓。

  王安石闻言面露思索之色,此时的他还不是后来主持变法的他,还没有那么执拗。

  重要的是,赵兴并不是反对变法,因此他听到赵兴说的这些,会去思考,而不是抵触。

  赵兴顿了顿,继续说道:“自古以来,这么多朝代,明君能臣也不少,但是何曾有一直未变的政策?不要想着去制定一劳永逸的政策,只要制定符合当下的就行了。也许现在制度的政策好用,但是几十年后,也会诞生新的弊端。孤今日所言,你回去好好想想,孤对你寄予了厚望希望你不要令孤失望。”

  “是,臣明白了。”王安石起身行礼道:“臣告退!”

  “去吧。”赵兴摆了摆手道。

  看着王安石离去,赵兴微微摇头。

  希望王安石的思想能够转变过来吧。

  否则他只能弃之不用了。

  …………

  十一月底,盛维父子回到了汴京,赵兴设宴款待了父子二人,还派人把淑兰请了过来见了一面。

  淑兰已经怀孕九个月了,临盆的日子就在年前前后。

  许久未见父亲和弟弟,淑兰激动不已,把赵兴吓了一跳。

  暗骂自己失策,万一淑兰因为激动,出现什么意外,父皇那边怕是得扒了他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