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之梅家有子初长成 第23章

作者:君如玉杯倒

  梅呈安舞完剑舒舒服服洗了个澡,用真气烘干了头发,此时侍女红薯正在为他梳头。

  青鸟快步走了进来。

  “少爷,老爷差人来让你快些去前厅。”

  梅呈安皱皱眉头。

  “可有说我爹唤我何事?”

  “说是宫中来人,陛下召你进宫。”

  梅呈安顿时愣住,奶奶的,怕什么来什么啊。

  梅呈安跟在侯公公身后走在皇宫里,心中忐忑不安,也没心思打量皇宫建筑了。

  刚才来的路上他已经跟侯公公打听的差不多了,心中将郭攸之骂了个狗血喷头,庆帝这次召见他恐怕是要考教他,他隐隐有点后悔不该抄诗了。

  面对史诗级大boss庆帝,他该如何应对呢,梅呈安在心里不断思考应对之法,衡量利弊得失。

  心里波涛汹涌,面上却不显,强大的真气修为也被他心意一动全部敛去,看上去就是一个略带沉稳的普通孩童。

  不知不觉侯公公带他来到一座巨大的宫殿前,数十根一人环抱不住的巨大红色圆柱撑起宫殿前檐,四周禁卫密布,守卫着这座宫殿。

  侯公公带着他走过大门,穿过禁军把守的行廊,绕过玄关,走进了传说中的御书房。

  梅呈安子进了宫殿就低下了头,这是塞了五十两后,候公公提点的入宫注意事项之一。

  进了御书房,随着候公公站定而停下。

  “陛下,梅呈安到了。”

  话音落,梅呈安朝着候公公面对的方向跪了下去,其实他也不知道皇帝在哪,低着头压根儿没敢看。

  “草民梅呈安,拜见陛下。”

  庆帝一直没说话,空气安静的可怕,梅呈安感觉压力好大,保持着行礼姿势一动也不敢动。

  庆帝之所以没说话,其实是在打量眼前这个所谓的神童,低着头看不见眉眼,声音倒还算沉稳,除此之外,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许,比寻常十岁孩子要高大些?

  “起来吧。”

  “谢陛下。”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梅呈安听着这话感觉别扭,感觉自己像个戏子,但还是抬起了头。

  他终于看见庆帝,跟电视剧里穿戴差不多,一身白色外袍,红色内饰,面相要比剧里年轻些,两撇小胡子颇具威严。

  “你长得倒是比梅执礼好看多了。”

  梅呈安下意识回了一句。

  “草民长得随母亲多些。”

  说完就感觉有点冒昧了,他感受到了候公公的注视。

  庆帝笑了,这种俏皮话很少有人敢在他面前说。

  “诗写的不错。”

  “谢陛下夸赞。”

  “今年几岁?”

  “十岁。”

  “读书进度如何?”

  “已学得六经,三书只通读过,还未深入学习。”

  虽后庆帝便考验了一番梅呈安对六经的掌握程度,问了几题,梅呈安皆对答如流。

  庆帝默默点头,这孩子小小年纪学问如此扎实,确实很难得,说声天才也不为过。

  “伱还练过武?”

  梅呈安一愣,自己明明已敛去全身气机,庆帝居然还能看出来?这就是大宗师吗?

  其实他想多了,他不知道他的真气功法有多神奇,只要他不释放气机,除非仔细感应,否则就连大宗师也未必能感应出来,庆帝闲着没事仔细感应他个孩子做什么,庆帝只是见他呼吸绵延细长,脚步轻柔,当是身怀真气之象,便随口问了一句而已。

  “回陛下,草民幼时身体孱弱多病,为了强身健体,才求的父亲同意允许我习武。”

  好在庆帝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礼部的人都把你称为神童,你怎么看?”

  “回陛下,草民末学后进,实当不得礼部前辈如此盛誉。”

  “倒还算清醒,不瞒你说,朕之前还担心过神童之名传开,你听闻后会志得意满,自命不凡,如今看来是朕多虑了。”

  说了半天话,庆帝觉得有些口渴,便喝了一口茶,放茶杯的时候心中一动。

  “可曾写过别的诗?”

  “回陛下,目前只写过一首。”

  “若让你以茶为题写一首诗,你会怎么写?”

  梅呈安愣了一下,这是让他现场写诗?

  “陛下…是让草民当场作诗?”假装没听清,实则趁机在脑海搜刮有关茶的诗句。

  庆帝也愣了,他本来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问问这孩子如果以茶为命题,他会从哪种角度思考,这孩子好像理解错了,不过,错也有错的好处,毕竟当场作诗听起来更有趣。

  “不错。”

  “要是写不上来,会被治罪吗?”

  “会!”

  艹,就知道庆帝这老登不是什么好人。

  “陛下可否容草民想想。”

  “准!”庆帝看着这孩子闭上了双眼,嘴角悄悄勾起。

  梅呈安这个郁闷啊,本来记住的诗就少,得慢慢回忆,庆帝这个要求简直在为难他胖虎。

  茶茶茶,妈的,到底什么诗是写茶的呀。

  想了半天,一首完整的诗没想起来,残句倒是不少,自己思考够久了,这要是让庆帝这老登等久了发飙怎么办,只能紧急拼凑一下了,希望能应付过去,应付不过去就拉闸。

  “陛下,草民想好了。”

  “这么快?”

  庆帝有些惊讶。

  梅呈安更惊讶,妈的自己草率了呀,早知道多想想,尽量找些更合适的诗句了。

  侯公公此时突然插了一句话。

  “陛下,老奴斗胆,愿为小梅公子抄录。”

  “准!”

  不用了吧,一首胡乱拼凑的诗也要抄录?是要留下罪证吗?梅呈安目瞪狗呆。

  只见候公公招来一群小太监,不一会儿桌子板凳笔墨纸砚镇纸就准备好了,墨都磨好了,候公公端坐在那里,手持毛笔望着他。

  庆帝嘴唇轻启。

  “念!”

  梅呈安清了清嗓子,念道。

  “人间有仙草,茶为草木珍。”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浓茶解烈酒,清茗养精神。”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梅呈安念完了,心里忐忑不安,韵是压上了,意思通顺不通顺他就顾不上了,候公公字写得很漂亮,写字速度也不慢,他念完了,诗也抄好了。

  候公公放下笔,挪开镇纸,取出宣纸快步交于庆帝。

  庆帝看着纸上的诗句,开口诵了一遍,点点头。

  “照问渠那得清如许是差了一点,但也是好诗,转瞬即可成诗,足见你才思敏捷,不愧是神童。”

  梅呈安松了一口气,看来是糊弄过去了,这庆帝也不懂诗。

  “刚才朕说你做不出诗会被治罪,既然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来了,自然要赏,赏什么好呢?”

  庆帝这是在自问,并不是问他,梅呈安自然不会傻不愣登开口,此时他心里只感觉很轻松,赏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赏完他就可以出宫了,美滴很。

  “赏你个官做吧,朕想想,校书郎如何?”

  梅呈安怀疑自己听错了,傻在原地,还能赏官的?他还是个孩子啊,这就做官了?

  候公公见他愣在原地,开口提醒。

  “小梅大人,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谢恩?”

  梅呈安回过神,赶紧跪下。

  “小民,不是,小臣谢陛下鸿恩。”

  庆帝被逗笑了,自称臣的他经常见,自称小臣的这孩子是头一个,倒也应景。

  “起来吧,送校书郎出宫。”

  出了御书房。

  候公公笑吟吟道:“小梅公子,哦不,现在应该叫小梅大人了,面圣的感觉怎么样?紧张不。”

  “实不相瞒,陛下天威难测,不说话都能惊出我一身冷汗,确实很紧张,哦对了,还要多谢候公公方才在殿内的提点。”

  “害,那都小事儿,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梅呈安从袖子里又摸出五十两。

  “于公公您自然是小事,可于我,却是帮了大忙了,这点茶水钱还望候公公务必收下,不然我心难安。”

  候公公看着梅呈安偷偷递过来的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