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烤林蛋
清水对着赵海伦说道。
康纳斯的再生血清是基于基因层面的,而再生摇篮则是将患者的细胞克隆,使用生物3D打印技术修复受损的组织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配合纳米技术做到无缝修复,完美的贴合原细胞。
而现在,他将成为赵海伦所在实验室的新主人——实验室所在的首尔生物制药公司被清水个人收购了。
值得一提的是,清水在漫威世界的身价也已经大幅度上升。
现在的奥斯本已经离不开清水了,而清水只要想,靠着他手头上掌握的科技和能力,还有现有的财富,足以在一两年时间内再造一个和奥斯本同规模的企业。
为了留住清水,也为了留住自己的财富,奥斯本的股东们说服了哈利·奥斯本,通过了一项股权奖励的决议。
只要清水能让奥斯本创造的利益达到某个数量,股东大会就会等比稀释一定的股份用于奖励。
让他们如此紧张的缘故,自然是因为清水在奥斯本之外又开了几家公司,拿出了点在DC世界获得的科技,业绩还挺高。
所以虽然起步较晚,但靠着在漫威世界的先天身份优势,这个世界的清水资产比之DC世界的也相差不大,个人财富位居全美前四十,世界前百的行列。
“你的话我很认同,但你刚刚在走神想什么?”
赵海伦又对着清水问道。
“我在想能否使用纳米机器人构建起一个分子层级的纳米加工厂,用来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
“那可不容易,我这边和再生摇篮配合的纳米机器人直径超过一百纳米,用来对付体积比他们大上一个数量级的人体细胞可以做到极其细微的操作,但想要制作分子层级的纳米加工厂,恕我直言,我想不到如何制作这样一个纳米机器人。”
赵海伦微微摇头道。
清水的反应在她看来挺正常的。
一个科学家看到一项科技所代表的种种技术之后,经常会想这些技术能否在其他领域,尤其是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发挥作用。
“你们的纳米机器人是用什么方法制造的?”
清水又问道。
“光刻机怎么刻芯片,我们就用什么办法,但以现在的精度,制作的纳米机器人最小最小也得有几十纳米。”
赵海伦回答道。
光刻机的精度并不能代表纳米机器人的大小。
比方说一把刀可以用来雕刻东西,所雕刻的东西大小绝对不可能和刀刃厚度一样。
即便雕刻技艺再怎么高超,那起码也得大上最少一两个数量级才能勉强加工。
——真要比刀刃的厚度还小,那可真指不定谁雕刻谁呢。
几十纳米……
清水微微吐了口气。
这距离分子级,也即0.1纳米级,可还差了两个数量级啊。
还好,现在DC世界的化身已经从韦恩集团那边搞到方法了。
该科技是由布鲁斯·韦恩提出构想和研究方向后,由卢修斯带领韦恩集团的科技实验室完善的。
说起来挺扯淡的。
他们是先制造纳米机器人,然后再让纳米机器人是去制造更小的合成单位……
但仔细探究,其实还挺有道理。
没道理的话韦恩集团也无法实现。
其实韦恩集团本身最开始用于的纳米技术虽然比赵海伦这里先进,但还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
直到一次升级。
他们在实验室中,将传统的光刻升级为电子束光刻,无需掩膜,直接按照设计好的程序进行雕刻。
围绕在原子核旁边的那些电子,尺寸可比原子小得多了,虽然重量很轻,但比起光刻好操纵多了。
光没有静质量,但动起来的时候有动量——光本身就不会是静止的,而是永远在以光速前进的。
配合E=MC的二次方的智能方程可以计算出光的等效质量。
但光子是无质量的。
比起光,能参与进化学反应,并能相对明显受到力的作用的电子束在这种时候要比光更靠谱。
虽然成本、难度依旧很高,失败率也很高,且产量极少,但依旧是让韦恩集团制造出了十纳米以下的纳米机器人。
而布鲁斯韦恩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天才性的构想。
第320章 反应堆完成
那就是模仿大自然的。
碱基序列是大自然的编程语言,基因就是大自然这个最牛逼的码农所敲的代码。
借助用电子束刻制造的微型纳米机器人,直接对生物基因进行编辑剪辑,排列出自己需要的碱基序列组合成DNA分子,再转录合成出所需要的物质,以达成这些一个个各自具备特点功能的分子。
利用DNA分子作为“构建块”,在指定的程序控制下,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形成纳米级结构。DNA分子能够根据特定的序列自发地进行组装,形成可编程的分子结构。
这些,便是韦恩集团通过纳米机器人制造的分子级加工厂了。
用纳米机器人修剪碱基序列,编程DNA分子,制造出需要的分子结构,再通过分子的作用力和彼此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对其他分子的加工。
这比康纳斯的基因嵌合更加细致。
在韩国和某个与沃特集团有业务往来的财阀介绍的女团度过了身心愉悦的一晚后,清水便返回了纽约,一头扎入了对纳米机器人的制备中。
一周后。
奥斯本集团的实验室,清水终于根据从韦恩集团那边获取到的资料完成了电子束刻,合成了第一批纳米机器人。
这还多亏了清水实际动手能力,才能这么快完成。
拥有超强的感知能力,配合细微的查克拉线操纵能力,再加上一系列设备的辅助,在单纯的工程制造上,只要有图纸,即便是托尼·斯塔克也不如他。
第一批纳米机器人的数量乍一看很吓人,以千亿为单位。
但不要以为这很多,实际上加起来不到一克。
而报废的材料数量则足足有十来公斤。
可见合格的纳米机器人成功率之低。
“啧啧,本来还想着要是产量高一些,可以试着制造出纳米金属战甲,不过如果真的是以单个纳米机器人为单位,到时候该怎么用查克拉线来操纵?”
清水看着玻璃柜里的一小滴金属液体,思绪不由得发散了开来,伸手在键盘上敲击,控制着这一小摊金属变形做着各种动作。
稍微玩了一会,清水便进入了正题。
纳米金属战甲的事情暂时不用急,现在纳米技术已经开了一个头,用不着着急。
关键在于方舟反应堆。
“威特欧斯,开启四十七号实验档案,继续进行,拟用纳米机器人裁剪碱基序列进行编辑……”
后续的进度要比清水想象的顺利得多。
奥斯本集团在生物基因领域的底蕴还是很丰富的,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只需要简单整合一下,便生产出了清水所需的纳米分子加工厂。
于是,顺理成章的,第一枚氢饱和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钯金属块被生产了出来,被清水亲手操纵着机械臂,插入了一枚仿制的方舟反应堆中。
刹那间,耀眼的蓝色光芒自方舟反应堆上亮起。
成了!
清水振奋地挥了一下拳头。
“威特欧斯,功率如何?电流是否稳定?内部检测是否正常?”
“先生,功率为每秒二十六亿四千三百零四万焦耳。电流电压稳定,内部检测已经开启,当前预估剩余电量,百分之九十九。”
完美!
托尼·斯塔克制造的初代方舟反应堆的功率是三十亿焦耳每秒。
自己的这个要略微低一些,但很正常。
因为这个方舟反应堆是是从伊凡·万科制造的钢铁士兵上拆下来的,在反应堆部分应该和托尼·斯塔克一样,但在能源输出上比起托尼·斯塔克有所降低也是正常的。
这还是被托尼指点了一句后,提高了转速之后才做到的。
但不管怎么说,方舟反应堆的相关技术,自己已经基本吃透。
“咔擦!”
方舟反应堆被清水一手拿起来,直接将其嵌入到了身侧的电光二号之上。
电光是单纯为了配合自己的查克拉体系所制造的,而电光二号则是清水以现如今自己的工程能力,制造出来的新傀儡。
既能完美适配查克拉体系,也额外搭建了新的能量回路,以发挥方舟反应堆的力量。
【傀儡名称】:电光二号
【综合参数】:
高度:2.08米
重量:154.55公斤
材质:金钛合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氢填充钯金属……
能源:方舟反应堆
操作方式:查克拉线、智能化AI系统
【傀儡评级】:A+
【综合评价】:装甲型战斗傀儡,现代工程学与傀儡术高度融合的智能化产物,挂载重火力与急冻装置,配备高能武器与推进器,配合强大的能源,拥有更优秀的续航能力和攻击力,防御力与减震性能优秀,具有空间召唤能力。
还不错。
这样一来,自己也可以像托尼·斯塔克那样造一堆战甲,遇到棘手的敌人直接放烟花。
“威特欧斯,打开地下试验场,来和我实验一下电光二号的性能。”
上一篇:娱乐:人在向往,直播乡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