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漫威当魔王 第388章

作者:天高辰远

  区别只在于给移民开出的条件是否优厚,以及这种优厚的条件能坚持多久。

  托尼·斯塔克没能去林浩的灵堂上蹦迪,不是害怕吵醒假死的林浩,是因为他也遇到了事。

  大洋彼岸的勋贵世家好歹忍了五十年才露出獠牙,美利坚的财团家族却从一开始就没掩饰过自己的獠牙。

  当年是因为只发现了“新美利坚”一颗宜居星球,所以美利坚的各大财团才会联手进行开发,共享星际资源。

  可随着华国人携星图闯入星辰大海,地球人发现自己似乎从荒凉的浅水区一下子来到了资源丰富的深水区,周围一千光年内竟然蕴含着大量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有些需要经过一定改造,有些竟然可以直接居住。

  至于蕴含着人类文明所需资源的荒凉星球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无法居住的荒凉星球全部沦为地球人的矿场。

  采矿设备从人工机械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开采效率越来越高,矿工的境遇反倒越来越差。

  宜居星球不断被发现,美利坚的财团家族理所当然产生了独占一整颗行星的想法。

  他们光明正大的立法,确定私有行星的合法性。

  规定所有国民只要发现一颗宜居星球,就能享有该颗星球百分之十的所有权。

  这条法律一经公布,全世界所有大学的天文系成了地球上最热门的专业,没有之一!

  此举确实极大促进了地球人探索宇宙的热情,实际上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大量宜居星球被发现。

  可是很快,美利坚人发现自己想当“球主”的愿望并不容易实现。

  因为宇宙飞船这种必备的交通工具全部被垄断,普通人既无资格购买,也无财力购买。

  资本财团平价销售宇宙观测设备的同时又坚决垄断宇宙飞船,严格把控每一艘飞船从出厂到报废的全过程,甚至连零件也严防死守。

  其目的,不言而喻。

  老爷们能眼睁睁看着一个走狗屎运的泥腿子通过发现宜居星球从此脱胎换骨,若干年后危及自家地位?

  如果你发现了一颗新的宜居星球,资本财团可以遵守法律赋予发现者十分之一的所有权。

  但开发蛮荒星球要劳动力吧?要机械设备吧?

  这些东西难道会凭空出现在一颗全新的星球上?

  到头来还得依靠被资本财团垄断的运输渠道。

  表面上你拥有了一颗星球十分之一的所有权,但一块荒地能用来干嘛?

  普通人恐怕连宇宙飞船的机票都买不起几张,拿什么去开发?

  带着家人去过男耕女织的生活?

  可是,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必然也适宜其他生物繁衍,莽荒星球上危机重重,毫无经验的普通人带着全家过去不是享福,是送死。

  资本财团巴不得多几个这样的傻子,好等他们全家死光后顺理成章接收十分之一的土地。

  所以资本财团很贴心的看到了普通人的困境,提供了另外一个方案:合作开发。

  双方成立一家开发公司共同开发这颗全新的星球,发现者享有公司十分之一的原始股权,但基本上只能拿分红,别想参与管理。

  财团家族为了掌控更多的星球,在联邦政府之外开出更诱人的条件,美利坚联邦在法律中只给出十分之一的份额,他们却提出更高的分成比例,诱惑发现者将新发现的星球坐标交给他们。

  然而这种私下的交易根本就是在赌资本家的良心,为了区区一件古董都能杀人,何况是一整颗宜居星球?

  自从这条法令颁布以来,有太多曾声称发现了新星球的人莫名其妙消失,再无音讯。

  这种丑闻曝光过几次后,走运的发现者再也不敢去赌资本家的良心,转而通过公开渠道向联邦政府公布星球坐标。

  公开渠道下,联邦政府至少做不出杀人越货的买卖。

  美利坚出台的这条法令确实推动了新的宜居星球不断被发现,但不能否认仍有部分发现者一直攥着坐标,幻想着弄到一艘宇宙飞船,偷偷去开发,从而完整拥有一颗星球。

  人类的贪婪是文明进步一种变相的驱动力。

  作为地球上率先攻克宇宙飞船制造技术的人,托尼·斯塔克和他的斯塔克工业这些年里被各种商业间谍、雇佣军、杀手频繁光顾。

  显然,都指望把他绑回去,逼问全套宇宙飞船制造技术。

  毕竟其他技术人员知道的都没他全面,树大招风,绑别的工程师哪有绑他的收益大?

  “又来了……”看到人工智能伊丽丝的提示,托尼脸上全是无奈。

  这些年,他的精力被这些层出不穷的冒险者拖住,连对资本财团的监管都放松了许多,“星际开发基金会”的成员甚至故意放纵这些人,暗中给他们提供托尼的情报,搅得他不胜其烦。

  “这是一场战争,他们对你的反扑已经开始了,现在的程度还很轻微,今后只会越来越剧烈。”

  

  看到他的困顿,视频另一头的史蒂夫·罗杰斯也没有好办法。

  “你还要继续下去吗?”

  半个世纪以来,托尼·斯塔克发现自己就像个用瓢去舀洪水的傻子,他试图规范资本财团的行为,然而史蒂夫陆续发现的丑闻却在不断动摇着他的信心。

  正如《茶馆》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改良,改良,越改越凉,拔凉!

  “……”托尼沉默良久,依旧嘴硬:“我还没有被打败!”

  五十年后的他比五十年前少了许多坚定,只剩下不甘和骄傲在作祟。

  “好吧,我去准备将来的那场战争。”看了五十多年的史蒂夫已经逐渐抛弃了侥幸。

  此刻的他正在距离地球一百三十多光年外的“洛克菲勒星”,听名字就知道这是洛克菲勒家族掌控的星球,也是他们选中的家族主星。

  美利坚十大财团在这半个世纪已陆续将大部分力量从地球迁移到各自选定的主星,正式开启了星际争霸时代。

  由于一直没遇到外星人,十大财团相互间的矛盾难以消除的时候,不忌惮以武力手段解决问题,为了抢夺稀缺资源,已经爆发过多次规模不同的冲突乃至交火。

  然而这并不是移民们遭遇的最痛苦的事,毕竟眼下的冲突都发生在偏远的资源星上,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

  十大财团也保持着理性克制,没有扩大冲突,高层之间毫不在乎前线冲突中死了人,酒会照办,歌舞照看。

  最大的危机反倒来自移民们日常的生活。

  “搞什么?肉类的价格怎么又涨了?”

  “听说城外的养殖场遇到了野兽冲击,损失惨重。”

  “那也不能一口气涨百分之五十吧?上个月我儿子的学校刚涨了学费,再这么涨下去,日子还过不过?”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来‘洛克菲勒星’!”

第575章 哪个财团不想拥有自家的星球?

  洛克菲勒家族对这颗“洛克菲勒星”的开发已经进行了三十五年,作为美利坚十大财团中排名前列的老牌财团,洛克菲勒和摩根联盟都在第一时间弄到了独属于自家的星球,并投入资源进行开发。

  刚开始,由于需要进行开发的星球突然间倍增,从单独一颗变成好几颗,为了争夺宝贵的人力资源,各财团家族和联邦政府手段齐出,对全世界的人类开出了各种诱人条件。

  地球人进入星际时代后,面对数不清的荒地,终于意识到人力资源的宝贵,毕竟地球上的人类就这么多,每多出一颗宜居星球就等于分薄一份。

  没有人,掌控再多的星球又有何用?

  人类文明离开了人类,哪还有文明?

  刚开始的那些年,地球人终于享受到资本家挥舞着钞票抢着要的待遇。

  这自然是因为东方大国同样迈入星际时代,美利坚丧失垄断优势的原因。

  否则根本不需要恶性竞争,抬高劳动力的价格。

  与之相比,晚了几年进入星际时代的东方大国由于依旧维持着原有的社会制度,所以习惯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盲目扩张,务求在每一颗星球上都建好至少一座大城市并完成移民填充后再向下一颗星球进发。

  过了十年后,美利坚赫然发现东方大国的开发模式竟比他们这种恶性竞争模式更加高效。

  等他们意识到应该放弃“自由市场主义”,选择“国家监管”的时候却已经晚了,因为每个财团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甚至财团中的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想拥有一颗独属于自家的星球。

  没道理你们洛克菲勒、摩根、杜邦几家拿到了自己的星球,我们这些实力稍弱的家族非要跟在联邦政府屁股后面喝汤吧?

  你们几家利用宝贵的人力资源开发自家的星球,未来甚至有独立建国的希望,我们就得一辈子待在美利坚的旗号下?

  谁不想拥有自家的星球?谁不想一言九鼎?哪个家族的族长没有称王称霸的美梦?

  美利坚这个国家在建国初期,十三个加盟州就曾长时间只保留国家旗号,各州依旧分治,遇上战争再临时组建联军抗击外敌。

  这种模式曾在美利坚延续了一百多年,哪怕“南北战争”时期依旧由北方工业集团和南方种植园集团各自筹建联军,好似西周时期的诸侯会盟。

  林肯之所以会被刺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财团老爷们担心这个民望太高的总统会借机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威,甚至整合各州,开启中央集权的过程。

  宁愿给他盖个纪念堂,也不能让他活着!

  带领美利坚打赢二战的罗斯福同样如此,“万里江山一片蓝”的选举结果不仅吓坏了罗斯福的对手,也吓坏了幕后的财团老爷,所以他只能病死在胜利之前。

  放纵的私欲,自由的权力,财团的领地意识等等。

  这本就是美利坚的传统!

  如果让联邦政府学习东方大国的星际开发模式,到时候不仅独占星球当老大的希望渺茫,更有可能让联邦政府在整合力量进行大开发的过程中浴火重生。

  毕竟劳动者改天换地的豪情能够碰撞出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威信。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利坚的大地上同样有过短暂的一阵激情岁月。

  老派的美利坚人无比怀念那段岁月,资本财团却畏之如虎。

  到头来,美利坚只能在私欲的操控下硬着头皮将“家族开发模式”走下去,哪怕效率慢一点。

  其实看到了这一幕,托尼·斯塔克已经知道自己的坚持输了,进入星际时代的美利坚由于财团的私欲,开发效率被大洋彼岸那个国家后来居上。

  林浩明明什么都没做,只是抛出一张星图,东方大国就在前辈余荫的庇护下取得了超越美利坚的效果。

  而他,累死累活帮助美利坚,只是希望资本财团能够稍稍限制一下自己的私欲,减轻一些剥削力度,却迎来没完没了的反扑。

  但托尼还想试试,试着带领美利坚国内真正的爱国者走出由财团主导的模式,倔强的证明美式价值观还有积极作用,证明资本主义的模式还能苟延残喘下去。

  所以他也为斯塔克工业选中了一颗全新的星球,从美利坚的大学里挑选风华正茂的年轻学生,打算在这张“空白的纸上”延续美利坚的伟大。

  这操作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光头校长曾经也感慨麾下无人不贪,所以让儿子组建“青年军”,可是结果……

  托尼现在还没看到自己的结果,人在“洛克菲勒星”的史蒂夫·罗杰斯却看到资本财团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下限。

  “队长,你知道洛克菲勒家又干了什么吗?”

  史蒂夫这五十年里自然不可能什么都没做,他看到资本财团一次次刷新下限,终于开始向另一个自己学习,暗中组建了一支队伍,成员遍布诸多星球,多数是对财团政策不满的移民。

  这显然不是史蒂夫第一次来“洛克菲勒星”,眼前这位名叫瑞德的男人是一名建筑工人,托了当年资本家满世界撒币的福,曾是个十八岁小伙的他选择移民到还是荒地的“洛克菲勒星”,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按理说洛克菲勒家族当年给他开出的工资是地球上的五倍,辛苦工作三十多年的他应该早就致富奔小康,有妻有子,生活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