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我能看见关键词 第62章

作者:遗憾多

  “博士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犯罪。”

  “这栋楼里还有他们的人。”

  “哎……”

  阿笠博士何尝不知道呢?

  他只是担心,能做出这样周密计划且目标明确的犯罪,会是那个组织吗?

  带着这个疑问,阿笠博士跟在工藤优作身后慢慢往外移动。

  爆炸摧毁了电力系统。

  昏暗的走廊因为时不时出现的火光,显得不那么可怕。

  带着阿笠博士,工藤优作一路小心的折回40层。

  一开始他不是没想过劝那些人不要上楼,但在发现人群中有人刻意引导之后,他默默闭上了嘴。

  事发的突然。

  等他想阻止时,事情已经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人群中混入进去的服务人员有十来个,个个带枪。

  他如果强行阻止,恐怕一开始就会死很多人!

  根据他的观察和推理,这次案件到处充满疑点。

  不过也是因为这些疑点,工藤优作才会放弃劝阻那些人上楼。

  爬上楼顶顶多吃些苦头罢了,危及不到生命安全。

  但执意劝他们留在大楼里就不一定了。

第58章 如何破局?

  这次的事件很明显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如果只是为了钱,其实完全没必要把人逼上楼顶。

  在会场安装炸弹,把人全部困在17楼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工藤优作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绕这么一大圈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如果把人困在十七楼,再索要赎金,那获得的钱可比这样来的多又快。

  因为在逃往楼顶的途中,不少人察觉到不对早就悄悄的躲进了别的楼层里。

  混在人群里的服务人员总共就那么几个人。

  混乱中少了谁他们也无法准确知晓。

  可他们依旧这么做了。

  为什么?

  缺少关键信息的工藤优作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事情会变成这样皆因陵川提前发现了琴酒想要杀人灭口的心思。

  其实工藤优作的想法正是琴酒原本的计划。

  如果陵川没有发现琴酒的小心思,早早地死在贝尔摩德手里,那么十五楼的汽油被点燃后,十七楼就会瞬间被酒厂控制。

  如此一来,就和工藤优作的想法达成一致。

  酒厂会以威逼说出十七楼被布满炸弹的事恐吓那些政客。

  拿到赎金后,贝尔摩德等人前往楼顶通过组织的接应撤离。

  整件事就不会这么复杂。

  但陵川发现了琴酒的心思,并从十五楼消失。

  如此一来琴酒就不能继续按照原计划行动。

  因为陵川是个变数。

  消失的陵川知道酒厂的存在,琴酒需要知道陵川接下来的举动才能根据情况进行下一步计划。

  他当然可以不管不顾按照原计划走。

  但别忘了这次招标会的信息是陵川传出去的。

  且陵川敢找琴酒合作,会是简单的人吗?

  而且陵川所要的报酬是那样不合理,以琴酒的性格不确定事情完全都在掌控之中,他是绝对不会鲁莽行动的。

  按原计划进行,拿到钱接走自己人再炸毁大楼?

  这么做最符合酒厂一贯的作风,达到目的后销毁一切是琴酒隐匿组织的一贯手段。

  但这样做等同于自报家门。

  且不被提及在利益划分里的诺亚方舟——传说中的数字生命体和它的缔造者泽田弘树让琴酒不得不警惕。

  如果他这么做了,是不是第二天满大街都是酒厂的信息了?

  陵川试图追寻酒厂的踪迹,在网路上所做的一切朗姆那边已经发出了一级警告。

  所以他通知外围成员前往34楼找寻陵川的下落。

  可那组人竟然失去了联系。

  这点让琴酒来了兴趣。

  因为这,他确信了陵川的打算。

  陵川一开始确实在设计酒厂!

  如此一来前面所有的计划几乎全部报废。

  因为陵川也在算计酒厂,琴酒无法保证自己一开始的计划是不是在陵川的设想中。

  如果按照原计划走,陵川可能就会借此成功坑害到组织。

  所以琴酒临时打乱所有布局。

  他对放风的基安蒂等人下令——找到陵川后直接射杀。

  但他没想到陵川背后的组织竟然会出动那样先进的直升机。

  让朗姆因此想要活捉陵川。

  这一点在琴酒的计划之外。基安蒂当时的评价就是琴酒的心声——简直异想天开!

  不过这样才更有意思不是?

  他迫不及待的进行下一步计划:

  对大楼内的外围成员下令——将所有人带到楼顶。

  对此琴酒也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前往楼顶。

  大楼中肯定藏了不少双眼睛!

  不过无所谓。

  琴酒的计划已经从拿钱走人变成了拿钱栽赃再走人!

  在楼顶围杀所有人,逼迫他们交付赎金的行为已经完全不符合酒厂以往的行事作风了。

  酒厂从来不会如此高调的行动。

  琴酒一反常态的弄出大动作,为的就是迷惑那些盯着酒厂的人。

  同时贝尔摩德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原本贝尔摩德只需要杀了托马斯之后,隐藏在那些政客中就行。

  但因为陵川这个变数,她不得不两次从那些人中脱身。

  第一次就是她从顶楼打破窗户飞驰而下与陵川枪战那次。

  那场枪战可以不存在。

  因为她的主要目标是为自己的第二次脱身制造折返回大楼的路!

  那根挂在楼顶的绳子本就是贝尔摩德放上去的。

  其实光凭那样的绳子,让人从那么高的地方安然落地是做不到的。

  就算绳子够长,够坚硬。

  人的臂力和心智都不允许他们在简陋的安全措施下从51楼安全下地。

  所以那根绳子本来就是贝尔摩德第二次脱险的借口。

  成为所谓的‘先锋者’也只是计划的一部分。

  通过那根绳子重新返回大楼里的贝尔摩德早已易容成托马斯的样子,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他拖着残破的身躯在楼道里找寻出路。

  这一点也是琴酒的计划。

  托马斯早就死了。

  尸体在十五楼都烧成了难以辨认的焦炭。

  酒厂也觊觎泽田弘树和诺亚方舟,这点无法否认。

  所以泽田弘树的养父没必要活着。

  他活着任何人都拿不到抚养权。

  这是琴酒做的两手准备。

  如果泽田弘树不在陵川手里,那么托马斯死不死在这次事件中,都不影响泽田弘树被组织‘收养’。

  但显然,泽田弘树早就和陵川是一伙儿的了,那么他只能走第二步棋。

  托马斯死了,但没人知道他死了不是吗?

  只要没人发现现在这个托马斯是由贝尔摩德假扮的,那么泽田弘树的抚养权,依旧在组织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