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开局成为三绝传人 第338章

作者:蒹葭拌白露

  “师仙子?”

  李世民见师妃暄怔怔看着自己,心底微喜,不由出声道,正想着自己要不要趁机彻底跟师妃暄言明情愫。

  慈航剑斋的圣女按理虽说不会婚嫁,但也不是没有例外,那碧秀心不就是与邪王相好了吗?

  师妃暄若是属意自己,那何愁天下道门不倾力协助自己夺取天下?.

第463章

  就在李世民心中得意盘算着的时候,师妃暄却是正容道:

  “二公子此言不妥!”

  “评价他人如何能以地域之别便妄下断言?况且自古以来,南方地域亦是出了无数英雄豪杰。宋无缺虽然杀害了无音师兄和沐歌兄,但是那是堂堂正正的比试落败,他虽然下手狠辣了些,但也无可厚非。”

  “光这一点,就不符合二公子方才所评判的‘优柔寡断’一词。”

  “二公子身负天命,切记日后不可如此武断看待他人。”

  李世民没想到自己只不过随便说了宋无缺的一句不是,竟然引得师妃暄如此激烈的反驳。

  这样的话从她口中说出,已经是极为不客气的口吻了!

  “这……”

  李世民一时间也不由有些尴尬,这才明白方才是自己会错了意,两人之间的空气顿时如同凝固一般。

  李世民自己也不知道,为何一说道宋无缺,自己就没了以往的冷静。

  他不是无智之辈,回想方才说的话,也的确有些脱口而出,不禁有些懊悔。

  “师仙子说的是,是世民口快了。”

  师妃暄神色稍霁,美目910看向窗外,玉唇轻吐道:

  “说实话,妃暄少有欣赏一个人,但宋无缺却是例外。此人乍看去看来温文尔雅,好象事事都不放在心上,可在众人觉得他要无计可施之时,他总能显出坚毅不拨之意志,并有却敌脱身之妙计,实在令人称奇。”

  李世民听到师妃暄这般高的评价宋无缺,心中不由大为吃味。

  不过他早已习惯喜怒不行于色,方才言辞只是一时口快,此刻自然不再将情绪显露于外,只是暗暗记在心中,随口岔开了话题。

  ……

  王世充和宋无缺立在战船的看台处,凝望洛阳的方向。

  宋无缺道:“尚书可知李密曾私访襄阳的钱独关,说动他供应人力粮草予他从南方攻打洛阳的部队吗?”

  王世充一震道:“钱独关难道不怕死?竟如此斗胆。”

  宋无缺道:“李密一向以智计闻名,他故意策动杜伏威攻打被宇文化及占领的竟陵,胁迫北方诸城,实是一石二鸟之计,既可使杜伏威无暇兼顾南方,亦使洛阳以南数城因畏惧江淮军而投向他。所以尚书若不及早击破瓦岗军,早晚会给他团团围困,那就悔之已晚。

  王世充大讶道:“宋公子为何能对南北形势如此清楚?”

  宋无缺自然不会说钱独关身边有自己暗探。

  他只是微笑道:“当然是为了对付李密,我宋阀和尚书大人好歹都是隋朝臣子,李密却是造反的暴民,我宋阀打起勤王的名号,以待征讨宇文化及,但李密的瓦岗叛军却也不能令其浑水摸鱼,趁乱做大。”

  王世充默然片晌后,忽然道:“假若今仗胜不了李密,我是否应西联李渊?”

  这是王世充第一次在宋无缺面前提起李渊。

  宋无缺眼睛一亮,明白自己辛苦献计献策,加上几番天衣无缝的说辞,终是将这老贼推心置腹的话给套了出来。

  宋无缺本想答“此仗必胜”,但念头一转,反问道:“李渊、李密两者,尚书以为谁更可怕点呢?”

  王世充苦笑道:“我本来从不把李渊放在眼内,甚至他起兵太原,渡龙门进关中,先后击溃宋老生和屈突通,我也以为只是一时之势。可是当李世民麾下李靖率领的天策军大败薛举、薛仁果父子的西秦军于扶风,并乘胜追击之直抵陇城,便不得不改变看法。因为关中再无西面之忧,便可全力东进,经略中原,构成对洛阳除李密外最大的威胁。”

  宋无缺道:“尚书已很清楚李阀的形(baaj)势,也该知李世民此人乃胸怀平定中原大志的人。所以除非尚书肯俯首称臣,否则如让李世民在关中再多取得几处立足据点,洛阳早晚要落到他手上去。”

  王世充叹道:“洛阳固是天下漕运交通的枢纽,但也因而陷于四面受敌的环境中,即使去掉李密,还要应付四方八面而来的攻击,非像李阀般进可攻退可守。”

  宋无缺道:“所以去李密之胁后,尚书必须用兵关中,至不济也要制得李阀半步都踏不出潼关,而尚书则可挟胜李密的余威利用运河之便,逐步蚕食附近城镇,增加实力,舍此外再无他法。”

  王世充苦笑道:“我有点累了!想到舱内歇歇。”

  宋无缺却是心中暗叹。

  王世充始终不是争天下的料子,绝比不上杜伏威宇文化及等人,当然更难与如李世民、李密者争一日之短长。

  不过,他已经在王世充心中种下了对李阀的忌惮心里,而如今自己又给他出谋划策,兴许能令其与李阀的合作胎死腹中也说不定。

  宋无缺凭窗外望,面上云淡风轻,心内思潮起伏。

  争霸之路绝非一条康庄大道。

  不但前途渺茫难测,崎岖难行,随时有粉身碎骨之祸。

  最教人头痛的是歧路甚多,一个不小心,便错失直抵目标的机会。

  宋无缺有感觉,除了自己记忆中的那些熟悉面孔,其余几大隐世圣地的人也即将现身世间,再增变数。

  再者,时机实具最关键的重要性。

  李世民便是最懂掌握时机的人,觑准机会,迫得他老子作反,起兵太原,趁关中精兵西出应付李密之际,渡河入关,夺得西都长安这坚强的固点,只须去了薛举父子这西面之患,便可遥看关中群雄逐鹿,乘鹬蚌相争,坐享渔人之利。

  而宋阀现在才是刚起步。

  洛阳便是宋无缺下的第一步棋。

  原本他是打算扶持独孤阀一方的势力,令其成为宋阀在洛阳的傀儡,抗拒李密和李渊。

  但因缘巧合之下,自己透过董淑妮又搭上了王世充这条线。

  无意间又多了一个选择。

  只是接触下来,王世充终究没有帝王气度,怕是难成气候,挡不住李阀和李密的大军。

  罢了,还是等到了洛阳,先见一见独孤阀的人再说。

  “咯!咯!”

  宋无缺收敛思绪,道:“进来!”

  一个小婢推门恭身施礼道:“小姐请寇公子到舱厅见面。”.

第464章

  宋无缺在小婢引领下,步进舱厅。

  董淑妮换上华服,还刻意打扮过。安坐椅内,更是艳光照人,眩人眼目,亦多添了几分成熟的迷人风韵。

  宋无缺在她左旁的椅子坐下后,小婢退下,还为他们关上厅门。

  宋无缺奇道:“怎么?你现在不~怕给大舅舅怪责吗?

  董淑妮模仿王世充的语调老声老气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现在怎同呢?-”

  接着忍不住花枝乱颤地娇笑起来,媚态毕露,诱人之极。

  宋无缺心中则是恍然。

  董淑妮实在是王世充的秘密武器,利用她的美色来笼络有利用价值的人,又或刺探情报,否则今趟王世充可能死了仍不知堕入李密的彀中。

  王世充为了取信自己,现在终于舍得打出董淑妮这张牌。

  董淑妮甜甜一笑道:“你这人真本事,人家从未见过大舅舅这么看重一个人的,可是现在人家再不欢喜你了!

  宋无缺毫不在意道:“哦?为什么?”

  董淑妮容颜转冷,淡淡道:“凡是大舅舅喜欢的人,我都不欢喜的。”

  见宋无缺没有什么失落的情绪,反而眼睛笑着瞧着她,跺足嗔道:“为何这般看着我,人家喜欢自己去选择也不成吗?大舅从来都不欢喜我爹,可是娘却比任何女人都快乐。娘常说以前她们都可在野火中会自由选择对象。”

  宋无缺心中反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至少这说明董淑妮不是随便的女子,毕竟是自己的女人,若是水性杨花之辈,虽然说也和他无关,但中就有点不舒服。

  他微笑道:“那现在我可滚出去了吗?”

  今次轮到董淑妮杏目圆睁道:“听到我不再欢喜你,你难道不伤心难过吗?宋无缺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朝舱门漫步而去,边行边道:“当然难过得要命,我现在就要回房中痛哭一场呢。哈……”

  宋无缺转身接着董淑妮随手拿起朝他背脊掷来的名贵瓷瓶,淡笑道:“我也有个坏习惯,就是不欢喜给人摆布,吃软不吃硬,哈!”

  扬手便把瓷瓶拋回给董淑妮。

  董淑妮慌忙接着时,他已推门扬长去了。

  “砰!”

  花瓶再次摔出,掷在门上,撒得一地碎片。

  ……

  王世充换上戎装,卓立船头。

  宋无缺和一众将领,分立身后。

  洛阳的外郭城已然在望,气象肃穆。

  四艘水师船加入护航行列,使船队更为壮观。

  王世充精神奕奕,看来心情大好,把走到宋无缺身旁,问道:“宋公子到过洛阳吗?

  宋无缺答道:“尚是首次到洛阳。”

  王世充哈哈一笑,自豪地道:“我们下面这条洛水,把都城一分为二,成南北两部分。皇宫和皇城位于城西北部;街、坊、巿均分布在城南和东部。”

  宋无缺道:“船队可直接驶进城内去吗?”

  王世充得意洋洋的道:“但可驶进城内,还可抵达任何地方,若论内外水陆交通的便利,天下没有一个城巿可及得上东都。除洛水贯穿其中外,还有东瀍河、西谷水、北金水渠、南通津渠、通济渠、伊水、漕渠、道渠、重津渠、丹水渠与大街小巷纵横交错,车船相接方便无此。”

  水闸早已升起,船队沿洛水长驱入城。

  眼前忽地换上了城内繁华的景象,宋无缺虽然在后世见过不少这种水道,但是此时见着,仍是有些震撼,不禁感叹古时工匠的技艺高超。

  王世充凑到宋无缺耳旁道:“若宋阀助我东破李密,西克长安,我便封你为洛阳王,此城就是你的封邑,而小妮妮便是你的王妃!”

  宋无缺哈哈一笑:“我虽挂个副阀主名头,但又没有实权,尚书大人的愿景虽好,但此时谈论还为时过早,先退了李密大军再说。”

  说完也觉心中好笑,这王世充倒是做的一个好帝王梦。

  但亦知不佯作答应,王世充可能会随时反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