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开局口嗨邀月被强掳移花宫 第42章

作者:清风1同人

天下更大。

从皇都出发,过移花宫到明宋边境,不知过去多少时日。

只知华贵的马车中,小昭和江玉燕的头发都长了不少。

“公子,日月神教的事,何至于您亲自前往,派个人去岂不轻松?”

一路车马劳顿,江玉燕生怕公子累坏了身子。

“这事啊,必须我亲自去,你们不懂。”朱允烈到感觉没有多累。

先天境嘛,赶路比不得那些飞来飞去的终极强者。

想要有瞬息千里的本事,少说也要天人境二重天。

可话又说回来。

日月神教的事还必须亲自去。

否则派谁前往都是送人头。

东方不败的能耐,难以估量。

反正最少也是大宗师巅峰。

现如今明教每一个能对上的。

“公子你看,又是一支北上的队伍,已经遇到好多了。”小昭指着马车窗外。

数百人的车队缓缓而行,拖家带口。

正亲自驾车的朱允烈也看得真切。

“真是怪事,又没打仗什么的,咋一个个都跟逃难似的,走,去问问。”

.....

朱允烈并不清楚。

当他越发靠近明宋边境,大明的边军压力就重上几分。

并且事情有些脱离掌控。

至于原因,非常简单。

朱允烈出行前往宋国,朱元璋和内外院老祖必定格外重视,派个老祖暗中保护势在必行。

奈何他国天人境高手越境,还是出自皇族,事情牵扯就大了。

宋国皇室虽然爱好和平,但大名的天人老祖跨过来,也得打起精神戒备。

朱元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就要想办法去让宋国妥协,放人放行。

至于办法,直截了当。

边境搞事。

不管边军用什么方式,必须挑起战端来。

因此朱元璋的命令层层下达。

到朱棣手上的时候,这位晋王的心五味陈杂。

为了那小子一个人,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怎么没看老爹和老祖这么对其他子孙?

人比人气死人!

却又不得不执行命令,对朱元璋的惧怕,朱棣那是深入骨髓。

别看在外雷厉风行,老爹一瞪眼,恨不得直接吓尿。

而朱允烈的父亲,原太子朱标死后,朱家子孙就更是夹着尾巴做人。

虽说朱标是横死,但老朱看谁都像凶手。

所以老朱下达的任何明亮,必须严格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期盼着身有旧疾的朱元璋什么时候驾崩归西,到那时就再也不受窝囊气。

什么皇孙皇子的?

老爹一咽气,除了朱无视,都不是对手。

包括现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朱允烈。

“罢了,现在时间紧迫,朱允烈那小子到边境前必须把事情办妥。”

“来人啊,将圣旨和本王的密信送到蓝玉手上,记住,以最快的速度!”

与此同时。

护龙山庄的朱无视也得到了消息。

内心想法跟朱棣没有太多的差别。

都期盼着老朱赶紧咽气。

但在此之前,该装孙子就得装,否则后果很严重。

朱无视重重放下雨化田送来的秘奏,上面写着关于朱允烈前往大宋的一切事宜,和朱元璋的背后谋划。

单单只是朱元璋一人重视朱允烈,也早就神不知鬼不觉干掉他。

奈何内外院的七名老祖实在恐怖。

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等朱元璋咽气,再以万钧之势干掉朱棣和朱允烈。

届时老祖们就算心中不愿,也必须接受事实。

大明国运最为重要。

不可能为死人去秋后算账。

“我筹划多年,设计了光明顶之事。”

“怎料那臭小子出来搅局,所有的谋划全部付之东流,可恨!”

“数十名易容完毕的高手就等着插进六大门派,最后却只有从飞虹塔摔死那个傻子被替换,其余的都是堂堂正正被干掉,换都没法换。”

朱无视自言自语中,拳头越握越紧。

那是针对当下朱允烈的深深无奈。

打不得,骂不得,还必须笑脸相迎,处处为他着想保护他。

这种憋屈日子真快过够了。

“也罢,就顺水推舟。”

“你每到一个地方必定搅动风云,也正好让护龙山庄的手插进大宋境内。”

“命令三十六天罡提前到达明宋边境,只要朱允烈到了,就分散远远吊着,他去哪惹事干掉谁,你们就去对方的势力内潜伏。”

按朱允烈的性情,这般谋划肯定一搞一个准。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朱允烈这次会闹出多大的乱子。

“至于暗地里的护卫,就派地字第一号归海一刀,该怎么做,他心中有数。”

.....

明宋边境。

等命令到了边军将领,蓝玉的手上后。

这位身经百战的汉子恨不得把眼珠子瞪出来。

心想要么是自己瞎了,要么是陛下疯了。

但反复确认,又拆开朱棣的密信后,终于明白即将要做的事。

“说的容易。”

“两国多年交好,互有通商,哪里会简单的就挑起战端?”

“而且还必须要让宋国先动手,天下都知道只知道,想让大宋皇室息事宁人很简单,让他们硬起来简直难上加难!”

蓝玉一个头两个大。

这些年无战事,倒也手痒得很。

奈何旨意又很清楚。

除了要让宋国先动手,还要保证不管闹的有多大,边军都能把对面快速按在谈判桌上。

而这所有的一切。

还特么不知道为了什么。

“死马当活马医!”

“传令!边军分出一营,全部向边境集结,给老子往死了骂,必须把宋兵骂出阵!”

从这一刻开始。

沉积多年的明宋边境风起云涌。

因两国交好,以往边境线上双方巡逻的士卒遇见,都会笑着打招呼。

太久没打仗,父辈乃至父辈的父辈都是这么交往的。

更有甚者彼此婚丧嫁娶还得随个分子。

就这关系,五国边境独一份。

但这日开始,情况有些不同。

巡逻的一队宋兵瞧见对面的明军朋友,都热络的打着招呼。

“二狗,看来还是我家婆娘争气啊,先给我生了个大胖小子,你那边可得加点紧了。”

怎料明军领队的二狗格外反常,大声冷笑。

“我何止知道生了个儿子,我还知道你婆娘那天晚上怀的种,气不气?来揍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