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30章

作者:今令冷泠

史?竟然还能够这般书写?竟然还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在朝着秦王政打开。

征集龙套名字,把护军府的官吏补全,还有禁军中主要角色的名字人设,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留个建议。

第222章昌平君的邀请

“吕不韦让自己的儿子进了护军府,当一个尚书长史?”昌平君府中,熊启听完来昌文君熊衡的讲述,不由愕然道。

堂堂的相国嫡子,竟然要去护军府当一个千石的官吏,吕不韦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难不成杨明与吕不韦之间达成了某种交易不成?熊启犹疑着。

若是杨明真的与吕不韦达成了什么交易,进而结盟的话,那他以及姑母华阳太后背后的楚系近几年来的谋划,必然是要横生波折,甚至是功亏一篑。

甘泉宫与相国府的结盟,其力量实在是太过恐怖了,不见当年的秦昭襄王,在甘泉宫的压力之下,硬是在章台宫宅了几十年。

而这一次,楚系可是将自己复出的希望都寄托在秦王政身上了,若是秦王政变成秦昭襄王第二,那他们楚系的这些人可就真的没有起复的希望了。

“今日在朝堂上,这件事情已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正式得到了确认,现在,恐怕吕奇已经去护军府上任了。”熊衡对近日来因为私事而告假,没能参与朝会的熊启说道。

“你说,吕不韦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熊启犹疑道。

“恐怕还要看看杨明以及他背后的赵太后是什么意思。”熊衡道。

吕不韦让自己的嫡长子吕奇进入护军府,这件事情深层次的意思,莫说是楚系的这些人,哪怕是咸阳宫的秦王政也要惊疑不定了。

“杨明,杨明,看来是要邀请一下他了,探探他的底细才是。”熊启沉吟道。

也许,让吕奇进入护军府,只是吕不韦当方面的意思,根本不是相国府要与甘泉宫结盟的意思,杨明甚至会因为这件事情,以为相国府是想渗透护军府,还会对吕不韦生出敌意。

“是要探探这位中护军的底细才是。”熊衡肯定道。

黄昏中,当杨明趁着落日的余晖顺道去了一趟甘泉宫时,在甘泉宫遇到了一个并不算太熟的人,新上任的卫尉陆竭。

随着昌平君熊启平调成为御史中丞,卫尉一职就空了下来,而原来在上党郡当郡尉的陆竭,则被调来咸阳,升任卫尉之职。

他一个上党郡的郡尉,能够直接跨越郡守的职位,一跃成为九卿之一的卫尉,自然是因为在他有着自己的关系人脉,而他的关系人脉就是太后赵姬。

当年赵姬与还是公子的秦王政,从赵国踏足秦国土地的第一刻起,看到的人就是当时还只是一个秦国边城小吏的陆竭,像他这样的人,若没有机遇的话,差不多一辈子都要在那座边城扎根,最终能够混到县长的职位,都是祖上积德了。

但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着人,会在人生中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机遇,并能够抓住这样的机遇。

而陆竭就是这样的人,当时的赵姬与秦王政虽然只是从赵国仓惶而归的落难之人,但在陆竭的眼中,他们却是自己一生都未必能够再次遇到的机遇。

所以,当时他这个已经年过五旬的边城小吏,果断的抓住了机遇。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赵姬变成了现在的秦国太后,当年的公子政也变成了现在的秦王政,而他陆竭,也在赵姬的照拂之下,一步一步从当年的边城小吏,变成了现在的秦国九卿之一的卫尉。

知晓自己是符合得到卫尉一职的陆竭,在来到咸阳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拜见自己的恩主太后赵姬。

因此,杨明才能在甘泉宫见到这位新任的卫尉。

“这是杨明,现在是中护军,这些日子一直忙着组建禁军的事情,连哀家也见不到了人了。”甘泉宫中,一身正装的赵姬将杨明介绍给陆竭道。

当年在赵国的遭遇,使得赵姬对于自己有恩情的人,一直都十分优待。

“原来是杨护军,蕞城一战,世人得闻杨护军之名,濮水一役,更是天下皆知杨护军之名,老朽也是久仰大名。”头发已经花白的陆竭闻言,连忙对杨明施礼道,虽然卫尉按照职位,还要在中护军之上,但陆竭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自己虽然位列九卿,但已经是花甲之年,而杨明却还不到二十岁,这样的一个少年权贵,他自然要好生结交才是。

“卫尉初来咸阳,有机会当要好好走动走动才是。”杨明回礼道。

“陆竭,天色已经不早了,你该回去了,哀家这里还有些事情要与杨护军说。”赵姬打断两人的客套,对陆竭下了逐客令道。

“是。”

赵姬既然下了逐客令,陆竭自然只能离开,只是,当陆竭走出咸阳宫,登上自己的马车后,却不免有些疑惑,天色已晚,杨明这样的少年之人,出入甘泉宫,就真的没有问题了?

“我们的中护军大人什么时候有这个闲心来哀家这里了?”赵姬打量着杨明,没好气地说道。

“我不是天天都来吗?”杨明反问道。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来了又能做什么?”赵姬反问道。

“那太后您还想做什么?”杨明陪着小心道。

“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是?哀家告诉你,现在惊鲵可还在我手中。”赵姬威胁道。

最近这段时间,杨明忙活着禁军的事情,白天一直待在上林苑的军营,虽然在黄昏回家之时,都是来甘泉宫一趟,但这并不能让赵姬满意。

赵姬要是可不是一个整天忙于军务的杨明。

“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了,禁军初创阶段,需要忙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等这段时间过去,一切步入正轨,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情了。”杨明对赵姬安抚道。

“还要多长时间?”赵姬追问道。

“到五月份就差不多了。”杨明估算道。

“要到五月了,那还有好久。”赵姬哀叹道。

“说起来,今天还有一件事情要去做。”杨明转移道。

在赵姬好奇的视线中,杨明接着道:“昌平君邀我赴宴,嗯,去他的府邸。”

“熊启那人?他怎么想着邀请你?”赵姬愕然道。

“那谁说的准,也许是因为吕奇出任护军府尚书长史的事情,而想着试探什么吧。”杨明分析道。

“所以,你是要去了?”赵姬追问道。

“昌平君还是大王的大舅哥呢,这个面子还是要给人家的。”杨明道。

“你去可以,但是有一件事情,哀家却是要提醒你。”赵姬盯着杨明道。

“太后请吩咐。”

“赴宴可以,但那些歌姬舞姬什么的,你不能招惹,哀家可是知道,那些高门大户,最喜欢用自己豢养的歌姬舞姬招待他们所谓的贵客。”赵姬严肃地说道。

“我是那样的人吗?”看着一脸严肃之色的赵姬,杨明哭笑不得地说道,这是堂堂太后应该关心的事情吗?

“那可说不准,漂亮的女子多少几句讨好的话,你们男人就会忘乎所以,不记得自己是谁了。”赵姬嗤笑道。

高门大户之间的龌龊事,其下限之低,可是超出常人的想象。

“我不会在意不属于我的东西。”杨明道,相对于公车,杨明更喜欢私车。

“希望如此,今晚让惊鲵随你回去。”赵姬犹不放心道。

“还有这样的好事?看来以后我应该多出去走动走动才是。”杨明笑道。

赵姬拿捏杨明的手段不多,而惊鲵就是其中的绝杀之招,之前杨明想要从甘泉宫带出惊鲵,可是要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才行,哪像现在,赵姬竟然主动松口了。

“你敢。”赵姬凤目圆睁,杀气十足地说道。

“世间比我胆子还大的人,恐怕是没有的。”杨明说话间,一把将赵姬抱起:“试问,天下间,又有谁敢像我这样抱着太后呢?”

“你……可恶。”赵姬一拳锤在杨明的肩膀上,以示自己的抗议道。

“好香,若是能够在每一天的早晨都是闻着这样的香气醒来,那大概是这世间最最美好的一件事情了。”杨明俯首在赵姬的脖颈间轻嗅着道。

赵姬脖颈下意识的一扬,拍打着杨明的肩膀道:“你赶紧走吧,少给哀家灌这迷魂汤,真以为哀家就那么好骗啊。“

“这可是太后你赶我的啊。”杨明放下赵姬道。

“赶紧滚。”赵姬气极而笑道。

“是这样滚嘛?”杨明纵身一跃,在空中翻了一个身,几乎已经出神入化的轻功已经让他出现在大殿门口的位置,只留下声音在赵姬的耳边回荡着。

“嗤。”看着杨明消失在背影,赵姬已是忍不住笑出了声音来。

昌平君府,是继承于他的父母,当年他的父亲,也就是现在的楚王熊元,当年曾在秦国为质,当时的秦昭襄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当时的熊元,因此才有了现在的昌平君熊启,而无论是楚国太子,还是秦王女婿的身份,使得当时的熊元在秦国都颇受有待,因此,其所居住的府邸自然是非同寻常。

虽然后来熊元抛家弃子,逃回楚国,继承了楚国王位,但这座府邸还是留在了熊启,也就是那位秦国公主的手中,如今,那位公主已经故去,熊启则成了这里的主人。

此夜,昌平君府邸中门大开,身为主人的昌平君熊启亲自来到府邸外,迎接杨明,可谓是给足了杨明面子。

第223章又见焱妃

“昌平君,久等了。”杨明走上前去,对走下府前台阶的熊启见礼道。

“杨护军来的正是时候,何来久等之说。”熊启还礼道,随后更是拉过杨明的手臂向府内走去。

“走,走,走,先前我们同在卫尉府,却没能好好来往,后来杨护军出征在外,而我又被调离了卫尉府,更是少了交往的机会,每每想起,都为错过了当时的机会而遗憾。”熊启拉着杨明走进府中,热情地对杨明说道。

“现在我们同殿为臣,机会多的是。”杨明不含痕迹地挣开熊启的手,被一个男人如此热情地对待,杨明可不太习惯,虽然熊启的行为,在这个时代正是热情好客的表现。

“杨护军说的是,说的是,以后的机会还多的是。”熊启被杨明挣开的手微微一顿,随即不着痕迹地将手中拢在了宽大的袍袖中。

两人走进中院的大厅落座后,两列侍女端着各种美酒珍馐走进了大厅。

随后更是有着舞姬款款步入大厅,在丝竹声中,翩然起舞,可惜,杨明对于这样的舞蹈并不了解,更谈不上欣赏,因此完全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

只是,杨明并不知道,自己这种兴致缺缺的样子落在熊启的眼中,更是让他以为自己是心机深沉之人。

“杨护军,之前所说的护军府的门下长史的人选,你可有什么要求吗?”酒过三巡,熊启将话题转到了护军府上。

“我的要求可不低,还要有劳昌平君帮我寻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杨明放下酒盏道。

“杨护军这么说,我的压力可就大了,门下长史的职位,在护军府中,贵为三史之一,当得上一句权重,若是不能找出一个让杨护军满意的人选,我可能真的要贻误国家大事了。”熊启苦笑道。

“若是别人,我或许还会有所疑虑,但昌平君你,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杨明洒脱地说道,似乎一点也不在意昌平君最终会推荐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去担任这个门下长史。

“这是为何?”熊启好奇道。

“无他,相信华阳太后还有大王的眼光而已。”杨明道。

听到杨明的回答,熊启微微一怔,随即就反应过来,杨明这是在说自己的身后之人。

华阳太后,秦国上下皆知,熊启是属于华阳太后等楚系一脉的人,这本不算什么,但能看到秦王政,这可就让熊启相当的惊讶了。

因为现在的秦王政可是低调的很,并不曾展露出锋芒来。

“相国大人让自己的嫡长子担任护军府的尚书长史一职,我若是不能找出一个可以媲美相国大人嫡长子的人,岂不是输了相国大人一头。”熊启说出了一个不能让外人知道的理由。

“那昌平君倒是要好好斟酌一番了,相国大人的嫡长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相提并论的。”杨明依旧是一副平静的样子,一点也没有因为熊启看似玩笑,实则信息量十足的话,而有什么惊讶的样子。

“我倒还好,恐怕大王那里会更发愁吧。”熊启笑道。

尚书长史是相国嫡长子,熊启若是再找出一个能够与吕奇在各方面相抗衡的人,作为门下长史,那作为三长史之首的中书长史又该用谁?

要知道,中书长史最终的任命权可在秦王政手中,秦王政若是找不出一个能与门下长史、尚书长史相抗衡的人的话,可就有点丢面子了。

“大王乃英明神武之人,在我们看来是无比麻烦的事情,也许在大王那里只是寻常呢?”杨明不置可否道。

熊启深深地看了一眼杨明,似乎是在判断杨明真正的想法,可惜,杨明是真的什么想法也没有,再一次,熊启在杨明的身上看到了心机如海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