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做首席真传啦 第544章

作者:高冷的作者

  .看来并非空穴来风啊!

  

第五章 循州道

  循州道。

  作为中原的一部分,循州道地处中原的东南部,临近东海,在东海都护府的管辖和保护之下,但循州道在中原的地位其实非常特殊。

  原因很简单。

  因为循州道的世家,绝大多数都曾经是历朝历代的贵族。

  这个历朝历代,指得可不仅仅是前朝大周,还有包括大周以前的大唐皇朝,大唐以前的大越皇朝,大越以前的大赵皇朝,-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刚结束时的第一个人道皇朝, 大夏那个时期。

  历史可以说是非常悠久了。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这么多的“前朝贵族”会聚集在循州道这一块?

  其实这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具体是哪个皇朝做的已经无可考究,但基本上,每次有皇朝时代交替的时候,中原争霸,世家贵族纷纷投资,但决出胜负以后,如何处理那些失败的贵族总是个麻烦

  俗话说得好。

  天下贵族是一家。

  这可不是一个夸大的,要知道世家贵族这东西,联姻可是标配,为了扩展人脉,同时让子嗣后代能诞生出优秀的品种,绝大多数世家都会选择和同等地位的贵族联姻,双方强强联合互帮互助。

  这就造成了很尴尬的事情。

  举个例子:

  东海的韩家是一座小城的三流世家, 但如果追溯到四百年前,当代家主的太太太爷爷那个年代韩家其实和西域的大世家赵家有过联姻,联姻对象是赵家旁系一脉的长子的七大姑的八大姨的女L。

  这还算是简单的了。

  

  真要复杂到追溯成干.上万年的家谱,其实天下贵族说不定真的能联系到一起去,或多或少都沾了点亲戚关系。

  由此可见。

  世家贵族这一系看似普 通,但实际上其势力网究竟有多么庞大。

  因此就算是在中原争霸的时候,虽然贵族们因为投资对象的不同而互相对立,但私底下说不定交情好着呢。

  真要打输了,胜者方的世家还会为败者方的贵族求情。

  而历朝历代的开国太祖,面对自己家贵族的求情,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答应吧,杀鸡儆猴没了对象,不答应嘛,求情的可都是自己人,当初自己能发家,这帮贵族世家也都是出过力的。

  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想了半天。没辙。

  些败者方的贵族流放到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的地方, 并且勒令他们不准离开,以此解决这些麻烦。

  历朝历代下来情况基本一样。

  但是问题又来了。

  就算是流放也得挑地方啊,要是左边流放-一个, 右边流放-一个, 这样下去这些贵族全天下都是那万一到时候这些人天各四方,揭竿而起,我不完犊子了么?不行,这些反叛分子最好扔一起去

  

  于是循州道就成了流放专用地。

  .

  为了确保循州道的这些人不会搞事情,历朝历代基本都会派重兵把守循州道的各处交通要道,这一代的大乾就是如此,负责镇压内地的九位武侯之中,有三位的领地就在循州道的西南北三方。

  至于东海那边。

  更有东海都护府负责监督。

  基本上是四面包夹,实行了完全封锁。

  当然,这种封锁很容易引起贵族世家的反感和不忿,所以为了安抚循州道的贵族们,让他们乖乖呆在循州道里,不要搞事情,大乾还是给循州道开放了优惠政策,吸引大量商人前往循州道。

  商人多了。

  经济带动起来了。

  循州道的人们自然有钱了。

  而人们有钱了,这些个贵族也有钱了。

  有钱了,这些贵族自然就生活在了纸醉金迷的世界之中,- 一个个享受着生活,乐不思蜀,自然就稳妥了,当然,为了避免这些人搞事情,大乾还禁绝了循州道的武器贸易,确保这些人只会有钱

  就结论而言。

  大乾的应对方案是很靠谱的。

  -方面让循州道趋近于安稳,还顺手改善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另一方面,也表示出了大乾对世家的怀柔态度。

  之前一直有人说我们大乾打压世家贵族,无法无天,这都是污蔑!

  不信你看?

  循州道的贵族不就过得很开心么?

  

  事实胜于雄辩嘛!

  

  大乾这一套操作 下来,循州道可以说是被治理得服服帖帖的,从开国至今,千余年都没怎么搞事情,尤其是到了大乾圣上这一-代,更是听话的不得了,甚至还会主动给官方捐钱来表忠心。

  但奈何。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尽的。

  -代代老人的逝去,加上循州道安稳的生活,使得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大乾”这两个字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

  换而言之.

  失去了敬畏之心。

  循州道首府九龙城。

  作为一道首府,九龙城的规模还要远超其他地域,毕竟是商贸大城,为了容纳些诸多商人的往来,整座城池前后扩建了三次,东边还设立有超大型的海贸港口,算是中原少有的大城市之一。

  而九龙城的名字也十分特殊。

  取自城中坐镇的九个世家,这九个世家,分别是前代九个皇朝流传下来的九代世家之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好,实力最强的九个,最古老的夏家,历史比曾经的天下第- -世家秦家也相差不远了

  而此时此刻。

  夏家府邸之中。

  十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端坐在一张圆桌旁,而在圆桌的对面,则是-位身穿华服, 年纪不过三十余岁的壮年男子。

  “不知诸位族老来找我所谓何事啊?”

  

  “见过家主。”

  位于圆桌- -侧,看上去老态龙钟,连眼睛都眯成-条缝隙的白发老者缓缓站了起来,先是对壮年男子鞠了一躬,随后挺直腰背,沉声说道:“老夫听说, 家主最近好像在联系其他几大家族?”

  ..不错。

  壮年男子点了点头。

  “这涉及到我夏家接下来的族策,有什么问题么?”

  “敢问是何族策?‘

  夏槐看着面前的诸多族老,心中一阵腻烦。

  身为夏家新- -代的家主, 他- -直致力于让夏家再攀高峰,而志向远大的他,对于这些在位期间没有振兴夏家,退位以后还干涉自己的族老们,早就厌烦到极致了,心中不爽,自然也没什么好脸

  “此事诸位不必多问。

  为首的族老眯成缝隙的眼睛瞬间睁大,声音中也多了几分怒气:“若是 连造反都不过问的话,那我等岂不就成了摆设?”

  “家主。"

  “你不会真的想找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