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05章

作者:不是奸臣

感觉到气氛的凝重,公孙策连忙转移话题:“对了,今早收到消息,当朝阁老严嵩大人竟然离开了朝廷,带着尚方宝剑巡视南方。”

“什么?巡视南方?”

“假的吧?怎么可能?”

众人不敢置信。

包拯沉吟:“如果按照脚程,他应该到了山东了。”

想想近段时间朝廷上严嵩种种出乎意料的举动,让包拯有一种错觉,这个严阁老很有可能会拿孔府开刀。

包拯心想:“如果是那样的话,严阁老或许有办法也不一定。”

当初包拯被踢出了朝廷巡视江南的时候,第一站就是山东,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山东孔府有无数的粮食,足够供养一个山东一整年而有多余。

那时候包拯就想着从孔府那里讨点粮食,结果孔府却丝毫不肯,铁公鸡一个,最后还很嚣张地将包拯给赶出了孔府。这事让包拯对孔府的感官一下子从‘天下读书人楷模’降到了‘市侩奸商’。

随后他想尽办法想要获得孔府粮食救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却被孔府弄得灰头土脸,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被赶出山东。

他是被迫离开山东的,不是自愿的。

这一刻,包拯很阴暗地期待严嵩能够好好教训一下孔府。不过,他太小看严嵩了,废了那么大精力布局,岂会轻易放过孔府?

……

……

山东这一边。

严嵩来到山东,本来就是直奔孔府而去的,至于张泉山,根本没在计划之内,没有想到这张泉山竟然自己撞枪口上了。

如果是其他外来官员,估计会被张泉山坑得死死的,灰溜溜而去。(包拯:我不哭/(197ㄒoㄒ)/~~)

但是严嵩金手指傍身,在别人苦心孤诣地编造阴谋的时候,严嵩只花几秒钟时间就能知道阴谋,然后敌明我暗地布置反制,甚至利用好办更大的事。

张泉山满头大汗,脸色苍白,惊恐地看着眼前的证据,包含了他贩卖给粮商100多万石粮食、也包含了害怕事情暴露而指使人烧漕运粮仓、还包含了指使白莲教与梁山反贼刺杀当朝首辅……所有罪证。

里面有些确有其事,但是也有是诬陷,但是……张泉山没办法自辩,因为单单卖粮、烧粮仓就已经足够抄家砍头了。

“严大人,我配合!”

张泉山直接跪下磕头,毫不犹豫地道。

严嵩微笑点头:“明智的选择!只要办好这事,我保你全家平安无事!”

张泉山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皱纹多了起来,苦涩道:“谢大人。”

一个时辰之后,一个消息传遍了济南城。

“严阁老要在刑场主持公审,对象是布政使、六大粮商,所有百姓可以前去现场观看。”

。。

第98章 别开生面的公审【4】

严嵩一开始就知道,对付孔府不容易。

所以严嵩准备了很多手段。

而第一步就是削弱孔府在山东的那种人人敬仰的恐怖名望。

孔家,从春秋战国到大明,已经连绵2000多年,每个朝代的皇帝统治天下之后,都会对孔府加以厚赏,以示自己对儒家的尊崇。

在这种时间的流逝之中,孔家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早已变得根深蒂固,而在百姓的心里,随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深~入人心,孔府也变成了一个圣地。

而在山东百姓心中,孔家是山东人,也就是‘自己人’,而这个自己人还是天下敬仰的圣人之家,连皇帝都要敬服,这种与有荣焉的荣誉感,深深的深~入到了这些百姓的心中。

这种荣誉感很扯淡,毕竟孔家多好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孔府也对这帮贱民表示羞于与之为伍。但不管怎么样,百姓心中还是觉得孔府是山东的荣耀,是自己的荣耀。

严嵩现在,就是要撕开这种荣誉感,让他们认清孔家,不让他们跟孔家站在同一战壕。

所以需要一场公开的大戏,来告诉所有百姓,孔家不是圣地,不过就是一地主,市侩的地主,为了更多土地可以残害百姓的地主,看到百姓流离失所不但不帮忙反而冷笑的地主。

……

济南刑场,位于济南城的南边偏僻地带,乱葬岗附近。

这个原本应该渺无人烟的地方,今天却浩浩荡荡来了十多万的百姓。

开眼界了,竟然抓了最大的父母官,要审判。

太新鲜了,没想到还能这么个搞法。

这布政使张泉山,百姓们都认识,毕竟山东最大的官员,平日作威作福,儿子是个纨绔小霸王更是横~行霸道,谁家的姑娘要是长得漂亮点这家就麻烦大了,在百姓心中没有什么好印象。

除此之外,竟然还有六大粮商,百姓对着粮商也没什么好脾气,毕竟这个灾年一来,粮食的价格就涨啊涨,涨个没顶!这些百姓平日辛辛苦苦赚到的血汗钱就这么被抢走了。

这次公审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于是在口口相传之下,越来越多百姓知道,纷纷放下手头上不算要紧的活计,纷纷赶往刑场。

也有的聪明小贩,感觉到这里面有大商机,然后推着凉茶、茶水、点心、还有各种小玩意,推到刑场这里来摆摊,竟然生意还不错。

当严嵩带着大队军队、锦衣卫、东厂人马,羁押着犯人们到来这里的时候,看到这里竟然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不禁呆了一下,随后摇头失笑。

处刑台,是一个2米高的高台,士兵飞速将这里保护起来,东厂锦衣卫人手警戒四周,其中30个火枪手威武不凡,让人眼前一亮。

咚咚咚~~

鼓声回荡。

“肃静!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