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400章

作者:不是奸臣

一行字,刻在嘉靖面前的龙案之上,作为座右铭。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严嵩当然知道这句话。

嘉靖登基之初,就在龙案上刻写了这句话。

这是老子说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263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嘉靖笃信道教,是老子忠实的粉丝门徒,一直将这句话作为他施政纲领。

“严爱卿”嘉靖站了起来,仰望外面星空,负手而立,叹息道

:“朕何尝不知道,大明虽然名为盛世,但实际上隐患实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也该大刀阔斧,推行改革?但是!”

嘉靖转过身来,无奈道:“大宋灭亡,源于王安石变法。大元灭亡,源于脱脱变法。我大明虽然国事艰难,但终究可以维持。如按照你的【国富论】,我大明要从农业立国,变为农工商三个产业,统治思想从程朱理学,变为物质主义,那些士人、官僚、地主,会怎么想?我大明还有统治基础么?所谓改弦更张,无病而亡!治大国如烹小鲜,朕不可不慎啊。”

一席话,已经把嘉靖的顾虑说的清楚了。

嘉靖说到底,还是一个封建帝王!

他考虑的一切,都是维护自己的统治,还有大明的千秋万代。

对这个有利的,他就支持,对这个不利的,说破天他也不肯。

。。。

第1066章 搞大明经济特区【3】

虽然严嵩跟嘉靖交情够铁,虽然选择时机够好,虽然《国富论》够又吸引力,但嘉靖依旧摇头选择不!

他已经看出,如果按照国富论的理论,改造大明,大明将从根本上出现变革!维系老朱家统治的基础,将从根本上动摇。

这是嘉靖不能允许的。

如果不是献上这书的人,是严嵩,嘉靖可能当场变脸,直接拖出去砍了。

烛火,在灯匣中静静燃烧,不时发出一声爆响。

嘉靖静静看着严嵩。

严嵩却一片平静。

已经做了那么多铺垫,听天由命吧。

推行改革,还是这种根本性改革,在大明朝何其难也?

严嵩不是没想过,如果他能做皇帝,是不是能强力推进,阻力小一点?

结论是,不会有任何区别。

因为【国富论】,从根本上与程朱理学、孔孟之道南辕北辙!

双方的矛盾,如同冰炭,水火不容,除非一方灭亡,否则另一方难以调和。

但严嵩是不会放弃的。

他来到这大明的目标,就是要推动改革,将大明带入殖民全球打的黄金时代。

如果换个二逼货色,要么造反,要么跟皇帝拍桌子。

但严嵩不会。

他只是淡淡一笑:“皇上,臣以为,【国富论】【海权论】与程朱理学并不相悖!”

轰隆!

天雷滚滚!

(程朱老夫子的棺材板,就要压不住了····)

就连严嵩自己都汗了一个。

睁着眼说瞎话,真是哈哈哈。

不过,此时他必须忽悠嘉靖,且一定要忽悠成功!

对老顽固嘉靖,劝,肯定是劝不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忽悠!

忽悠地太阳不落山,忽悠地红日出东海!

只要皇帝被忽悠成功,能走入下一步,引发大讨论,严嵩未必没有胜算。

从思想,到制度,再到行为,大明国民渐渐接受了【国富论】,民智开启,以后皇帝想要再回退到“连吃黄土背朝~`天”的土地时代,谁陪他去吃土?

严嵩一脸正气道:“皇上,程朱理学,是我大明的道,【国富论】只是一个术!所谓理学为体,经济为用,互为表里,密不可分····(以下省略一万字)”

严嵩这一轮忽悠,可谓昏天黑地,飞沙走石,机关枪般突突个不停,喷的嘉靖头昏脑涨,连一旁的黄锦,都佩服不已,看向严嵩,竖起大拇指。

一个时辰后,终于,嘉靖被喷的投降了。

阁下忽悠神功无敌,是在下输了!

“额,既然严爱卿,对这本书这么有信心,那就可以公开发行吧。”嘉靖有些眼神迷离,半信半疑道:“但最好不要惹出什么麻烦来。”

严嵩看到皇帝态度虽然松动,但支持力度并不大,心说丫的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金银套不住朱厚熜,拼了!

他微微一笑道:“要不,皇上能否仿效市舶司,给臣一个试验【国富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