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82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这一战,12000卫所兵一触即溃,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他们逃散或者战死,全军覆没,也给严嵩授权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推行募兵制,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三个,就是引出汪锋这海商联盟的幕后黑手,来090个引蛇出洞,斩断蛇头。

汪锋,已经五花大绑,被盖聂扔在了严嵩面前。

第四个,就是严嵩创造了这场大胜,有助于继续巩固嘉靖心中的首辅位置,促进嘉靖南巡!

没错,以我们那位嘉靖皇帝怕死的尿性,如果江南不安宁,他老人家是绝不会来的。

一次性,就消灭了2300倭寇,嘉靖皇帝龙心大悦之后,也会感到放心,安全有保障,才有可能南巡。

这么一来,严嵩一招,便得到了四个好处,可谓处处机关算尽。

当然还有一个额外好处。

就是李香君、卞赛赛经过这一战后,对严嵩“大奸臣”的恶劣印象,已经大大改观,甚至是彻底颠覆了三观。

她们亲眼看到,严嵩是如何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的。

两位秦淮花魁,八艳之一,正在含情脉脉,以崇敬的目光,凝视着严嵩。

但是,也有人对严嵩很(ajci)不满意的。

南京兵部尚书——赵贞吉!

赵贞吉突然冲到了严嵩的面前,大叫起来:“大奸臣严嵩!你分明早就知道倭寇入侵,还做下了万全的准备,却还派出了大明军队,出城迎战?你是何居心?那12000战死的英魂,都是你害死的!”

你输了,当然要弹劾,你赢了,我还要鸡蛋里挑骨头。

严嵩一耸肩:“那12000卫所出击,是你、古大维、陈湖的命令,与我何干?你有我的出兵命令么?”

赵贞吉一阵语塞。

是啊,严嵩战前都不见人影,出征命令根本不是人家下的!

而是你赵贞吉下的啊。

你是南京兵部尚书,掌管南京中军都督府,你问谁呢?

赵贞吉这才知道自己被严嵩挖坑埋了,气急败坏道:“可你明明知道倭寇厉害。”

严嵩冷声道:“你身为南京兵部尚书,却对手下如此腐朽,不闻不问,又下令出击,判断失误,严重渎职!本阁老自然会向皇上弹劾你的罪过。”

赵贞吉,也被严嵩坑了。

南京兵部尚书,是以后对抗倭寇的重要职位,严嵩要换上自己人。这是第五个鸟儿!

一箭五雕!

“你!你!……”赵贞吉气得直发抖,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悲号一声,落魄而去。

严嵩转头对胡宗宪笑道:“我会向陛下,推荐你兼任南京兵部尚书,并在浙江和南直隶,推行兵制改革。”

胡宗宪难以相信这好运气,简直是馅饼从天而降啊。

他激动地不能自已:“阁老,兵制改革,下官该如何入手?”

严嵩瞥了一眼李香君和卞赛赛,淡然道:“我要与胡尚书谈事,你们回去等我。”

李香君和卞赛赛娇嗔瞪了严嵩,意思是我们需要你一个解释,现在给你个面子,回去再说!

看着李香君和卞赛赛这秦淮八艳,如此娇嗔撒娇,胡宗宪心中暗暗艳羡不已,却竖起大拇指,压低声音道:“好福气啊,严阁老,双美倾慕。”

他做了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严嵩一脸正气,淡淡道:“我是要与这两位花魁,回头谈一谈,如何利用她们的影响力,鼓舞南京民心,宣扬这次大胜的正经事,你可不要乱想。”

胡宗宪斜眼笑:严阁老,你使劲忽悠。

严嵩正色交代胡宗宪:“所谓兵制改革,名为军事,实际上还是经济。”

“愿闻其详。”

“我大明开国之初,洪武皇帝设立300多卫所,百万卫所兵,确实无可匹敌。但强悍战力的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制度,良好运行的结果”严嵩早已想好了,侃侃而谈道:“你可知道,开国之初的军田,有多少?”

“0.89亿良田”胡宗宪也不愧一代有为封疆,对军事深有研究。

“对!”严嵩正色,然后开始给胡宗宪分析。

胡宗宪可不是一般读书人,在北境呆过,自然懂得严嵩所说。

“阁老,我懂了!我大明卫所兵腐朽,根源上还是经济问题。没有了军田,家人都养不活,军户凭什么要卖命?。”

“那可怎么改革?”胡宗宪也叹口气:“这可是祖宗成法,没法改啊。”

“别的地方不行,但南京和浙江可以。”严嵩高深莫测一笑:“南京两万军户卫所,已经全军覆没了。按照大明律,逃犯自动取消军籍。”

胡宗宪眼睛一亮:“对啊,此时的南京,虽然失去了全部卫所,但也没有了任何牵扯羁绊。更妙的是,就连南京守备、镇守太监都一同战死了,唯一有能力阻止此事的南京兵部尚书,还被您诬陷……(严嵩斜眼)……咳咳,是他自己有罪。”

“对!一片白纸好画图,一片平原好策马!”严嵩淡淡道。

。。

第169章 游街示众【4】

胡宗宪看严嵩的目光,越发觉得高深莫测。

莫非,在这一战中,那12000卫所兵和古大维、陈湖全军覆没,赵贞吉戴罪,早已在他的计算之中?

如果是那样,这位严阁老,太可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