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83章

作者:不是奸臣

胡宗宪不敢多想,对严嵩更加敬畏了,当然更多的还是感激,他胡宗宪进士之后一直就没被重视过,如今终于被严阁老提拔,岂不感恩戴德?

“可陛下呢?能答应改革么?”胡宗宪又想到了新的问题。

“他会的。”严嵩笑笑:“12000卫所兵,一个敌人没杀,就彻底崩溃。这样的军队战力,连陛下都不能忍。再说东南一片战火,击退倭寇大业当前,陛下也能答应一些权宜-之计。”

“如果南京不再推行卫所制,那应该如何改革?”

“募兵制!”严阁老淡淡道:“职业募兵制。”

严嵩递给胡宗宪一本书:“这是我写的一本书,你回去好好看,不明白的问我。”

胡宗宪低头一看:“《论大明未来军制》”

胡宗宪心头哀叹。

这严阁老,早已想明白了一切,抓他来只是当个顶锅的。

到了任何朝代,改革都是有风险的。

改革成了还好,改革一旦出了乱子,必然被人~弹劾,

严阁老,这是找了一双白手套啊,成了,功劳首先是严阁老的,人家还写了一本书,可谓名利双收。如果失败了,那责任都是他南京兵部尚书、浙江巡抚胡宗宪的。谁让他是顶包的?

严嵩,真是老奸巨猾啊。

严嵩也确实是这么想的,虽然拿东南倭寇入侵,搞一个兵制改革实验,嘉靖确实很有可能答应,但以嘉靖那三天两头,反复无常的性子,一旦将来朝臣攻讦,他真有可能来个态度大变,翻脸不认人。

那么,一个白手套的存在就非常必要。

成了,是自己功劳,失败,是别人顶包。

但严嵩只是奸笑一声,谁让你胡宗宪想要升官发财呢?不冒点风险,凭什么要老子扶持你?

于是,胡宗宪只好答应下来。

他回去,翻开书,第一页上,严嵩开宗明义。

“军事,是政治经济的延伸。兵制改革的核心,是政治经济改革。卫所制度,离开了军田军屯制度,已经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可持续。要建立以国家拨军饷为核心的职业募兵制。兵员采取招募制度,军饷采取标准制度,军饷来源——眼下东南自筹,将来市舶司开市,特别补充军费。”

胡宗宪拍案而起。

“好!深刻!精辟!”

他走来走去,眼神激动。

“如果能采取募兵制,便可突破军户,全国招募合格兵员。”

“有充足的饷银,有稳定的地位,那些强壮兵丁凭什么不趋之若鹜,赶来当兵?”

“有了好兵员,还愁没有一只铁军?”

“找几个名将,就可平定倭寇。”

“严嵩,严阁老,真是我大明的第一神人!”

胡宗宪激动不已,他在北境是受够了那些军户的苦了。

其实,他还没看严嵩的《海权论》,那上面还有严嵩更大的野心——发展海军。要是他知道严嵩的目标,是浩瀚的大海,征服彼岸,不知胡宗宪会不会吓得跪了?

但严嵩此时,注意力已经转向了另一个方面。

如何处理海商?

当然是杀!

严嵩对海商联盟认识非常清楚。这些人,仗着朝中有人好做官,在地方上横~xing不法,甚至超越汉朝、魏晋的豪强氏族,同时涉足政界、商界,甚至插手中外走私贸易,胆大妄为,对国家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于这样的人,严嵩只有打击一途。

他走到了汪锋的面前,淡淡道:“你可知罪?”

汪锋骤然抬起头,恶狠狠道:“严贼!你别以为自己是内阁阁老,首辅身份,就可以在东南肆意妄为!你根本不知道,你要面对的我们,到底有多大势力?不怕告诉你,之前你能压制其他大官,是因为我们海商联盟的官员和浙党,没有与那些人联手。要是联手一起对付你,就凭你这大奸臣的所作所为,根本撑不过几天!”

严嵩呵呵了。

他最清楚嘉靖的脾气,偏执疯狂,对皇权又非常在意,严嵩是他唯一能放心有的臣子,如果换一个皇帝那真难说,所以他又怎么会让这么一个汪锋威胁到?

····················

汪锋看严嵩不为所动,又恶狠狠道:“你杀了我,以为倭寇就会受到打击?你太天真了!我确实是与倭寇勾结。但没有我这个把总的,压制倭寇,引导倭寇,只攻击几个地方,倭寇就会如同马蜂一般,没头没脑肆虐整个江南!”

严嵩一听,眉目一冷:“汪锋,你的意思,是你与倭寇勾结,让他们只进攻几个地方,反而是保护我大明东南沿海的功臣?朝廷非但不该陈凡你,反而应该给你加官进爵,立个牌坊,好表彰你为国为民的功绩?”

严嵩哈哈大笑一声,简直就是天大笑话。

....

汪锋道:“严惟中,你是个聪明人。我相信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比起几万倭寇,无节制地入侵,现在江南只有几股倭寇入侵,还是危害小的多!”

对于这种无耻小人,严嵩已经无语了。

“来人!将他扔出去!”严嵩面无表情:“让他去向街上南京父老解释一下自己的功绩。”

汪锋慌了手脚:“唉,别!别啊!那些蠢笨民众懂个屁?”

严嵩冷冷道:“他们确实不如你懂得多。但他们的亲人被杀,田园被毁,妻子被辱,他们知道痛!你去给他们解释吧。”

“拉他游街!明日午时,明正典刑!”严嵩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