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38章

作者:不是奸臣

这个黑洞,自从明朝洪武年间,就开始运转,每年产生的收益极其恐怖,数以千万两计算。(ajbh)

而皇帝们,一直被蒙在鼓里。

大臣们,其实是知道的,但正是大盐商官商勾结,不断巨额贿赂、资助这些官僚和读书人,才让这个几乎显而易见的秘密,成为了不能说的秘密。

严嵩,站在龙船的船头,公然揭开了这个秘密!

他大声道:“盐税流失,全部被盐商得到,还有各级官员雁过拔毛!这才是我大明朝应该征收1328万两白银,却最终只能得到十分之一的原因!”

嘉靖暴怒了。

他这才知道,自己精穷,不是因为大明朝没钱,而是因为这些官员和盐商上~xia~其~手,将自己本该征收的国库税收,统统偷走了!

他们都是小偷,国贼!

嘉靖怒吼道:“严爱卿,将一切猫腻,都说出来!朕倒要看看,是谁每年偷走了朕一千多万的盐税!”

“正是这些大盐商!还有知情不报、官商勾结的官员!”严嵩高声道:“我朝开国之初,洪武皇帝采用的“开中法”,输九边一石粮可换一引盐,山西商人获得了合法贩卖“官盐”的资格。弘治时改纳本色为折色,一引盐商人直接纳银三、四钱即可,不需要再运粮。后来宦官专权,出现了“私盐引子”,允许以比官盐更低价格,贩卖私盐,这样一斤盐,官府只抽税不到两文钱,低得令人诧异!实际售价可是300文一斤!”

严嵩厉声道:“那些大盐商们,就是利用私盐和关系网,大肆侵吞国家的盐税。几乎没有税负,乃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如今,却要将加税的罪名,扣在皇上的头上!这公平么?”

嘉靖暴怒了。

百姓愤怒了。

原来,这么高的天价盐,是基本不纳税的!

300文售价,才2文税负!

这不是三十税一,这是一百五十税一啊。

获利的,只有大盐商和大官员!

此时,东南民众的舆论,已经一面倒倒向了严嵩。

当他们知道,自己花费6倍的价格买盐,朝廷税负却微不足道,中间的暴利都被盐商赚走时,就怒不可遏。

“盐商!太可恶了!”

“为富不仁!卖的天价盐,连这点税收,还想逃避!”

“他们一个个富可敌国,三十税一还不纳税,都转嫁到我们升斗小民身上!”

“盐商误国!盐商有罪!”

。。

第221章 高举祖制大旗【4】

“盐商误国!盐商有罪!”

那隐藏在大明朝170年历史中的黑洞,一旦被严嵩揭破,顿时民怨沸腾,数十万民众,喊打喊杀,要求惩治奸诈的大盐商和腐败的官员。

盐商们各个面如土色,

嘉靖脸上早已~气得酱紫色。

“原来,都是上~xia~其~手,蒙蔽朝廷,除了我这个皇上不知道,你们这些官员,难道都是睁眼瞎-?”

“这里面要是没有官商_勾结,谁信?”

他指着龙船上的小凤仙和怜秀秀,两匹瘦马,喝道:“这都是朕收留的流离失所的灾民女儿!她们的父母成为灾民,朝廷却没钱赈灾!扬州盐商为富不仁,却一毛不拔!这黑锅,难道要朕来背么?”

(严嵩:汗!皇上你可真会洗白自己。)

不过,嘉靖这个方法却是不错的,极大引起了百姓的共鸣。

严嵩悲痛无比,声音含泪:“去年灾荒,大明死亡人数超过百万,而最大的原因就是朝廷没有钱赈灾,陛下一直节衣缩食,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就算是宫殿烧毁了七八年依旧没有修缮,如今住的宫殿都没扬州盐商那些园林豪华。为了赈灾,陛下是殚(修)精(道)竭(懒)虑(政)啊,可是赈灾效果却很差,依旧死了无数百姓……”

嘉靖脸红了红,这是朕吗?这么伟大真的是朕吗?

“原因是为什么!”严嵩大喊。

“都因为国家没钱!全都被人贪污了,偷税漏税了!”严嵩道出事实,直击人心。

偷税漏税什么的,对百姓没什么影响,但是灾害、赈灾,这就跟百姓有关系了。虽然扬州富裕,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外来灾民,对严嵩的话更是深有体会。

刘微山等人,面如土色,却强辩道:“严贼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嘉靖气极反笑:“来人!给我将这些大大的忠臣,统统打入诏狱,好好审问!”

黄锦正要动手,刘微山却依旧不死心,垂死挣扎,大声道:“皇上!还有第san~点!虽然盐税确实很低,流失严重,但这是洪武皇帝定下来的祖制啊!祖制,不能更改啊”

提到祖制,这些官员和大盐商们,如同抓~zhu一根救命稻草,大叫起来:“对啊,祖制不可改啊。”

嘉靖虽然暴怒,但也不由沉吟起来。

他恨透了这些官员和盐商,但违反祖制确实是个大杀器,即使是嘉靖也不能不考虑。

刘微山更加得意,摇头晃脑道:“皇上,虽然盐税确实低,但这是洪武大帝制定的税率,可不能轻易改变啊。”

这些家伙,抓~zhu朱元璋轻视商人,税率很低的弱点,凡事必然高举祖制大旗,威胁嘉靖皇帝。

你嘉靖再怎么圣明,也不可能超过开国老祖宗朱元璋吧?

你要改动税率,就是违反祖制,要么指责朱元璋错了,要么是你自己错了。

嘉靖恨不得一脚踢死他,心说对你们有利的祖制,就拼命维护,对你们不利的,怎么绝口不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