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239章

作者:不是奸臣

但嘉靖又是最顾忌祖制的皇帝,只要涉及到祖制的,他都一概不改,生怕天下人骂倒是其次,主要是怕麻烦。

他又看向严嵩。

如今,也只有严嵩能怼回去。

果然,严嵩微微一笑:“皇上,其实我洪武大帝英明神勇,制定的祖制,怎么会有错?”

刘微山来劲了,眼睛发亮,只要严嵩承认这第三~dian,违反祖制大帽子就能扣在他的头上!

那时,被东南大盐商们收买的各路言官御史,大家一起上书,集火严嵩,一天几百封弹劾奏章,弹死他!

大明朝的规矩,是好虎难敌群狼,双拳难敌四手。朝廷官员,大部分出自东南,与盐商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严嵩敢动盐商的利益,就得罪了很多官员。

···········

有了这违反祖制的罪名,连王安石那等养望天下二十年,执宰天下的大牛人,都会最终落得黯然收场,这严嵩也好不到哪里!

到时候,就连嘉靖皇帝也保不住他。

刘微山恶毒一笑,等着严嵩完蛋。

但严嵩却大声道:“皇上,提高盐税,并不违反祖制!”

嘉靖大喜:“严爱卿,速速讲来!让这些龌蹉官员和不法盐商听听!”

(嘉靖:还是严爱卿知识渊博,不然这次就被刘微山这群奸佞,占住了道理,让朕吃了亏还有苦说不出。)

...............

严嵩淡淡道:“皇上圣明!我朝洪武皇帝,英明神武,早已制定了一套堪称完美的祖制。在他颁布的《洪武遗训》的划分中,只有士农工三个阶级,却没有商人!”

一片哗然。

刘微山跳脚骂道:“胡说!那商人莫非是不存在的?”

严嵩轻蔑一笑:“所以说你不懂祖制。在我洪武皇帝看来,农为天下之本,士为四民之首,工为国家必需,但大商人却囤积居奇,不事生产,却占据巨额财富。乃是国家不安定的因素。”

嘉靖皇帝深深点头。这道理他当然明白,也深以为然。严嵩如此一开口,立即赢得了皇帝的高度认可。

这一点写在洪武训诫儿孙的《洪武遗训》圣旨上,明发天下,无数读书人都读过,纷纷点头。

可能是源自当农民被商人剥削的惨痛经历,老朱不喜欢甚至痛恨商人,天下皆知,故而在他的划分中,根本没有商人阶层。

这话,没毛病!

岸上的百姓,也纷纷深以为然。

因为绝大部分的百姓,都是读书人、农民、工匠和小商户,不是什么大商人。

。。

第222章 祖制对祖制【5】

严嵩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故而,洪武皇帝规定,商人只能挂靠在工匠户头,按照工匠的税率缴纳税收。”

“而洪武规定,工匠们负担的税率,其实就是五税一!”严嵩大声道:“故而我皇上,将过去的三十税一税率,提升到工匠的五税一,乃是深思熟虑之举,不但不违反祖制,反而是恢复祖制之举!”

刘微山目瞪口呆,不信,大声质问道:“那三十税一的税率?”

“这并非洪武皇帝颁布的!”严嵩厉声道:“我查阅了洪武年间的圣旨,根本没有规定具体税率。也就是说,这税率只是官员制定,沿袭下来的。”

嘉靖皇帝一下子放松了,露出了微笑。

“二五三”

严嵩说的清楚,盐税的具体税率,其实并非朱元璋制定的,只是下面人定的。

下面人说的话,当然不算祖制!

相反,严嵩还给自己找到了依据,那就是将大商人划入了工匠阶层,按照工匠的五税一税率,严格征收。

这话,没毛病!

大盐商、大海商们,面面相觑,脸色一个赛一个难看。

他们确实钻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看不起商人,制定税率偏低的空子,才聚敛了大量财富,富可敌国,并不纳税。

但万万没想到,严嵩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也拿祖制说事,还非常巧妙合理地钻了朱元璋阶级划分的空子,将大商人划入了工匠阶层。

其结果,就是原本不怎么纳税的大商人,一下子就要跟社会底层赋税最重的商人阶层,统一税率,一起纳税了!

这影响,显然超过了盐税,甚至影响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商人!

刘微山瞠目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因为,严嵩的每一句话,都环环相扣,都是引用洪武遗训的祖制啊。

他气急败坏,跳着脚大骂道:“严嵩!洪武年间已经过去了170年,商人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开国之初,民生凋敝,商业不够振兴,商人很少,洪武皇帝将商人划入工匠也不碍事。现在大明朝商人何止百万?怎么能视而不见,化为工匠贱民阶层?”

严嵩哦了一声,坏笑道:“刘微山!你可真是胆大妄为!居然敢诽谤我朝太祖?你的意思是,太祖错了?”

嘉靖眯缝起眼睛。

他之所以还没动这刘微山,因为他有“民意”“民利”“祖制”三块护身符。

但现在这三块护身符,统统被严嵩打破了。

嘉靖皇帝,哪里还会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