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659章

作者:不是奸臣

“有意的,我们高丽商队,就吃过亏!一斤人参,才换了一斤盐!”

“我们女真商队,更是才吃过亏。一件上好的貂皮,才换了一把刀。”

这事情迅速闹大了,从简单的买卖纠纷,升级为外交事件,连天津官府都惊动了。

市舶司的官员王家屏、海瑞和天津县令郭一景,纷纷赶来。

这些官员们,早已知道蒙古人不怀好意,只是冷冷看着他们装腔作势。

最后严嵩也到了。

此时,事情已经彻底闹大,差不多半个天津的贸易都停了下来,很多人来围观。加上各国探子、内奸、有心人的挑唆,天津热闹地如同开了锅。

马扎木来了,得意洋洋一挥手。

顿时,有上百个蒙古人手脚麻利,拿出了搭帐篷的架势,临时在商户门口,搭建起一个大台子。

马扎木义愤填膺,跳到这大台子上,振臂高呼道:“各国商队!各国商人!我们是从蒙古来的一个普通商队。我们只想来大明天津,交换物品,没有想到竟然被这可恶的奸商恶意强买强卖!”

海瑞的面色,如同锅底一般漆黑,铁青着脸对严嵩道:“我看了,那商户根本没有强买强卖。蒙古人想用一只羊,换他几百个铁锅。他当然不干。这是蒙古商队在搞事情,我看将他们赶出去算了。”

........

严嵩看了一眼有恃无恐的马扎木,皱起眉头。

以一只羊购买300件铁器,说破天也是不占道理的。

就算将周围的商队都招来,大家一对质,一评理,肯定也是埋怨蒙古人强买强卖。

这马扎木,为何有恃无恐?

马扎木却来了个恶人先告状,站在台子上大声道:“大家都是商人,都是外人,一定要在天津抱团,才能不被大明奸商坑害!我这位小兄弟,明明与那铁匠老板说好,用一只羊,加上三百两纹银,换取三百件铁器。这价格已经是市价的三倍了。可这商人收了三百两银子之后,却翻脸不认人,说他没收钱!我这位兄弟忍受不了,才抗议闹事的!各位外国商人,这大明天津,摆明了是黑心商人遍地,专门坑害我们的财物的。怎么能跟他们交易?我们要抱团,讨还公道!”

听了马扎木的话,那铁匠铺商人呆了一下,然后气得发抖,上前大声道:“胡说!一派胡言!血口喷人!蒙古人根本没给我三百两银子!只是一只羊而已!”

但他的声音,被蒙古人的吵闹声淹没,根本没几个人听到。

——————

PS:推荐《洪荒之最强红云》。

第620章 城市的信用【2】

马扎木振臂一呼,蒙古人们顿时情绪激动。

这些蒙古人,头脑简单,通常不会说谎。在他们看来,只要族人说给了那汉人三百两银子,汉人不给货物,就是欺骗。这绝不会有错。

情绪激动的蒙古人,纷纷就地拿起砖头、马鞭等,怒吼着要大明给个公道,不然今天就没完。

其他蒙古商队,也同仇敌忾,纷纷声援,有的也准备动手。

各国商人,纷纷一旁看热闹,跟着起哄地也有不少。

看到这声势,郭一景一时间感觉颇为棘手。

严嵩看着马扎木卖力表演,面沉如水,并不说话。

现在,他已经明白蒙古人的套“六一七”路了,就是泼皮无赖,无中生有!明明只是一头羊,如今却非说已经给了300两银子,弄得大明商人有口难辩,弄得各国商人是非不分,最后把屎盆子给大明扣上!

一旦各国商人对大明的信誉产生怀疑,事情就麻烦了。

作为一个后世人,严嵩深深明白,在商业社会,什么才是最关键的。

自身的信誉和别人对你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信誉,比黄金更值钱。

这两个结合体,就是信用!

大明开海,能吸引这么多国家的商队、船队,万里迢迢而来,凭什么?

信用!

严嵩知道,在几百年后的现代社会,信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助推器!

有了信用,才有了现代银行业、保险业和商业。

严嵩甚至在暗中筹划,将来以大明的名义,发行货币,在蒙古、日本、朝鲜、安南、新疆、中亚、欧洲等地通行通用,成为世界货币!

这一切,都需要大明高于一切的信用。

眼下,这蒙古人居然往大明身上泼脏水,试图打击大明的信用?

这绝对不能容忍。

蒙古人与大明商人,你来我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不可开交。

各国商人,也不知道谁说的才是真话,也分为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大明商人,这么大的生意,不可能只贪图蒙古人区区300两银子?何况哪有人牵着一只羊,还拿着300银两去买东西?好奇怪!”

“就是!蒙古人穷得叮当响,买东西需要以物易物,哪里有300两银子购买铁器?”

“我看这是讹诈!”

但另一派在帮助蒙古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