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687章

作者:不是奸臣

严嵩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大明的角度,考虑欧洲的局面。

他要充分利用眼下还十分弱小的伊丽莎白和英国,去平衡西班牙!

但同时,伊丽莎白治下的英国,迅速战胜强大的西班牙,成为下一个海上霸主,并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大明虽然开海,但崛起需要时间。

少说也需要二十年的建设时间,大明的海军才能横~行七海,与西方彻底怒海争雄。

故而,对严嵩和大明来说,最有利的一种局面,是西班牙与英国、法国相互牵制,斗鸡般彼此敌视,消耗国力,却不要速战速决,产生一个海上霸主。

一旦海上霸主诞生,即使是英国和伊丽莎白,严嵩相信以伊丽莎白一代雄主的资质,也必然会毫不留情,将大明刚刚迈出的海上势力扼杀在萌芽。

就算大明在自己的带领下,迅速成熟起来,但至少争霸美洲,大明是不要想轻易得手了。肯定与大英帝国有一场苦战。

那该如何利用伊丽莎白这位此时的好学生呢?

莎士比亚听了严嵩的话,眼睛一亮道:“严嵩首辅,您的意思是,西班牙虽然强大,但腓力二世的宗教政策,会给他的帝国带来沉重的负担么?”

严嵩笑了:“没错。英国现在要做的,是联合欧洲大陆,任何不满西班牙的国家,一起牵制西班牙,而不是与西班牙迅速开战。那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

莎士比亚深以为然点点头:“没错。西班牙无敌舰队,拥有上千艘重型战舰。我英国的海军加在一起,也不够无敌舰队一个零头。”

“但法国目前的统治者,亨利四世,对妄图染指他的王冠的腓力二世,同样不满。”严嵩谆谆善诱道:“虽然英法有百年仇恨,但大敌当前,想必亨利四世也愿意暂时放弃仇恨,共同对抗西班牙吧?”

莎士比亚惊奇不已:“想不到严阁老对我欧洲的局面如此熟悉。可笑我英国的一些商人,还说什么大明闭关锁国,是老大帝国,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呢。”

严嵩淡淡道:“为了写《海权论》,我考察过世界各国此时的形势。”

“但即使联合法国,我们还是不是西班牙的对手。”莎士比亚苦恼道:“西班牙国力太强大了。”

“如果联合异教徒呢?”严嵩笑眯眯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虽然国力相比14世纪有所减退,但依旧横跨欧亚非三洲。海上实力也颇为可观。”

“与异教徒联手?”莎士比亚瞠目结舌:“我们信奉的是上帝,奥斯曼人可是我们的大敌啊。”

严嵩笑笑道:“记住一句话,没有永远的盟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莎士比亚一愣,如同脑海一道闪电。

“对对对,没有633永远的盟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莎士比亚急忙虔诚地记下来严嵩这句话,严嵩这句话也成为了日后500年,政治家们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

“那么……”莎士比亚充满期待地说道:“您的建议,是我英国,应该果断联合法国、奥斯曼帝国,一同对抗西班牙?”

“嗯。”严嵩心说这就差不多了,英国法国加奥斯曼帝国,共同应对西班牙,能让腓力二世那头有勇无谋的野心家,头脑稍微冷静一下,不至于傻乎乎在大雾弥漫的天气,派无敌舰队通过狭窄的英吉利海峡,并被英国人乘机海上伏击,一举击溃。

如此一来,西班牙VS英国法国奥斯曼的局面,正式形成,双方的对峙将消耗大量的国力和时间,足以让大明趁机在海上崛起。

到了伊丽莎白解决了腓力二世的威胁,她会惊愕地发现,大明这头沉睡中的东方雄狮,已经彻底觉醒,咆哮七海,成为了英国和西方的终结者。

。。

第647章 视察船厂【4】

莎士比亚并不知道,他从严嵩这里求得的,却是最有利于大明的一种解决方案。此时他还在欢欣鼓舞,筹划着如何给伊丽莎白1带回这个答案。

但严嵩却阻止了他回国,严肃道:“我并非因为将你买下来,才不让你回去,实在是归途太过危险。你知道,西班牙人恨你入骨,腓力二世签发了命令,要任何船只都不准私藏你。你只要一出现在欧洲的船上就会被出卖给西班牙皇帝,加上教廷也针对你发出通缉。你别说回到英国,就是欧洲都不能回去了。”

莎士比亚一脸绝望。

“难道,我这一生,都没法回到英国了么?”莎士比亚绝望道。

严嵩如同诱拐小红帽的大灰狼,谆谆善诱道:“你也不用绝望。等到欧洲的情况改善之后,你自然可以回去。我这边绝不会因为卖身契约,约束你的自由。不过在那之前,留下有用之身,先在我大明做事吧。你可以改派其他英国人,回去传递消息,这样危险性也低得多。”

莎士比亚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可以利用其他人将消息传给女王?我这条命,就卖给阁下和大明了。”

只要能将消息传给伊丽莎白,完成了对祖国的任务,莎士比亚也就放心多了。

严嵩笑眯眯地让莎士比亚回去,认真准备《寇流兰与杜丽娘》的‘国际公演’。莎士比亚本就是个狂热的艺术狂人,注意力被严嵩吸引到马上要开始的公演上来,兴致又上来了,兴致勃勃拉着严嵩说了半天他的《寇流兰与杜丽娘》大作。

严嵩笑眯眯听着。

这莎士比亚,是必定要留在大明的了,至今,数学家笛卡尔、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大文豪莎士比亚,欧洲被拐带的人才还真不少。

这些人都能为我大明所用,且贡献聪明才智,繁荣我大明,真不知日后的西方史学家,会多么捶胸顿足,痛恨教皇和西班牙皇帝。

如今,严嵩一脸坦然,给莎士比亚交代了一些事情,夜深了让他回去了。

处理完莎士比亚和欧洲的事,严嵩的注意力又回到了船厂上。

天津的船厂,代表了大明未来的海上实力。

不知道风帆战列舰和西班牙大帆船,建造情况如何了?

第二天一早,严嵩睡起来,叫上了王家屏、海瑞,前往船厂视察。

船厂已经建设了一段时间,图纸严嵩也给了,倒要看看胡雪岩这个战争贩子,鼓捣出什么好东西来?

听说要视察船厂,王家屏很兴奋,海瑞有点不高兴,嘀咕道:“一个破船厂,还有什么可看的?此时还是开海仪式重要啊!要真是皇上亲自来,开海仪式还有很多没办妥呢¨~。”

严嵩自动无视海瑞土老帽的话。这海瑞思维还是大明土鳖一枚,并不懂未来海战的统治性!力量。

到了船厂,呈现在严嵩等人面前的,是一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在天津港口南方,两块船厂规划用地上,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搅拌的轰鸣声,还有数万工人汗流浃背,推着小车浇筑混凝土的忙碌身影。

两块临近大海的用地上,都在用水泥建造大型船台,还有干船坞。

所谓干船坞,指的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造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