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蒙童开始 第43章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卫辰缓过劲来,倒是比盛维更加淡定:“人怕出名猪怕壮,养肥了自然有人宰,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一点也不稀奇,只是没想到……,呵。”

卫辰说到这里,脸上嘲弄与不屑的神色一闪而逝。

没想到,盛纮会这么不靠谱啊!

他之所以选择盛维合作经营琥珀酒,一方面是看重盛维的经商能力,一方面就是看重盛维背后的官方背景。

盛维是盛纮的堂兄,盛家商行是扬州通判盛纮罩着的,这在江南省都是人尽皆知。

因此无论衙门还是其他商行,行事时都会给盛维三分薄面。

谁知如今真正事到临头了,盛维还在四处奔走,寻求解局之策,靠山盛纮倒先做起了缩头乌龟。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老,到头来,还是只能靠自己啊!”

卫辰叹口气,对盛纮已是失望透顶,当下闭目凝神,思索起了应对之策。

良久之后,卫辰睁开眼,问道:“伯父,你说是巡抚衙门来人说要和买,那可有公文?”

盛维摇头道:“没有公文,只是出示印信后

,由那人口头告知。但那来传信的黄师爷确是抚台大人身边人,平日里颇受抚台大人信重。他说让我回去先准备着,等到解运之日,自有公文下达。”

“连公文都没有?”

卫辰眯起眼睛,思量片刻,语气笃定道:“伯父,我看这里面八成是有鬼!”

“你是说,那人假传抚台大人之命?”

盛维吃了一惊,旋即有些犹豫道:“那黄师爷有这么大的胆子?他就不怕被拆穿?况且他身上可带着抚台大人的印信呐,这是断然做不得假的!”

卫辰目光冰冷道:“抚台之命假不假尚不可知,但公文的内容却是不难知道,这贡品清单都是由京里定下的,巡抚衙门也只是经手而已,究竟如何,托人往京里一打听便知。”

“唉,也只有如此了。”

盛维迟疑片刻,还是同意了卫辰的办法,至少按照卫辰说的去办,还能有个盼头不是?

……

是日傍晚,江宁知府沈度亲切地在私邸中接见了卫辰。

在这位师兄面前,卫辰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当下开门见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对沈度说了。

沈度听完,捻须道:“本官确实是在今年的贡品清单里,见到过琥珀酒的名字。”

“清单里让我们进贡多少?”卫辰急忙问道。

“这倒是没说。”

沈度斟酌着字句,缓缓道:“这里面有些门道,公开的文告,一般不会提及具体的数目和价钱,只有户部和地方具体经办的官员才知道。”

“只不过……”

沈度顿了顿,又道:“朝廷贡品的名单时常变化,但像这种初次列入贡品的情况,起先量都不会太大,之后才会视情况逐年往上加,一下子要这么多,确实不合常理。”

沈度为官多年,知道许多贡品里的潜规则,但他顾忌卫辰年纪太小,未经世事,因而并没有一语道尽,只是稍微透露了一点关窍。

听了沈度的话,卫辰愈发笃定这所谓的和买另有蹊跷,于是死皮赖脸地缠着沈度道:“师兄,您在京中定有许多熟识的同乡、同科、同僚吧,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

“你小子!”

沈度哭笑不得,终于还是点头道:“看在老师的面子上,我就费些功夫,请京里的同年问一问吧,说起来,我倒是恰好有一好友就在户部。”

“太好了!”

听到沈度答应,卫辰振奋不已。

沈度做事向来雷厉风行,当下就命人呈上笔墨,准备修书一封加急寄到京中。

沈度提笔蘸墨,刚要落笔,忽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又将笔缓缓搁下了。

“传信进京,往返一趟少说也要半月,或许,不用这么麻烦。”

卫辰微微一怔:“师兄有什么好主意么?”

沈度沉吟道:“我与巡抚大人共事两年多,自认对他也算有些了解。咱们这位刘巡抚虽然私下里小节有亏,但向来最为爱惜名声,按理说是不会像这样无端压榨百姓的。”

卫辰讶然道:“师兄的意思是,问题不在刘巡抚身上?”

沈度缓缓点头:“你先前说,那传刘巡抚口令的人叫什么名字?”

“姓黄,是巡抚衙门的师爷。”

“巡抚衙门里师爷不少,嗯,姓黄?似乎有些印象……,我明白了,原来是他!”

沈度轻轻一拊掌,转过头望着卫辰淡然笑道:“用不着派人进京了,这事我明日就替你办妥。”

第67章 扮猪吃老虎?

江宁城南,繁华的吉阳街上,坐落着一座宜园。

宜园依着溪河而建,逶迤里许,望去林木葱葱,亭台楼阁不可胜数。

这里曾是天德十七年江南省乡试亚元陈瑾置办的产业,而今的主人却是江南省有名的富商,***。

***之所以这么有钱,除了广有田产庄园外,还因为他是一位大榷商。

所谓榷商,就是指从事专卖品交易的商人,比如盐、铁、酒之类的国家垄断商品。

这些商品虽然名义上由官府专卖,但官营起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如今惯常的做法,都是由某些个人或者商行接受官府委托,代行专卖之权。

这些被委托的商人,就是榷商。

想要成为榷商,必然要有深厚的背景,而***的背景,就是江南巡抚刘洵。

***的姐姐,是刘洵最为宠爱的小妾,***也靠着抱姐夫的大腿,成为了江宁府仅有的几个官营酒商之一。

昨晚,***召集一班狐朋狗友,在家里饮酒作乐,到半夜才拥妓而卧,要不是有事被叫醒,定要睡他个日上三竿。

***打着哈欠,恹恹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在丫鬟的服侍下梳洗穿衣。

***来到前厅,便见自己的狐朋狗友之一,抚台衙门的黄师爷,已经穿戴整齐,在用早点了。

“黄兄还真是精力充沛,起得真早……”

***笑着坐到黄师爷身边,接过侍女奉上的一碗燕窝粥。

这位黄师爷也是跟在刘巡抚身边的老人了,奈何能力不济,还爱贪小便宜,始终受不到重用,只能办些跑腿打杂的粗活儿,在衙门里颇受冷落。

***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才认识了黄师爷,二人臭味相投,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内外串通,打着刘巡抚的名号,做下许多巧取豪夺的恶事。

“心里有事,睡不踏实,索性就早起了。”

黄师爷顶着一对黑眼圈说道:“想不到那盛纮捏起来软趴趴的,他堂兄盛维却是块滚刀肉!”

***吐出一口浊气道:“本以为稍一吓唬便能让盛维就范,谁知道这厮竟然死挺到了现在,连我姐夫的印信都给他看了,他还是借故拖延。”

要想吃下琥珀酒这块肥肉,黄师爷和***自然绕不开盛家商行的官方靠山,扬州通判盛纮。

原本***还以为想要压服盛纮需要费些功夫,没成想盛纮居然压根没有抵抗,直接就缴械投降了。

倒是盛维一直在苦苦支撑,大出***所料。

至于***口中的印信,自然不是巡抚衙门的大印,而是刘巡抚的私印,一直由他的爱妾,也就是***的姐姐保管。

偷偷拿印信出去狐假虎威,对***和黄师爷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只要用完再放回去就行,有***的姐姐帮忙遮掩,倒也没让刘巡抚发现什么端倪。

黄师爷此次前去威逼盛维

,事先也带上了这枚印信,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都过去两天了,盛维还是没有松口。

***冷哼一声:“这种冥顽不灵之人,哪里都有几个,非得给他尝尝厉害不可!”

“唉,按说凭咱们的权势,摆弄个小小酒商,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黄师爷脸上阴晴不定道:“可是旨意中只要进贡十缸琥珀酒,且没说是原酒……,而且和买的价格也缩水了七成……”

“这有何不妥?我好不容易才替你在姐夫面前抢下这和买贡品的肥差,还不就是为了能借机捞些油水?”

***理直气壮道:“再说了,我也不是要霸占那姓盛的酒坊,只是看他那琥珀酒卖得不错,想花钱入股,大家一起赚钱,有什么不好么?”

“这些我都懂……”

黄师爷苦着脸道:“可谁知道那盛家还有没有什么靠山,毕竟咱们做的这些事,巡抚大人都不知情,万一被捅到明面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怕什么!我早就打听过了,盛家官面上的倚靠,也就是一个盛纮罢了。”

***满不在乎道:“那盛纮什么德行你也知道,他哪敢招惹我姐夫?”

“但愿如此吧。”

黄师爷刚要打住话头,先把早点吃了,便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却是自己家的小厮到了门口。

“什么事?”

黄家小厮如实禀告道:“今早,江宁知府沈度沈大人派人来咱们府上,说是听闻咱们江宁的琥珀酒荣登贡品,举府与有荣焉,沈府台命人在江宁城的各大彩楼上,挂起了庆祝的横幅,特来请老爷您前去观礼。”

“苦也,大事不妙!”

黄师爷和***同时心头一沉。

沈度这么一折腾,岂不是把琥珀酒进贡的事情闹得满城皆知?

这样一来,他们还怎么对盛家的酒坊上下其手?

二人再也坐不住了,来到前院墙下,登上梯子,朝外面望去。

只见大街上,一座座用彩帛搭起的高大彩楼上,果然挂上了鲜艳醒目的大红横幅。

“琥珀美酒,扬名四海,待诏恩贡,举府欢颜!”

“我的娘咧!”

看到这喜气洋洋的场景,黄师爷一阵头晕,险些就要从梯子上栽下来,还好一旁的小厮扶住了他。

“这下想要瞒天过海,是瞒不过去了……”***也没想到,沈度会搞出这一出。

“难道这沈度是盛家请来的救兵?也没听说盛家和沈度有什么交情啊?”

***一时间也有些糊涂了,这沈度到底是误打误撞,还是故意为之?

不多时,宋家的门子又来禀告:“老爷,刚刚府衙来人,说是沈府台摆下了庆祝琥珀酒入贡的流水席,专程请您过去。”

“去个屁!”

***听到这话,气急败坏地从梯子上跳下来,一屁股跌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