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624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张静清没好气道:“祖宗法器,岂是想看就能看?”

  张之维也不意外,这种事关宗门传承底蕴的杀伐之器,若随便给人看,岂不是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差不多?

  “说起来,这把剑自古被请出的次数就不多。”张异说道。

  “为何?”张之维问,“因为咱们天师府没怎么遭遇过大敌?”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自他拜入山门开始,天师府便没遭过劫。

  张异说道:“哪有长盛不衰的势力?咱们天师府家树大招风,在几次王朝更迭中,也几经遭劫,在现在这个乱世之中,你所看到的稳定,只是因为师兄颇有手段。”

  兴许是张静清开了个头,张异也不再隐瞒什么,继续说道:

  “之所以很少用,是因为这把剑更多的能力是降妖除魔,老祖天师把它留下来,并不是作为有伤天和的杀人利器存在的。”

  他看向张之维:“单纯的杀人利剑,你应该不陌生吧,这次东北之行就有一把。”

  “师叔你是说蛭丸?”张之维反应过来说道。

  “你说的蛭丸,就是之前我做法时,袭袭击我的那个忍者所持有的兵器对吗?”张异说道。

  “是那一把!”张之维点头。

  “那忍者来袭击我的时候,我用护身神将挡了他一刀,当时给我的感觉是这把刀非常的邪恶,刀下有数不清的亡魂,他们的怨气在滋养着这把刀!”张异说道。

  张之维点头:“确实如此,这是一把妖刀,它就像是一条水蛭一般,不仅吸宿主的血,还吸刀下亡魂的血,执掌这把刀的人叫魔人,会被刀侵蚀心智,而被这把刀杀掉的人,会被吸收掉灵魂,这把刀会截取被杀之人的部分手段,反哺给执刀的魔人,杀的人越多,魔人会的本领也就越多。”

  “杀人夺取能力?”张异吃惊道,“这世上竟有如此邪恶的兵器,这次让他给逃了,不知今后要掀起多大的杀孽?!”

  “那倒也不会,”张之维说道:“手段会的再多,但受制于经脉的局限性,同时能用的不多,就算会的能力再多,在一些关键时候,也很难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这么说也确实如此!”张异点头。

  “而且,这人活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比死了更有用。”张之维说道。

  “此话怎讲?”张异问。

  张静清也瞥向他,想知道他有何见解。

  张之维说道:“比壑山忍众的潜伏能力很强,一旦他们觉得局势不对,极有可能隐姓埋名,潜伏起来,到时候大海捞针。”

  “而此人,他在比壑山的地位很特殊,忍众们不会轻易放弃他和他的刀,定会聚集在他周围。”

  “但这人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渴望杀戮,一旦他进行杀戮,那比壑山忍众就是再会藏,那都没有意义了,这有助于我们铲除比壑山忍众。”

  “你这臭小子不瓜啊!”张异有些吃惊道。

  “放长线,钓大鱼,这个想法不错。”张静清赞叹道。

  “我的智谋,师叔和师父又不是不知道!?”张之维笑道。

  “夸你两句,你还喘上了!”张异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随后看向张静清:“师兄想不管,但若那一脉衰弱的厉害,无法再守住雌剑呢?”

  “那自当迎回来!”张静清沉声道。

  “如此甚好!”张异点头道:“我会派人留心此事的。”

  张静清道:“我也会留心,还有什么事吗?没什么事情的话,就回去吧,好好调息一下,恢复心神。”

  “师父,我还有些修行上的事需要请教你!”张之维说道。

  张静清打眼瞧了张之维一眼:“难得啊,什么事?”

  “师父,我在修行上有所突破,连带我的身上,也都出现了一些状况。”

  张之维从宽大的袖袍下,伸出自己的手,骨戒粗大,但温润光泽,不像是血肉,倒像是黄玉质地。

第623章 师父震惊,徒弟成圣了?

  听张之维说因修行上的事,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

  张静清和张异顿时神色一凛,认真看向他的手掌。

  张之维的手掌很修长,骨节宽大。

  这样的手,往往会给人一种精瘦的感觉,但他的却不一样,非常的饱满,且肤质很细腻,掌纹清晰不散乱,带着黄润的光泽。

  乍一眼看过去,就好像是一块黄玉一般,甚至莫名给人一种圆满的感觉。

  仔细凝视了一会儿张之维的手,张异和张静清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有惊疑。

  张静清的眼里是震惊,是惊讶。

  张异的眼里是疑惑,是不解。

  “呈现这种色泽……”

  张异沉吟片刻说道:“据我所知,江湖上有一门叫玄玉手的法子,可以用炁锻炼自己的手掌,练成之后,手掌会坚如铁石,刀枪不入,但同时,手掌也会变的如玄玉一般,我知道你小子涉猎很广,难不成你学了类似的法子?”

  张之维摇头:“师叔您忘了吗?类似铁砂掌,炼铁手之类,有损‘性命’的横练法子,我从来不学。”

  “那为何会呈现这种色泽?”张异疑惑。

  紧接着,他注意到,不只是张之维的手掌,他的手腕,衣袖露出来的一节小臂,乃至脖子和脸,都是这个色泽。

  不仅如此,张之维的眼睛炽烈无比,恍若飞星,对视之下,他只觉得眼睛刺痛,

  这个眼神,这个肤色,竟让他莫名觉得自己面前坐着的不是师侄张之维,而是一尊神像,一尊玉质的神像,没有半点人间烟火气,他在自下而上的仰视。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适应,但也让他很熟悉,就好像他平日里去供奉祖师爷神像时一样。

  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大抵是病了……张异心里猜到张之维身上可能发生了什么难以想象的事,但正因为难以想象,他下意识不去想。

  有时候,后辈太强,会让他们这些长辈面上有光的同时,也觉得自行惭愧。

  但这时,张静清脸上的震惊之色收敛,自打收张之维为徒以来,张之维给他的震惊已经足够多了,多到他都有些免疫了,所以,这次他很快便调整好了状态。

  他看了一眼张异,注意到张异眼里的种种复杂神色,莫名就有一种自家孩子考第一,旁边亲戚在震惊的喜感,他笑了笑,道:

  “别介意,习惯就好了,你师叔‘性命’修为浅,眼界窄的很,在这方面如井底之蛙。”

  被称作井底之蛙,张异哪能忍?当即怒目而视。

  却见张静清自顾自的说道:“叫你平时多提升一下‘性命’,你不是要画符就是要研究科仪,等你哪天性命修为得以突破,就会……”

  张静清笑了笑,却是停了下来没再说。

  “就会怎样?”张异追问。

  张静清笑道:“就会更吃惊了!”

  张异没好气道:“听起来邪乎的很,我不与你计较,来,你来说说,之维这小子是怎么回事?”

  说起这个,张静清脸色严肃起来,一把拿过张之维的手,道:

  “宽厚饱满,细腻无比,润泽如玉,里面还蕴含着一种浩大的力量,虽不清楚之维这小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这些种种,若放在传说之中,那便是神仙佛陀之貌。”

  “神仙佛陀之貌?”张异顿时一惊,仔细打量了一番张之维,一边看,嘴里一边喃喃说道:

  “两眉之间有白毫,这是眉间白毫相。”

  “睫毛整齐不杂乱,这是眼睫牛王相。”

  “眼眸精光十足,里面隐隐有绀青色的光泽一闪而过,这是目绀青色相。”

  “脸颊饱满如狮子,这是狮子颊相。”

  “上身广大如狮子王威容端严,这是上身狮子相……

  “两手垂下,手长过膝,这是垂手过膝相……”

  张异一边仔细打量着张之维,一边自语着,脸上充斥着惊讶之色。

  仙和佛,是不同宗教对某一层次的人的称谓,称谓不同,但本质相同。

  对于何为仙,道家更多是一种玄而又玄,高而又高的阐述。

  而对于何为佛,佛教却是记载的很全面,其中甚至有对佛细致入微的外貌记载。

  譬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佛经把佛从头发形状,眉毛形状,眼睛形状,耳朵形状……等方方面面都研究了一番,最终得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结论。

  这些结论不一定都对,但却符合了某种先天而存的道理,具备一些参考价值。

  张异把张之维身上的特性,和佛经中佛的特性一一对比,竟然惊讶地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对得上。

  譬如什么面如狮子,形如狮子,师兄经常称呼张之维为目空一切的狮子,便是这个原因。

  还有就是手长,他老早发现张之维这小子,手长脚长的,像个长臂猿。

  甚至就连舌头也是,张之维的舌头很长,比一般人长很多。

  他和几个长辈经常说因为这小子管不着嘴,到处操弄口舌,所以才舌头长。

  但现在一想,却是有了新的发现。

  舌头宽又长,莫不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的广长舌相?!

  张异心里惊疑,对张之维说道:“把牙齿露给我看看?”

  张之维照做,露出一口细密白净的牙齿,其中四颗门牙尤其的光洁。

  张异伸手捏住张之维的下巴,翻来覆去的看了一会儿牙齿之后,对着他的门牙屈指一弹。

  张异的指尖夹杂着一抹金光,打在张之维的门牙上,竟发出了金铁低鸣般的铿锵之声,就好像打的不是牙齿,而是一块百炼的钢铁。

  我的金光造诣虽远不及张之维这小子高,但也颇有见地,这一指即便是打在生铁上,也能留下几分痕迹,但打在他的门牙上,却是一点反应也没有?

  张异心里吃惊,手指再用力,蓄足金光,就要再试一次。

  张之维赶忙闭嘴:“师叔,您这是干啥?”

  说话间,他瞅了一眼张异的门牙,眼中跃跃欲试。

  张异见状,连忙掐灭了手里的金光,退至张静清的身后,一脸吃惊道:

  “师兄,这小子是有些邪乎的,牙齿洁白整齐,没有缝隙,这在秃驴那边,叫齿白齐密相,四颗门牙光洁,锋锐坚固如金刚,则是四牙白净相。”

  “这都是佛陀二十八相之一,除了没长出四十颗牙齿,脑袋上没长出肉髻等少数几个特征外,其他的几乎全对的上。”

  佛的二十八相……张之维对道藏和一些武学经典了解很多,但对佛教的涉猎程度不高,更别说去关注佛的外貌了。

  张静清点头道:“确实对的上,事实也如你我料想的那般,之维这小子在践行圣人之道,并且已经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了。”

  “他的身体在进行一种蜕变,至于你说的四十颗牙齿,脱胎换骨,易筋洗髓,牙齿是骨,总是最后蜕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