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703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这是恩情。

  唐门从来都不是比壑山忍众那样的冷血兵器,他们虽然冷硬,但也有血有肉。

  唐厚仁说道:“天师府高门大户,就和他们的金光咒一样耀眼,咱们这些行走在黑暗中的刺客去了那里,就算咱们没有不自在,只怕他们也会不自在,就不必前往了。”

  他话头一转:“不过,小天师的这个人情,我们应该认,回头我给门长提一下,只要小天师在一天,天师府的生意,咱们就不做了。”

  这时,刚被由恪解绑的张旺,又开口道:“厚仁叔,有生意不做,这不是坏咱们唐门规矩了吗?”

  唐厚仁瞥了他一眼:“这小子,确实很没眼力劲,还是让他继续闭嘴吧!”

  闻言,白蜘蛛由恪心领神会,又是一团蜘蛛丝丢他嘴里。

  

  唐厚仁笑了笑,继续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小天师值得坏这个规矩。”

  “都说门长生冷不近人情,上次小天师邀约天下群雄共上天台山,门长不也去了吗?”

  “你们这一代的小子里,就属你最不机灵,还得磨炼啊,不然唐门的未来交到你们手里,怎让人放心的下?”

  张旺吐出嘴里的蛛丝,道:“厚仁叔,瞧您说的,我虽然不太聪明,但门内有的是聪明的人,许新,董昌,杨烈什么的,一个个可奸滑了。”

  “你这么说倒也没错!”说罢,唐厚仁看向高英才。

  高英才在歇斯底里的哭笑了一番了,掏出匕首,割下了梁挺那惨不忍睹的头颅,他要带回去放在妻子墓前,以告她在天之灵。

  提着梁挺的头颅,高英才站起身,已经恢复了平静,声音沙哑的说道:

  “各位多谢了,咱们回山吧!”

  众人看向高英才,虽然看起和之前一般无二,但却多了一股精气神,不像之前那般形如枯槁。

  几人走出龟山,即将返行的时候,高英才对着龙虎山的方向,深深一拜。

  …………

  …………

  另一边。

  有张之维的神行甲马助力,一众师兄弟顺利回到龙虎山,时间甚至还有空余,可以在镇上溜达一圈再回去参加晚课。

  作为逃课专业户的张之维,再次缺席晚课,不过他逃课没人管,甚至偷下山也没人管,只要别像上次去东北一样,一去就是老长一段时间就行。

  夜幕降临,他便去了天门峰顶吐纳天地三才之炁,他喜欢那里的环境。

  其实,天师府本就是一个清净之地,里面道士住的袇房,也都做过一些特殊处理。

  譬如贴上禁声符箓,净心符箓之类的东西,确保道士们在入定的时候,能更好的进入状态。

  张之维虽然每次都能进入最完美的修行状态,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他还是在袇房里布置了一些辅助修行的手段。

  不过,自从在歪脖树下修行,歪脖树为他吹垂下点点星屑,营造出一个特殊修行环境之后,他就对府上的袇房有点不太感冒了,实在相差太远了。

  毕竟谁又会嫌弃更好的修行场地呢?古之神仙还要找一处仙山呢。

  张之维摄取了足够的三才之炁,便停下吐纳,坚决不多取哪怕一丝一毫,随后,他继续盘坐在树下锤炼性命。

  一直锤炼第二天清晨,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张之维吸收完清晨第一缕最精纯的日菁之炁,张之维结束修行,随后他询问了一下堂口的情况。

  距离上次东北之行结束,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在离开东北的时候,他曾嘱咐过堂口里的人,倭寇之后多半会疯狂报复,让他们暂避锋芒。

  听了他的建议,黄六爷和黄九爷干脆举堂搬去了魔都。

  在离开的时刻,黄六爷还去了一次长白山,见了一个白仙堂口的掌堂教主白三姑,从她那里要了一批白仙。

  黄六爷还给张之维汇报过,说他去要白仙的时候,曾邀请过白三姑,想让她也加入堂口,但被白三姑拒绝了。

  白三姑知道张之维的堂口,与倭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以后少不了起争端。

  而她一个白仙,与世无争,就算出世,也只是治病救人,少有涉及打打杀杀。

  她又如何愿意趟进这趟浑水里?所以果断的拒绝了黄六爷的邀请。

  不过,她虽然拒绝了,但她堂口里白仙,总有些年轻气盛的家伙,想要去天通堂口搏一个好前程。

  对于这些有“志”白仙,她没有阻拦,放了它们去做串堂仙,离开东北大地,前往魔都打拼。

  而去的这些白仙,也是天通医堂的新班底,它们在王蔼的安排下,离开长白山,然后坐船入魔都,现在已经被安置妥当。

  至于魔都那边,虽然也有倭寇势力盘踞,甚至还有几个不小的道场,但东北的风波,似乎并未波及到那里去。

  或许,就连倭寇也想不到,一向信守承诺,不入山海关的出马仙们,会跨越天南地北跑到那里去,甚至就连龙虎山的小天师,都在那里掌控着一个相当的大的黑社会势力,也就是三大亨所掌控的永鑫公司。

  这段时间里,倭寇的报复主要是在辽东地区,特别是滨城和奉天附近的仙家们,很多都遭到了无妄之灾。

  倒是柳坤生,因为听了张之维的警告,提前躲到了长白山深处休眠。

  长白山里的环境复杂险恶,即便是倭寇异人,也不敢深入那里去找一条蛇的麻烦。

  毕竟倭寇在辽东的疯狂报复,迁怒了很多与此事无关的仙家,引起了众怒,这些仙家们大多都躲进了大山里。

  他们要是敢进长白山,只怕都轮不到柳坤生动手,就会被里面愤怒的仙家们给撕碎了。

第690章 做一个没有“道德”的道士

  之后,张之维又询问了一下东北地区的近况。

  虽然天通堂口基本撤离了辽东,但高家和高家所供奉的胡天彪堂口还留在那里。

  而胡天彪,在上次事件之后,在柳坤生的一阵撺掇之下,也加入了天通堂口,做了一个串堂仙。

  胡天彪倒是给张之维带来了一些消息,东北那边,倭寇对张大帅非常的不满。

  而且,因为张之维几次行动,杀掉了太多的倭寇高层,一些新调过来的青壮派,不像之前的倭寇那样好说话了,他们强硬得很,不断的对张大帅施压。

  张大帅以前应对倭寇的那一套,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双方处于即将翻脸的边缘。

  高家主预测不久之后,辽东地区会有大的变故,甚至可能会有战事发生。

  “既然知道可能有战事发生,”

  张之维听了,觉得一些大事件就要发生了,尽管在时间上有偏差。

  不过这种事,他也很难逆转,他总不可能前往东北,去给张大帅当贴身保镖吧,张大帅和他还没这个交情。

  至于张大帅和他之间的关系,说穿了,无非是他要去东北办些事,张大帅给他提供了一些便利,本质只是互相利用,双赢而已。

  而且,还有一点,就算是他去的话,也很难说能挽大厦之将倾。

  毕竟局势整个糜烂下来的时候,绝非是一人之力所能撑起来的。

  滚滚大势的洪流之下,个人的力量再强,也只能推波助澜,不能逆天而行。

  古来今往,张角武侯之流,多少逆天而行的大人物最终都是黯淡收场。

  张之维可以为了一念通达,斩恶人,除倭寇,行侠仗义,义薄云天。

  但若真要他把现在的道,从自己身上剥离出去,放到拯救天下苍生上面,然后要建立一個怎样怎样的世界,他做不来,这也不是他所求的道。

  不过,考虑到之前几次合作的情分上,张之维还是托胡天彪给张大帅提了个醒。

  让他不仅要当心倭寇的刺杀,还要当心自己人的暗算。

  交代完,张之维切断了和胡天彪的联系。

  随后,他从歪脖树下起身,挥了挥手,在歪脖树的欢送下,离开了天门峰。

  刚一回到天师府,陆瑾就来找他请教圣人盗的问题。

  现在的陆瑾,已经能熟练使用圣人盗,但在配合逆生使用的时候,却有一种晦涩的感觉。

  这让他很不自在,他迫不及待的想掌控两者,然后去吕慈那里找回场子。

  但修行这个东西,往往就是你越想要越得不到,苦想钻研无果,他便来找张之维了。

  张之维听了陆瑾的描述,思忖了片刻,给了他指点。

  其实,陆瑾的问题根本就不算是问题,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对炁的掌控程度不够高。

  毕竟逆生三重是一个行炁轨迹很复杂,很精密的能力。

  而精密,不仅代表着能力强大,往往也就代表着不皮实,一旦有哪个环节出了点岔子,就容易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盘崩溃。

  而陆瑾,在对炁的掌控力上差点火候,他单个使用手段的时候不觉得,可一旦联合使用,就会出现问题。

  至于如何去解决问题……张之维给他的建议是去请教张怀义。

  对于这种事,他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毕竟他就从来没遇到过这个问题。

  施展手段,不就是一看就能行,一练就会?难点在哪里?完全看不到。

  没遇到过的困难,让他给出解决方法,属实是有些为难他了。

  倒是大耳贼,非常擅长这个,应该可以给陆瑾一个较好的答复。

  “怀义兄弟看起来不显山不显水还有这本领?”陆瑾诧异道。

  他知道张怀义厉害,但具体多厉害,他心里也没底,再加上有张之维在,有问题都去问张之维了,所以从没去请教过张怀义。

  张之维说道:“这小子藏的可深了,你们以后有什么问题,也不一定非要来请教我,特别是技法掌控等方面的,找他比找我更有用!”

  “那我现在就去请教怀义兄弟!”陆瑾将信将疑的走远了。

  打发了陆瑾,张之维去过斋堂弄了点吃的,虽然他修行有圣人盗,可以食炁者神明不死,但过往的一些生活习惯,他依旧保持着。

  该吃的饭,他照吃不误,该喝的酒,他照喝不误,整个人未受太多影响。

  圣人盗在他的手里,只是一个补全自身三才之炁的手段,并未到安身立命的地步。

  吃完了饭,张之维去道藏殿看了一会儿道藏,诵读道家经典,也是他常做的事情之一。

  这些道家经典也许不能让他当场得到什么道与理,但会沉淀下来,化作底蕴。

  当有一天,契机到了,一朝顿悟,厚积薄发,过往那些沉淀的,不解的,都会通通解锁。

  这种情况,张之维已经经历过好几次了,每次都让他受益匪浅,有相当大的进步。

  所以,常读道藏,也是他静修时的必修课之一。

  阅读完道藏,一出门,遇到几个师兄弟,张之维又和他们吹了一会儿牛。

  虽然有些话已经说过一次,但或许是张之维有讲故事的天赋,每次师兄弟们都能听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