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之平行武朝 第118章

作者:寒水不归流

  萧竟闻言,欲上前争辩,却被萧清芳以眼神制止。

  只见她微微一笑,淡淡道:“可汗,人无信不立。契丹已经挑起了武曌的怒火,她岂是善罢甘休之人?”

  “你刚歼灭了数万人,想投降都晚了。接下来朝廷大的征讨大军只会越来越多,若无我蛇灵相助,契丹恐怕独木难支啊。”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骤变,凝重之中带着几分紧张。

  孙万荣连忙出面调和:“萧将军,伱对我们契丹知根知底,应该知道,不是我们不按盟约行事,只是以我一族之力,对抗整个大周,实在力有未逮啊。”

  萧清芳给二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放心吧,突厥人很快也会加入这场战争,届时你们自然就不是孤军奋战了。”

  李尽忠和孙万荣对视一眼,各自严肃起来:“此话当真?吉利可汗不是出了名地与大周亲善么?”

  萧清芳笑道:“千真万确,他与大周亲善,他的许多手下可不一定这么想。真打起来,到时候也由不得他了。”

  孙万荣闻言,面露喜色,振奋之情溢于言表。

  李尽忠的眼中也闪过兴奋、贪婪之色,只是随即又沉思起来,显然心中仍有顾虑。

  萧清芳察言观色,猜到他的忧虑所在,再度开口道:“可汗放心,突厥人对大周在西边的地盘更感兴趣,对你松漠都督府以东之地并无觊觎之心。”

  孙万荣闻言,目光再次投向李尽忠。

  后者终于展颜一笑,释怀道:“不论怎么讲,有突厥人分担大周的压力,总归是好事,我们就静候佳音了。”

  萧清芳见李尽忠态度转变,趁热打铁道:“可汗不必心急,也许在契丹和周军相持不下之际,突厥再出手,收获会更加丰厚……”

  李尽忠闻言,面露奇异之色,再次陷入沉思,不知作何打算。

162.第162章 陷入僵局

  162.

  李尽忠同萧清芳就突厥参战之事再度沟通了许久,最终李尽忠以大局为重,接纳了蛇灵的请求。

  萧清芳达到了目的,志得意满而去,孙万荣却并不十分满意。

  他直接向李尽忠发问道:“可汗,先前你明明不愿再与周军血拼,现在为什么又要答应萧清芳的请求?”

  李尽忠淡然一笑,语带几分洒脱:“答应了又怎么样?不答应又怎么样?我们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不必顾忌他们的看法。”

  孙万荣闻言,似有所悟,进而试探性地问道:“可汗的意思是,我们还是撤军回营州,收奚人和靺鞨之兵为己用,攻略辽东?”

  李尽忠轻轻点头,眼神中闪烁精光:“不错,现在周军新败,一时无力进攻,抓住这个机会,壮大自身才是最要紧的,其余的事都要让步。”

  “萧清芳有一点说得对,周军本来就要进攻我们,这是躲不掉的。如果突厥人真能站到我们这边,不论早晚都是好事。”

  孙万荣听完李尽忠的解释恍然大悟,急不可耐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这就传令下去,令大军准备,明日拔营起寨,回营州!”

  然而,李尽忠却轻轻抬手,含笑拦住了孙万荣:“诶~贵客都还没有走,姿态还是要做的,好歹得等他们离开大营之后再说嘛!”

  言毕,两人相视一笑,随即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气氛随之变得轻松而融洽。

  萧清芳出了契丹中军大帐,一路不作停留,与契丹营外的几十名紫衣杀手会合,竟往平州方向而去。

  小梅策马跟在肖清芳的身旁,不无忧虑道:“大姐,我看李尽忠现在成了气候,未必会遵守和大姐的约定。”

  萧清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语带寒意道:“这一点我岂能不知,还是那句话,他们反都反了,由不得他们反悔。”

  一旁的萧竟见状,连忙附和,言语间满是恭维:“大姐算无遗策,无论是李尽忠还是默啜,皆不过是您棋盘上的棋子,逃不过大姐的算计。”

  萧清芳闻言,面上掠过一抹得意之色,却故作谦逊地摆手笑道:“此言差矣,我们不过是各取所需,相互利用罢了。”

  “只是此次朝廷大军没有全军覆没,横空杀出一个赵既来,着实出乎我的意料。”

  小梅听到“赵既”这个名字,心中莫名泛起涟漪,不由自主地轻声询问:“大姐,这个赵既是什么人?”

  萧清芳沉吟片刻,缓缓道出:“此人乃曾是武曌的亲勋护卫,一路被提拔到千牛卫中郎将,最近很受武曌重用。”

  “据我所知,在幽州坏了金木兰大事的就有他。武曌也曾用此人制衡内卫,只是没想到他在沙场上还能有所作为,真是个难缠的角色。”

  小梅眼神中闪过迷思,喃喃道:“赵既……”

  萧清芳自顾自言道:“他与狄仁杰关系匪浅,此次挽救大局,我想武曌一定会加以重用。一来二去,这赵既还真成了一个关键人物。”

  “大姐的意思是要除掉此人?”萧竟语气中透露出凶狠。

  萧清芳微微摇头:“我并没有什么意思,一切需待神都的风向而定,看看武曌对这次大败作何反应,而后再做计较。”

  “不过有些事情可以提前准备,小梅,你可暗中观察并试探此人,未来或有大用。”

  小梅立刻答应下来:“明白。”

  ——

  第二天正午,赵既派出的探马来报,李尽忠、孙万荣已经于清晨拔营,看样子撤军回营州了。

  契丹军退得很急,这条消息令平州城内的众将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阳老将军,依你之见,契丹军如此着急北撤,是何用意啊?”燕匪石面带疑惑问道。

  阳玄基抚须沉思,缓缓摇头:“不好说。”

  宗怀昌神色紧张,言辞间透出几分心有余悸:“也许是诱敌之计,他们还想引诱我军出城追击,好再打我军一个埋伏。”

  赵既瞥了宗怀昌一眼,心中暗忖此人自西峡石谷一役后似乎胆气已失,有些草木皆兵了。

  他转而分析双方形势:“现在燕、宗二位将军所部大败,士气低落,我和阳将军所部加起来也不过万余人马,还比不上契丹军。”

  “而且契丹人骑马,我军虽有数千骑兵,但欲追击实属不易。还是固守平州城,等待李大将军来援吧。”

  阳玄基与燕匪石闻言,皆表示赞同,而宗怀昌则暗暗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

  “契丹人虽然撤军,却依然不能放松警惕。赵将军,伱手下骑兵斥候要广布出去,探听契丹军动向,随时来报。”阳玄基又补充道。

  赵既沉稳地点了点头,回应道:“老将军放心,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我已经吩咐下去了。”

  言毕,气氛似乎变得有些沉闷,尤其是燕匪石与宗怀昌二人,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阳老将军,先前给李大将军和朝廷的战报真没有问题吗?”赵既有些心虚地打破了僵硬的气氛。

  经过几人商量,明明只杀伤数千契丹人,在战报里就成了杀敌一万余,击溃契丹军无算。

  阵斩的何阿小和李楷固也成了赫赫有名的敌酋和大将,妥妥地虚报战功了。

  阳玄基面无表情瞥了赵既一眼,燕匪石和宗怀昌更是笑了起来,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有赵既第一次上阵为将,不清楚里面的道道。

  宗怀昌笑道:“赵将军勿虑,我们毕竟真杀了有七八千契丹人,击退了契丹军也是事实啊,多报一点,无伤大雅。”

  赵既摇了摇头,他清楚燕、宗二将指望着这点战功能帮自己扛一扛武则天的怒火。

  只是牛皮吹上了天,也难以掩盖周军折损近两万精锐、痛失三员大将的残酷事实。

  “也是,陛下恐怕也未必就愿意承认辽西大败,说不得还得帮着遮掩一番,讳败为胜呢。”赵既不无恶意地揣度着。

  待燕匪石和宗怀昌退下去,赵既才和阳玄基问起正事:“阳老将军,现在辽西局势虽然糜烂,但契丹的叛乱还是要平,不知该用什么办法?”

  阳玄基神情凝重道:“没有好办法。最好的战机正是李尽忠和孙万荣倾巢而出,进攻檀州和伏击张玄遇的时候。”

  “那个时候如果能趁机歼灭契丹军主力,平叛就方便了。现在契丹军退回营州,平州至营州又有数百里,其间道路崎岖难行,难啦!”

  赵既明白阳玄基的意思,多了几百里的距离道路南行,契丹人不会坐以待毙,必然袭扰粮道,情况确实困难。

  “想要平叛,要么诱契丹人主动出击,要么只能举大军步步为营,缓缓而进,这才能避免重蹈张玄遇覆辙。”阳玄基做了总结。

  赵既不免叹息一声,只怕武则天未必有这种耐性啊。

163.第163章 李多祚失于保守

  163.

  李多祚到平州的时间比所有人预料得都要早,只花了不到两日工夫。

  他根本就没带大军,只带着数百轻骑,星夜兼程而来。

  这一副架势,摆明了是不信任前线诸将,特意赶过来盯着,生怕前线将士再给他来个大的。

  李多祚一来便占据了丘静的刺史府大堂,当仁不让坐了主位,而赵既、阳玄基、燕匪石及宗怀昌等将领则依次就坐于下,气氛凝重。

  其人俨然要总结西峡石谷之战的经验教训,然后决定周军下一步的战略动向了。

  宗怀昌对李多祚的行为颇有微词,尤其不满他不带大军,不带粮草辎重。

  “大将军,您就是再急,也不该轻车简从来平州啊。您不带大军也就算了,为何连粮草辎重都没有,要知道我军经过苦战,正缺补给呀。”宗怀昌出列叫苦道。

  燕匪石亦在一旁愤愤不平地附和:“是啊,大将军。末将还以为你带大军前来,正可与契丹决一死战,一雪前耻,谁知……”

  言罢,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满脸失望。

  李多祚目光冷冷地扫过宗怀昌与燕匪石,心中暗自不悦。

  他都还没问罪二人战败之责,这两个败军之将反而责问起他了。

  他猛地一拍桌案,直指燕匪石,厉声道:“本将此行,正是怕军中还有像你这样的轻急浮躁之辈,这才到平州坐镇。”

  “一仗损了几万人马,怎么还不涨记性?”训斥完燕匪石,李多祚又将视线转向宗怀昌,“至于粮草辎重,自有后军押运,不会短了你们的。”

  赵既听明白了李多祚的意思,起身言道:“大将军的意思,末将明白了。您之所以不带大军,是怕带大军到平州,徒劳无功,损耗军资。”

  李多祚点了点头道:“承远深明吾意,徒劳无功不说,每日还要多走几百里运送军粮,靡费不少。反正仅以守城论,平州城内两万余人,足以拒敌。”

  赵既却皱起了眉头:“大将军的意思是要据守不出?”

  李多祚一副当然如此的表情:“这是自然,大军新败,就是想出兵,士气也成问题啊。”

  赵既拱手道:“大将军有所不知,探马来报,李尽忠本人坐镇营州,招徕四周夷人。靺鞨的乞四比羽、乞乞仲象已经反了,正协同孙万荣进犯辽东,局势危急。”

  “如果我军只是死守,无动于衷。一则坐视辽东失陷,二则放纵契丹坐大,三则无法向陛下交代,还望将军三思。”

  提及靺鞨叛乱,李多祚眼神微变,他毕竟是靺鞨人。

  虽然早先他利用自己的身份,设鸿门宴害死过不少靺鞨首领,平定过靺鞨叛乱,早已坐实了自己的靺鞨奸身份。

  但李多祚毕竟经历丰富,很快调整好心态,开言道:“话虽如此,我军新败,士气低落,不宜出战,为之奈何呀?”

  赵既见李多祚言语中有松动之意,加紧劝道:“大将军可调幽州之兵,加上阳老将军和我手中的骑兵,合计有三万多人。”

  “契丹人取辽东势必要分兵,我军可行围魏救赵之策,不说一战功成,总可以为辽东分担一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