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开局成为三绝传人 第391章

作者:蒹葭拌白露

  当!当!当!

  悠扬的钟声,从山上飘送下来。

  宋无缺心头一片平静,纵目欣赏四周峰峦奇秀、林木茂密的山景,暗忖此寺座落此山之顶,自有一定的道理。

  仰首上望,可见从林木间透出来的佛塔和钟楼。

  由于看了鲁妙子的心得,对建筑学他已有很好的基础,逐能以内行人的眼光观赏。

  佛塔大部份以大青石砌成,结构复杂,八角九层,四面辟门,塔身的雕刻绚丽异常,四周的卷门上怖满了龙、虎、佛、菩萨、力士、伎乐、飞天等宗教物事,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塔剎却是铁制的,有铁链八条分别拉往塔顶八角。下五层的级阶设于塔内,由第五层开始,却沿塔身外檐盘旋到顶层,这种怖局(baaj)在佛塔建筑中实属罕见。尤其那高大华丽的铁剎,俊秀挺拔,突出于山林之上,宛如刺破青天。

  宋无缺之所以这么留意净念禅院的建筑,只是想印证早前对禅院的一个印象,就是此寺处处均不依常规,隐有自成一格的气派。

  最使他惊异处就是建筑的装饰在极尽华美的怖置里,却仍能予人一种简朴归真的感觉,就像一位盛装的美女,虽是华衣丽服,但由于不施脂粉,故可保持着丽质天生的自然美。

  石阶已尽,宋无缺抵达第二重山门。

  门上方额书有入者有缘四字,两边则镌刻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宋无缺嘴角飘出一丝笑意,心想若自己不但是名利客,亦是一个梦迷人。

  不过世上谁又不是呢,无不都是在这人世间的苦海挣扎浮沉而已,身不由己。

  微微一顿后,宋无缺步入山门。

  第一座面阔七间的大殿矗立门后的广场上,两名老僧正在打扫落叶,对他这来客的闯入不闻不问。

  宋无缺也不奇怪,对此仿觉理所当然的,负手油然朝这居于中轴线上的首座主体建筑行去。

  殿内香烟盈逸,从供奉在南端的三座佛像前的三脚炉鼎中袅袅腾升。

  他对佛教认识不多,只知中间戴金冠慈祥端庄的是毗卢遮那佛,两侧的佛像就不甚了了。

  更吸引他的是殿内沿墙环列的数十尊罗汉塑像,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撑起大殿的八根立柱和柱础,均精雕细琢,配上疏朗雄大的彩绘斗拱,出檐深远,檐角高翘,合而营造出寺院那种深远肃穆的气氛,充满宗教的感染力。

  一声佛号,来自身后,接着有人道:“宋施主大驾光临,不知所为何事?”

  宋无缺认得声音,头也不回的道:“不嗔和尚,不知左右两佛是何名称?”

  四大护法之首的不嗔答道:“左是药师佛,右是阿弥陀佛。宋施主既不知佛,故入寺不拜也是合理。”

  宋无缺潇洒地转过身来,朝双目低垂,合什持珠的不嗔微笑道:“在下虽对佛所知不多,但却知诸法为心。跪地膜拜只是表面的形式,当不能以此来判断一个人对佛的诚意吧!”

  不嗔睁眼朝他瞧来,闪过惊异神色,淡然道:“所谓有诸内而形于外,故佛有佛相。施主之语,或者只能适用于施主吧!那要问问施主的本心了。”

  他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背后的意思却明显不过,就是指宋无缺口不对心,砌词狡辩。其中当然牵扯到和氏璧的事上。

  宋无缺微微一笑,对他的暗讽怎会介怀,道出来意道:“今次来访,是欲与梵掌门见上一面,解决一些事情。”

  不嗔用神打量他半晌,好一会才道:“施主请!”

  领头步出殿门。

  宋无缺心想倒是出人意料的顺利,便随他去了,跟着不嗔脚步,朝后院的方向深进。

  沿途不时遇上僧侣,但人人对他视如不见,像正沉醉于本身清净无为的宗教生活里。

  经过那座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的铜殿后,不嗔左转进入一条两旁植有竹树,古意盎然的石板道。

  两旁僧舍掩映在竹材之间,朴素简单,与殿堂的华美又截然回异,不过在松上白灰泥后,又自有一股不施脂粉般的自然美态。

  宋无缺虽然不感冒佛门这套,但是也怡然自得。

  一路细意感受禅院里那种深幽致远、平和宁静的气氛时,景色一变,房舍渐稀,代之是苍松翠柏,层岩嶙峋,沿着石路前行,可看到右壁凿上佛道二字。两边石崖逐渐高起,山道收窄,两旁石壁是依矮崖形势雕凿的诸佛坐像,均神态悠然,栩栩如生。

  宋无缺眉头微微一皱。.

第558章

  宋无缺之所以皱眉,是因为眼前之境虽然禅意盎然,但是却显然不是他的目的处。

  佛道尽处,豁然开朗。

  只见在这禅院西端,一座上刻方丈院,面阔七间、歇山九脊顶的巍峨大殿建于崖沿处,形势险要至极点。

  宋无缺冷声问道:“不嗔师父是否带错路了?这该是贵院主持了空大师的居停吧!”

  不嗔若无其事地答道:“施主欲见师小姐,自须由本院方丈定夺,何需奇怪?”

  宋无缺早知不会那么容易可见到梵清惠,心中吐槽一番,也就随他登阶入院。

  方丈院共分前中后三进,入门处是个空广的接待室,没有任何家具,只在两壁挂有画像,看来该是禅院历代主持的肖像。

  不嗔嘱咐宋无缺在此等候,穿门进入内间去。

  宋无缺闲着无事,正好浏览壁上的肖像画,画像虽形相各异,肥瘦不同,但绘着无不为其刻意经营,画得人人宝相庄严,佛光普照,容貌慈和,一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模样。像旁还附上名号和受戒入~寂年月等介绍文字。

  肖像显是依年代先后排列,到左壁最后一幅时,宋无缺心中微讶-,行近细看。

  只见所绘老僧须眉俱白,脸上深刻的皱纹纵横交错,看来至少有七十多岁。

  “这是……”

  只见此僧面目与现在的主持了空至少有八、九分相以,恰是了空老朽后的样子。

  “看来这厮也是驻颜有术……也对,超凡高手,活个两百年也不无可能……只是少有能像了空保持的这般好的。”

  双龙世界不似风云,动辄长生久视。

  况且,即便在风云之中,也不是所有高手都能长生不死,至少龙元高手也与凡人无异,顶多长寿数十载,依旧要生老病死。

  甚至于,强如修炼了移天神诀和灭世魔身的顶尖高手——长生不死神,也只能做到不死,却无法做到永生不老。

  帝释天也不行。

  了空反老还童,从画中这老人变回现在二三十来岁的样子,放在此方地界,也算是不易了。

  不嗔的声音在后方响起道:“这是敝寺主持十五年前的画像,当时他正值入关修禅,故嘱人做像。”

  宋无缺淡淡点评道:“如今高手保持年轻容貌大都是年少有成,方可驻颜,了空能返老还童,可见其佛法修持的不错。”

  不嗔原本想着宋无缺会大吃一惊,却见他如此淡漠,算盘顿时落空。

  他显然更不喜宋无缺这般高屋建瓴点评的语气。

  高宣佛号合什道:“佛法无边,回头是岸。敝寺主持在中院恭候施主,请!”

  宋无缺转过身来,见不嗔全无领行的意思,点了点头,便自行进入中庭。

  砰!

  木门在身后关上。

  深广达十丈,高三丈的空间,只有四面空壁。

  了空盘膝面壁结迦跌坐,背向着他。

  这能返老还童,有力回天的高僧两旁各有一道闭上的便门,透出一种高深莫测的气氛。

  宋无缺嘴角送出一丝淡笑,从容道:“了空和尚有什么见教吗?”

  了空身穿灰色僧衣,外加深棕色的肩挂,空广的堂宇寂然无声。

  宋无缺负手卓立,像变成这高憎外的另一尊石像,没有半丝不耐烦。

  好一会后,了空柔和的声音轻轻道:“洛阳的寺观窟三大名胜,宋施主不知是否都到过了?”

  跟我在这打机锋?

  宋无缺心中吐槽,面上不动声色。

  他对佛门之人的秉性早有预料,因此无论了空说什么谜语,甚至佛语禅机,他亦不会奇怪。

  似此刻就这么提及洛阳的名胜,与眼前的事风马牛不相关,宋无缺也不意外。

  “哦”了一声,宋无缺道:“我来洛阳没几天,倒是没听说,不知你说的是哪三大名胜?”

  了空油然道:“寺是白马寺,乃洛阳第一所佛寺,由于当年从天竺迎回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时,佛经佛像均是用白马驮来,故以白马为名。此为中土佛教之始,故该寺又有‘释源‘和‘祖庭‘之誉。信佛者,若不到该寺一游,每引为毕生憾事。”

  宋无缺道:“比之大禅寺又如何呢?”

  了空淡淡道:“专精涉略不同,自无好比之处,施主有时间可亲临两寺,自行比较。”

  不待宋无缺说话,续道:“观为老君观,位于城北数里外邙山翠云峰之颠,相传乃圣人老子李耳练丹的圣地,可惜现在为妖魅把持,圣地成了邪窟。”

· 0求鲜花0 ·········

  宋无缺露出不加掩饰的兴趣,问道:“圣人?邪窟?此话何意?”

  了空平静答道:“有很多事,老衲实不方便详言。只不过听闻宋施主曾得道家另一位圣人广成子的【长生诀】,故顺带一提。”

  他的说话字字暗含玄机,深奥难明。

  宋无缺眉头微皱。

  何为超凡入圣?

  即超凡之上,是为圣人!

  只是宋无缺至今也没听说过有人登临圣境,似乎圣人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那么了空所说的这两个圣人,又与宋无缺所理解的是否同一个意思呢?

......... ...... 0

  了空续道:“窟则为龙门石窟,位于我寺南面十多里外伊水之滨,由于该处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故又名‘伊阙‘,两岸峭壁上大小神龛石窟延绵数里,令人叹为观止。”

  宋无缺尚在沉思间,了空接着讶然道:“是了!宋施主今次究竟为何事而来,老衲早忘记了。”

  宋无缺回过神来,心中暗自吐槽了一下这个老狐狸。

  出乎了空意料之外,宋无缺没有追问,而是道:“我也忘记了,多谢指点,告辞了。”

  说罢飘然离殿。

  宋无缺踏出方丈室的大门,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蒙蒙细雨刚开始从天上洒下来,远近不见人踪。

  净念禅院不愧是大禅寺之下,最为鼎盛的佛寺,处处隐含禅机佛意。

  了空也的确有点道行。